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隋唐大戰(zhàn)(九)
第七十九章隋唐大戰(zhàn)(九) 箭疾如電,哨塔上的兩名哨兵沒有絲毫準備,皆悶叫一聲,軟軟癱倒,處理得干凈利落,蕭延年和另一名弩手對望一眼,同時打出一個興奮的手勢,蕭延年回頭一招手,躲在溝壑中的二十名隋軍一躍而起,背負著沉重的火油袋向山頂上的營盤奔去。 黑色的火油被噴灑在敵營的外柵欄上,從柵欄的縫隙里噴進了營盤之內(nèi),二十名隋軍忙碌成一團,就在這時,幾名唐軍哨兵被驚動了,快步奔過查看,一眼便看見了大營外的一團團黑影。 “有敵情!” 唐軍哨兵頓時大喊起來,“有敵情!”一名哨兵狂奔大喊,喊聲在夜空中格外刺耳。 蕭延年見還有四十幾袋火油,便喊道:“拔開塞子,直接扔進去!” 士兵紛紛拔掉塞子,直接將火油拋進軍營,這時,營盤內(nèi)上百名唐軍士兵從帳中沖出,向西面營柵處沖來,亂箭齊發(fā),兩名隋軍斥候躲避不及,被箭射中,慘叫一聲,翻滾下山坡。 蕭延年見形勢危急,大喊一聲,“快撤!” 剩下的隋軍士兵跌跌撞撞向山下奔去,蕭延年卻三步并做兩步,一躍跳進溝壑中,從隨身皮囊中取出幾只火油球棒,實際上就是在一根細木棒上,用火油布一圈圈纏繞成球狀,點燃后拋出去引火,在短距離上,比火箭更加實用。 一名隋軍士兵見他跳來,立刻點燃了一團火,蕭延年點燃火油球棒,猛地向營柵拋過去,一連拋了五六根,兩人這才抱頭翻滾下山去。 火油迅速被點燃了,赤焰沸騰,濃煙滾滾,山頂上的營柵和數(shù)十頂帳篷被點燃了,火勢迅猛,片刻便將整個大營吞沒,五百唐軍士兵被燒得慘叫聲一片,不少人拼死沖出大營,四散奔逃,很多人慌不擇,從東面懸崖上滾翻下去,也有數(shù)十人從西面山坡奔下來,被等候在這里的隋軍斥候殺死或者俘虜。 這時,程咬金在功勞即將落定時出現(xiàn)了,他帶來三千隋軍士兵奔來,不睬蕭延年,大聲喝令道:“沖上山去,占領(lǐng)山頭!” 三千隋軍士兵向山頂奔去,再沒有任何阻截,順利地占領(lǐng)山頂,這時,幾十頂大帳已經(jīng)燒成灰燼,只剩下營柵還在熊熊燃燒,但火勢明顯減弱了。 山頂上的五百唐軍除了百余人葬身火海外,其他全部逃出來,一部分摔下東面斷崖,一部分從西面下山被隋軍俘虜,而大部分唐軍士兵都沿著蜈蚣嶺向南奔逃,蜈蚣嶺長約二十余里,這一跑就再也不會回來。 程咬金站在山頂望著山腳下的金鎖關(guān),忍不住嘿嘿笑了起來,在山頂上莫說山萬箭齊發(fā),就是一人一泡尿,也能尿淹金鎖關(guān)。 金鎖關(guān)主將殷開山在夜間被親兵叫醒了,蜈蚣嶺上發(fā)生了變故,他奔上城頭,仰望山頂上的熊熊烈火,他的心卻漸漸變冷了,殷開山很清楚蜈蚣嶺失守意味著什么。 殷開山此時的心情異常復雜,他知道金鎖關(guān)肯定是守不住了,那他該怎么辦?放棄金鎖關(guān)南撤關(guān)中,李淵會饒過他嗎?可如果投降隋朝,他在長安的妻女怎么辦? ”將軍,怎么辦?”幾名郎將圍上來,緊張地問道。 殷開山沉片刻,嘆了口氣,問眾人道:“大家說撤還是降?” 幾名郎將對望一眼,一名年長者道:“其實我們也愿意投降,只是家人都在長安,害怕投降禍及家人,不如等一等再說?!?/br> 殷開山明白眾人的意,率先投降必然會遭朝廷處罰,他點了點頭,“好吧!告訴弟兄們,連夜撤離金鎖關(guān)?!?/br> 當天晚上,殷開山率領(lǐng)二千五百余唐軍連夜撤離了金鎖關(guān),退回了關(guān)中,當次日一早,程咬金準備下令上山放箭時,這才得到消息,金鎖關(guān)已是一座空城。 “這幫兔崽子溜得倒快!” 程咬金催馬進城,望著空空蕩蕩的金鎖關(guān),忍不住大笑起來,心中爽快了很多,立刻命人去稟報楊元慶,他程咬金夜襲蜈蚣嶺,智取金鎖關(guān),不傷一兵一卒便拿下了金鎖關(guān)。 程咬金現(xiàn)在很了解楊元慶,不傷一兵一卒是楊元慶最喜歡聽到的話,比他拿下金鎖關(guān)還要管用,事實上,隋軍還是有兩名受傷的斥候,那個他只能隱瞞住了,現(xiàn)在只要能升爵位,他老臉也不要了。 程咬金又隨即下令,“將這座關(guān)隘給我夷為平地,城墻城門統(tǒng)統(tǒng)推倒!” “將軍,這沒必要吧!”旁邊有人勸道。 程咬金眼睛一瞪,“怎么沒有必要,萬一老子從關(guān)中退回來,被截斷后怎么辦?