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節(jié)
周圍霎時間又被狂熱的浪潮席卷,歡呼與吶喊蓋住了徐槐的聲音。 他似有所察地抬頭。 大屏幕上的分數(shù)揭曉,杞無憂拿到了92.5的高分。 全場為之震動。 最后一跳實現(xiàn)逆轉,杞無憂做到了。 現(xiàn)場播報員播報出他的最終得分,解說的聲音更啞了:“不可思議!這真是太不可思議了!”他開始提前恭喜杞無憂獲得冠軍。 與此同時,導播把鏡頭切給了正盯著屏幕看分數(shù)的主角。 杞無憂面上沒有太多激動或喜悅的神色,他的眼神依然冷靜,看不到什么明顯的情緒起伏,好像對一切都能泰然處之。 淡定地走下場,他被好幾個滑手圍著祝賀,一一道謝。觀眾區(qū)有很多陌生人在喊他的名字,難得有點無措。 他低著頭繼續(xù)往前走,按照流程好像要接受采訪吧…… 不知道要說什么…… 腦子里一片空白,仿佛失去思考能力。 迎面一個人忽然飛奔著撞了過來,速度太快,躲避不及,杞無憂直接一腦袋撞進了他懷里,鼻梁哐唧一下嗑在他胸口。 “小杞!” 哦,是徐槐呀。 鼻子好疼,杞無憂感覺自己被撞得暈暈乎乎的。 “槐哥,我──” 話還沒說完,他就猝不及防地被人抱起來了,身體懸空,雙腳離地轉了一圈。 像抱小朋友一樣。 從來沒有人這樣抱過他。 “你太棒了寶貝!我為你驕傲!” 徐槐很快把他放下來,看到小朋友鼻尖紅了,好像是剛才被自己撞的,他感到抱歉,下意識地用手指幫他揉了揉,“不好意思,我太激動啦?!?/br> 鼻梁上溫熱的觸感轉瞬即逝。 杞無憂仰起頭,徐槐臉上神采飛揚,而他心底躍動。 有一些快要控制不住的想法,再不說出來可能說不定哪天就要瘋掉。 “哥!載入史冊了!”王飛躍跑過來握住他的肩頭瘋狂搖晃,杞無憂整個人都快被他晃吐了,“杞哥!cao!太牛逼了,以后你就是我杞哥!” “杞哥,我永遠的哥!” “哥,牛逼啊哥!” 很荒謬,隊友們也都好像瘋了一樣。 最后是徐槐把他解救出來:“好了好了,小杞還要接受采訪,你們等會兒再鬧。” 首先接受的是當?shù)赜浾吆兔襟w的采訪。 杞無憂磕磕絆絆地回答了幾個問題,度過了人生中最漫長的幾分鐘。好不容易熬到快要結束,攝影師忽然拿出手機,問他可不可以在手機殼上給他簽名。 杞無憂反應很慢地點了下頭,腦袋還是有點暈暈的,仿佛看見許多畫面從眼前閃過。 那部紀錄片里,十幾歲的徐槐坐在書桌前,在紙上一筆一劃地寫自己的中文名字,看過的比賽視頻里,徐槐如同巨星般萬眾簇擁,在雪迷的衣服上簽英文名。 …… 他離目標近了一點。 離徐槐好像也更近了。 作者有話說: 對不起我又來晚了!(跪下)這章字數(shù)比較多所以寫得很慢,真的對不起,我再也不立flag了! 第81章 今晚的主角是他 徐槐抱過很多人,也叫過很多人寶貝。 所以他抱自己也好,叫自己寶貝也好,根本沒什么特別的。 這樣想著,杞無憂平復了下呼吸,四周的喧鬧很好地掩蓋住了他遠高于正常頻率的心跳。 混合采訪區(qū)是運動員走出賽道后的必經之地,這里除了當?shù)孛襟w,還有一些來自其他國家的記者媒體,新西蘭官方媒體和轉播商占據(jù)最佳位置,留給其他媒體的采訪空間則比較少。 杞無憂和徐槐被團團包圍,攝像機、錄音筆以及顏色、圖標各異的話筒一齊對著他們。 有記者問及杞無憂首次參加國際賽事的心情,他說:“很激動,心跳得很快?!?/br> 可他看上去半點激動的樣子都沒有,語氣鎮(zhèn)靜,反應很快,思路也十分清晰。 大家發(fā)現(xiàn),這位來自中國的少年起初并不是這樣的,剛開始面對提問時好像有點心不在焉的,不知道在想什么,大概是以前沒有經歷過這么大的陣仗吧,不可避免地感到緊張,后來才慢慢放松下來,盡可能地耐心回答每一個聽到的問題,只不過回答得都很簡短,表情酷酷的。 徐槐站在杞無憂身邊,目光始終沒有離開他,是讓他無比放松與心安的存在。 在場的記者無一不認識徐槐,這位單板滑雪殿堂級滑手告別他心愛的滑雪事業(yè)后,首次以教練的身份回歸到賽場上,有人抓住機會將話筒對準了他。 “ryan,在中國做教練的感覺如何?與做運動員時有什么不同?” 徐槐卻擺手微笑道:“有關于我的問題私下問吧,”說著,指了指身旁轉頭盯著他的少年,“今晚的主角是他?!?/br> 記者立刻說了句抱歉,又迅速換了個問題:“你對wuyo qi的表現(xiàn)有什么評價?” “我對他的表現(xiàn)很滿意,yoyo在比賽中面對的都是有著豐富大賽經驗的運動員,而他真正接觸單板滑雪這項運動的時間只有一年,能取得這個成績已經遠遠超出了我的期待值,他非常有天賦,同時也付出了很多很多的努力……”徐槐目視著鏡頭,語氣認真而誠懇,“我為他感到驕傲。” 