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林 第398節(jié)
太后當然不會喜歡孫媳婦背叛孫子,但如果孫媳婦是為了救她老人家的兒子才這么做的,那就另當別論了!她沒有得罪過四皇子,也有信心能把喬美人哄好,只要再討得太后的歡心,她這輩子都不愁榮華富貴! 她的未來還一片光明,憑什么要為太子陪葬呢?他們夫妻結(jié)發(fā),太子卻一再負她。如今……就讓他最后盡一次丈夫的責任,讓他犧牲自己,為妻子謀取一個順心安逸的未來吧! 太子妃抿了抿唇,什么話都沒跟承恩侯夫人說,便低頭對謝慕林道:“堂嫂,我們走吧,別理她了?!痹撜f的她早就說過了,別人不肯聽,那就別怨她如今不愿意再搭理人。 謝慕林瞥了承恩侯夫人一眼,接受了太子妃的建議,扶著她走出長廊,慢慢走下月臺的臺階。香桃與太子妃帶來的侍女早已在此等候多時了,連忙迎了上來,后二者接過了謝慕林的工作,攙扶著太子妃往慈寧宮的方向走。不一會兒,皇帝身邊的一名老太監(jiān)帶著四名高壯的內(nèi)侍抬著兩抬肩輿過來,說是皇帝恩賜給太子妃與永安郡王妃使用的,讓她們不必步行回慈寧宮。 太子妃欣然接受了公公的恩典,謝慕林猶豫了一下,想到太子妃坐輿自己卻跟在旁邊走的畫面,就打消了拒絕的念頭。妯娌倆回到慈寧宮,想先去給太后見禮,太后身邊的嬤嬤卻出來告訴她們,太后已經(jīng)歇下了,讓她們自便。 謝慕林想想今天一天發(fā)生的事,估計太后心里也不好受吧?她不再多言,陪著太子妃回了后者暫居的房間。 太子妃打發(fā)身邊的侍女去取熱水來給自己洗漱,對于某個失蹤侍女的去向只字不提,等到屋里只剩下她和謝慕林的時候,躊躇了許久,方才吱吱唔唔地說出一句:“堂嫂,方才在西宮那兒……”她與永安郡王妃同在屏風后,她不確定對方是否看到了什么。 但謝慕林給了她一顆定心丸:“太子妃不必說了,我也不會問。反正你說的都是實話,你就是這么想的。無論誰來問,都只有這一個答案,不會變了。” 太子妃眨了眨眼,瞬間領(lǐng)會了她的言下之意,露出了會心的微笑:“是的,不會變了。任誰來問我,我都會照著這個說法去回答的。就算對我用刑,也不能叫我撒謊!” 她用力握了握謝慕林的手,面露感激之色:“堂嫂,是你救了我的性命,我這輩子都不會忘記的!” 第1487章 太后 太子妃經(jīng)過簡單的洗漱之后,隨便吃了點東西就睡下了。 她這一天實在是太累了。如今總算暫時度過了難關(guān)。她心頭一松,很快就沉沉睡去。 謝慕林看了看她那兩個面帶不安卻又不敢提問的侍女,沒有多說什么,只是吩咐她們照看好自己的主人,就離開了太子妃的房間。 燕王與朱瑞都還在皇帝那兒審案呢,她也不知道幾時才能出宮回王府,暫時還得在慈寧宮里消磨些時間。她在這里當然沒什么換洗衣物,也沒有專屬的休息空間,只能去找太后身邊的嬤嬤幫忙,替她找個暖和的屋子待一會兒了。 不過嬤嬤沒有照辦,而是帶她去了太后那兒。 東原郡王妃婆媳倆不知幾時離開了,太后的房間里只有她老人家與永寧長公主兩人。太后背靠著大引枕坐在床上,永寧長公主坐在床前的繡墩上,還招呼謝慕林過去坐下,然后摒退左右,“娘兒仨聊聊天”。 這是永寧長公主的原話。 其實就是太后娘娘想知道西宮那邊發(fā)生了什么事而已。她知道自己手下的嬤嬤去東宮找到了香浮留下來的手記,還把東西送到西宮皇上那兒了,但后續(xù)的事她就不知情了。