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
郁霓裳告訴她,這小子回鬼醫(yī)谷那段時間起燒,之后就忘了一些東西,唯獨對她這個jiejie記憶深刻。 郁霓裳不清楚上輩子的事,只能歸結于小青云還小,起燒時傷到了腦子。 這個答案,在宋青苒意料之外。 后來她仔細想了想,小青云應該是記得上輩子的。 只是那些回憶對他而言太過痛苦,所以他選擇忘了所有人。 又在潛意識里,保留了他對jiejie的愧疚。 難怪試探不出來。 宋青苒想著,既然如此,那就不與小家伙“相認”了。 不記起來,對他反而是好事。 …… 齊崢跟著宋弘夫婦,在花家住了幾日。 等情緒徹底平復下來,花老太爺才讓人送著他去了三省書院。 齊家不在京都,齊崢的大伯父也只給他安排了一個書童。 花老爺子看慣了自家府上一出門就奴仆成群的兒孫,見這小子只帶著一個書童就敢來京都,想著再給他安排兩個護衛(wèi)。 齊崢拒絕了,說自己從今往后是住在書院里,不需要護衛(wèi)。 花老爺子回頭與宋弘提起齊崢時,語氣中毫不吝嗇夸贊,說這小子有前途。 宋弘點頭,“至少天賦是絕佳的?!?/br> 只是齊崢骨子里有一股與官場格格不入的傲氣。 與他年輕時候極其相似。 若是將來沒辦法磨平,只怕這似錦前程,那小子走不遠。 —— 裕和帝還沒有正式召見宋弘。 蕭晏凌這些日子格外殷勤。 他有好幾位老師,以前最親近的是太子太傅,最近反倒與少師花熹年走得近些。 花熹年心里明鏡似的,他知道太子在想什么。 無非是盤算著利用他和舒先生,讓自己更上一層樓。 若是以前,花熹年雖不至于助紂為虐,但也不會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學生不學無術,他橫豎要幫上那么一點。 可現(xiàn)在,只要一想到前幾日的彈劾,花熹年便再無一絲心軟。 他沒有被徹底定罪關在牢里出不來,花家沒有受到牽連致使小侄女驚雨的婚姻受到影響。 那是因為有人急中生智想出了對策,并不代表沒發(fā)生過。 午膳時,蕭晏凌特地留了花熹年用飯。 膳食上齊,蕭晏凌把下人都屏退了出去,問花熹年,“老師打算何時把舒先生引薦給父皇?” 花熹年略一沉吟,說道:“就這兩日?!?/br> “那到時候,學生也一起?!?/br> 花熹年看他一眼,沒說什么。 到了裕和帝召見宋弘的這一日,太子果然準時出現(xiàn)。 裕和帝以前只聽說過舒仲孺的名聲,從未親眼見到過他本人。 所以為了證明此人不是花家臨時找來冒充救場的,裕和帝還把當年參與談判過的官員都找了來。 當下宋弘才一出現(xiàn),那幾個官員瞧著這張臉,就不由自主地想起許多年前,在談判桌上噴珠吐玉震撼全場的那個少年。 那段談判經(jīng)歷對于南涼這幾位官員來說,簡直是一輩子的噩夢。 就算時隔幾年,舒仲孺的容貌氣質有變,骨子里的東西,總還是改不了的。 裕和帝不動聲色地觀察著幾位官員。 從他們的反應中,他逐步確定了,來人正是舒仲孺。 目的達成,裕和帝讓那幾位退了下去,現(xiàn)場只留宋弘、花熹年和太子蕭晏凌幾人。 今日的覲見不算正式,裕和帝讓人在御花園里備了上好的茶。 他端著茶盞,目光幽幽掃過宋弘的臉,“聽聞舒先生當年在一場大火中遇難,不知是意外還是……” 宋弘聽得出來,裕和帝在試探自己。 他事先并沒有準備任何臺詞,只是順著答道:“是謠言?!?/br> “哦?”裕和帝詫異地看向他。 宋弘坦然道:“舒宅著火是事實,但不管是意外還是人為,都讓草民明白了一個道理,草民傲氣太過,并不適合走仕途?!?/br> 這番回答,雖然不在裕和帝料想之中,但對他的懷疑少了幾分。 如果他一上來就控訴,自己在北齊受到了不公待遇,甚至是因為心懷仇恨才來的南涼。 要么是事先準備好的托詞,要么此人只是為了借南涼去對付北齊害了他的人。 且不管是哪一種,裕和帝都不太會樂意用他。 “那你來南涼的目的是?” 宋弘微微一笑,言語之間毫不遮掩,“我的一雙兒女很喜歡南涼?!?/br> 在裕和帝錯愕的表情下,他緩緩說道:“當年我能為了我的夫人,拿走南涼五座城池,若有必要,將來我也能為了我的一雙兒女,以同樣的方式把這五座城再拿回來?!?/br> 裕和帝:“……” 果然還是當年那股子欠揍的勁。 但就是這股勁,徹底打消了裕和帝對他的疑慮,起了拉攏之心。 “舒先生難道就沒有想過,你之所以認為自己不適合走仕途,并非是你與仕途格格不入,而是與你志同道合的人不在北齊?” 言外之意,北齊不行,不代表南涼不可以。 “歸隱多年,草民的心思早就散了?!彼魏氲溃骸坝行C會,還是留給年輕人更為合適?!?/br> 宋弘的每一句回答,都在蕭晏凌意料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