回答完,他又看向杞無憂,俯身貼在他耳邊問,“小杞,你一個人ok嗎?我得去出口那里等田田了,他馬上就要上場了?!?/br> 杞無憂頓了頓,點頭:“嗯,可以。” 廣播里,播報員已經在念田斯吳的號碼,大屏幕上也切到了田斯吳站在出發(fā)臺上的鏡頭,徐槐穿過熙熙攘攘的人群,朝賽道出口處飛奔過去。 杞無憂望著他的背影愣了下神。 “無憂!” 一道清亮的女聲瞬間將思緒拽了回來。 杞無憂順著聲音的方向看過去,看到了一個踮著腳吃力地舉著話筒站在人群外圍的女生。她是在場唯一的一位中國記者,個頭不高,被人高馬大的外國記者們擠在后面,拼命往前擠,終于讓杞無憂看到了話筒上央視體育頻道的臺標。 她問杞無憂有沒有什么話要對中國的雪迷說。 杞無憂思索幾秒,幾乎沒有任何停頓地回答:“很榮幸能夠代表中國隊站在賽場上,這枚獎牌不止是屬于我一個人的,還要感謝我的教練,感謝國家隊不遺余力的培養(yǎng),感謝我的家人,感謝雪迷朋友們的支持。中國單板滑雪坡面障礙技巧與大跳臺才剛剛起步,之后的比賽,我和我的隊友也會全力以赴,希望可以有更多的突破。” 之前在北京轉訓期間,隊里就請過專門的老師針對媒體采訪應答給他們培訓過,有哪些注意事項,哪些敏感問題不能回答之類的,總之能說的都是一些比較官方的套話。 這邊采訪結束,那邊賽道上的田斯吳也已經比完下場了。 杞無憂走過去的時候,廣播里正在播報田斯吳第三輪的得分,72.50。遠遠地看到徐槐正摟著田斯吳的肩膀,低頭湊在他耳邊對他說了些什么,大概是安慰的話。 田斯吳在坡面障礙技巧這個項目上的水平馬馬虎虎,遠不如大跳臺。第三輪總體來說沒有出現(xiàn)太大的失誤,也沒有什么令人驚艷的表現(xiàn),取三輪中較好的兩輪分數(shù)相加為最終得分,他暫列第十四。 “小杞,你采訪結束啦?”徐槐先發(fā)現(xiàn)他走過來,直起身。 少年眼睫微微垂著,神色有幾分倦怠,然而當與徐槐目光想接,眼睛就好像傍晚時分昏昏沉沉的天色,霎時間被雪道上的燈火點亮。 “嗯。” 杞無憂又看向田斯吳,“田哥……” 田斯吳得知了自己的排名卻毫無失落感,而是笑著拍了拍杞無憂的肩膀:“無憂,剛才太帥了!我在候場的時候看到你那個后空翻720差點沒嚇死,腿都快軟了?!?/br> 杞無憂也跟著笑了。 “yoyo,田田,看這里!” 張可迪興高采烈地從傳送帶那邊過來,手里拿著手機“咔嚓咔嚓”對著他們兩個人一陣狂拍。 田斯吳面對著鏡頭十分自然,坦率大方,毫不扭捏,杞無憂神情和動作都略微僵硬,但也挺配合。 有幾個剛比完賽、正在等待最終排名的外國滑手也過來跟他們合照,杞無憂看著對方擺出一些匪夷所思的pose拍照發(fā)到社交平臺上,有些比較熱情的還提出了互fo。 比賽之后就是頒獎典禮,主辦方為他們精心準備了賽后派對。 頒獎典禮結束后,教練們又去賽委會參加一個賽后的什么會議,都沒有來參加派對,但派了助教宋也過來看著他們,別讓他們玩得太過。 由于領隊事先特意交待過,沒有人讓杞無憂他們幾個未成年喝酒,只準喝無酒精的果汁飲料。 大多數(shù)滑手都過來玩了,冠軍自然會成為派對的焦點,杞無憂始終被人群簇擁著,大家祝賀他奪冠,祝他接下來的比賽一切順利。 南半球的雪季剛剛拉開帷幕,北半球的雪季還沒開始,之后大大小小的賽事還有很多,這站沒取得好成績那么還有下一站,滑手們對于冠軍的執(zhí)念并沒有那么強,更多的是抱著一種玩樂的心態(tài),盡情地享受單板滑雪帶給他們的樂趣。 他們對杞無憂的祝賀也完全是發(fā)自內心的,不摻一點虛假。 派對很熱鬧,杞無憂認識了很多新朋友,只可惜徐槐不在場。 結束時剛過晚上11點,一行人浩浩蕩蕩地離開雪場,打算坐車回酒店。 “宋哥,教練們什么時候回去啊,要不要等等他們?”田斯吳問宋也。 “哦,我忘了說,”宋也像是剛想起來,“他們已經回去了?!?/br> “???”隊員們深感被拋棄。 “咋這樣??!背著我們偷偷回來!” 宋也:“哎呀,party這么鬧騰,體諒一下中年人嘛,他們都蹦不起來,哪有我們年輕人精力旺盛?!?/br> “槐哥呢,怎么也不來玩兒?” 宋也無奈道:“我也想讓槐哥來呀,但他好像有事兒?!?/br> 什么事兒? 坐在回程的車里,杞無憂給徐槐發(fā)消息。 【qiwuyo:槐哥,你休息了嗎?】 徐槐應該不會休息得這么早。 等了幾分鐘,沒有等到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