那邊想必也還沒審?fù)臧缸?,她老人家不打算去打攪兒子做正事,卻又惦記著兒孫們,才想把長孫媳婦叫過來問問。 不叫太子妃,一來是憐惜她今日已經(jīng)經(jīng)歷了太多,無論是身體還是精神都已經(jīng)很疲累了;二來也是因為太子妃總是動不動就大哭,太后見得多了,有些嫌煩。她老人家只是想知道情況而已,有冷靜又聰明的長孫媳婦不找,找動不動就激動過頭的二孫媳婦,那不是蠢么?! 謝慕林聽了太后的抱怨,只能干笑以對。不過,皇帝沒囑咐她保密,她自然不會主動對太后隱瞞什么,便十分干脆地把自己表面上經(jīng)歷過的一切都告訴了太后娘娘。 只是在用辭方面稍稍委婉些。比如太子與三皇子兩人在御前互毆,她就稍稍掩飾了一下,形容他們兄弟倆只是在爭執(zhí),并沒有沖自己的親兄弟動手腳。 太后其實早就知道自己的大孫子與三孫子是什么貨色,聽說他們只是互相爭吵不休,覺得都是正常cao作,并沒覺得傷心難過,只是十分氣憤:“太子糊涂!到了這個時候,他竟然還只知道包庇王氏!他若真的不想讓王氏被皇帝處死,為什么不一開始就制止那蠢婦犯事?!若不是他一直以來對王氏過于縱容,助長了那蠢婦的膽子,她也不會在今日犯下如此大罪!” 等聽到太子妃哭訴金女史等人暗地里商量著要給自己下毒的部分,太后的表情都凝固了。永寧長公主則是驚得把手里的茶碗都摔了,拉住謝慕林追問:“瑞哥兒媳婦,你這話是真的?!太子妃當真這么說?她聽到金女史她們說這些話了?!她們藏的那毒……真的是給太子妃下的么?!” 不等謝慕林回答,太后娘娘已經(jīng)從牙縫里擠出一句:“怎么可能是給太子妃下的……太子也好,王氏也罷,他們要殺太子妃何其容易?用得著用這么稀罕的毒么?!太子妃當初會覺得身體不適,不過是被王氏算計了,得了幾日風寒而已。她在哀家這里躲了幾日,哀家讓太醫(yī)給她開過藥,她吃了也就好起來了,根本不是什么毒不毒的……” 太后當日已經(jīng)把太醫(yī)的診治結(jié)果告訴過太子妃了,太子妃吃了藥也好了起來,心里明明是有數(shù)的,沒想到今日依然還會胡思亂想。 謝慕林道:“太子妃心里是真的這么認為的,所以這兩日總是惴惴不安,又心急著想要找承恩侯夫人私下說話,只是承恩侯夫人不搭理,她心里大約就覺得是承恩侯夫婦與太子同謀,都有心要致她于死地了……方才她說完這些話后,皇上讓孫媳婦扶她回來,在西宮遇見承恩侯夫人,太子妃看向承恩侯夫人的眼神都帶著nongnong的怨氣……” 太后嘆了口氣:“就讓她這么誤會下去吧。這也不是什么壞事。真叫她知道太子藏了這么利害的毒,竟然是下給親生父親的!還不知道要嚇成什么模樣呢!”她抬頭看向謝慕林,“好孩子,哀家知道瑞哥兒從不對你隱瞞這些事,你心里想必也是有數(shù)的。這些你自己清楚就行了,不必跟太子妃說太多。反正將來真相大白時,她早晚會知道的。” 謝慕林心想太子妃早就知道了,只是為了避免成為太子的同伙,所以裝作不知情罷了。她在皇家內(nèi)部的形象從來就不是什么聰明人,這回裝一次傻,倒是意外因禍得福了。她沒從太子那兒得過什么好處,本就沒理由要被太子連累的。今天她是導(dǎo)致太子倒臺的大功臣,怎么也該有點回報才是。 不過當著太后的面,謝慕林當然不會拆太子妃的臺,當下便答應(yīng)了。 雖然謝慕林的敘述已經(jīng)盡可能溫和委婉了,但故事的情節(jié)不變,本質(zhì)還是十分殘酷的。