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林 第341節(jié)
第1248章 細(xì)問 然而,謝慕林也不是那么好糊弄的。朱瑞不說,難道她就完全沒察覺了嗎? 就算她本來沒那根弦,在看過那么多小說電視劇之后,也對這種“親媽賞兒子丫環(huán)”的情節(jié)發(fā)展耳熟能詳了。眼下綠腰已經(jīng)嫁給了王風(fēng),謝慕林沒什么好抱怨的地方,但等到夜深人靜,屋里只剩下她與朱瑞夫妻倆的時候,她就必須要打破砂鍋問到底了。 她得弄清楚靜明師太是個什么意思。這次送的綠腰不成,以后還會不會再有個什么紅腰、紫腰的?這世上沒有千年防賊的道理! 面對新婚妻子的逼問,朱瑞最終只能說實話:“姨娘沒有明著說什么,只是道綠腰跟了她許多年,卻不象翠鬟那般有心出家修行,留她在慈云庵,太耽誤她了。橫豎姨娘在庵中,有一個翠鬟侍候便已足夠。綠腰還年輕,生得也不錯,人也老實,還是要給她一個安排,才不枉這些年她侍候姨娘的功勞。至于要如何安排,姨娘也是讓我看著辦,若是手下人里有合適的,嫁出去也沒什么,但如果沒有合適的,就索性留在身邊。 “姨娘覺得,我如今是個郡王,不管多么看重正妃,早晚都是要納妾的,不然外人就該說閑話了。哪怕是為了妻子的賢名,我也該在屋里放個人。綠腰是她身邊的人,資歷夠深,但為人很本分,不會鬧出什么爭風(fēng)吃醋、不敬正房的丑事。有她在前頭鎮(zhèn)著,將來我屋里無論會納什么新人,都不敢輕易胡鬧了,總比外頭來的可靠些。我姨娘這些話,其實有些不妥當(dāng)?shù)牡胤?,但她一輩子都生活在蕭家,學(xué)的也是蕭家的規(guī)矩,會這么想也是人之常情。我領(lǐng)受了姨娘的好意,但回了王府就把綠腰許給了王風(fēng),免得你進(jìn)門后見到綠腰,會生出誤會來。” 謝慕林皺著眉頭聽完,心里也不知是什么滋味。 靜明師太是蕭大小姐蕭明珠的丫環(huán)出身,在蕭家受的教育,直到朱瑞帶著她離開蕭家為止,她腦子里對于男人一定會納妾的觀念早已根深蒂固了,完全不覺得這有什么不對,所以才會想出這種給即將新婚的兒子送通房丫頭,還自以為是體貼兒媳婦的做法。這是她思想上的局限性,并不是有什么壞心,謝慕林也沒辦法抱怨什么。朱瑞能提前處理好這件事,避免了以后可能會產(chǎn)生的矛盾與糾紛,便是他對她的體貼了。謝慕林自然不會在這時候大吵大鬧,抱怨什么人,又或是埋怨什么人,那就可能會傷到朱瑞的心了。 可她也要把話跟新婚丈夫說清楚:“你曾說過,不會讓我傷心的話;還說過,這輩子有我一個就足夠了。我從前信你,現(xiàn)在也信你,所以,我是絕對不會接受什么妾呀通房的。你真要納也行,我不會大吵大鬧,要死要活地攔著你。但你納了之后,就休想我會再給你什么好臉色了,以后你我只做一對表面夫妻就好,在外人面前維持著夫妻和睦的假象,也算是給你留面子,但私底下,你我各過各的日子,你也別往我屋里來,我才不會理你!” 朱瑞忙賠笑道:“好娘子,我絕對不會那么做的,你信我就是!” 謝慕林淡淡地說:“我現(xiàn)在自然是信你的,但愿你別辜負(fù)我的心?!