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林 第130節(jié)
謝慕林嘆息著放下了信紙,只覺得自家大姐有些天真。 謝映慧這個計劃,應該也得到了馬玉蓉的同意吧?那就是兩個小姑娘都很天真了。 馬玉蓉人在京城,又是皇室血脈,真有心要找上三皇子密談,怎么也能找到機會,就看她臉皮夠不夠厚而已??赏ㄟ^外地的三皇子表兄傳話,會不會泄密是一回事,三皇子會不會繼續(xù)裝傻,也是很難說的。 如果他繼續(xù)裝傻,馬玉蓉又能奈他何?這種私密之事,一旦泄露出去,雙方都沒有好處。三皇子固然會顧忌自己的形象,但馬玉蓉與趙瀅難道就能把實情說出口嗎?! 問三皇子“是不是真君子”?如果他說是,但又行偽君子之舉,比如扣下一兩件趙瀅的私物,發(fā)誓絕不會拿出來,純留作紀念,過后又再行要挾之舉,馬玉蓉能拿他怎么辦呢?而等到趙瀅明年嫁入馬家,三皇子對她的威脅始終存在。寄希望于一個人品不是很可靠的男子不會泄露她的秘密,并不是聰明的做法。 謝慕林不知道趙瀅與三皇子之間是否真有私情,就算有,在三皇子拒婚之后,這私情也不用再提起了。而趙瀅既然能默認貼身丫頭在馬玉蓉與謝映慧面前說三皇子是居心叵測的壞蛋,可見她心里對三皇子已徹底沒有了好感。既然如此,為什么不能把實情告知永寧長公主與馬三公子呢? 趙瀅能向未來小姑馬玉蓉透露自己的秘密,就能向未來的丈夫與婆婆坦白。如果永寧長公主與馬三公子真的不相信她的無辜,那婚禮作罷,及時止損,對雙方都有好處,馬三公子可以另擇佳偶,趙瀅也不用擔心婚后處境了,就算終身不嫁,好歹還有親人庇護。至于如何向皇家、向外界交代,當事人總會想到辦法的。 要是永寧長公主與馬三公子能接受趙瀅的秘密,不為三皇子的言行影響,那么后者從今往后,就再也沒辦法要挾到趙瀅了,她才算是真正擺脫了這場噩夢。如果永寧長公主再向太后私下告?zhèn)€狀,根本不必驚動外人,就能讓三皇子為自己的過分行為受到懲罰。 這才是真正能一了百了的解決辦法,而不是含含糊糊地捎句話,讓三皇子自己反省,主動收手。 謝慕林把自己的想法給兩個哥哥分析了一下,謝顯之聽得嘆氣:“二meimei想得周全,大meimei的主意……確實異想天開了些??伤龔那耙矝]經(jīng)歷過這種事,馬家姑娘想必也是為難……她們也是好意,不想讓趙家小姐受千夫所指,行事難免會束手束腳?!?/br> 謝謹之若有所思:“我們先前只知道曹林兩家相爭,曹家固然是暫時占了上風,皇上卻無意治林家的罪,偏袒之心人盡皆知……倘若大meimei信中所言是真的,那目前朝中只怕正呈鶴蚌相爭之勢,而三皇子隨時都有可能成為那個漁翁……” 謝慕林聽得一呆,不由得笑道:“二哥,你這思維還挺發(fā)散的。”頓了頓,表情也嚴肅起來,“如果真是這樣,那就糟糕了。趙瀅背后有趙家,又即將嫁入長公主府,而長公主在太后面前又很有地位。她一個人就有可能同時影響到趙家與長公主兩方勢力。三皇子早前已經(jīng)拒絕了與趙瀅的婚事,如今重提,還有要挾之嫌,你們猜他是不是因為形勢變化,想要說服趙家支持自己,再叫太后與長公主在皇上面前幫自己說好話,以謀求日后立儲?” 謝顯之頓時恍然大悟:“怪不得!之前他拒絕婚事,是因為那段時日,趙家情形不太妙,流言紛紛,都以為趙家要敗落了吧?后來趙家無事,他后悔了,想要重提婚事,無奈永寧長公主又搶先一步,還讓太后與皇上都下了旨,使得婚約已成定局。