分段閱讀_第 355 章
貢吃食之類的時候,多進貢一些,至少也要兼顧三夫人的臉面嘛。至于九嬪,如果兼顧不上,就不必管了。 第124章 太原府,晉陽縣 蓬萊客棧位于兩條官道jiāo匯處,四通八達,往來客商皆會在此打尖歇腳甚至投宿。 這樣的人一多,少不得訴說各地見聞。 這不,正有一支商隊在此落腳,客商們忍不住說起京城的見聞來了。 其中有兩位是冀州那邊的客商,名字分別是陸風、安福。只不過他們分別跟著的是兩只商隊,一支正向京城而去,另一支則是剛離京,恰好在此處遇到。 即將進京的陸風少不得向已經(jīng)出京的安福打聽一下京城的情況,“聽說京城流行一種名叫豆制品的新吃食,有豆腐腦兒、zhà豆腐、豆腐干兒,據(jù)吃過的人說,每一樣都美味極了。” 安福道,“你說的那些菜肴是百味豆腐齋所出吧,可惜咱們無緣一嘗啊,不過倒是聽說了,在寒食節(jié)之際,虞國公府搭棚子恤貧的時候,有些體質非常虛弱的老人孩子有幸分到一碗豆腐腦兒,都說是人間美味呢?!?/br> 吉祥炭鋪的陳仁東在旁邊聽了好一會了,這時忍不住搭腔過來,“你們說的豆腐,咱們晉陽縣也有一家在賣呢,味道是真不錯,但也沒你們說得那么玄乎?!?/br> 陸風安??戳诉^來,“確定嗎?那是京城里很熱門的吃食,你們這地方怎么可能會有賣?” 陳仁東翻了個白眼,“別看不起人了,這林家豆腐從年初就開始在晉陽開張了,你們京城的豆制品還沒有吧?” “不是,我不是這個意思,晉陽是不錯,但不可否認,比不上京城吧?” “走,我?guī)闳ピ囋嚕椭辣鹊蒙媳炔簧狭?。?/br> 陸風安福對視一眼,決定跟去看看。 他們口中說的林家豆腐坊,正是林大嫂所開。 本來林大嫂年初的時候只是賣些豆?jié){和水豆腐zhà豆腐。后來才在晉陽盤下了一個帶后院的鋪子,不僅將豆腐作坊開了起來,還將旁邊經(jīng)營不善的小飯館盤了下來,專門做那幾道豆制品的炒菜。 生意很是火bào,于是林家便按照林蔚然寫信來給的建議做了一些安排,將手中能賺到錢的營生攤派出去。 首先林大嫂將收黃豆的活兒給了娘家。 然后每日所出的豆腐渣以及小飯館的泔水讓林大伯林二伯派人拉了回去喂豬。林大伯林二伯家聽從林蔚然寫信回來的意見,養(yǎng)了不少豬,也是全部都騸過的。 曾家呢,則是每日都會到晉陽縣用成本價購進一批豆腐制品,然后穿梭于附近的村莊叫賣。漸漸的,不止是豆制品,還會帶一些別的東西,就跟貨郎差不多,但曾家的東西又比貨郎要齊全。每日的收益很是不錯。 為了方便來往與縣上,這三家都咬牙買了一輛馬車。 其實曾家完全可以再兼顧收黃豆的事,但曾家知道這是林家留給劉家的門路,便沒碰這個。 自此,棗林村的人發(fā)現(xiàn)了,和林家攀親帶故的人家呈現(xiàn)一副紅紅火火的興旺發(fā)達之象,不知道羨慕死了多少外人。 陸風安福隨著陸仁東來到林家豆腐坊時,正巧遇上正發(fā)生在林家豆腐坊一場混亂。 一肚子滾圓的中年人指著林父林母兩老罵,“你這是黑店,我明明是在你家吃了一頓飯,這才上吐下泄的,我看分明是你家的吃食不干凈!” 這兩日林大哥和林大嫂都不在。林大哥去了府城,好像是之前他們買下的四五百畝地那邊出了點問題,讓他過去拿拿主意。 正好林大嫂回娘家去了,作坊鋪子和飯館由林父林母在看。不料他們只一天不在,鋪子作坊就有人來鬧事了。 “客官,您消消氣,咱們店里的吃食肯定是沒問題的,您看,不然這次餐費咱們店給您免了如何?”林父還算有點見識,隱約猜到眼前的胖子有可能是故意鬧事的。 “笑話,爺是差一頓飯錢的人嗎?爺只是想要你們給爺一個jiāo待!為了證明你們店里的食材都是干凈的,特別是那些豆腐制品,我覺得應該讓人進去你們豆腐作坊看一看你們整個工序是否干凈衛(wèi)生?!?/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