鳖D了頓,又道,“你為了不讓我誤會,提前把綠腰嫁了出去,我也不說什么。只是綠腰年輕,人也長得秀氣,卻嫁給了一個比她大差不多十歲的鰥夫為續(xù)弦,哪怕對方是良民,她心里也未必是樂意的。你說你已經(jīng)問過了她,我心里卻存疑。王風(fēng)管著你在王府外頭的產(chǎn)業(yè),職權(quán)頗重,他要是對妻子不好,又或是對妻子太好,都有可能影響到你的產(chǎn)業(yè)。所以,你最好弄清楚,綠腰對這樁婚事是否有怨言,如果有,那就盡量彌補(bǔ)一下。她只是個身不由己的丫環(huán),只要不是存心要介入你我之間,我還是盼著她能過得順心如意的,不希望她糊里糊涂地就被你犧牲掉了?!?/br> 朱瑞聽著,臉上放柔了神色,握住謝慕林的手道:“好娘子,你真是個再善良好心不過的人了。哪怕不高興姨娘給我送丫頭,心里卻還是要為那丫頭著想。你放心,你都能想到綠腰可憐,她好歹侍候了我生母好多年,我還真能不顧她的死活么?我只是不想讓她介入你我之間,讓你看了生氣,卻沒打算真讓她受什么罪。 “王風(fēng)年紀(jì)是大些,也曾經(jīng)娶過親,但前頭的妻子沒有留下子嗣,他本人無論長相還是性情,都是很不錯的,才干也有,將來我要重用他,他的妻子就必須是我信得過的人才行。我把綠腰許給他之前,也曾讓她見過王風(fēng)本人,跟她把事情說清楚了。她也覺得王風(fēng)不錯,還認(rèn)為我這是讓她幫忙盯住王風(fēng),將人才籠絡(luò)住,所以心中半點不覺得委屈,還很高興能幫上我的忙。我想……姨娘大約沒有跟她多說什么,只是讓她到我身邊侍候而已,因此并沒有太多的小心思?!?/br> 靜明師太既然說了綠腰就算給朱瑞做了妾,也會安分守己,幫著嫡妻壓制其他妾室,那自然不是說說而已。綠腰在師太身邊侍候了許多年,幾乎是師太看著長大的,性情為人,師太自然一清二楚,就連朱瑞心里也有數(shù)。所以,她輕易地就接受了朱瑞對自己的安排,一點兒都沒覺得自己出了慈云庵就嫁人,是什么委屈的事兒,以后說不定還真會幫朱瑞盯著王風(fēng),確保丈夫始終忠于主人,不會生出什么不該有的小心思呢。 謝慕林對于這樣的結(jié)果,也挺無奈的,不過她是得益的人,也不好多說什么,只能表示:“既然如此,綠腰對你足夠忠心,在婚事上也受了委屈,我以后傳他們夫妻進(jìn)府看賬的時候,會多多留意。只要她做得好了,我便多賞賜些,算是給她撐腰。要是王風(fēng)欺負(fù)她,我也會替她做主的?!?/br> 朱瑞笑道:“王風(fēng)倒不是那種人,不過有備無患也好。我看他們夫妻如今過得挺好的,很是和睦,王風(fēng)十分疼愛妻子,半點兒不輸給古東山呢。這些別人家里的事,咱們說了半天,也就夠了吧?好娘子,咱倆還有自個兒的事沒說呢,夜都這么深了,你看……” 第1249章 盥饋 這一晚,朱瑞有什么事要與謝慕林細(xì)說,暫且不表。反正第二天清晨起來,謝慕林就一直板著臉,直到朱瑞伏低做小,賠了半天笑臉,她方才稍稍消了點氣,愿意跟新婚老公說幾句話了。 