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閱讀_第 435 章
派!再看看碼頭之下,數(shù)不清的海船陸續(xù)進港,帶來的是各地豐富的物產(chǎn),有的自北而來,有的從南而至,好一幅熱鬧景象! 李元嬰這次不是向人討錢,而是打算發(fā)行大中小三種規(guī)格的票券,名為“東方之珠一券”,百姓可以自由認購,將來要是發(fā)行“東方之珠二券”、“東方之珠三券”等等,這次積極認購的人有資格優(yōu)先購入! 東方之珠一券不是一張普通的紙,它是限量發(fā)行的,大額數(shù)量少,小額數(shù)量多,所有人都可以量力認購。 所有的大額券都由海港規(guī)劃圖上切分下來,正面拼在一起可以展現(xiàn)海港全貌,背面則寫著具體的認購信息,每人限購一張。至于中額和小額的票券,數(shù)量就比較多了,按照序號拼起來也能湊成一幅幅海港圖,設計十分精巧! 東方之珠一券不僅設計巧妙,就連紙張也是鄧慶特地挑選的,耐潮耐熱,墨跡不易褪色,造紙配方外頭沒有,一定程度上禁絕了仿造可能xing。 李元嬰和到會的人展示了東方之珠一券的全貌,并表示自己因為封地在河南道才優(yōu)先召集大家來認購。 這不是要大家白花錢買一張紙,而是代表“東方之珠”計劃向大家借點錢,若是大家認購回去覺得不想要了,可以到滕州jiāo易所把它原價賣回給滕王府或者來登記一下轉讓給有興趣認購的人! 如果買回去放著,將來海港建成盈利了,滕王府會把本金還給購入東方之珠一券的人,并且在接下來五年內按照本金給予相應份額的分紅。不費多少錢,大家就有可能買回一只會下蛋的金雞! 李元嬰表示,要是大家都沒興趣,他只能厚著臉皮讓人去其他地方求人認購了,他也就只認識什么衛(wèi)國公李靖、司徒長孫無忌、司空房玄齡,還有一堆皇子公主什么的,也沒幾個相熟的啦。 看到站在那里的李德謇沒,那就是衛(wèi)國公的長子,替大唐訓練新海師的一號負責人!還有旁邊的杜荷,那可是萊國公杜如晦的兒子,他侄女城陽公主的駙馬,是大唐新海師的二號負責人。往后大家的船要出海,都可以由海師開路,他們一邊訓練、一邊保護大家,多有安全感對不對? 李元嬰洋洋灑灑地說完,沒再廢話,直接宣布認購開始。今天只開放大額和中額券的認購,剩下的小額券會在jiāo易所面向所有百姓發(fā)行,中小戶人家只要能拿出一貫錢,就能認購小額券,隨時可以到jiāo易所退還本金,童叟無欺,絕不拖欠! 即便是大額券,要掏的錢也遠沒有超出眾人的預設范圍。原本感覺自己會被大宰一筆的人心放回了原處,卻莫名有點奇妙的失落:怎么李元嬰讓他們掏的錢還不如鄠縣那些豪強富戶?難道在李元嬰心里他們還不如一縣商賈? 雖然李二陛下肯定不可能來給他們搞什么掛牌儀式,李元嬰也沒教他們種西瓜,但是總覺得只出這么一點錢好像有點被人瞧不起的感覺! 既然李元嬰承諾隨時可以退回本金,到會的人便都大方地掏錢認購了一張大額券,給足了李元嬰面子。 有些人動作慢了一步,只能把主意打到中額券上,只買十張八張實在丟臉,許多人索xing大手一揮直接買上一版,把一整個海港規(guī)劃圖買回家! 這么大一個滕王府擺在這里,所有人都相信李元嬰不會吞了他們的錢,為這么一點小錢,不至于的! 唐璿等人很快忙碌起來,不僅得把當場認購東方之珠一券造冊登記,還得迎接接下來一場面向百姓的認購熱潮。雖然現(xiàn)在還沒有正式面向百姓開放jiāo易所,可今天一過,在場這些人認購東方之珠一券的消息很快會傳揚開去! 百姓興許還不太了解滕王李元嬰,但是這些世家大族、豪強富戶在河南道扎根多年,連他們都愿意認購這種據(jù)稱會給持有者分紅的票券,家中小有家底的人怎么能不心動?一貫錢不算少,但也不是攢不出來的,就當是先把錢存在jiāo易所那里,要用的時候去討回本金不就得了? 所以,前來認購東方之珠一券的百姓肯定不會少! 可以想象一直到海港建成乃至于海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