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閱讀_第 212 章
夫販卒,在這個時節(jié)的心情都是頗為明快的。 但此時此刻,一場大難卻要降臨在這雒陽的大地了。 張遼已經(jīng)得到準確消息,董卓要遷都長安了! 歷史上,董卓困于關(guān)東諸侯,遷都長安,驅(qū)趕百萬百姓西入函谷關(guān),而后又將雒陽百數(shù)里內(nèi)的房屋、宮闕、建筑焚燒一空,夷為墟土。 兩百年京都、大漢第一繁華城市毀于一旦! 南北兩宮、白馬寺、熹平石碑、明堂、靈臺等勝景煙消云散! 但更慘的卻是人禍,董卓以羌胡兵強行驅(qū)趕百萬百姓入關(guān),一路上死傷無數(shù),二百里之間尸骨遍野,最終抵達長安的竟不足十萬! 除卻途中逃亡的,死傷至少在六七十萬,實乃后漢黃巾之亂以來的第一慘禍! 張遼本以為自己擊敗了北路袁紹、王匡兵馬,削減了關(guān)東諸侯的威脅,或許會改變董卓遷都之事,但事實證明,一切不過是徒勞。 如今關(guān)東起兵的大勢已成,諸郡守刺史無視雒陽朝廷,紛紛效仿,關(guān)東人心浮動,匪寇蜂擁而起,形勢一片糜爛。 雒陽四戰(zhàn)之地,不比關(guān)中易守難攻,八百里肥沃土地,又背倚涼州老巢,所以董卓遷都也有一定道理。得不到關(guān)東士族支持,他要一統(tǒng)天下已然無望,不得不放棄關(guān)東半個天下,退而先穩(wěn)固關(guān)中,否則以他如今四面楚歌的情景,很可能敗亡于一旦。 所以,如今怕是誰也阻攔不了董卓遷都,賈詡顯然也看透了這一點,才警示他不阻礙西遷是底線,否則很可能招來禍端。 張遼也只能順應(yīng)大潮,力所能及的去做一些努力,雖然他也知道如今雒陽水很深,一個不慎就有危機臨頭,但他知道這場慘禍,至少就要去試試。 人生豈非就是如此,說是蚍蜉撼樹也罷,說是螳臂當車也罷,義之所至,雖千萬人吾往矣。 有恩必還,有仇必報,有難必幫,見了不平之事就要踩兩下,張遼的虎氣一上來,誰也阻攔不住,也正因為如此,他前世不得官場待見,但這一世,他還需要遵守什么規(guī)則嗎? 鏗! 張遼拔出中興劍,斜斬長空,目光陡然如電:“愿逆斬長風(fēng),破萬里浪!” 事實上,張遼不知道的是,他擊敗袁紹并非毫無作用,整整將董卓遷都的時間延后了一個月。 別小看這一個月,只因這一個月恰好處于春季,一月之差,二月天寒,三月陽春。 歷史上因遷都而亡的百姓大多數(shù)是被凍死病死在途中,凍死在寒冷的春夜里,而三月陽春,天氣已經(jīng)大為暖和,遷徙的難度小了很多,一月之差,就代表著無數(shù)的xing命。 張遼擊敗袁紹一役,其實冥冥中已經(jīng)拯救了十數(shù)萬甚至更多的百姓。但這一點卻不會被人知曉,大功無聲,或許說的就是這個,賈詡看出來了這一點,所以才說出了那句話。 也或許,千百年后有人閱覽這一段歷史,會分析出張遼的功績。 張遼回到家中,唐婉正在后院跟著蘇婳練劍,尹氏坐在一旁觀看。 蘇婳的劍藝就如同劍舞一般,輕盈綺麗,變化多端,靈動迅捷,是以巧破力,將女子的優(yōu)勢發(fā)揮到了極致,舞起來非常好看。 同一種武藝,蘇婳練出來盡顯精絕國風(fēng)格,如同閃電般詭異疾快,魅力十足,而唐婉本就擅長舞蹈,有一定基礎(chǔ),上手很快,不過她練出來卻頗有漢風(fēng),優(yōu)雅輕盈,靈巧多變,如同仙子降臨凡塵,看得張遼賞心悅目,頗為自己讓她們練武的決定而感到自得。 到了第二天,雒陽傳來董卓調(diào)令,命張遼帶三千人馬前往雒陽,護送西遷。 張遼心中松了口氣,知道李儒起了作用。這廝在婚事上算計了他一把,自感理虧,所以張遼得知董卓要遷都后,找李儒向董卓說和讓自己參與護送西遷,他倒是辦的很利索。 接到命令后,張遼與唐婉幾女告別,知他此次是去雒陽,并非出戰(zhàn),幾女也不甚擔(dān)憂。 不過臨別時,唐婉猶豫了下,說是讓她留意一個叫古采英的宮女,如果能遇到,就將她帶回來。 隨后蘇婳又說她還有個舅父在雒陽,因與她分歧,如今也不知身在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