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閱讀_第 517 章
了無數(shù)錢帛才讓滕州有了眼前的變化。換成別的藩王,他們請得動這么多人、投得起這么多錢嗎? 滕州這樣的,還是只能有這一個啊。 …… 御駕回京前,李元嬰和李二陛下在別宮里喝了幾杯小酒。 李元嬰把戴亭在占婆遇到的事和李二陛下說了,堅定地表示戴亭這次真沒準備搞事的,完全是事情自己找上門,那占婆女王非要讓占婆當大唐的育種基地,他們要是堅持不答應(yīng)多不好意思? 那地方條件真的很好,稻谷一年三熟,別的地方要搞三年雜jiāo育種才能選育出好品種,那邊一年可以搞定,大大縮短育種周期!而且,人家一介弱女子求上門了,他們這些堂堂男子漢怎么能不幫?都說“天與不取,反受其咎;時至不行,反受其殃”,他們真的是迫不得已才動的手。 李二陛下睨了他一眼,由著他在那說個不停。 這些話要是讓占婆人聽了,怕是想打死這小子。李元嬰跑來說這些的心思,李二陛下怎么會不懂?無非是和他說戴亭此行有功,大唐不能委屈功臣,這事不是他們主動動的手,不能怪他們又對占婆下手。他們真的很安分守己! 李元嬰說了半天,不見李二陛下一直發(fā)話,訕訕地閉了嘴。 李二陛下道:“不說了?” 李元嬰不理他了。 李二陛下道:“既然這戴亭于國有功,那讓他回京任職怎么樣?” 李元嬰一愣,沒想到李二陛下給出這樣的回應(yīng)。 戴亭要是能出仕,代表朝廷出使各方,似乎也沒什么不好。有個正經(jīng)出身的話,也算是光宗耀祖的好事兒?只是戴亭要是入了朝廷,怕就不能像現(xiàn)在這樣自由行事了,他不知道戴亭想不想要這樣的恩賜。 李元嬰想了想,說道:“我得先問問他?!?/br> 李二陛下目光銳利地看向李元嬰,不甚贊同地說:“他是你的近侍,去留自然由你來決定,你還要聽他的不成?”他語氣淡淡,“朕要給他授職,他難道敢拒而不受?” 李元嬰不高興了,沒再吭聲,坐在那兒生悶氣。 早知道他就不讓戴亭回來了。 李二陛下讓人去把戴亭召來。 作者有話要說: 小王爺:寶寶生氣了,寶寶不想理皇兄了。 第203章 這一年是貞觀二十二年,也是李二陛下繼位二十二年,朝中老臣越來越少,敢對他說實話的人越來越少,敢對他生氣的人更是幾近于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他不過是朝李元嬰要個近侍而已,李元嬰居然還敢生他的氣? 擱在別人身上,李二陛下會覺得對方獲得不耐煩了,不過擱在李元嬰身上李二陛下覺得還挺正常。這小子從小被慣得無法無天,覺得人是他的,不想讓給朝廷也很正常。 李二陛下也不是真想討走戴亭。 他只是要看看他許給戴亭足夠多的好處、足夠高的職位,這戴亭還愿不愿意留在李元嬰身邊當個內(nèi)侍。 要是戴亭還愿意留在李元嬰身邊,那說明他對李元嬰算是有幾分忠心,容他留在李元嬰身邊也無妨;若是戴亭選擇功名利祿就不必留著了,畢竟他既沒有家人牽絆,也談不上忠誠,完全是無根之人,一旦讓他身居高位根本無人能掌控。 留著這樣的人實在太危險。 高昌那邊不提,高麗、倭國、占婆這些地方發(fā)生的事充分證明他要是有心,足以挑起一地動亂。 朝廷需要人才,但不需要無法為朝廷所用的人才。 李元嬰不說話,李二陛下也不惱,端起面前的酒飲了兩口,等著戴亭過來。 戴亭是跟著李元嬰一起到別宮來的,聽了李二陛下的宣召便趕去覲見。一入內(nèi),戴亭立刻察覺李二陛下與李元嬰之間的氣氛不太對,李元嬰氣鼓鼓地坐在那,一臉“我再不要和你說話”的生氣表情。他收起目光,恭敬地向李二陛下行禮。 李二陛下坐在上首,神色淡淡地說出為什么召他過來。朝廷需要經(jīng)略西域,去年王玄策出使天竺學制糖之法,使團被天竺人襲擊,這是對大唐的挑釁。所以今年拿下龜茲之后,朝廷會考慮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