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林 第310節(jié)
謝慕林還拿著朱瑞的信發(fā)呆,永平郡主就興高采烈地回來了。 她心情很好地告訴謝慕林:“我讓芬姐兒和沅姐兒給我做了兩籠新式糕點,都是我喜歡的口味。一會兒我?guī)Щ厝プ屛夷稿鷩L嘗,若是她覺得好,改日我就親正下廚做一籠,給袁家送過去!做法和材料配比我都記下來了!” 謝慕林笑著把信收好,瞥見門外侍立在臺階下的女侍衛(wèi)比原先少了一位,想必是永平郡主把人留在了四meimei謝映芬院子的小廚房里。這樣也好,有人盯著,糕點就更不可能出差錯了。 她對永平郡主道:“我這里還有好些糕點的做法,有南邊的,也有北方的,都是這些年陸陸續(xù)續(xù)收羅來的。大多數(shù)我們家里都會做,其中有幾十樣材料易得又做法簡單的,會放在我們姐妹幾個在老家一帶開的點心鋪子里賣。不過在家里,糕點的做法繁瑣些,沒什么事一般不會輕易去做。郡主若感興趣,回頭我把方子抄一份給你,你回去看著學(xué)幾手?在湖陰老家時,族里幾位年紀大的長輩都挺喜歡吃我們姐妹做的點心,說是軟糯好克化,又不會太甜膩,還有好幾種用的是養(yǎng)生的材料,對身體有好處的。興許袁家老夫人同樣會喜歡,也未可知。” 永平郡主果然有了興趣:“好嫂子,那你就給我抄一份吧!我一定重重謝你!” 謝慕林笑笑:“郡主不必與我外道,說什么謝不謝的呢?不過是幾個點心方子罷了。郡主又不會拿去開店賣,影響不了我們姐妹什么,倒是托郡主的福,若有更多的人喜歡這些南方風(fēng)味的糕點,我們姐妹說不定也能在這北平城里開家點心鋪子,生意興隆呢!” 永平郡主笑道:“嫂子只管開去,反正我到時候是一定會光顧的!好東西還怕沒人買么?”她看了看謝慕林手里已經(jīng)重新封好的信,試探地問,“哥哥在信里都說了些什么?他給父王的信里說了好幾件重要的事呢,也不知道會不會跟你提起?” 謝慕林頓了一頓,決定只瞞下四皇子行蹤這一件機密事:“蕭二哥說……他如今不是蕭二哥了,正式有了宗室名,改叫朱瑞了,封了永安郡王,只是關(guān)于他生母身份的記載出了些差錯,讓他十分不解?!?/br> 永平郡主立時拍了桌面:“可不是么?!這件事我父王母妃也是生氣得很!不明白皇伯父這是怎么了?!倘若是覺得哥哥沒必要改認別人做生母,那直接把李姨娘的名字記上去就是了,偏偏那‘侍妾蕭氏’的說法,又與李姨娘八竿子打不著!倘若是皇伯父認為,那位蕭大小姐只配給父王做個侍妾,不能追封她做側(cè)妃,那就點明了她的身份姓氏也成呀!偏偏只寫個含糊的蕭氏,不知道的人,還以為那是李姨娘被舊主家賜姓了蕭呢!怪不得哥哥疑惑,父王母妃都生氣無比!” 謝慕林見永平郡主果然知道這件事,便也試探地問:“蕭二哥可曾在家書里提及,京中對于他的身世有什么說法?比如太后娘娘和宗室里的幾位長輩,明知道他的身世真相,也清楚原本宗室玉牒上是如何記載的,如今忽然有了改動,這幾位貴人就沒點想法嗎?” 永平郡主嘆道:“哥哥倒是去向太后娘娘探過口風(fēng),太后娘娘說,是皇上勸的她老人家,覺得父王如今的好名聲得之不易,平白無故地何必讓他被人說閑話,指責他與曾經(jīng)的未婚妻未婚生子?還有戰(zhàn)時擅離職守的罪名……橫豎蕭氏就是那位去世多年的蕭大小姐,大家心里都是有數(shù)的,也沒必要特特點明她的身份,引人注目。