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身小夫郎 第116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總在先婚后愛的Beta[快穿]、穿成全A軍校唯一的普通女生、別怕,祖國帶你回家[快穿]、快穿系統(tǒng)派狐貍精rou償功德之子(1v1)、我靠造夢制卡爆紅聯(lián)邦、嬌嬌奪春[穿書]、陛下,請嬌羞、炮灰仙尊被迫營業(yè)[穿書]、穿成寡夫郎之后、[ABO]小道士穿越星際后成了帝王心尖寵
“此糧種說來縣令可能以為我在說笑,這可是司農(nóng)星君座下仙靈降至人間賜下的神種,比咱們現(xiàn)在種的種子好數(shù)倍?!?/br> “不僅一畝地可以產(chǎn)更多的糧食,還能抗蟲害,小風(fēng)也刮不倒。” “……” 三水府縣令望著他們,都懷疑自己現(xiàn)在是不是在做夢。 他揉了揉額頭,坐在椅子上道:“總旗,糧種一事,實在有些荒謬了?!?/br> “哪里荒謬,我們可是親眼所見這些糧種在仙靈大人手底下發(fā)芽生長,抽穗長成,真真切切地比現(xiàn)在的糧種好多了!”孫大力大聲道。 站在他和總旗身后的小兵也道:“可不是,短短一炷香的功夫,種子就被仙靈大人用仙法從種子養(yǎng)到熟了,絕不是假的。” “對啊,我們都是親眼所見,還有軍營里好些人也看見了呢,聽那些有幸吃過這些糧種煮的飯的人說,這些新糧種種出來的蕎麥飯可好吃了!” 小兵們你一言我一語,個個斬釘截鐵,總旗也點頭,向縣令表明這一切都是真的。 縣令目瞪口呆,總旗干脆讓手底下的人去拿些糧種進來。 縣令夠著脖子往幾只裝糧種的口袋望去,只見里邊各裝著高粱,蕎麥,稻子。 他忍不住抓起一把稻子,“好種子,好種子??!” 縣令并非尸位素餐之輩,寒門出身的他也曾事過農(nóng)桑,他敢對天發(fā)誓,這是他見過的最好的稻谷種子,蕎麥和高粱亦是,挑不出一丁點不好。 這樣的種子,要是三水府全部種上,百姓們就能多吃幾碗飯了。 縣令心里有了計較,對身旁的師爺?shù)溃骸榜R上把各鎮(zhèn),村的鎮(zhèn)長村長叫來,就說今年春耕衙門里有新安排,讓他們來衙門。” —— “縣太爺怎么突然叫我們這么多人來?” “不知道啊,家里那么多地,還等著翻呢,一來一回少翻不少?!?/br> “咱們縣太爺不是壞的,肯定是有什么大事才叫咱們來,咱們快過去吧?!?/br> 村挨著村,來的人一看有不少熟人,三三兩兩地走到一塊兒,邊走邊聊。 忽然,大壩子村的村長孫老漢看到了眼熟的人,看了好幾眼,確定是自己認(rèn)識的,大跨步上去:“大力?!” 正協(xié)助底下的人一起,守著糧種的孫大力看到他,臉上露出笑:“村長,你來了,你老人家身體還這么硬朗呢。” “好著呢,你小子已經(jīng)四年沒回家了,難道這次是特意回家來的?” “因著公事回來的,村長,我爹娘他們怎么樣,過得還好吧?” “好,都好,”村長很是欣慰,能在這兒看見村子里出去的后輩,村長十分高興,他瞅了瞅縣衙,小聲問孫大力,“大力啊,你知道縣太爺叫我們來,所為何事嗎?” 孫大力道:“是樁好事?!?/br> “好事?” 孫大力剛想回他,縣太爺和總旗站在了縣衙前頭,對已經(jīng)聚集在縣衙前邊空地的各村村長,鎮(zhèn)長道:“這位是趙總旗,趙大人,特地奉曜王的命令,前來幫助各位父老鄉(xiāng)親今年春耕之事?!?/br> 縣令說完,趙總旗就站了出來,也不搞什么彎彎繞,直接手一抬,讓孫大力他們用簸箕裝了滿滿幾簸箕的糧種,往來的這些村長鎮(zhèn)長面前走,再往他們手里塞一點。 來的這些村長鎮(zhèn)長,都是識貨的行家,一看到這些高粱,蕎麥稻子種子,眼睛都差點兒貼上去:“這,這是哪兒來的,怎么這般好!” “大顆,飽滿,芽嘴又好,要是栽下去,肯定顆顆都發(fā)芽!” 