今天是他們新婚的第三日,按照規(guī)矩,謝慕林要著翟衣進(jìn)紫禁城去行盥饋禮,也就是洗干凈手后去侍候長輩進(jìn)食。這道禮節(jié)她是要單獨去完成的,不過,考慮到盥饋禮后便是拜東宮,雖說東宮不在北平,但也需要他們夫妻倆意思意思地朝著京城方向行禮,所以朱瑞索性也穿了皮弁服,陪著謝慕林去了紫禁城,只不過是沒有隨她一同前往慈寧宮,而是留在午門外罷了。等待新婚妻子期間,他還能順道去幾個衙門那里瞧瞧,處理一些比較緊急的政務(wù)。這事兒前一天晚上燕王已經(jīng)交代過了。 謝慕林再次穿戴起那套沉重的郡王妃行頭,頂著七翟冠,前往慈寧宮?;实鄄辉诒逼?,所以她的盥饋禮只需要對太后行就可以了。 太后穿著常服,早已面帶微笑地在正殿正座上等著她了。在贊禮女官的引領(lǐng)下,謝慕林凈了手,來到太后面前,拜了四拜,從女官手里接過放在膳食的托盤,送到太后面前的桌案上,然后退回到原本站立的位置,再次拜了四拜,方才退往西南面站立,然后開始侍候太后進(jìn)食。 這個進(jìn)食,也就是意思意思。太后她老人家早起已經(jīng)用過早飯了,現(xiàn)在又還未到午飯時間,所以只需要挾幾塊rou干,喝一口酒,就象征著在孫媳婦的侍候下用過膳食了。 接下來,按照規(guī)矩謝慕林就要告退出宮的,但太后娘娘可不會管這么多,直接就把孫媳婦給留下了:“今日他們男人都不在,咱們娘兒倆正好說說私房話。這么早回去做什么?聽說你娘家宅子離這行宮并不遠(yuǎn),就是在哀家這兒多留一陣子,也不會耽誤了你們小兩口回門?!?/br> 謝慕林有些為難地說:“太后娘娘,郡王爺還在紫禁城外等著孫媳婦兒,要一同拜東宮呢?!?/br> 太后擺擺手:“那就讓人去告訴瑞哥兒,叫他晚些再來。東宮又不在北平,你們往南邊拜幾拜就是了,費不了多少時間?!闭f著就把手伸出來,示意謝慕林扶她回后殿去。 謝慕林無奈,只得伸出手去扶著太后,慢慢地往后殿方向走。太后便與她聊起了家常,起初只是問她在燕王府過得習(xí)不習(xí)慣?朱瑞有沒有欺負(fù)她?接著又問她是不是見過朱瑞出家的生母了?不過沒有多過地談?wù)撿o明師太,只是讓她別忘了靜明師太對朱瑞的撫養(yǎng)之恩,要時時關(guān)照對方在慈云庵里的生活,也就迅速改換了話題。 謝慕林有些拿不準(zhǔn)太后忽然提起靜明師太的意思。興許太后只是順嘴而已,可是昨日她才直面了靜明師太在朱瑞生母這個話題上的古怪態(tài)度,心里便不由得有些敏感,很容易想太多。 太后又問起了她在燕王府里過得如何,是否有人欺負(fù)她,云云。這當(dāng)然是沒有的,燕王夫婦對她都很和藹,小姑子永平郡主早就是她半個閨蜜了,這三位主兒都表了態(tài),朱瑞又是燕王唯一的兒子,深受燕王妃母女的歡迎,燕王府里的屬官、管事與下人們就沒一個敢給他臉色看的,自然也不會跑來觸她的霉頭。 至少,在她新婚才第三天的時候,還沒有人來得及給她來個下馬威。 朱瑞身邊的人就更不用說了。古娘子一家三口都是她的熟人,翠蕉更是她的前心腹大丫環(huán)。他們?nèi)酥粫蛑烊鸷退?,絕不會給她添堵的。