等到將來哥哥正式冊封世子之位了,再把她從侍妾抬為側(cè)妃便是。 “如此一來,蕭大小姐身后的尊榮一樣不缺,只不過是不讓外人知曉她到底是哪家的女兒罷了。太后娘娘還覺得,蕭家如今與三皇子鬧得不明不白的,又出了個蕭琳,連累得家族也斯文掃地,確實不應(yīng)該再讓人嚼他家的舌頭了,沒得連哥哥的名聲也給帶累了。就這樣也挺好的,蕭家聲名狼藉,原也不配沾燕王府子嗣的光。” 太后一直以為蕭明珠就是朱瑞的親生母親,并沒有其生母應(yīng)該是“侍妾李氏瑤枝”的概念,所以皇帝這么一說,她也就接受了,只當宗室玉牒上的記載沒有大變化,只是隱去了“明珠”這個名字,順便將蕭明珠的身份降為侍妾,瞞下其家世出身,以免跟眼下名聲正糟糕的蕭家有所牽扯罷了。她還反過來勸朱瑞接受這個結(jié)果。朱瑞還能在太后面前替李瑤枝張目不成?沒得反而觸怒了太后,對李瑤枝不利,于是只能閉了嘴。 可燕王與燕王妃的心情就不一樣了,他們知道一切真相,反而認定了皇帝這是違背了當初的約定。這既是對親兄弟的背叛,也是對已故蕭大小姐蕭明珠的侮辱。燕王更覺得,皇帝興許還盤算著,有朝一日要把“蕭明珠”這個人追封為自己的后宮妃嬪,令曾經(jīng)的情人永遠都不會歸屬到其他男人的名下。 燕王可以理解皇兄的想法,但皇帝如今大權(quán)在握,卻遲遲未能給蕭明珠一個名分,他那“有朝一日”要拖到什么時候?!難不成他遲遲不能下明旨,蕭明珠就永遠都只能無名無分地頂著別人的身份,埋葬在皇陵中不見天日不成?明明燕王夫婦給出了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燕王府一家子日后也可以陪葬皇陵,讓蕭明珠葬在離皇帝不遠的地方,皇帝也答應(yīng)了,如今卻忽然變卦,讓所有人都措手不及…… 永平郡主小聲對謝慕林說:“父王素來是不會違背皇伯父旨意的,但這一回他是真的很生氣!還說要寫密折上呈御覽呢!母妃則想辦法封鎖消息,不叫李姨娘……靜明師太知道這件事,免得她氣出病來。可太后娘娘眼看著就要到北平來了,靜明師太有撫育哥哥的功勞,說不定會被傳召晉見的,天知道她會不會聽說這件事?萬一她有個好歹的,叫哥哥怎么想呢?” 謝慕林怔了怔:“說得也是……”她之前似乎忽略了這個問題。靜明師太好象十分重視舊主蕭明珠大小姐呀,連親生兒子都要靠邊站。 永平郡主嘆了口氣:“如今只能想辦法,找個好點的借口,讓師太別去見太后娘娘就好了。其實太后到北平來,還是挺忙的?;噬习l(fā)下了一大堆冊封的旨意,打算把咱們燕王府旁支的宗室子弟封上一圈,這是天大的恩典呢!到時候北平城內(nèi)定會十分熱鬧,希望太后娘娘看了熱鬧,心情大好,就把靜明師太這個人給忘了吧?” 謝慕林睜大了雙眼:“冊封的旨意?都有誰呀?” 第1125章 恩賜 永平郡主朱珮說了一大堆“朱xx”的名字,但謝慕林一個也不認識。 這些都是燕王府歷代的旁支宗室,世世代代積累下來,雖說還能得封高位的人不多了,可數(shù)量也是相當可觀的。因為種種原因,自打建紫竹院的那一位燕王去世,當時在位的承德帝過繼了嫡親胞弟來繼承了燕王府,前者留下的幾位庶子只被封了郡王爵位之后,就很少再有燕王府的旁支宗室受封正式的爵位了。 這里頭既有老燕王由于親子兼祧坐了皇位,有意避嫌的緣故,也有皇家前后兩代帝王對原燕王府血脈的刻意打壓。當今皇帝忽然把這些幾十年都沒得過正式冊封的宗室全都封了一圈,無疑是天大的恩典。 