這可是事關(guān)嘴里糧食的大事兒,來的人已經(jīng)忍不住了,大聲地問縣太爺:“縣老爺,這糧種從哪兒來的,可有多的,我買些回去種!” “小老兒也買些!” 孫大力他們村的村長的聲音比他們更大:“我替我們村上上下下六十四戶人家定下這種子,我們今年全都種這個種子!” 一些有遠見的村長鎮(zhèn)長暗道老狐貍,也趕緊開口。 眼看著年齡都上了五十歲的村長鎮(zhèn)長們爭得面紅耳赤,趙總旗抬手示意了一下,道:“這些糧種,是司農(nóng)星君座下的仙靈,楚大夫賜下的,楚大夫感念農(nóng)人辛苦,不僅賜下好種子,還琢磨出一些好用的方法,能夠讓大家耕地更為省力?!?/br> “我等謹(jǐn)遵曜王之令,將糧種,和那些能夠省力的好方法從甘州帶來,待會兒,大家就可以回去通知鎮(zhèn)上村里的鄉(xiāng)親,帶上自家準(zhǔn)備播種的糧種,前來換這些好糧種?!?/br> 來的老者總算冷靜了下來。 司農(nóng)星君大家伙都知道,管著他們這些老百姓飯碗的神仙,他們每年過年后都要祭拜司農(nóng)星君呢。 沒想到這些好種子竟然跟神仙有關(guān)系。 怪不得有這么好的種子,也就只有神仙才能拿出這么好的種子了。 就是要他們拿自家的糧種來換…… 趙總旗道:“本官知道大家伙還有疑慮,不瞞眾位鄉(xiāng)親,這些好糧種,也是仙靈大人用我們軍營里的糧草變出來的,為了讓甘州牧州以南的數(shù)個州府的百姓種上這些好糧種,軍營里的糧草用了不少,諸位交上來的糧種,也要如數(shù)拉回軍營?!?/br> “那兒,還有咱們大越幾十萬人等著吃一口飯,好把齊國和東來國的賊人趕出去,讓潞州徐州的百姓也能今早地得到安寧,一家老老小小能跟以前一樣和和美美地過日子呢?!?/br> “大人您不用說了,小老兒回去就讓我們村的人來換糧種!”孫大力他們村的村長攥著手里的拐杖,一個字一個字地道。 站在他旁邊的老者也道:“小老兒也是!” “大人,我們雖然大字不識幾個,但是也知道外邊在打仗,我們也瞧見那些逃難來我們這兒的人,有家不能回,有親人再也不得見,可憐啊?!?/br> “更何況大人又不是強搶,是用好糧種,換我們不好的糧種呢,我們不吃虧!” “是啊,我們不吃虧,我們村也換!” “我們也換!” 縣令在一旁看著,暗探趙總旗雖然是個武人,但心思真是細如毛發(fā),竟然就這么簡簡單單地把事兒給解決了。 望著下邊已經(jīng)四散開回各自村子鎮(zhèn)長的村長鎮(zhèn)長,縣令干脆轉(zhuǎn)頭跟趙總旗繼續(xù)商量那什么曲轅犁,水車,還有驅(qū)蟲的法子來。 今年的春耕,他們?nèi)^對不容有失! 第141章 與此同時,其他各州府的情況或與三水府差不多,或有些許出入和麻煩,但春耕之事總算走上了正軌。 三水府境內(nèi),凡是有力氣,能干活兒的,全都在田間地頭。 有用老式犁頭的,有用縣衙新發(fā)下來的叫什么曲轅犁的犁頭的,反正老百姓們覺得拗口,統(tǒng)一叫它犁頭。 這新犁頭是真好用啊。 看著比老式的犁頭要小,但是前邊一個小娘子,后邊一個小娘子,竟然就能犁得很深,換成男子來用,那自然是更快了,從前要翻七八天的地,現(xiàn)在三四天就能翻完。 還有河邊,縣衙帶著人來修一個叫什么水車的東西,還叫村子里出一些人,沿著田間地頭挖一尺寬的溝渠,聽縣衙的人說,那叫什么水車。 修好之后啊,只要水一沖,它就會自己轉(zhuǎn),然后把水打到高處的溝渠里。 誰家田地要澆水,就在對準(zhǔn)自家田地的那塊兒扣個口,澆好了再堵上,再方便不過。 最后一件新鮮事兒,就是縣衙里的人,竟然來教他們怎么對付蟲子,要是遇到天氣干,有蝗蟲了,又有什么方法對付。 孫老漢坐在人群前邊,津津有味地聽著,只覺得現(xiàn)在的日子真是過得比以前有意思,有奔頭多了。 