至于其他人,暫時還沒機(jī)會。反正朱瑞對這些人也沒多少情份,已經(jīng)明說了讓她看著安排,隨時可以任用或淘汰任何一個人。這些人但凡不是蠢貨,都不敢違逆她,更何況是故意來欺負(fù)她呢? 因此謝慕林坦白對太后道:“王爺、王妃、郡王爺與郡主都待孫媳婦兒很好,旁人見狀,越發(fā)不敢對孫媳婦兒失了禮數(shù)了。太后娘娘請放心,孫媳婦兒在燕王府里過得很好。” 太后微笑著點頭:“燕王兩口子對晚輩都很慈和,永平與永安也是好孩子,哀家不擔(dān)心他們。料想王府里的下人們,也不會有人膽敢冒犯尊上。你要提防的,也就是那幾個宗室旁支里的蠢貨罷了!” 謝慕林恍然大悟,笑道:“太后娘娘您不必?fù)?dān)心,大婚那日,王妃就攔著沒讓宗室里的女眷來鬧新房,對孫媳婦兒疼愛有加。往后有王妃庇護(hù),孫媳婦兒在宗室長輩們面前,也不會吃大虧的?!闭嫫鹆藳_突,還說不準(zhǔn)誰才是吃虧的那個呢! 太后拍了拍謝慕林的手背,嘆道:“哀家知道,你與你婆婆都是書香官宦人家里出來的斯文孩子,興許沒見識過那些不要臉的潑婦是何等嘴臉!你婆婆明明知道北平宗室里一些人是存心要跟她過不去的,但因為性子清高,就是不肯放下架子與她們計較,怕壞了自己的涵養(yǎng)。你孝順你婆婆可以,但別學(xué)她這一點。有些人哪,該罵的時候就要罵,該反擊回去的時候,也得毫不猶豫地下手!不然她們得隴忘蜀,不會覺得你們婆媳倆好涵養(yǎng),知書達(dá)禮,只會覺得你們好欺負(fù)罷了,往后只會行事越發(fā)過分。所以,千萬不能縱容她們!” 謝慕林眨了眨眼,小小聲問:“太后娘娘指的是徐夫人?” “哼,她算哪門子的夫人?!”太后嗤之以鼻,“不過是仗著正妃去得早,婆婆生前又積了德,引得許多人敬重,所以便扯虎皮拉大旗,借著順義郡王與郡王太妃的名頭來替自己張目罷了。實際上,她不過就是個妾!沒得朝廷誥封,竟然還覺得自己委屈了!她若是給順義郡王生了兒子,皇上還能封她個次妃當(dāng)當(dāng)。既然沒有,那還有什么好抱怨的?! “哀家在順義郡王太妃面前行了妾禮,那是因為郡王太妃確實是先帝元配!人品也值得人敬重。哀家身為繼后,依禮拜見她,她也承受得起——哀家拜過的人多了去了,這不算什么!從前受過哀家大禮的人,如今幾乎都已死絕,哀家坐享天下富貴,一點兒都不覺得委屈!只要燕王在北平事事順利,哀家也不介意再屈一屈膝??尚焓咸热粢虼司陀X得哀家和皇上低了順義郡王一系一頭,連她這個沒有名分的妾也敢對著皇家之事說三道四了,那就打錯了主意!” 謝慕林睜大了雙眼,心中無比好奇。 徐夫人這回又干了什么?! 第1250章 發(fā)飆 謝慕林非常有求知欲,然后太后娘娘跟她不是很熟,暫時不打算滿足她的求知欲。 太后只是非常鄭重地對謝慕林說:“往后你跟在你婆婆身邊,若是見到再有北平宗室女眷對你婆婆無禮,不管她是誰家的女眷,不管她是姓徐還是別的什么阿貓阿狗,都只管駁回去!尊卑有別,祖宗家法在上,誰許她們沒大沒小,沒上沒下的?!燕王妃和氣寬厚,不是她們狂悖無禮的借口!皇家不欠他們什么,他們也別厚著臉皮說什么自家才是正統(tǒng)的話了。 “燕王府的正統(tǒng)只有當(dāng)年太宗皇帝的幼子燕安王!燕安王后嗣如今何在?早已泯然眾人。這些鬧騰的北平宗室,誰家不是從京城過繼過來的?!當(dāng)年借來的富貴,能得享數(shù)十年甚至上百年,已經(jīng)是他們天大的福氣了。即使皇家收了回去,他們也沒什么好抱怨的。說什么正統(tǒng)?真真笑話!即使皇家沒有過繼嗣子,難道他們就個個都能當(dāng)上燕王了?不過是往自己臉上貼金罷了!” 謝慕林老老實實地低頭聽著,太后發(fā)飆,輪不到她插嘴。雖然不知道徐夫人和其他宗室女眷又做了什么事,惹毛了太后,但既然能引得太后大怒,也就證明那些人的氣數(shù)不長了。她這時候老實聽著,過后稟報了公公燕王與婆婆燕王妃,對徐夫人等人稍稍辣手一點,難道他們還能造反不成?!下回再遇上不長眼的宗室女眷,她罵人的底氣都能足些。 太后其實也就是順嘴罵了幾句,發(fā)xiele一通心中的不滿罷了,倒也沒有真的動手干些什么。她老人家拎得很清,知道北平是小兒子燕王的地盤,自然是由得燕王做主。但她身為親生母親,也要發(fā)表一下自己的意見,好讓燕王知道她的心意,不要總是太過忍氣吞聲,委屈了自個兒。這種事正經(jīng)派人去傳話,顯得過于正式了,可讓新進(jìn)門的孫媳婦兒轉(zhuǎn)達(dá),就非常妥當(dāng)。太后罵完了,轉(zhuǎn)眼看到新孫媳婦若有所思的模樣,顯然已經(jīng)領(lǐng)會了自己的意思,心里就更滿意了。 她又重新?lián)Q上了慈愛的笑容:“好孩子,哀家知道你是個懂事的,以后有你陪在你婆婆身邊,哀家就能放心了。瑞哥兒回王府的時候,年紀(jì)已經(jīng)不小,又成日家跟著他父王在外頭學(xué)習(xí)、辦事,能與你婆婆見面的時間不多。等永平出了嫁,王府里就只剩下你與你婆婆做伴了。你多親近親近她,別跟她外道。她是個溫柔性子,會把你當(dāng)成親生女兒一般疼愛的。” 謝慕林溫順地應(yīng)了是。 接著太后又與謝慕林聊起了家常,不過她非常謹(jǐn)慎,哪怕口口聲聲都把謝慕林當(dāng)成自家人,卻半點兒都沒有透露四皇子身體狀況的意思,頂多提一句,永平郡主出嫁時,四皇子還要再去送jiejie出門子,興許還要在燕王府住兩天,讓她這個做嫂子的多關(guān)照,也就沒了。 謝慕林也不在意,這方面的情報,她有老公朱瑞在,想知道的事都能知道,并沒有向太后打聽的必要。只不過今天進(jìn)紫禁城,她沒能見到四皇子,只是單獨與太后聊了半天,稍稍有些遺憾罷了。 她想要在某些方面影響四皇子這位未來皇位繼承人想法的計劃,才剛剛開始而已呢。 時間接近中午時,謝慕林總算拜別了太后,退出了慈寧宮。宮人引著她往乾清宮的方向走。由于東宮太子不在,所以拜東宮的儀式,就放在乾清宮與奉先殿之間的齋宮誠肅殿進(jìn)行。謝慕林走到這個位置時,回憶了一下游故宮時的經(jīng)歷,有些懷疑這里可能是毓慶宮的位置,那正好是東宮太子的住所。 朱瑞早已在這里等候了好一陣子了,香案什么的都已經(jīng)準(zhǔn)備好。