這份大恩典賜下來,不但這些旁支宗室能得益,就連一直以來都在設(shè)法籠絡(luò)前者的燕王,也能得到不少助益。 很難說這里頭是否有皇帝借機安撫親弟弟的因素在,但皇帝旨意都定下來了,只等太后降臨北平后,便可以召集眾宗室前來領(lǐng)旨,燕王總不能代所有宗室婉拒皇帝的好意吧?那會害得他成為公敵的!因此,皇帝的恩典,已經(jīng)注定要施在眾位燕王府旁系宗室頭上了。 永平郡主提到這些宗室們,其中還在人世、年紀最大、輩份最高的,就是建紫竹院的那位燕王膝下的一位庶子,在兄弟中非長非幼,卻是最長壽的一位。失去了對父親王位的繼承權(quán)后,他被依禮冊封了郡王銜,但不是實封,仍舊在北平城里生活。 由于他是個讀書人的性子,心里便是有再多的不滿,也不會公然罵將出來,而作為文弱書生又沒能力對繼任的燕王以武相抗,最終便只能用一種“非暴力不合作”的態(tài)度,對待燕王府的一切事宜——不參與燕王提議的任何活動,也不摻和任何反對燕王的活動,自顧自地關(guān)門閉戶過自己的小日子,偶爾寫幾句酸詩文諷刺一下在位的燕王,但又不會公開宣揚自己的作品。由于他沒怎么給燕王府添麻煩,也沒怎么觸怒過前后兩任在位的皇帝,所以他的日子一向過得挺順心的,該他有的東西,無論是皇室還是燕王府,都沒缺過他的。 這位老郡王目前年紀很大了,已經(jīng)很少見外人,只有至親兒孫才有見到他的機會。他說來是老王爺?shù)男值芤惠叄窍鹊鄣氖迨?,因此在燕王府一系的宗室成員中威望極高。太后娘娘降臨北平,只怕還要管他叫長輩,極有可能根本不會召見,只把他的兒孫后人傳來賜了爵位便了事。 周家的周三太太,其實就是這位老郡王的嫡女的嫡女——嫡親外孫女兒——他本人沒有嫡子,這嫡女便是唯一嫡出的后代了,身份與旁人不同。當日周老大人給前途正看好的三兒子求娶老郡王的外孫女,就有借這位老郡王威望的意思。無奈周三爺因事故落下了殘疾,前途盡毀,這門婚事也就失去了最初的政治意義。還好周三太太性情堅毅,與丈夫感情也十分融洽,并非因此而生出不和,反而相互扶持多年,始終恩愛如初。 老郡王本身的郡王爵位,并不會有什么大變化,但他的幾個庶子,幾十年來都沒獲得過冊封,唯一的嫡女也同樣是頂著宗女的名頭出嫁的,沒有按照朝廷規(guī)矩冊封縣主。這一回,太后帶來的旨意中,就給這位縣主正了名。至于她那幾個庶出的兄弟,雖然不能獲封郡王長子的名號,卻也有鎮(zhèn)國將軍的封爵可領(lǐng),他們的兒孫則是輔國將軍、奉國將軍等等。周三太太由于是外孫女兒,沒有爵位可領(lǐng),但她的母親成了縣主,也連帶的抬高了她的身份。 老郡王的兄弟們,這些年都陸陸續(xù)續(xù)亡故了,卻留下了許多兒孫,有嫡出的,也有庶出的。當中有人會被封為郡王長子,卻不能繼承王爵,但其他的人也有許多宗室將軍頭銜可領(lǐng)。哪怕不如王爵尊貴,朝廷的俸祿卻不是假的。這當中固然有人因為才能出眾,被燕王提拔做了官,也有人靠著私財或是妻子帶來的嫁妝,過著悠閑的富家翁生活,但更多的是兩頭不沾,日子過得緊巴巴的宗室“貧民”。有了頭銜與俸祿,大部分人都能過上溫飽不愁的生活,還有些人能順勢把自己的身份再漲一漲,順道結(jié)門富裕的好親,徹底改善生活水平呢。 這些死的活的宗室,都得到了皇帝的恩典,朱瑞上京期間為之求恩典的那位重點人物——先帝嫡長子,已故燕王世子——自然也不可能缺席。 