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意外收獲
原創(chuàng)蘇威畢竟是老官僚,他只是驚愕于楊元慶此時出現(xiàn)在關(guān)中,但一轉(zhuǎn)念他便反應(yīng)過來,楊元慶不可能投降李淵,李淵殺了楊玄感,他怎么可能投降,再說,楊元慶就算投降,也不會用隋朝赤旗,他這是向李淵示威來了我要 “我明白了!” 蘇威哈哈笑了起來,一豎大拇指,“好!不愧是楊元慶,膽略天下第一?!?/br> 楊元慶見蘇威坐一輛牛車,連個隨從都沒有,只有一個年邁的車夫,便微微笑道:“其實我是專程來請?zhí)K相國去豐州?!?/br> 雖然知道這只是一句玩笑話,卻觸動了蘇威的心事,他想到李淵對自己的冷遇,心中又憤恨起來,他又想起當(dāng)初楊元慶救高熲,卻比李淵要有情有義得多,只是自己年紀(jì)大了,能否抵得住豐州的寒冷? “楊總管,如果我再年輕十歲,我一定去豐州助你一臂之力,只是我如此年邁,能去豐州做什么?不如我向你推薦一個人,有大才,可惜此人身不逢時,竟落入賊手。” 楊元慶知道蘇威其實是不看好自己,如果是竇建德請他,或者是李密請他,他或許就會答應(yīng),豐州地域偏僻,是戍邊苦寒之地,包括蘇威在內(nèi)的很多人都認為自己成不了氣候。 雖然蘇威人品略有欠缺,只能算一個政,遠不能和高颎相比,但楊元慶卻看中了他的名望,莫說蘇威還沒有被李淵所用,就算用了,他也會搶走他,不管他愿不愿意。 楊元慶卻不露聲sè,又笑問:“不知蘇相國推薦何人?” 蘇威捋須笑道:“其實這個人你也認識,當(dāng)年武舉案他是兵部侍郎,被貶去張掖郡為長史,后來因為諫高麗之征而被貶為庶民,此人你有印象嗎?” “李綱!” 楊元慶脫口而出,蘇威點點頭笑道:“正是此人?!?/br> 楊元慶素有清譽。是個極為能干之臣,便急問道:“閣老說此人陷身于賊?” 蘇威這才想起,李綱和楊元慶的祖父楊素關(guān)系惡劣,不知李綱肯不肯助楊元慶,但既然說了,他只得苦笑道:“李綱被賊帥何潘仁擄于軍中,被迫做了他的長史,不過何潘仁已經(jīng)投降李淵。李綱必然會被李淵所用。就這兩天時間,如果總管想用他,必須抓緊時間了?!?/br> 楊元慶來關(guān)中只是想震懾李淵。打擊他的氣焰,卻沒有想到居然遇到蘇威,而且還有李綱的消息。這讓求賢若渴的楊元慶已經(jīng)顧不上再向李淵示威了,他連忙問:“這個何潘仁在何處?” “此人老巢在武功縣司竹園,不過現(xiàn)在所有投降亂匪都駐扎在安化門外,等待李淵逐一收編,何潘仁部眾也在那里,李綱現(xiàn)在應(yīng)該還在亂匪軍營內(nèi)?!?/br> “多謝蘇相國,不過代王殿下現(xiàn)在豐州,我還是想請?zhí)K相國去豐州,為代王之師。蘇相國意下如何?” 蘇威聽說代王在豐州,不覺有些怦然心動,以楊元慶的實力和野心,他應(yīng)該不會滿足于豐州一地,聽說他連靈武郡也占了,現(xiàn)在又有代王之名,他現(xiàn)在其實只缺一個根基之地。 想到這。蘇威拱手笑道:“請容我回家再想想,如果想通,我一定會千里來投?!?/br> 按常理雖然應(yīng)該如此,但楊元慶卻知道,一旦李淵醒悟。又派人來請?zhí)K威,他就未必肯跟自己了。既然有緣遇到,他就不會再放過蘇威。 楊元慶也不給他解釋,他見遠處來了一輛頗為華麗的馬車,便給左右親衛(wèi)使了一個眼sè,十幾名親衛(wèi)沖了上去,將里面坐的一名富商趕下馬車,親兵將馬車牽過來,低聲給楊元慶說了幾句話,楊元慶探頭向馬車內(nèi)看了一眼,里面還有一人,他便點點頭,示意此人留下給蘇威。 “請?zhí)K相國上車!” 幾名士兵七手八腳,硬把蘇威架上了馬車,蘇威大喊:“楊總管,你不能這樣對我!” 楊元慶哈哈一笑,“先委屈相國,我以后一定會向相國賠禮,車上還有一人,可以陪蘇相國上說說話。” 他一揮手,“護衛(wèi)蘇相國去豐州!” 一隊百人騎兵護衛(wèi)著馬車,向北方而去,蘇威坐在馬車內(nèi),心亂如麻,卻又無可奈何,只是北去豐州漫漫,上該如何打發(fā)時間? 忽然,他聽到身后有悉悉索索的聲音,一回頭,才發(fā)現(xiàn)馬車角落躲著一個身著宮裙的年輕美貌女子。 他愣住了,何人?” 