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穿越五零搶夫記、我,異能女主,超兇的、兄奴、服軟、尋歡作惡、穿成六十年代女炮灰[穿書]
在趙構的私心和金國的長遠規(guī)劃一拍即合的情況下,趙構放縱金人的臥底、帶路黨先驅、當時的宰相秦檜一手策劃詔獄并最終殺害了岳飛。 秦檜的存在,是岳飛最終被害的另一個內因。這位帶路黨前輩一方面攛掇的趙構在不思進取滅絕人性的道路上越滑越遠,一方面和金人里應外合促成和議相關的各種條件的實現(xiàn),是岳飛之死中一個重要的加強變量或曰催化劑。 而秦檜,之所以如此行事,后世同樣眾說紛紜,推崇最多的說法是,秦檜之所以能做宰相,就是因為他在金國有人,能夠幫助趙構實現(xiàn)他一直渴望的和議。否則的話,他本來沒有任何資本和能力進入紹興初的南宋中樞。 而作為回報,金人在最終達成的和議里也明確要求趙構“不得以無罪去首相”。 在這樣的情況下。 不對宋廷下死手。 無論幫助前線的岳帥,取得多大的戰(zhàn)功,都沒有用,都沒有意義。 那句話怎么說的來著…… 攘外,必先安內! 酒館一側。 林玨一直沉默不語,只是臉上表情,不斷變幻。 而就是這樣的行為。 讓酒桌上的張達等人,此刻,都紛紛感覺到一股無法形容的冷意。 而就在這時。 一個人影,喘著粗氣,有些慌亂的跑進了酒樓。 那人影四處張望,很快,便鎖定了,坐在角落的林玨他們。 那人影,是一個身材有些精壯的青年。 青年咽了一日唾沫,擦了擦臉上的汗?jié)n,之后大步流星的向著林玨他們走來過去。 而在那青年身后。 還有一個挺拔的,一襲白衣的矮小身影,跟在后面。 一襲白衣的小人,帶著斗笠遮住了大半張臉,低著頭,跟著前面的青年,一起向著林玨他們走去。 張達連忙抬手,碰了碰林玨。 林玨則在這時抬起頭,咧嘴,露出一日白牙。 精裝的青年,帶著白衣……走到林玨他們旁邊后,這才向著林玨一抱拳。 “好漢,幸不辱命!” 林玨微微頷首。 “彭帆,辛苦!” 之后他在把頭轉向那帶著斗笠的白衣。 “建國……” 只是林玨的話還沒說完。 那白衣人影連忙抬手,攔住林玨。 他從一旁,搬來一張椅子,坐在林玨對面。把頭上的斗笠,微微抬起。 斗笠下,是一張,俊朗,年輕到,甚至有些幼態(tài)的臉。赫然是一位少年郎! “就是你要見我,你是岳家軍中的何人?又為何要見我?” 林玨仔細打量了眼前的少年郎幾眼。 在心中,默念了一遍這個青年的名字……趙緩。 歷史上,宋朝第十一位皇帝、南宋第二位皇帝!生于秀州,初名伯琮,是宋太祖趙匡胤七世孫,生父為趙子偁。 紹興二年,他被宋高宗趙構育于宮中,翌年改名為瑗。紹興五年,受封建國公。紹興十二年,進封普安郡王,出宮居住。紹興三十二年,被立為皇太子,改名為昚。同年,高宗讓位于趙昚,使宋朝的皇位再次回到宋太祖一系。 趙昚即位之初,銳意進取,平反岳飛,起用張浚,發(fā)動隆興北伐,試圖收復中原,然而慘遭敗北,不得已與金朝締結隆興和議,恢復了宋金之間的和平狀態(tài)。 此后,他注重內政,整頓吏治,裁汰冗官,重視理財,賑濟百姓,南宋呈現(xiàn)安定局面,史稱“乾淳之治”。趙昚也被認為是南宋最有作為、最賢明的皇帝,史家譽之為“南渡諸帝之稱首”。 也是從他開始,南宋,不再對金稱臣。 他和金國達成了《隆興和議》。其中最重要一點,就是,“正皇帝號”。也就是不再稱臣。金國和宋國的關系改為“叔侄之國”,雖然還是宋低一個輩分。不管怎么說,已經不是藩屬國了。之后,不平等的歲“貢”,也改為了平等歲幣。 在林玨的計劃里。 自已若是殺了趙構……繼位大宋皇帝的,最佳人選,就是眼前的少年郎。 不僅是因為他日后,本就是,大宋少有的明主。 更因為他的年齡。 今年,眼前的少年,也不過十三歲。 少年繼位,哪怕再有雄心壯志,也難以掌握朝堂大權,勢必要依仗重臣,岳飛,就是他能依仗的最佳人選。 再加上,他本就不算昏庸。 若是能和岳帥交好…… 沒準能再譜寫出一段,歷史上少有的君臣和睦的佳話。 林玨此刻仔細的打量了眼前的少年幾眼。 看得那少年郎,心中直發(fā)毛。 但很快,少年不再是心里發(fā)毛,他的整張小臉,都變得煞白。頭發(fā)近乎要根根豎立。 因為他聽到了林玨,陰惻惻的聲音。 “趙緩,你想,當皇帝嗎?” “若是當了皇帝,你愿意,殫精竭慮,不惜代價,讓大宋在你手里重新中興嗎?” “若是繼皇帝位,你可否,有容人之量,有冒險之心,放手一搏,全力北伐,給出承諾——復幽云者封侯,誅北虜者稱王!” 第422章 誰在為大宋續(xù)命?又是誰在讓華夏不斷折腰? 酒樓里,白衣少年郎,神色大駭。 他慌亂的站起,眼看著扭頭就要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