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閱讀_第 207 章
黃色的燭臺,浪漫而溫馨。 他站在路的盡頭,望著她,一臉清淺的笑意。 那些美好的,破碎的,紛擾的,光鮮的,終于隨著一聲巨響,全部歸于平靜。 她閉上了眼睛。 [全文完] 作者有話要說: 后記 我看過的小說其實不算多,因為我的取向特別狹窄。 看書的時候我會特別在意女主的人設,處女座看別人塑造的女主,總覺得有各種各樣的不盡人意。我理想中的女主應該三觀成熟,高冷淡定,不好欺負,謝絕嬌軟甜。男主我比較隨意,只要長得好看,不把人按在樹上親就行了。 尬甜文當道的今天,很難找到一本我喜歡的,所以最后就自己動手了。 這是一個絕望又決絕的故事。 最初的構想來源于幾年前一個歌手因為抑郁癥自殺。事件發(fā)生時我關注過一些評論,其中有一條印象很深的是一名粉絲在這位歌手自殺前一年留言,大意是聽他創(chuàng)作的歌曲覺得他的精神狀態(tài)很不好,非常擔心。 我覺得挺唏噓的。 抑郁癥患者并不一定是很多人認知里悲傷低落的狀態(tài),他可能呈現出來的一面很平靜,很正常,甚至有時候還是快樂的,直到他選擇離開的那一天,人們才會后知后覺的發(fā)現他的內心其實已經病入膏肓,那副波瀾不驚的平靜之下他已經默默承受了太久的痛苦和折磨。 而現實中的很多情緒,可能即使說出來,家人、愛人、朋友這些最親近的人也未必能懂,但竟然能通過音樂準確的傳達給陌生人,這也就說通了為什么音樂會成為一個人唯一的支撐和慰藉。 所以有了溫言這個人物。 這個故事的主角嚴格來說只有一個溫言,其他所有人物都是因為她而存在的。 溫言是個徹頭徹尾的悲劇人物,在寫她的時候我也經常感到很壓抑。原生家庭帶給她的是從來沒有得到過溫暖的自閉又極端的xing格。內心極度的負面與安全感匱乏,在她身上表現出來的是一種消極的高冷和灑脫,對別人與自己都很決絕。 她也努力過,她找到了精神寄托,先是音樂,然后是陸淵。 陸淵不是很懂她的人,但是一個出現時間對了的人。他的偏執(zhí)遇上溫言反倒成為了優(yōu)點,遇到一個難以敞開心扉的人,在理解、包容、堅持這些基本的之外,確實也需要一點簡單粗暴的力量。 現實中我不會選擇溫言這樣的人戀愛,太累了。不過如果真的與這種人在一起了,或許確實是很難放手,因為知道這個人所有的脆弱,每一次的共同經歷都會很容易陷入一種自我感動的情緒里。 但從現實意義來說,如果這樣兩個人真的結婚了,也能一直走下去嗎? 這個故事概括起來主要是幾個問題,原生家庭,階層差距,情感逃避型人格,感情中的雙向溝通。 我因為特別鐘愛溫言這個類型的女主,也擔心過自己下一本的人設會給大家重復的感覺,所以在下本《來時的戀人》里,我著力推翻了這些。 男女主的階層差距不復存在,女主成長時期的家庭會很美滿,她的xing格呈現會跟溫言有些相似,但內里截然不同。 她在溫暖的環(huán)境下長大,會是真正意義上的內心強大。她會勇于表達自己的感情,也會在碰壁后灑脫的抽身。她見過美好的,也見過不堪的,沒那么清高,看得透世俗,還保持清醒和優(yōu)雅。 最后,《繁花》就是這樣了,停在這個夜晚是我認為最好的結局。 陸淵永遠不要醒過來,溫言只是閉上了眼睛。一切就這樣安靜的結束。 感謝我兩位平時完全不讀小說的朋友。 她們全程被我抓過來bi迫試讀,而且一個討厭女主,一個討厭男主,為我提供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寶貴意見。 她們還著重表達過兩個觀點。 一個是看書時會把女主代入我的臭臉,因為我本來就屬于有點兇的長相,我認為這可能是她們一直不太喜歡溫言的真實原因。 另一個是她們真情實感的擔憂我沉迷于小說中脫單更困難了。 這一點我也深以為然。 感謝一直不離不棄追文的孩子。 開始十幾萬字的時候我記得只有四十個收藏,我從來沒有想過棄坑,但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