據(jù)永平郡主說,皇帝追封了這位嫡長兄一個順義郡王的爵位——不是實封,封地也很小,就在北平邊上,但反正他已經(jīng)死了,不可能拿到封地上的收入,封地的選址對他來說沒什么意義。這個郡王爵位最大的價值,在于確立了他在宗室中的定位與身份。 順義郡王原本是燕王世子,但在他被先帝賜死的時候,他其實已經(jīng)被剝奪了世子的頭銜,是以有罪的宗室子弟身份入葬的。他的妻子、女兒也因此被降了格。皇帝有意要賜恩與他,卻不能改變先帝的旨意,重新恢復(fù)他“燕王世子”的頭銜,更不可能追封他為“燕王”,那會影響現(xiàn)任燕王的威望,讓他的側(cè)室徐夫人有機會仗著他的名頭作威作福。 所以,他只能是順義郡王,一個不再對燕王府有繼承權(quán)的郡王。他的正妃洪氏也被追封為順義郡王妃,女兒雖然不是嫡出,卻破格恩賜了縣主的名號,稱“仁和縣主”。 “仁和”其實是順義縣境內(nèi)的一個小鎮(zhèn),出產(chǎn)有限,就算把這個小鎮(zhèn)的稅銀拿來全部給了仁和縣主,她一年也拿不到多少錢。這個封號更多的是對她身份地位的抬高,讓她終于不再是區(qū)區(qū)一個宗女的身份。她的丈夫也順勢成為了仁和縣主儀賓,另有一份俸祿可領(lǐng)。在他被岳母徐夫人連累得失去了官職之后,能成為縣主儀賓,他在家族中的繼承人地位就能更加穩(wěn)固了,不再擔心會有后起之秀影響他的權(quán)威。他甚至還可以借此在京城謀一份閑職——只要他愿意離開北平這個家族經(jīng)營數(shù)百年的地方。 但這里頭沒有徐夫人什么事。 郡王沒有正式的側(cè)妃,徐夫人也沒有為丈夫生下兒子,無法爭取“次妃”的頭銜。所以,她就只能繼續(xù)做“徐夫人”。若別人愿意,管她叫“如夫人”也行。 追封的旨意一下,她的真正身份就清晰無比地暴露在所有人的面前,她再也無法打著燕王世子遺孀的旗號,向其他宗室控訴皇家與現(xiàn)任燕王對她一家的“不公”了。 第1126章 建議 謝慕林幾乎已經(jīng)可以想象到,徐夫人收到旨意時的難看臉色了。 可她既不能拒絕這明顯對亡夫與女兒有好處的旨意,更不能擺臉色表達自己的不滿?;实鄄皇琼樍x郡王生前的競爭對手,也沒參與過謀害他的計劃,反而還干掉了他的仇敵,變相替他報了仇,如今愿意追封他,還他一個身后尊榮,順便還惠及他的妻女,就已經(jīng)夠厚道的了,一個小妾有什么臉說不滿意呢? 皇帝的旨意完全是按照律令與禮法寫的,誰家追封堂兄還非得給堂兄的小妾也封個誥命的?沒這個道理!再說了,你親生的女兒不是都破格封了縣主么?這就夠皇恩浩蕩的了。往后你再說皇帝對你們不公,說燕王府待你們不好,那可就完全不占理了呀! 這些旨意頒布下來,燕王府的旁支宗室只會個個說好,個個說皇帝仁厚,順義郡王生前的擁護者與同情他境遇的人也會大唱贊哥,就連徐夫人的女兒、女婿與親家,也絕不會有任何怨言的。徐夫人注定得不到身邊人的支持,除了接受旨意,別無選擇。 皇帝還賜了已故嫡長兄一座宅子,當事人雖然亡故多年了,但他還有家眷,家眷可以繼續(xù)住在這座宅子里,直到她去世為止。到那時候,宅子會被收回朝廷?;实燮鋵嵰稽c兒都不吃虧,卻能名正言順地讓徐夫人搬出燕王府,免得她繼續(xù)住在燕王府里挑剔女主人,打探各種消息,尋機給真正的主人家添堵。 倘若皇帝再做絕一些,給新封的順義郡王過繼一個宗室子弟,繼承他的香火,那徐夫人就連最后一點依仗都沒有了。