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閱讀_第 142 章
雖然謝懷璟的“傷情”都是密奏于天子,但御前沒有真正的秘密,總會有一些風聲流瀉出來,有能耐的人家自然會使銀子打聽。 于是知道太子“重傷不治,危在旦夕”的人漸漸多了,后來越傳越離譜,竟有風聲說太子已經(jīng)薨在了路上。于是朝野上下各懷心事。 忠君一派還是該干啥干啥。他們永遠只效忠高坐龍椅的那個人,誰當太子對他們來說并不重要。等有朝一日,太子變成天子,那才是他們要拼死效命的主子。 太子|黨則是心急如焚。他們只知道太子遇刺,卻不知道太子在何時何地遇刺,現(xiàn)在又在何處養(yǎng)傷。簡直想派一隊車馬往南走,一府一州地找過來。 還有一批人卻是大喜過望。太子敏銳聰慧,處事又有自己的主張,還一直提拔寒門,這中間不知擋了多少人的利益。若太子果真薨了,他們倒可以推更“合適”的人上去了。 朝中的局勢無聲無息地有了變化。太子那兒遲遲不見消息,天子派人去尋,竟杳無音訊,也不知太子是生是死。朝中漸漸有人提起十皇子,說他雖然年幼,但也是時候啟蒙了。還有一批人說起即將進京覲賀中秋的成王,奏請?zhí)熳咏o成王長子一個郡王爵位。 要不是先帝忽然暴斃,當今龍椅上坐的應是成王。天子忌諱這一點,所以把成王遠遠地打發(fā)去了嶺南,每隔三五年才召回燕京演一場兄友弟恭。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天子就是不待見成王,成王長子都長到十六歲了,按理應當加封郡王,天子卻遲遲未行封賞。眾人只能不尷不尬地稱呼為“小王爺”。 趁這次成王攜子回朝覲見,好心的大臣替這位“小王爺”討個名副其實的爵位,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 那些心思各異的人自然不會想到,此刻的太子身體安康,神清氣爽,還有心思攜美人泛舟湖上。 謝懷璟畢竟“傷重不治”,靠岸之后便不曾表明身份,而是謊稱自己是東宮屬臣,暫住于徐州知州的家宅。那知州也不曾見過謝懷璟,見他拿出了東宮的印鑒便立時信了,恭恭敬敬地請他入府,稍事歇息。 謝懷璟已經(jīng)在這兒待了大半個月,一應政務都不理會,只管帶著阿魚四處游玩。前幾日已把城中的大街小巷逛遍了,今日便出了城,雇了一個船家,興致盎然地游湖賞景。 夏天雖然過去了,但正午時分的日光仍然灼烈得刺眼,照在萬頃碧波之上,折出瀲滟粼粼的湖光。西風卷著水汽拂面而來,謝懷璟給阿魚套了件綢面披風,阿魚搖著頭說:“用不著披風……哪里就這么嬌貴了?” 她覺得這風吹在身上雖然有些冷,但也涼爽得很。 謝懷璟卻沒理會她,一意孤行地替她系上披風的飄帶,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