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另外兩位說道:“我們是飛星派的,都是跟著家里的長輩過來長長見識?!?/br> 幾個人年紀差不多,很快就聊到了一起。 聽說米正學習還不到一年,他們還勸慰他:“做咱們這一行的,天賦更重要。入門晚一點問題不大。” 米正就好奇:“你們是什么時候入門的?” “我三歲?!?/br> “五歲?!?/br> “我很晚了,七歲才被師傅看中?!?/br> “我是占了投胎的便宜,我爸就是干這一行的?!?/br> 米正:“……” 姜稷摸摸他的頭:“你天賦好?!?/br> 米正想想也是。雖然法器什么的他還玩不轉(zhuǎn),但是畫符什么的,張?zhí)鞄熕麄兌伎渌麉柡Α?/br> 飛星派和梅花宮都是玄門大派。 當然這兩派并不像是電視劇或者小說中的那樣,有著嚴格的等級制度。寬泛的說,只要是學習這兩個流派技藝的,都能自稱是弟子。 梅花宮的弟子主要是給人算命,飛星派則更擅長看風水。 當然也不絕對,還得看各自擅長的方面。 同一道題,用不同的解法而已。 米正聽他們講,感覺頭暈眼花:“這么復雜的嗎?”他以為自己學的那些已經(jīng)很難了,原來比別人學習的要簡單不知道多少。 這就是學習玄學十幾年的前輩的積累! 米正肅然起敬。 姜稷笑了笑,不說話。 現(xiàn)代的技藝比以前要復雜精細不少,兩廂對比,倒也談不上孰高孰低。 主要區(qū)別還是力量的大小。 有人力氣大,一百斤的石頭隨隨便便就可以搬來搬去。 有人力氣小,同樣想要搬運一百斤的石頭,就得使用工具。 “工具”的進步當然是好的,能夠讓人節(jié)省力氣,能夠讓人發(fā)揮出更大的作用。 但是,自家小朋友天賦好,不需要這么麻煩,“一千斤的石頭”也能隨便用來踢球。 米正一直分不清人和鬼,主要是因為對比他的靈力,人和鬼的靈力太過弱小,在他的感覺中沒有區(qū)別。 姜稷看得明白的事情,米正不知道,還因為接觸到一個自己完全不知道的領(lǐng)域,尤其看上去似乎不那么難,而聽得非常認真,時不時請教。 他的問題非常淺,在另外四名大派弟子聽起來都很基礎(chǔ),符合一名初學者的身份。 他們也不倨傲,而是認認真真解答,態(tài)度非常好。 六個人同行一路,得知米正和姜稷要先去妙華寺之后,就紛紛展現(xiàn)出門戶之見:“我們就不去廟里了,一會兒你們到了會場,我們再一起玩?!?/br> 交流會場擺在溫泉療養(yǎng)院。 很多人在岔路口就拐過去了。 米正跟姜稷繼續(xù)爬山:“他們都是道士嗎?還不能進廟里?我看張伯伯他們不是和幾位大師都處得不錯?” “是不錯。到他們這個地位,不用在意太多的規(guī)矩。地位不夠的,確實得在意更多。”姜稷抬手托了托他的背包,“重不重?” “不重。我就背點紙扎。”他的包看著鼓鼓囊囊,是因為紙扎不耐壓,里頭放了個堅固的大盒子。 兩個人真正重的那些水之類的,都在姜稷背上。 等他們說說笑笑到了廟門口,上次帶他們?nèi)龅纳艘呀?jīng)等著了,看到他們就滿臉笑地迎上來:“兩位師兄,這邊請?!?/br> “師兄不用這么客氣。”米正跟著他走進了廟里,“山下那么多人,來廟里的不多?” 僧人解釋:“都是去交流會的。交流會難得辦一次,內(nèi)場規(guī)模有限,不過其他同行也可以借機交流?!?/br> 米正聽明白了。意思就是他被邀請的交流會才是正經(jīng)的,剩下這么多人來是湊熱鬧外加擺攤的。 他也是頭一回來參加這樣的交流會,不知道內(nèi)外場究竟有什么區(qū)別,跟著僧人到了塵大師的院子。 了塵大師這回倒是沒再灑掃,而是準備好了一桌素食,看到米正過來,對他招了招手:“來,嘗嘗我們寺廟做的齋飯?!?/br> 米正就兩步走過去,拉著姜稷坐好:“您不說我還沒意識到都中午了?!逼鋵嵕嚯x吃飯時間還早了一點,不過現(xiàn)在吃也行。 站在院門口的僧人聽著米正說話,明知道米正能夠看到了塵大師,但不怎么相信了塵大師真的在院子里,腳步慢了一些沒有走。 然后他就看見伴隨著米正的動作,院子里大柿子樹下,原本空無一物的石桌上,竟然多了一桌子菜,還熱氣騰騰的。 米正坐下之后沒馬上吃飯,而是打開背包,從里頭拿出一個竹制的盒子,另外一個四方的東西:“我給您帶禮物啦~最近做了個好玩的東西?!?/br> 說著,他先把那個四方的板子一樣的東西提起來,竟然變成一個菱形的提燈。 說是提燈,但沒有竿子,里面也沒裝燈。 倒是燈的各個面上都畫了白色的圖案,只是燈籠紙也是白的,看上去不明顯,過分樸素。 米正就像是以前人修理電視機一樣,往提燈上拍了兩下。 提燈就像是老電視機一樣,亮起了光。 光線很微弱,尤其這會兒是白天,更加不顯眼。 按理說,站在院門口的僧人是注意不到的,但燈亮起之后,提燈的燈籠紙上的圖案就“活”了過來,一串串銀藤垂下綻放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