太后倚在引枕上,想到兒子與孫子竟然要互相殘殺,兒子還念著幾分骨rou情份,因為對長子不忍而遲遲未下達廢儲旨意,孫子卻已經(jīng)迫不及等要殺死父親奪位了,她老人家便忍不住傷心難過。 永寧長公主連忙安慰她:“女兒覺得,太子不象是會做出這種事來的人,興許這里頭有什么誤會……比如曹后在世時,可能已經(jīng)跟承恩侯府有過安排,他們未必會告訴太子知道的。曹后去后,太子又事事聽從王氏行事,多半是那王氏膽大包天,而太子又過于寵愛她了,無論她犯下何等大錯,都一味包攬下來,不愿讓任何人怪罪到她身上,所以看起來才好象是太子犯下了這等大錯……” 太后擺了擺手:“事已至此,何必粉飾太平呢?該怎么樣就怎么樣吧。太子從小被寵壞了,早該叫他知道個好歹。一國之君,能是好做的么?曹氏只教給他太子的尊貴,卻沒告訴他太子的責任,會有今日的結(jié)果,原也是因果報應(yīng)。他既然不配當這個儲君,還是讓他退下來的好。” 她召來慈寧宮大總管,吩咐他給皇帝他們送些簡單的吃食過去,充作晚飯,同時,也給皇帝捎去她的囑咐:“皇帝當斷則斷,不要再瞻前顧后了,骨rou私情不過是小事,重要的是江山社稷!” 第1488章 sao動 太后沒有再追問下去。 等到慈寧宮總管太監(jiān)往西宮去送了晚膳回來,報說皇帝收下了,還謝過母后的提醒,太后也沒有問起眼下皇帝又審出了什么新的案情進展,更沒有打聽兩個涉案的孫子的情形。 她很平靜地命人傳膳,拉著女兒永寧長公主與長孫媳婦謝慕林陪她一塊兒吃。至于太子妃就算了,她命人另外給太子妃送了一份,叫后者的侍女時刻盯著,等太子妃醒了就熱一熱再送上去。 晚膳的菜色很豐盛,味道也非常好,精致得不象是尋常晚餐。想想也知道,這大概是原本預(yù)備了要在大年初一皇宮內(nèi)的新春家宴進上的菜色。但如今宮里發(fā)生了那么大的事,皇帝與燕王、朱瑞等一行人連正經(jīng)晚飯都顧不上吃呢,太后這邊帶著女兒與孫媳婦,也不可能擺什么宴席了,只得隨便對付一頓。不過御膳房的人事先準備好的食材也不能浪費了,只好全都做了相對簡單的菜色,送到太后這兒來,討她老人家歡心。 無奈太后今晚注定了食不知味,只是語氣平平地命人發(fā)賞錢罷了,并沒有特地夸獎哪道菜做得特別好。陪膳的永寧長公主與謝慕林同樣有些心不在焉,這頓美味精致又豐盛的晚膳注定要明珠暗投了。 用過晚膳,太后又拉著永寧長公主與謝慕林去暖閣里圍著熏籠聊家常,說的都是些新年里宮中過年的瑣事,還有后宮如今的幾位宮妃平日里爭閑斗氣鬧出來的笑話,等等,時不時還會念叨一下遠在揚州過年的四皇子。 永寧長公主大概已經(jīng)習慣跟太后這么聊天了,十分自然地接著話,捧著哏。倒是謝慕林略有些坐立不安。時間已經(jīng)挺晚了。她們晚膳吃得算是早的,眼下也已經(jīng)天黑了。宮里是不是要下鑰了?她幾時才能出宮回王府去? 這一身正式冠服實在是沉重得很,雖說她穿了手織的羊毛衣打底,整體還是挺暖和的,但禮服怎么也比不得常服舒服自在,更別說她今天還化了不淺的妝……真的很想回家洗個熱水澡,換一身舒服自在的衣裳,躺在炕上消閑哪! 皇家與宗室都是要過年的。大年初一按規(guī)矩她只需要在宮中參加完中午的宮宴,就可以回燕王府了。晚飯本來該是各家王府自備的團圓家宴。當然,燕王與朱瑞還有她也有可能受邀參加宮中的家宴,只不過今年皇帝似乎并沒有提出這種要求罷了。這么一來,無論是晚飯還是晚飯之后,她本該是留在自己的家里度過的。