等謝慕林來到,儀式便可以直接開始了。 他們有些趕時間,因為還得回燕王府去換衣裳,再往謝家去回門呢。 拜東宮的儀式很簡單,朱瑞與謝慕林朝著京城方向,對著香案拜上四拜,就結(jié)束了。若是東宮太子夫婦在場,太子妃薛氏還得回拜兩次。但他們兩口子都不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也就省下來了。 儀式結(jié)束,謝慕林與朱瑞飛快地往宮門方向走,出了皇城立刻上馬車,飛奔回了燕王府。幸好燕王妃提前派人在大門口等著他倆,告訴他們不必去正院請安見禮,直接回院更衣后出門就行了,所以朱瑞與謝慕林都省了大功夫。兩人回到自己的院子,迅速換下正式冠服,換上常服。 謝慕林還想繼續(xù)延用那省時省力的百合花金冠,無奈被香桃駁了回去:“連著兩天都戴同樣的首飾,不管是王府里的人,還是外頭的人,都會笑話郡王妃陪嫁的首飾少的。況且這是從家里帶來的首飾,郡王妃如今又戴回去,豈不是讓老太太和太太擔(dān)心您在王府里沒得新首飾么?太后娘娘昨兒就賞了許多頭面首飾下來,您怎么不戴那個?又體面又好看!” 謝慕林無奈,只得把太后昨天賞下來的首飾匣子翻出來,取了一只銜珠攢絲金正鳳,另插了兩只團(tuán)花掩鬢,簪了一朵石榴花,也就算了。至于香桃與青橙建議的那些流蘇、步搖什么的,累累贅贅,通通都叫她否決了。倒是同喜小小聲提議她添上的金項圈和百寶纓絡(luò),她略一考慮,還是給面子地戴上了。 她就這么珠光寶氣地出了門,然后贏得了丈夫朱瑞的一大通彩虹屁,古娘子、翠蕉、綠腰等人也是沒口子地稱贊她端莊雍容又華麗,什么容光煥發(fā),什么好眼光謝慕林有些懷疑,她們只是跟著朱瑞一塊兒拍彩虹屁而已。 不過,這彩虹屁雖然聽著有些可疑,卻還是很讓人開心的。謝慕林聽得嘴角微翹。原本因為時間已經(jīng)到達(dá)了正午,他們夫妻卻還沒能到達(dá)謝家,她心情有些焦慮,如今也漸漸平靜了下來。反正燕王府離謝家官邸不遠(yuǎn),坐馬車直走,速度快一些的話,十分鐘左右就到了,不會太過耽誤午飯時間的。謝家成員也不多,郡王等級的回門禮也相對簡單,不至于讓謝家的親人長輩們餓著累著。等吃完飯,他們一家子還有整個下午的時間可以團(tuán)聚在一起呢。 出嫁才三天,謝慕林已經(jīng)想家人想得不行,等不及要回家去見他們了。 第1251章 回門 謝慕林這個穿越的都這么想念家人,謝家人對她自然更是掛念不已了。 哪怕早知道謝慕林與朱瑞一旦從燕王府出發(fā)往謝家來,就會有人跑到謝家來報信,文氏還是早早就穿戴好了,時不時遣人往門上來問消息。時近中午,她總也等不到女兒女婿上門,只等來了燕王府內(nèi)官送來的回門禮物,索性親自跑前院來等著了。 等到謝慕林與朱瑞在謝家門前下車時,文氏早已拉著丈夫等在門前,紅著眼圈巴巴兒地望過來。謝慕林喊了一聲“娘”,人還沒拜下去,文氏便一步上前抱住了她,哽咽出聲:“可算回來了!這幾日在王府過得可好?” 謝慕林被她抱得眼濕濕的,也哽咽著回答:“我好著呢,娘放心,瑞哥還能欺負(fù)我不成?”