眼下,她好歹還能享用皇帝賜給順義郡王的錢財物品與宅第,畢竟她名分上仍舊是后者的家眷,只要女兒不跟她搶,她還是能沾點光的。 謝慕林想明白了這一點,便立刻問永平郡主:“順義郡王這算是得到平反了吧?既然平反了,那皇上會不會考慮給他過繼個嗣子什么的?” 永平郡主雙眼一亮:“我父王母妃只顧著為哥哥生母的事生氣了,還沒想到這一點呢!回頭我得回去提醒他們一聲!倘若大伯父有了子嗣,宗室也好,北平本地那些承了大伯父生母恩惠的世家望族也好,便只會幫襯大伯父的正經(jīng)后人去了,誰還理會徐夫人一個小妾呢?!” 她在房間里踱步幾圈,合掌道:“沒錯!這是個好主意!眼下皇上可能還沒想到,又或是想到了也沒功夫去理會,但這事兒我父王就可以辦!燕王府旁支里那么多人,尋個輩份合適又心思清明的人,過繼到大伯父膝下為嗣子,應(yīng)該不難辦到。父王若辦得好了,別人只會說他好,就是大伯父與徐夫人所生的那位jiejie,也不會有什么話可說的。 “她在夫家過得不好,固然有徐夫人作孽的緣故,但歸根到底,還不是她沒有正經(jīng)娘家人可以替她撐腰么?!她又自小與我們家疏遠,遇事只會找她娘去,并不來找我母妃,也就難怪她公婆丈夫隨便拿捏她了。等她有了正經(jīng)嗣兄弟,她的事便叫她嗣兄弟管去。就算是兩親家要吵架,那用不著我母妃去cao心!” 永平郡主決定要勸父母,給順義郡王尋個靠譜些的嗣子,還得有厲害能干的嗣子媳婦,能壓得住徐夫人母女以及她們親家的那一種! 謝慕林笑著將她重新拉回到炕邊坐下:“郡主別聽風(fēng)就是雨了,這事兒還得慢慢計劃呢,不必急在一時。眼下皇上既然給已故順義郡王賜了宅子,那是不是得先把宅子收拾好了,讓順義郡王的家眷先搬進去?” 永平郡主聽得笑了:“不錯,這事兒是得先辦!王府的人先去把宅子收拾了,等太后娘娘她老人家到了北平,頒下旨意,徐夫人就可以帶著行李搬了!阿彌陀佛!這可是御賜的恩典!小伯娘斷不能拒絕的!她帶著她的人滾出了燕王府,我父王母妃就可以騰出手來清理門戶了,省得她又胡亂安插耳目,無事生非!” 徐夫人在燕王府邊陲地界上有自己的院子,是老太妃在世時撥給她使用的。她本人也不常住在外頭的私宅中,大部分時候都在燕王府里居住,吃穿用度都是走王府的賬,叫燕王妃另給她撥錢。她這院子雖然另行開門,可以自由出入,不必事事經(jīng)過燕王府的大門,但畢竟還是生活在燕王府的范圍內(nèi)。有這么一個人存在,私底下又沒少搗鼓小動作,燕王一家日常度日,總覺得不自在。因此,永平郡主一聽說她可以搬走了,將來也不必吃王府的、穿王府的,什么花銷都要燕王妃來供給,心情都覺得松快許多。 永平郡主還打趣謝慕林呢:“嫂子果然是福星,正準備嫁進來呢,咱們王府的災(zāi)星就先一步搬走了!可見哥哥堅持要娶你,是再正確不過的!” 謝慕林臉微微一紅,有些抗不住未來小姑子的打趣,只得支開話題:“咳,皇上賜的這座宅子,不知道是什么情況?是老宅子還是新蓋的?皇上怎么會知道北平城里有這么一處宅第呢?” “定是哥哥告訴皇上的!”永平郡主并不在意這個話題,“這是王府名下的產(chǎn)業(yè),挨著什剎海,寬敞通風(fēng),景致挺好的,充作郡王府勉強夠格。去年母妃就叫人翻修整理過,原是想著可以給哥哥做個別院的,如今只得先便宜了徐夫人!嫂子與哥哥成婚后,還是繼續(xù)住在王府里,不必往外搬了吧?