瞧瞧,他還沾了他去參軍的兒子的光,坐到最前邊來了! 趙總旗,孫大力他們將糧種送到后并沒有走,按照曜王的命令,他們將百姓的舊糧種收上來清點一番后,分出一些人送回甘州牧州,他們則留下來盯著今年的耕種。 很快,新糧種栽下去兩個月,天氣也越來越熱,入了夏。 往年這個時候,必得幾場大雨,不僅能把田間地頭淋得濕潤潤的,稍不注意還可能發(fā)生水澇。 可是在縣令,趙總旗,孫大力,還有三水府百姓望眼欲穿的目光里,整整兩個月只下了兩場雨,雨量還不大,經(jīng)驗豐富的農(nóng)戶們已經(jīng)察覺到今年的年景不好,望著田地里比過去幾十年都粗壯的好苗子皺了皺眉頭。 又兩個月,還是只下了兩場可有可無的雨,縣令和趙總旗等人嘴上都是上火的燎泡,深知已經(jīng)到了用得上楚大夫說的方法的時候,立即一個村一個村地集結(jié)人手,邊鋤草,邊往深挖一點,挖出蝗蟲的蟲卵,全部點火燒了。 又上山砍伐竹筒,花大力氣做成插入泥里,一點點往下滲水的物件,抬眼望去,漫山遍野的田地里都插著竹筒,農(nóng)戶們心疼又焦急地挑著水,小心翼翼地往竹筒里倒水,只希望這些秧苗能夠挺過去。 而到了八月,正是高粱,蕎麥,稻子開花,掛穗,出漿的時候。 這可是莊稼最緊要的時候,一旦水分不夠,糧食就會減產(chǎn)。 已經(jīng)侍弄了這些莊稼半年的農(nóng)戶心全都撲在上邊,誰都看得出來,今年的莊稼哪怕前邊天氣不好,但掛的穗比他們從前種的沉多了,粒兒也多了一半,只要能熟,他們絕對能過一個好年! 但是這天眼看著就是不下雨,仿佛不把這些秧苗折騰死不罷休! 終于,在農(nóng)戶們求神拜佛,恨不得把血都澆給這些秧苗的時候,高粱,蕎麥,稻子,終于染上了黃色,一根根穗子墜著,風(fēng)一吹,窸窸窣窣的作響。 孫老漢站在自家地里,摘下一顆高粱米,放進嘴里嚼了嚼,手摸了摸高粱桿兒:“好高粱,好高粱啊,大力,叫你哥哥嫂嫂他們過來,收高粱了!” “好!”孫大力轉(zhuǎn)身往家走,回來的時候身邊跟著家里七八口人,全撲向地里。 旁邊,再旁邊,遠處,每塊田地里都站著人,都彎著腰,把這好不容易養(yǎng)活,養(yǎng)到現(xiàn)在的糧食一把把割下來…… 幾天之后,幾乎所有田地里的糧食都搶收完畢。 縣令,趙總旗,特地帶著人來到大壩子村,孫大力跟家里的大哥,一口袋一口袋地稱糧食,一會兒后,聲音干澀地對縣令和趙總旗道:“大人,我家今年的高粱收了一千八百四十七斤?!?/br> “蕎麥三千五百斤?!?/br> “稻子種得少,要水也厲害,有八百二十斤?!?/br> 縣令的臉一下子漲紅,“多少,你再說一遍,多少?!” 孫大力的情緒不比他好多少,道:“高粱四畝地,一千八百四十七斤。” “蕎麥六畝地,三千五百斤?!?/br> “稻子兩畝,八百二十斤?!?/br> 孫老漢一家早在割的時候就呆住了,這會兒望著堆滿的糧食,什么話也不會說,連手腳都在抖。 突然,旁邊跑來一些村里人,聲音又大又響亮:“豐收了!我家豐收了!一畝地能收四百多斤的糧食!” “老天爺啊,這是司農(nóng)星君縣令,是仙靈大人楚大夫顯靈??!” 縣令和趙總旗總算回過神來了,兩人對視一眼,從彼此疲倦黑黃的臉上都看到了nongnong的欣喜! 好,好啊! 新糧收上來,曬干之后要交今年的賦稅。 往年這會兒總愁眉苦臉的農(nóng)戶們罕見地帶著輕松的笑意,從前他們一畝地累死累活只能收一百來斤糧食,除開賦稅,實在剩不了多少,每家每戶都撐不到年底就斷糧,只能挖野菜,吃樹皮,想方設(shè)法活下去。 可今年不一樣了,他們多收了幾倍的糧食,哪怕交完賦稅,也有余糧,他們不用忍饑挨餓了。 而且這還是今年年景不好,秧苗生長受到影響的緣故。 要是年景好,雨水合適,仙靈大人賜下的這些糧種,豈不是能夠種出更多的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