明天也沒有什么正事要忙,她和朱瑞本可以睡個懶覺,悠閑自在地在家休息,直到大年初八往后,再考慮往各家王府拜年也不遲。 結(jié)果今天出了一樁命案,所有的計劃都要打破重來了。 現(xiàn)在她還不能出宮,需要在慈寧宮里等待燕王與朱瑞的消息。若是等到宮門下銷,西宮那邊還沒審?fù)臧缸?,搞不好她今晚就要住在宮里了! 謝慕林跟太子妃不一樣,她在慈寧宮里并沒有換洗衣裳和私人生活用品。時不時進宮陪太后吃頓飯聊個天也就罷了,在這里過夜?想想都不自在! 謝慕林糾結(jié)了好一會兒,發(fā)現(xiàn)太后似乎留意到她走神了,連忙把發(fā)散的思維收了回來,裝作留意茶水是否涼了的模樣,伸手去試了一試暖壺的溫度,便喚宮人去添熱茶。 太后微笑道:“不必讓她們忙活了。時間不早,哀家也困了,今兒就先這樣吧?!?/br> 永寧長公主忙起身扶著太后站起來,給謝慕林使了個眼色,后者便也扶住太后的另一邊手臂,兩人合力扶著太后回了寢殿,配合著幾位嬤嬤,服侍著太后娘娘洗臉、漱口、拆頭發(fā)、換衣裳,然后便在早已收拾好的床鋪上坐下。 謝慕林有過服侍謝老太太與謝二太太的經(jīng)驗,雖然以前從未對太后做過同樣的事,但看著永寧長公主的示范,倒也順順利利地做了下來,得到了永寧長公主趁隙遞過來的贊賞目光。 之后她們倆告退出來了。太后暫時還沒睡著,不過會有嬤嬤跪在床邊替她捶腿的,還會有另一位嬤嬤給她念安神的經(jīng)書,這部分就不需要女兒和孫媳婦在場了。 永寧長公主領(lǐng)著謝慕林回到原本圍爐聊天的暖閣里,坐下來喝了口茶,長長地吁了一口氣。謝慕林看得出來,她服侍太后已經(jīng)十分熟練了,可本身也不是很年輕了,還生育過好幾個孩子,感覺還挺累的。然而再累,有些事也是要做的。太后雖不是永寧長公主的親生母親,但她對太后卻從來都視若親母。這份孝心與真誠,大約也是永寧長公主深得太后與皇帝喜愛信任的原因吧? 永寧長公主還低聲對謝慕林道:“方才你做得很好。母后身邊雖然不缺人侍候,但若是自家骨rou小輩能夠用心服侍她,她老人家也會很開心的。今兒發(fā)生的事太多了,母后面上不露,心里一定很難過……” 謝慕林明白她的好意,點頭道:“長公主放心,侄媳婦心里都有數(shù)。” 永寧長公主微笑著點點頭,正要說些什么,便聽得門外傳來急促的腳步聲,似乎有什么sao亂。她皺了皺眉頭:“大晚上的出什么事了?可別驚擾了母后才好。”她起身出去看看是怎么回事,謝慕林也連忙跟了上去。 幾個宮人與內(nèi)侍圍著慈寧宮總管太監(jiān)不知道在說些什么事,后者眉頭緊鎖,好象遇到了什么難題。聽到永寧長公主的腳步聲,他連忙揮手示意其他人都退下,自己迎上了永寧長公主與永安郡王妃謝慕林。 永寧長公主壓低聲音問:“這是怎么了?吵吵嚷嚷的,萬一擾著母后怎么辦?!” 總管太監(jiān)連忙向永寧長公主賠罪,又道:“是西宮那邊傳過來的消息,奴婢不知道……該不該稟報太后娘娘?!?/br> 永寧長公主與謝慕林對視一眼,后者警惕地問:“西宮出了什么事?請公公告訴我們一聲?!庇缹庨L公主也道:“不錯,若不是十分要緊,就不必驚擾母后了,明兒一早再上報也是一樣的?!?/br> 總管太監(jiān)欲言又止:“可是……太子殿下將承恩侯刺成了重傷,而三殿下也被王氏傷著了!如今太子殿下逃到了關(guān)押王氏的地方,攔著不許任何人帶走王氏?;噬蠚獾脮灹诉^去,燕王殿下要顧著皇上,永安郡王雖然奉命前去救人,但有太子殿下攔著,他也沒辦法接近三殿下。