省得將來冊封世子的時候,還要再搬回來,太麻煩了!” 去年才整修過的房子,只需要簡單打掃一下,就可以搬進去了。燕王妃不必太過費事。只不過,她除了這一座宅子,還有別的房子要打掃呢。 永平郡主并不介意告訴未來嫂子,關(guān)于四皇子與太后同行北上之事:“皇上還讓哥哥在信里寫明了四殿下在北平居住在何處,說是慈寧宮是太后娘娘的住處,他一個皇子不好住在那兒,讓我父王把養(yǎng)心殿打掃出來呢!別人不知道紫禁城里的情形,也就罷了,我們家卻是一清二楚的。這養(yǎng)心殿雖離慈寧宮近,卻是帝王棲息之所。皇上特地點明要讓四殿下住進去,這意思已經(jīng)很明白了,他倒是不怕叫那些別有用心的小人知道呢!” 第1127章 出繼 謝慕林聽了永平郡主的話,眨了眨眼,試探地問:“四殿下果然要隨著太后與長公主一家到北平來?怎么蕭二哥沒在信里提起呢?” 永平郡主笑道:“嫂子別惱,論理,哥哥是不會有事瞞著你的,但這回事關(guān)四殿下的安危,皇上又有明確的口諭,哥哥才不好往外說,只在信里告訴了父王母妃和我。橫豎我們也會跟你提的,他也就不必多此一舉了。其實這又有什么呢?你又不跟京城的人通信,每天幾乎都在家里,就是偶爾出門,也都是跟家里人又或是熟悉的人同行。你又是個明白人,知道什么話能說,什么不能說,就算是知道了什么機密之事,難道還胡亂宣揚不成? “四殿下到北平來的事,只需要在路上保密。等他到了我們的地盤上,就是滿天下的人都知道了,也不打緊了。誰還能在我父王的眼皮子底下,傷著他的親侄兒不成?” 這話就跟朱瑞在信里說的對上了。只是他信中語焉不詳,謝慕林若想知道更多的細節(jié),看來還要從永平郡主身上下功夫。 于是她便嘗試地問:“四殿下若只是隨太后娘娘出行,也不是什么大事,為何要保密行蹤?郡主先前提到了……什么別有用心的小人,莫非還有人欲對四殿下不利么?” “自打皇上顯露出對四殿下另眼相看的態(tài)度之后,把他當成眼中釘?shù)娜硕嗔巳チ耍 庇榔娇ぶ骱敛恢M言,“太子殿下就看他不順眼,只是沒有顯露出要把兄弟干掉的意思罷了。太子殿下到底還是有點兒胸懷的,知道自己有三個兄弟,只要皇上不改主意,隨便哪個兄弟都能取代他,所以重點并不在四殿下身上。至于二殿下,他已經(jīng)定下要出繼的事了,且還顧不上旁人呢!” 謝慕林吃了一驚:“二皇子殿下……已經(jīng)定下要出繼的事了?不是廢為庶人?” 永平郡主撇了撇嘴:“皇上有時候?qū)鹤油菪牡模袝r候又會忍不住心軟。他終究狠不下心腸來逼死親生兒子,可留著二殿下在宮里,對任何人都沒好處,所以把人出繼了,反倒干凈。二殿下要出繼的那家是郡王府,前任老郡王上個月剛咽了氣,老病死的,他的正妃膝下只有一女,早已出嫁了,另有個寵妾生的兒子,極得寵愛,自以為定能繼承王位,這個把月里沒少和他生母一塊兒折騰嫡母。那正妃輾轉(zhuǎn)托人,才成功把話遞到了太后跟前,求得了恩典。 “如今二殿下入繼這家子做個郡王長子,身份是低了些,但這家子的嫡系成員都是老實人,又無財無勢、人丁單薄,不怕會生出什么事來。正妃之女夫妻恩愛,當初還是林昭儀做的媒。哪怕是看在這門婚事份上,二殿下將來的嗣母與嗣姐都會對他多寬容幾分的。” 皇帝擇定這家郡王府為二皇子日后生活的家庭,也是用了心的。二皇子生母剛剛?cè)ナ?,他一旦被出繼,就沒辦法繼續(xù)為生母戴孝了??捎捎谒磥淼乃酶竸倓?cè)ナ?,郡王府上下正值熱孝期,他完全可以服足三年喪??