文氏破涕為笑,看著朝自己笑著行禮的女婿朱瑞,心里越看越滿意了:“重林的為人,我自然是信得過的。我就是怕你這丫頭象在家時一樣,管不住自己的脾氣,反欺負(fù)到重林頭上去了,叫王爺、王妃看了笑話!”謝慕林嗔道:“我怎么可能干這種事?娘你少誣蔑我!”文氏只是笑著摟住女兒,看她的氣色,她的妝容,她的衣裳首飾,見女兒看起來一切都好,心里也安定了幾分。 朱瑞在一旁給謝璞見禮。謝璞點點頭,見他身上穿著郡王常服,很是鄭重體面,說話便比平日里少了幾分隨意:“聽說郡王與郡王妃一大早就進(jìn)紫禁城里去了,前不久才出來?” 聽到岳父正色相詢,朱瑞連忙也端正了神色,正正經(jīng)經(jīng)地回答:“是,今日娘子進(jìn)紫禁城行盥饋禮,拜見過太后娘娘之后,又到齋宮與小婿會合,遙拜了東宮,這方回燕王府更衣,轉(zhuǎn)道前來。來得晚了些,還請岳父見諒?!?/br> 謝璞微笑道:“這有什么?自然是禮數(shù)要緊?!彼鋵嵰灿行┮馔?,盥饋禮他身為正經(jīng)進(jìn)士出身的文官,自然知道是怎么回事,但女兒行盥饋禮竟然用了一上午的時間,這就有些不同尋常了。 朱瑞很快為謝璞解了惑:“太后娘娘很喜歡娘子,行過禮后,便留她在行宮里說話,興許是說得太高興了,一時間就忘了時辰?!?/br> 謝璞得知女兒得了太后的青睞,臉上的笑容頓時更深了些:“真姐兒未出閣時,在家中嬌養(yǎng),我與她娘對她管束都松了些,以至于這孩子在禮儀規(guī)矩上有所疏失,若是她在貴人面前失儀就不好了??ね鯛敵T谫F人面前侍奉,還請你遇事多提點著真姐兒些,別讓她在貴人面前鬧了笑話才好。” 朱瑞忙道:“岳父大人言重了。娘子禮儀周全,從無錯漏之處。無論是太后娘娘還是父王、王妃,都十分喜歡她。岳父大人只管放心?!?/br> 謝璞滿意地捋了捋胡子,微笑著點點頭。 謝慕林回頭來招呼父親與丈夫:“爹,瑞哥,時候不早了,咱們先把禮儀方面的過場走一遍吧?嗣祖母與老太太年紀(jì)都大了,梅珺姑姑和楊表哥、楊表妹也在家里等著呢,不好讓他們餓肚子的?!?/br> 謝璞見女兒說得輕忽,不由得暗暗瞪了她一眼。謝慕林只是笑著,并不在意。 朱瑞自然是答應(yīng)了妻子的要求。 眾人簇?fù)碇粚π氯诉M(jìn)了謝家大門,隨即左鄰右舍幾家人的大門口就開了門縫兒,有人探頭探腦地往外張望了,彼此間還相互交換了幾個眼神與手勢,溝通的內(nèi)容,大約都是謝家今日這場回門禮吧? 謝家宅子內(nèi),眾人齊聚在前院正廳門前。朱瑞先行入廳,站在東邊的位置,面向西方而立。謝璞與文氏則站在西邊,受了朱瑞的四拜禮,然后又答了兩拜。接著,朱瑞在上首正位上坐下,謝家其他人朝他拜了四拜。接下來,就輪到謝慕林進(jìn)正廳了。 朱瑞撤到一邊,由謝璞與文氏坐了正位,謝慕林朝父母拜了四拜。至于家里其他人,以正常親人之間的禮儀進(jìn)行即可。 這些禮儀上的規(guī)矩,其實是著重強(qiáng)調(diào)了朱瑞這位宗室郡王的尊貴地位,旁人都要向他行禮。但他本人心里還挺過意不去的。從前他到謝家來,何需如此客套?與大小舅子們相處,更象是朋友兄弟一般。