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閱讀_第 101 章
書迷正在閱讀:美味小萌仙、福寶女配、我的首輔大人、感化主角失敗以后[穿書]、皆歡、少爺的癡漢日記、這只龍有點不對勁(西幻)、租妻、然然旭日、絕地老母親[吃雞]
,缺點就是比較貴,一顆就要100積分。 李元嬰對系統(tǒng)吹噓的效果半信半疑,不過他又不差那點積分,哪怕只有萬分之一的可能xing他也會換給兕子。沒那效果也沒關系,好吃也值了! 兕子的治療方案敲定下來,李二陛下便在二月底擺駕回長安。 李二陛下這次對李元嬰頗為滿意,因為李元嬰托孫思邈寫醫(yī)書,還親自跟著孫思邈學醫(yī),竟把孫思邈強留了下來。這次回京,孫思邈跟著御駕一同回去! 與此同時,驪山腳下的縣城外,一行衣衫襤褸的人認認真真把自己收拾齊整,回頭看了眼借自己許多天檐頭避春寒的小縣城,懷揣著對未來的期望按照別人的指引走往長安方向。他們不過三十余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此前彼此也不甚熟悉,都算不得精壯勞力,但他們心里都有志一同想著一個詞:葵園。 回到長安已快進入三月,李元嬰把董小乙差遣出宮管理幾處田莊,尤其以葵園為要。 兩種新作物的種植方法李元嬰都給過圖文并茂的種植教程,董小乙早背得滾瓜爛熟,拍著胸脯保證一定不辜負李元嬰的信任。 李元嬰身邊不缺人伺候,董小乙收拾包袱出宮也沒多少人注意。倒是孔穎達的幾個學生先注意到李元嬰到講堂時總拿著些醫(yī)書,把這事與孔穎達說了。 孔穎達平日里大多在管理國子監(jiān)的事務和給李承乾講學,近來倒沒什么機會被李元嬰氣了。 聽說李元嬰學完《韓子》《墨子》之流又去看醫(yī)書,孔穎達見了李二陛下免不了提上一嘴:“滕王雖聰慧,這樣東一榔頭西一棒子也不是個事?!?/br> 李二陛下知曉李元嬰跑去跟著孫思邈學醫(yī)的始末,聞言并不氣惱,只說道:“他生來便是朕的幺弟,不須去考科舉,也不須去做學問,他想學什么就讓他學去。若是當真學不會,他學個幾日就沒興趣了。” 當然,李二陛下覺得這個弟弟糟心歸糟心,想學什么本領卻一學一個準。是以李二陛下不覺得李元嬰這樣東一榔錘西一榔錘有什么問題,反正還有余力,愛學什么便學什么! 孔穎達察言觀色,發(fā)現李二陛下還為他幺弟的“博學”驕傲上了,便也不再多勸。 李元嬰畢竟只是滕王,又不是太子,他會提上一句還是因為覺得李元嬰夠聰明,怕浪費了李元嬰的好天資。 孔穎達這邊與李二陛下談論著李元嬰的學習問題,另一邊李元嬰卻跑到孫思邈身邊獻殷勤,他要開始學辨認yào材,每天亦步亦趨地跟在孫思邈身后走訪長安各大yào堂。 比起別人學習識辨yào材的艱辛,李元嬰可就輕松多了,他只要把孫思邈講的yàoxing記下,再摸摸現成的yào材,便能在腦海中得到它的全株情況:它長多高、草本還是灌木、葉子是什么形狀、開花時是怎么樣的、果子又長什么樣。 這些東西系統(tǒng)都能即時展現給李元嬰看,幫助李元嬰理解和辨認。 孫思邈起初還怕李元嬰記不住,每天只教李元嬰認幾種,后來發(fā)現李元嬰這極其驚人的學習能力便不再收著,只按平日里的挑yào習慣直接給李元嬰過一遍。 只消短短數日,李元嬰便把常用的yào材全認了個遍,自己去yào堂給人抓yào都不用猶豫! 這時李德謇找了過來,面色焦急地求李元嬰幫忙請孫思邈過府替他母親看看。 李元嬰在驪山行宮時早答應過李德謇幫他請孫思邈,前段時間他忙著學yào理都給忘了! 李元嬰應下李德謇的請托,去尋孫思邈問他愿不愿意去李靖府上一趟。怕孫思邈不答應,李元嬰又給孫思邈吹起了李靖的厲害之處。 李靖早些年和他父皇同為隋朝官員,他父皇想發(fā)兵當皇帝,李靖裝作囚犯潛出去要往京城告密,差點讓他父皇出師未捷身先死!后來,他父皇舉兵了也沒舍得殺他這個牛bi人才,而是把他安排到他皇兄的□□上。自那以后李靖就立了不少大功,這些年也打了突厥打吐谷渾,多厲害啊!他皇兄還曾經讓現在領隊去伐高昌的侯君集跟他學兵法! 李元嬰最喜歡的還是李靖身上各種傳奇故事,比如“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