統(tǒng)統(tǒng)推倒!” 數(shù)千士兵一起動手,不多時便將金鎖關(guān)的城墻拆毀推倒了,這時,又有將領(lǐng)勸程咬金,“程將軍,不如現(xiàn)在直接殺到關(guān)中去,動搖唐軍軍心,咱們也搶得頭功?!?/br> 這名將領(lǐng)的建議說到程咬金心坎上去了,他正是這樣打算,好像有個什么鳥人曾經(jīng)說過,先進關(guān)中者為王,他程咬金也不要什么王,只要封上國公,就心滿意足了。 “大伙兒帶上干糧,跟我南下關(guān)中?!?/br> 。。。。。。。。。 隋軍的后勤主營依然在上郡洛交縣以南,這里儲存了大量的糧食和物資,源源不斷的糧草每天都會運往淺水原隋軍主力,隋軍共動員了三萬輛運糧牛車,近五萬民夫往來于數(shù)百里長的后勤保障線上。 隋軍的后勤主將由賈潤甫擔任,他率領(lǐng)一萬軍隊保護后勤運輸?shù)陌踩?,當然,僅靠一萬軍隊是無法保證大營和運輸線的安全,尤其隋唐大戰(zhàn)這樣的最后決戰(zhàn),后勤保障的重要,不言而喻,一旦糧草有失,就可能引發(fā)全軍潰敗。 歷史上這樣的戰(zhàn)役比比皆是,楊元慶也深有體會,當年突厥大軍兵發(fā)雁門關(guān),不就是因為后勤被隋軍偷襲而全軍潰敗,楊元慶已是身經(jīng)百戰(zhàn),絕不會在這樣一個關(guān)鍵問題上給唐軍有機可趁。 就在楊元慶率八萬軍南下淺水原的第二天,左武衛(wèi)大將軍來護兒便率三萬河北隋軍趕到了上郡隋軍大營。 這樣一來,保護后勤的軍隊便已達四萬人,來護兒和賈潤甫各施其責,來護兒分一萬軍隊給賈潤甫,賈潤甫率兩萬軍鎮(zhèn)守后勤大營,而來護兒老當益壯,率領(lǐng)兩萬軍負責沿途運輸安全。 從洛交縣的隋軍大營到淺水原的隋軍前軍大營大約有三百余里的程,橫跨上郡和北地郡,一并不是平坦通途,而是丘陵起伏、溝壑縱橫,運糧牛車要走三天,才能到達目的地。 由于途漫長,山巒起伏,運糧車很容易遭到唐軍襲擊,賈潤甫便將兩萬軍隊分為十隊,兩千人一隊,沿途跟隨著糧車西行。 這天中午,一支由三千輛糧車組成的運糧隊抵達了北地郡和上郡的交界處,這一帶叫做子午山,屬于北地郡襄樂縣管轄,和沿途其他地區(qū)一樣,這里黃土深厚,山巒重重,一條條巨大的溝壑儼如撕裂了地面。 在一條長約二十里的巨大的溝壑內(nèi),三千輛牛車擁擠在一起,數(shù)千民夫躲在一片陰涼的樹林內(nèi)休息吃干糧,一千余隋軍護衛(wèi)騎兵也在溝壑的另一邊休息。 就在這時,遠處一名巡哨騎馬飛奔而至,遠遠便大喊:“快撤離,唐軍騎兵殺來了!” 護衛(wèi)隋軍的主將是一名郎將,名叫婁重,他聽到喊聲,騰地站了起來,大吼道:“全部上馬!” 一千余隋軍騎兵紛紛上馬,這時,遠處溝壑入口塵土飛揚,馬蹄聲激烈如悶雷,郎將婁重臉都白了,從這個氣勢來看,唐軍騎兵規(guī)模至少有五六千人,而他們只有一千二百人。 婁重當即立斷,回頭喊道:“速叫民夫趕緊上山逃命,不要管牛車了!” 其實不等他下令,樹林內(nèi)的數(shù)千民夫就儼如炸窩一般,驚恐萬分奔出樹林,有人去趕牛車,但大部分人都顧不上牛車了,紛紛撒腿向來奔跑。 十幾隋軍騎兵飛馳而至,對還在趕牛車的民夫大喊:“不要管了,快上山逃命!” 他們又追上民夫們大喊:“向山上跑!” 數(shù)千民夫這才如夢方向,紛紛向山上奔去,這時,五千唐軍玄甲輕騎兵已經(jīng)殺到,主將劉弘基見隋軍只有一千余人,大喝一聲,“殺!” 兩支騎兵轟然相撞,在山坳內(nèi)激戰(zhàn),唐軍騎兵一層層洶涌殺上,婁重率領(lǐng)一千余隋軍騎兵拼死抵擋,給民夫逃跑創(chuàng)造時間。 “婁將軍!” 一名校尉大喊:“弟兄們頂不住了?!?/br> 婁重見左翼即將被唐軍突破,一旦唐軍騎兵突破一個口子,他們的后將被斷絕,面臨前后包圍夾擊,最終全軍覆沒,婁重此時已經(jīng)顧不上民夫了,大聲喝令:“撤退!” 千余隋軍騎兵撥馬東撤,向山坳的另一邊奔去,后面數(shù)千唐軍緊緊追趕,不時放箭射擊,不斷有隋軍士兵慘叫落馬,但三千輛牛車救了隋軍騎兵一命,隋軍騎兵風馳電掣而過,后面的箭矢射向牛車,拉車的牛立刻混亂起來,左右奔跑,充填于,阻斷了唐軍的追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