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閱讀_第 540 章
混蛋皇兄”改成“天下第一好皇兄”。 到晚上李元嬰都還睡不著,拉著魏姝問她愿不愿意跟他一起去,書院那邊逐漸也培養(yǎng)出不少得用的人才,武媚都逐漸從書院事務里抽身,只做重要決斷,魏姝也不必一直圍著書院轉(zhuǎn)悠。 魏姝和武媚還是有些不同的,武媚很有野心,基本是沖著刺史的位置在發(fā)展。魏姝更偏向于搞學術研究,她從小就愛書法,在書院負責的也是女子學院和字學一塊。 李元嬰覺得假以時日,魏姝在書法上的成就未必比褚遂良他們差,他興致勃勃地和魏姝暢想未來:“我們到各地尋訪字畫和碑刻壁畫,你學字,我學畫,往后我的畫全由你題字,讓后人知道我們都很厲害!”至于麻煩事煩心事,jiāo給別人去做就好!提到這個李元嬰就有點惋惜,“要是我們早出生個百八十年就好了,很多字畫都沒被毀掉?!?/br> 魏姝點頭。 就在南北朝和隋末,書畫有過三次浩劫,一次是梁元帝為了不讓自己收藏的書籍字畫落入敵手,一把火把自己的藏品全燒了;另外兩次是隋煬帝和李二陛下在用船運輸字畫珍品時整艘船沉了,許多真跡全沒救回來。 那都是獨一無二的寶貝啊! 李元嬰要帶她去各地尋訪字畫真跡和碑刻壁畫,她當然愿意去,這些寶貝將來也不知會不會遭天災人禍,他們能親眼看一看總是好的。 魏姝道:“祖父也寫了信過來,說到各地辦這個萬國博覽會怕不會輕松,不是每個地方都像滕州這樣jiāo通便利,到時不管水路陸路都得修整,怕是得費不少人力物力。” 這個任務到時很可能落到李元嬰頭上。 李元嬰一點都不擔心:“這些可以以后再考慮,先答應了再說!”反正他皇兄不要臉又不是一天兩天,要他出錢出主意也沒關系,他又不差錢,就當是花錢買個出去玩的資格好了。 李元嬰和魏姝商量了一夜,第二日又召集武媚等人來開小會。滕州是他的封地,也是他的根基,哪怕他要東跑西跑,滕州這邊也不能放松!李元嬰把各項事務按照個人意愿分給了武媚她們,讓他們堅守大后方,牢牢把控好海港這個能生金蛋的地方。 都說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李元嬰放權是真放權,給足了武媚她們便宜行事的權限,整個滕州連著海港都jiāo給他們負責。 李元嬰要回京的消息很快在滕州傳開,對此滕州百姓的第一感覺都是不舍。李元嬰來滕州后他們的日子越過越好,生活也變得熱熱鬧鬧的,感覺每天起來都動力十足。如今李元嬰要回長安,而且一時半會沒那么快回來,他們怎么舍得? 連那些時不時被李元嬰宰一刀的豪強富戶,也覺得這個消息來得太突然了。雖然他們總在背后聚在一起對李元嬰大肆批判,但,李元嬰一走,誰給他們找花錢的新由頭?錢抓在手里沒地方花,其實也挺寂寞的,把錢砸出去的過程多舒爽多痛快,現(xiàn)在李元嬰一走,他們可能很長時間都沒有花式砸錢的新樂趣了! 一時間,滕州上下都在議論李元嬰要回長安的事,不管是販夫走卒還是達官貴人都不太舍得李元嬰離開。到李元嬰要走這天,百姓們自發(fā)地夾道相送,還有不少大膽的小娘子沖上前要給李元嬰送花,把李元嬰的車駕弄得跟迎親那天一樣鮮花錦簇。 李元嬰沒想到自己竟這么受人愛戴,感動到不行。他也不坐車里了,拉著魏姝下了車,喚人牽馬過來,夫妻倆一起上馬朝沿途百姓揮手作別。 這樣一路走出滕州城外老遠,百姓才漸漸少了。李元嬰和魏姝并肩騎行,欣賞著沿途綠油油的田野,心情好得不得了,整個人也興奮得不得了,直說他皇兄真是英明神武。 魏姝聽他一路猛夸李二陛下,也跟著笑了。 這兄弟倆都一個脾氣,時而把對方夸上天,時而又覺得對方壞得不得了! 作者有話要說: 小王爺:今天的皇兄是好皇兄! 注:書畫相關內(nèi)容參考文章《中國書畫史上幾次重大劫難》 第212章 李元嬰這邊高高興興回長安,李二陛下那邊也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