結(jié)果如今,不但幾個大小舅子需得向他行四拜禮,就連謝老太太與宋氏、謝梅珺這三位長輩,也同樣要向他拜上四拜,他總覺得心里怪怪的。 謝家人倒不覺得這有什么。朝廷早有規(guī)矩,在謝慕林與朱瑞正式定下親事的時候,他們就對這些禮數(shù)上的事有了心理準(zhǔn)備。更何況,平日里他們?nèi)羰怯鲆娧嗤跖c燕王妃,也沒少拜,并不覺得有什么委屈,心里更多想的是,不能在禮節(jié)上出什么差錯,連累得謝慕林讓婆家人挑剔才好。 其中又以謝老太太最興奮。宋氏母女只是平淡以對罷了,她卻好象覺得能正式地沖郡王孫女婿行四拜之禮是極榮耀的事一般,只怕這輩子都不能有第二回 了,恨不得再多拜幾下。 還好謝映芬一直盯著她,及時把人攙住了,才沒在眾人面前鬧出什么笑話來。不過有了這么一出,謝映芬還是飛快地給嫡母文氏使了眼色,文氏連忙命人開席,讓眾人到正院上房里用午飯去,才總算是把謝老太太跟新出爐的郡王孫女婿給隔開了。 午飯沒有正式的禮儀規(guī)定,眾人倒是自在許多。朱瑞與岳父、大小舅子們坐在一處,談起話來起初還有幾分拘謹(jǐn),時間長了,也就跟平時相處沒什么兩樣了。謝徽之跟他說起近日城中的新聞,還有為了燕王府王子大婚而舉辦的各種慶?;顒樱瑧Z恿他帶著自家二姐也去逛一逛,朱瑞也頗感興趣,一再追問細(xì)節(jié)。 至于謝慕林這邊,則是文氏問問題多些,旁人相對來說就要沉默許多了,但人人都十分關(guān)注地聽起了她在燕王府的經(jīng)歷,還有兩次進(jìn)紫禁城見太后的見聞。得知無論是太后、四皇子、燕王、燕王妃還是永平郡主,個個都待謝慕林十分友善親切,大家都不由得為她高興。 文氏不知念了幾次佛,還拍了太后一通彩虹屁,直稱她是位慈愛的長輩,又囑咐女兒今后一定要在太后面前謹(jǐn)守禮儀,萬萬不可因為太后態(tài)度親切,就輕忽怠慢起來,對嫡婆婆燕王妃與那位在慈云庵出了家的親婆婆,也不可有絲毫的怠慢,一定要用心侍奉,多多盡孝。 謝慕林自然是一口答應(yīng)下來。 至于大多數(shù)時候都是沉默狀態(tài)的謝映容,則盯上了謝慕林頭上戴的金鳳,眼珠子都不帶轉(zhuǎn)的:“二jiejie,你今兒戴的這些首飾,看著很是眼生,是太后賞你的還是王妃賞的?太后賞的?太后這么大方的么?她賞了你多少好東西呀?能不能給我們說說?” 第1252章 賢名 謝映容的畫風(fēng),即使謝慕林早已習(xí)慣了,此時也覺得有些尷尬。 她偷偷往朱瑞那邊看了一眼,見他與幾位兄弟聊天正聊得興起,大概沒聽見這邊的動靜,這才稍稍安下心來。 謝慕林有心要拿話岔開謝映容的問題,無奈謝老太太也對太后賞賜她的東西十分感興趣,跟著追問起來,她只得給了個大概的回答:“太后賞賜的,不外乎首飾、衣料等物,還有幾件玩物。東西自然是好東西,但太后娘娘如今是在北平,不在京城,更不在宮里。這些賞賜,自然是出京前就早早預(yù)備下的。我估計宗室里的郡王妃們,在新婚第二天朝見時,都能得到差不多的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