西宮那邊……已經(jīng)亂成一團了!” 這可不是什么能拖到明天早上再報給太后知道的事情??! 第1489章 手記 太后畢竟還沒真的睡著,所以永寧長公主與謝慕林不得不跑到她的房間去把事情告訴了她。 太后都沒顧得上正經(jīng)梳洗打扮,就叫宮人把她的頭發(fā)簡單挽了挽,然后被永寧長公主與謝慕林硬套上三四層厚冬衣與一雙夾了棉的羊皮靴,并一條大毛斗篷,就被扶著上了鳳輦。 太后的鳳輦,自打被制造出來,估計還沒走得這么快過呢,跟一般馬車的速度也沒啥兩樣了。永寧長公主與謝慕林也顧不上什么規(guī)矩不規(guī)矩的,太后一發(fā)話,她倆也跟著上了輦車。 現(xiàn)在實在不是講究繁文縟節(jié)的時候,太后身邊需要有人陪著,隨時都得聽從她的吩咐去做些事,這可不是什么尋常宮人能干得了的活。為了行動能便捷些,謝慕林索性把自己的翟冠給扔在了慈寧宮。永寧長公主見狀,也跟著這么做了。 路上,她們聽慈寧宮總管太監(jiān)報告了匆忙間打聽到的消息。 其實,早在太子妃供出金女史在東宮小佛堂里藏了毒藥之后,皇帝很快就派人前去搜尋了。承恩侯夫人在最初的驚慌過后,也趁著暫時沒人顧得上她的機會,迅速跑去東宮向太子與承恩侯報信。但她的腳程沒趕上皇帝派出的人,體力又偏弱,等她終于趕到東宮時,東西已經(jīng)被搜出來了。恰好在這個時候,慈寧宮的嬤嬤也從香浮的房間里翻出了她留下的手記。 承恩侯夫人慌忙去告訴丈夫與太子發(fā)生了什么事,必須要想辦法把毒藥的事撇清了才行,否則他們曹家就要大禍臨頭了!承恩侯還是原來的想法,要把責任推到王湄如身上去,不然曹皇后死后都不得安寧,因為金女史等人是她宮里出來的! 然而太子此時想起了太子妃說過,王湄如的侍女私下與三皇子的人接觸的事。他見慈寧宮的人找到了香浮的手記,想著這丫頭既然是替王湄如辦事的,想必知道些內(nèi)情,就吵著一定要嬤嬤把手記交給他。嬤嬤還要把這手記送到太后手里呢,當然不能答應(yīng),萬一太子為了替王湄如洗白,就把證據(jù)毀了怎么辦?如今太子被廢的前景已經(jīng)很明顯了,嬤嬤倒也不是十分怵他。結(jié)果太子心急之下,硬是把人推倒了,搶了手記過來。 不過,由于當時慈寧宮與乾清宮兩方人馬都在場,反倒是東宮中人幾乎都被看押起來了,承恩侯夫婦又不可能真的豁出去幫太子,所以太子沒能帶著手記逃走,只能被困在香浮的房間中。無奈之下,他只得放棄離開的念頭,仗著在場所有人都不敢明搶他手里的東西,就這么當場翻起了手記。 他一看手記,當場就發(fā)了瘋。 香浮會留下手記,其實并不是因為人蠢,覺得不會有人找到這東西,所以把極機密的東西都記成了文字。她心里對太子妃依然還是十分忠誠的,只不過有些自以為是,覺得某些機密太子妃不知情,就不會有危險,所以自作主張瞞了下來而已。但為了以防萬一,她還是留下了一些信息,以防萬一。 她一邊怨恨著太子與王湄如欺辱太子妃,一邊又埋怨薛家人不肯站在太子妃這邊,反而一個個投了三皇子,害得太子妃在東宮的處境更加艱難。太子妃會看見王湄如的侍女與三皇子的人私下會面,她跟在太子妃身邊,自然也發(fā)現(xiàn)了。而且,因為身份的緣故,她能接觸到的小道消息也更多。她比太子妃更清楚地察覺到,不但王湄如身邊有三皇子的人,就連太子妃身邊也不少,好幾個都是象她一般,從薛家陪嫁到東宮的侍女!想必是因為三皇子拉攏到了薛家人,而薛家人又能通過這些侍女的家人控制她們,所以她們也紛紛背叛了。 