紤]到郡王妃母女倆對林昭儀的態(tài)度,二皇子的到來又正好阻止了庶子胡作非為,她們大約也不會太在意他私底下另外多供奉一個牌位吧? 二皇子的出繼儀式初定會在五月初舉行。太后先一步離京,是不想看到親孫子被出繼,變成了遠房侄孫。那家郡王府的血脈已經(jīng)比較遠了,往上追溯差不多可以追溯到承德帝的兄弟一輩,只是靠著曾經(jīng)有過擁立之功,才多襲了兩代王爵,否則早就淪落為宗室將軍了。二皇子成為這家郡王府的嗣子,比起原本以為會被廢為庶人的結(jié)局,自然是強了無數(shù)倍。但血脈遠了,也意味著他一輩子都大位無望,甚至很難接觸到擁有實權(quán)的宗室官職。若是走運的話,興許能在宗人府里混個閑職吧? 對于野心勃勃的二皇子而言,這自然不是他所期盼的結(jié)果??蓪τ陉P(guān)心他安危的人而言,這絕對是最好的安排了。 永平郡主感嘆了幾句二皇子的未來,便迅速將話題轉(zhuǎn)移到了三皇子身上,不再關(guān)注一個注定要成為遠支宗室子弟的人了:“關(guān)于三殿下,有許多傳聞,但都沒什么明確的證據(jù)。哥哥倒是懷疑,四殿下在宮里遇到的幾次事故都與他脫不了干系,無奈沒有證據(jù)就說明不了什么。他能說服皇上,讓四殿下外出,已經(jīng)費了不少力氣了?!?/br> 謝慕林忙問:“四殿下都遇到了什么危險的事故?” 這事兒就多了。 四皇子有一回在皇城里練習(xí)騎術(shù)的時候,發(fā)現(xiàn)慣騎的馬狀態(tài)不對勁,多留了個心眼,沒有騎著它快速奔馳,而是慢慢策馬回到人群中,讓教導(dǎo)他騎術(shù)的老師去檢查馬的狀態(tài)。結(jié)果后者發(fā)現(xiàn)馬鞍被人做了手腳,一旦四皇子催動愛馬急馳,馬很有可能會痛得鬧騰起來,把四皇子摔到地上去。萬一它再往他身上踩上幾腳,那就不是受傷那么簡單的事了,丟命也不是不可能的! 四皇子差點兒墮馬的事還沒查清楚是什么緣故,喬美人宮里又出了問題。四皇子經(jīng)常去探望親生母親,喬美人總是會讓手下一個宮人給他zuoai吃的點心,那日這名宮人忽發(fā)急病,沒來得及做好點心就被送出宮去了,另換了一名宮人來給四皇子做點心。四皇子見這點心與平日不同,沒有多碰,賞給了手下的小太監(jiān)。誰知這小太監(jiān)當晚就鬧起了肚子,上吐下泄地,因有人懷疑他是時疫,便火速將人送出了宮去。但前后有兩名侍從與點心有關(guān),卻犯了急病,四皇子自個兒也生出了疑心。 喬美人那邊秘密調(diào)查了新提拔上來做點心的宮人,發(fā)現(xiàn)她本身沒什么問題,倒是給她打下手的一個“好姐妹”,宮外的家中忽然得了一筆橫財,來歷可疑。而在這次搜查行動中,皇帝也發(fā)現(xiàn)了自己身邊有兩名不大起眼的侍衛(wèi),家里都有成員新近被調(diào)職進了京西大營,也就是蕭明德將軍曾經(jīng)執(zhí)掌軍權(quán)的地方,還升了職。這兩名侍衛(wèi)雖說不是什么出色的人物,但他們擁有接近皇帝和四皇子的資格,不是十分可靠的人,是不可能得到近侍待遇的。 皇帝因此起了疑心,擔心真有人會對四皇子下黑手,這才狠下心腸,把小兒子暫時送出了京城。 第1128章 主使 忽發(fā)急病的宮人,有可能是湊巧得了時疫。眼下正值春夏之交,本就是時疫高發(fā)時節(jié)。 