女子已被嚇得花容失sè,膽怯道:“我是巧月坊歌姬,剛才那個大商人贖我出來,不知他去哪里了?” “商人?” 蘇威輕蔑地搖搖頭,他又瞥了女子一眼,捋須笑道:“你可知道老夫是誰?” 安化門外駐扎有大片營地,都是關(guān)中各地趕來投降李淵的十幾支亂匪,旗幟斑駁,服sè參差,也沒有什么崗哨營門,十幾支亂匪各據(jù)一角,大營內(nèi)喧囂吵鬧,喝酒劃拳,不時有濃妝艷抹的jì女從大帳中走出,顯得十分混亂。 這時一隊百人騎兵進入了大營,他們隊列整齊,威風(fēng)凜凜,左臂上扎有白巾,這就是李淵軍隊和隋軍的區(qū)別,騎兵隊目光冷漠地從大營內(nèi)穿過,來到一片大帳前,這里便是亂匪何潘仁的大帳。 何潘仁是一名西域胡商,拉了一支數(shù)萬人隊伍,跟隨李秀寧進攻楊玄獎和楊巍部,立下了功績,正等著李淵的封賞。 他正在帳中和長史李綱商量見拜見李淵的禮節(jié)問題,李綱被楊廣貶職在家,卻被何潘仁強行從家中請來,被迫做了他的長史,所謂長史,也只是幫他寫寫信,發(fā)布一些軍令告示,沒有什么別的事情。 李綱正在謀一個脫身之計,便笑道:“我和大丞相帳下司錄參軍竇威私交極好,不如我先去和竇威談?wù)?,讓他說服大丞相,給何公一個高位,如何?” 何潘仁是商人出身,善于走各種人情關(guān)系,他心中大喜,連忙道:“我再備一份厚禮,先生一并替我給竇公!” 這時,帳外有士兵來稟報:“大帥,外面來了一隊騎兵,是唐公世子派來,請李先生前去敘話?!?/br> 何潘仁愕然,問李綱道:“先生認識世子?” 李綱心中嘆息,他是大隋名臣,朝中誰人不認識他,也只有何潘仁這種粗鄙之人不把他當(dāng)回事,他微微點頭,“見過兩次!” 何潘仁喜不自勝,連忙道:“我再備一份厚禮,替我轉(zhuǎn)交給世子?!?/br> 李綱心中暗暗搖頭,商人就是商人,只懂得買賣謀利,他站起身向外走去。 走出營帳,帳外是一隊百人騎兵,個個威武強壯,為首騎兵校尉上前施禮,“在下是世子帳下親兵校尉羅淼,世子向來景仰先生,本想親自來拜訪先生,實在是事務(wù)繁忙,只能委屈先生隨我們前去?!?/br> 騎兵校尉說得極為恭敬,給足了李綱面子,李綱沒有絲毫懷疑,他也不可能有懷疑,便點點頭,“那就走吧!” 李綱翻身上馬,跟著一隊騎兵走了,何潘仁望著李綱背影,心中嘆息,他知道自己留不住李綱,只能希望他看在自己待他不薄的情分上,給自己在唐公面前說幾句好話。 一直望著李綱背影消失,何潘仁轉(zhuǎn)身要進大帳,幾名官員卻急速奔至,翻身下馬便喊道:“李綱可在,唐公要見他!” 何潘仁撓撓頭,指著遠處已消失的李綱背影道:“剛才世子派人來把他請走了,就剛剛才走。” 這名官員也有些愣住了,世子就和唐公在一起,他為何不說? 雖然關(guān)中的防御還沒有來得及布置完成,還存在著防守漏洞,但長安城的防御卻是極為嚴密,楊元慶的五千騎兵離長安城還有五里時,便被長安城外面的游哨發(fā)現(xiàn),緊急回城稟報。 此時,負責(zé)長安城防御的大將正是李淵的女婿柴紹,他得到游哨稟報,長安城數(shù)里外發(fā)現(xiàn)一支奇怪的騎兵,約五千人,打著隋朝的赤旗。 這個消息令柴紹大為緊張,他知道李淵的騎兵并不多,只有一萬五千人,都駐扎在城內(nèi),從西面來的五千騎兵會是誰?竇抗的軍隊嗎?也不可能,竇抗手下都是郡兵,絕對沒有這么多騎兵。 柴紹心中充滿了緊張和疑惑,他立刻下令關(guān)閉城門,同時派人去向李淵緊急稟報。 柴紹站在明德門之上,雙眉緊鎖,注視著遠方,很快,身邊的士兵大喊起來,“來了!來了!” 柴紹也看見了,數(shù)里外塵土飛揚,一支黑壓壓騎兵正沿著官道向這邊疾速奔來,盡管兩邊的民眾嚇得跌跌撞撞,但他們并不殺戮,柴紹看見了這支軍隊中的大旗,他的心仿佛一下子沉入了深淵,他看見了一面赤紅的大旗上,是一只展翅高飛的鷹,赤鷹旗,豐州軍的戰(zhàn)旗,柴紹驚得呆住了。 瞬間,五千騎兵飛奔至城下,楊元慶從隊伍中出來,他看見了城上的柴紹,上前冷冷道:“柴將軍,可別來無恙?” “楊元慶!” 柴紹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楊元慶竟然殺到長安城下了,他只覺頭皮一陣發(fā)麻。 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