香浮又驚又怒,卻束手無措,甚至不敢報告給太子妃知道,以免她傷心,只得在暗中留意這些侍女的舉動,以免她們給三皇子做細作的真相暴露出來后,會連累太子妃受到太子的懲罰。 這么一留意,她又發(fā)現(xiàn),在東宮之中,這些侍女所接收到的所謂來自三皇子的指示,有好些都是通過王湄如那邊傳遞過來的。這些指示還不是假的!事后能通過其他渠道與三皇子方面的反應(yīng)對得上。這豈不是證明,王湄如也是三皇子的細作?! 香浮簡直就要崩潰了。她頭一回清醒地認識到,太子真的不會有勝出的可能,太子妃也不會有成為皇后的一天了!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王湄如發(fā)現(xiàn)了香浮的窺探,私下找到她,表示要與她合作,對蕭琮下黑手,斬斷三皇子最重要的臂膀。 香浮當時人都懵了。王湄如不是三皇子的人么?怎么還鬧起內(nèi)訌來了?! 然而王湄如告訴她,自己從來就不是三皇子的人,不過是受他威脅,才做了些違心之事罷了。但如今三皇子用來威脅她的人質(zhì)已經(jīng)被他害死了,所以她也沒有了顧慮,眼下最大的愿望,就是斬斷三皇子的青云之路,保太子坐上皇位 。如果香浮愿意照她的吩咐去做,她可以答應(yīng),將來太子繼位登基后,不會殺了太子妃,而是讓太子妃順順利利地成為一國皇后。畢竟她是罪臣之女,名聲也不好,將來想要正位中宮太難了,頂多就是做個貴妃。到時候殺了太子妃,萬一來個家世容貌手段都無可挑剔的皇后,豈不是自找麻煩?還不如讓太子妃這個廢物繼續(xù)留在正妻之位上呢!反正太子妃也不敢對她怎么樣。 但如果香浮不肯照她的吩咐去做,不但自己的性命難保,她還要犧牲太子妃的名節(jié)去陷害蕭琮,到時候太子妃肯定保不住性命! 香浮又驚又懼又無奈,只得答應(yīng)了王湄如的要求。但她在自己的手記中寫下了整件事的詳情,各種細節(jié)以及可以用來佐證的事都記下來了,事后若有人照著她的記述去反查當日發(fā)生過的事,就不難查出她所言非假。 她這是防備著王湄如,生怕自己一旦幫王湄如辦完了事,轉(zhuǎn)頭就被滅了口,太子妃依然還是要被王湄如陷害,名節(jié)、身份與性命盡喪。留下這么一份手記,藏在只有太子妃知道的地方,若有個萬一,太子妃也能靠著這份證據(jù),替自己伸冤了。 太子當場就把手記撕成了兩半,心里無論如何也不肯相信,愛妾竟然曾經(jīng)做過三皇子的jian細。哪怕她最終還是選擇了自己,那也意味著曾經(jīng)有過人在她心目中,比他這個丈夫更重要。 他立刻就要跑去王湄如被關(guān)押的地方問個清楚。承恩侯卻還惦記著毒藥的事,要攔下他商量應(yīng)對之策。但暴怒中的太子哪里顧得上這些?承恩侯拼死攔他,他索性就搶過某個禁軍侍衛(wèi)的佩刀,一舉砍翻了承恩侯,然后持刀掙脫而去。 第1490章 齋宮 謝慕林與永寧長公主都聽得目瞪口呆,萬萬沒想到東宮方面會出現(xiàn)這樣的變故。 尤其是謝慕林,她在西宮親眼看著承恩侯追在太子之后離開,雖說這甥舅倆為了王湄如已經(jīng)吵過好幾回了,但她是真沒想到,太子除了罵親舅舅以外,還能揮刀砍下去哪! 永寧長公主有些緊張地問:“那承恩侯……可有性命之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