喬美人宮中有宮女家里發(fā)了橫財,也證明不了什么,興許是正好走了偏財運呢? 侍衛(wèi)的家人高升進了京西大營,也有可能是巧合。畢竟侍衛(wèi)家中也多半有軍伍背景,這種人家的子弟會進入城衛(wèi)軍系統(tǒng)也是常有的事。 可是巧合的事發(fā)生得多了,再結(jié)合四皇子愛馬的馬鞍被人做了手腳的情況,任誰都會覺得這里頭有問題的?;实郾揪褪莻€多疑的人,也難怪他會生出疑心來,火速把寄予厚望的小兒子送走,好騰出手來調(diào)查真相。 謝慕林不知道這些“小事故”都是誰的手筆,興許這個人還指望用一種不容易引人懷疑的方式,鏟除掉四皇子這位最有希望成為新儲君的競爭對手??伤淖龇ㄎ疵馓^心急了。哪怕是借了“巧合”的名義,他露出來的破綻也太多了。一旦引起皇帝的注意,他還能順利逃脫嗎?有時候,皇帝未必需要什么確切的證據(jù),只要圣意認定了一件事,不管他是罪有應(yīng)得還是受了冤枉,結(jié)果都不會有什么不同。 在御前侍衛(wèi)身上動腦筋,更是大大的敗筆。興許這背后指使之人還沒來得及利用這兩名侍衛(wèi)對付四皇子,可一旦皇帝身邊的人被收買了,皇帝首先想到的,肯定是自己的安?!愕降资窍牒ψ约旱男〉艿埽€是想直接對老子下毒手呀?! 皇帝是不可能在這種生死攸關(guān)的事情上含糊其事的,等他調(diào)查出了真相,那背后之人就再也跑不了了!還肖想什么龍椅?能保住眼下的身份地位就不錯了!尊貴如太子,還不是早已成了皇帝心目中的棄子,隨時有可能被廢?曾經(jīng)風(fēng)光如二皇子,也馬上就要成為一戶尋常宗室郡王府里的嗣子,再也沒有出頭的希望了。即使三皇子曾經(jīng)很受皇帝寵愛重視,可論出身,他尊貴不過太子,受寵不過二皇子,又憑什么覺得皇帝會饒過他? 謝慕林心里已經(jīng)認定了四皇子身上發(fā)生的種種事故背后的罪魁禍首是誰,只是不清楚永平郡主對此有什么想法,就沒有明白說出來。 永平郡主不知道謝慕林心里在想什么,還在吐嘈皇帝的某些舉動:“哥哥費了不知多少功夫,總算說服皇上點頭了!真不知道皇上在猶豫什么?!就算沒有發(fā)生那么多危險的事,只當四殿下是侍奉太后娘娘往北平走一趟,也不是什么壞事嘛!偏偏皇上遲遲不肯點頭,非要禍事蔓延到宮里了,他才開這個金口!其實會做出這種事的人,不外乎兩位殿下。三殿下為了給蕭貴妃脫罪,已經(jīng)顧不上別的了,倒是太子嫌疑更大些,可他不象是會做這種事的人,所以我更疑心是他背后有人替他出力。 “太子妃沒這個本事,那王氏也使喚不動人,依我看,還是曹家的嫌疑最大!皇上還是對曹家太仁厚了些,倘若曹家真想全身而退,就別袖起手來什么都不干,暗地里耍心計,還做著太子順利登基后,他家又能卷土重來的美夢!應(yīng)該讓曹家去勸太子退位讓賢!倘若太子不愿意退位,那皇上就拿曹家治罪好了。想要皇上不追究他家,他家得先拿出誠意來證明自己沒有異心才行哪,不愿意這么做,那他家就是包藏禍心!” 謝慕林見永平郡主的看法跟自己不太一樣,忍不住道:“郡主怎么知道,這事兒不是三殿下做的呢?興許他見蕭貴妃脫罪無望,就打著先把四殿下除去,太子被廢已是定局,最終得益的就只有他了。一旦他成了唯一的皇位繼承人,皇上還能繼續(xù)追究蕭貴妃的罪行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