三皇子見沒辦法用聯(lián)姻的方式,取得趙家支持了,索性就改而威脅起趙家小姐來!” 謝謹之笑笑:“若三皇子真的存了這樣的心思,那趙家人完全可以用這個理由,向永寧長公主說明趙小姐的無辜。一切都是三皇子的算計,她只是遭了無妄之災。而永寧長公主也很有可能會相信,三皇子與趙小姐之間不存在私情,一切都是三皇子為了漁翁得利,才故意編造的謊言。三皇子與趙家已經(jīng)結過一次怨了,再算計一回,也不是稀奇事?!?/br> 謝慕林嘆了口氣:“還是盡快給大姐回一封信吧,讓她跟趙小姐好好溝通。這種事,終究還是要趙小姐自己下定決心才行。她最好能先爭取家人的支持,否則為自己辯白時,會十分艱難。對了,趙小姐最好能說清楚,她都有哪些東西落在三皇子手里,是否真的沒有任何能證實二人私情的物品存在?如果有的話,她再向永寧長公主說謊,一旦被拆穿,事情就真的無法挽回了?!?/br> 謝謹之淡淡地說:“這種事,要看她如何決斷。我們和大meimei也好,馬家小姐也好,都是外人,幫不上她什么忙?!?/br> 謝顯之問:“那我們還尋不尋蕭瑞,托他給三皇子捎話了?” 謝慕林想了想:“我們就照辦一回吧,反正那句話也沒透露什么。讓三皇子誤以為趙小姐與馬姑娘都拿他沒辦法,只能用這種天真的方式謀求他的良心,說不定就不會留意到趙小姐真正想要做的事了?!?/br> 謝顯之點頭:“那就讓我去吧。明兒我下了課,就往老宅找蕭瑞?!?/br> 謝慕林說:“我陪大哥一起去。若是大哥有什么遺漏之處,我還能幫幫口?!?/br> 謝顯之有些不好意思地撓了撓自己的臉:“也好。其實我對這些與陰謀詭計有關的事,始終不太擅長,說不定什么時候就說漏了嘴……萬一連累了趙小姐,那就不好了。” 謝謹之猶豫了一下:“那我就不跟著去了。大哥也不必太過小心,蕭瑞不是那種隨意泄露他人私密的人。就算你真的露了口風,他也知道輕重的。”他看向謝慕林,“二meimei倒是沒必要去?!?/br> “我想去。我還有幾個疑問想要問他?!敝x慕林說。 她也是剛剛才想起來的,趙瀅說自己出門在外時,幾次“偶遇”三皇子,并與對方有過私下交談。這令謝慕林想起了覆舟山之行。當時趙瀅消失了很長一段時間,而差不多在同時,蕭瑞先后攔住了謝老太太、謝映容、珍珠與謝慕林四個人,不讓她們進入道觀中的那間竹舍。 當時謝慕林發(fā)現(xiàn)竹舍中是有人的,卻不知道是誰。蕭瑞聲稱那是歧山伯的嫡長子董慧武。謝老太太事后卻質疑,這與董慧武后來交代的自身行蹤相矛盾了。 謝慕林一直沒有多想這其中的疑惑之處,因為與她無關,如今卻覺得云霧漸散,隱隱猜到了可能的真相。 當時身在竹舍中的,該不會就是趙瀅與三皇子吧? 那么守在門外的蕭瑞,想必就是知情人了? 托他捎那一句話,似乎是歪打正著了。 那他會不會知道,所謂趙瀅與三皇子之間的私情,真相究竟是什么呢? 第417章 薛家 謝慕林與兩位兄長商量好了明日前往老宅的具體安排,正打算告辭離開,臨走前卻忽然想起了一件事。 她問謝顯之:“大姐在信里說,太子妃人選已經(jīng)定下了,過不了多久,太子就要大婚。那這人選到底是誰呀?” 難不成是接二連三發(fā)生要緊的大事,謝映容回家、趙瀅與三皇子緋聞泄露、湖陰水患時疫還有曹氏、方聞山近況等等,占據(jù)了謝映慧的所有注意力,所以她只是匆匆一筆帶過,就忘了把東宮選妃的結果告訴家里人了嗎? 謝顯之也是一臉的如夢初醒,忙把謝映慧寄來的兩封信從頭細看了一遍,發(fā)現(xiàn)里頭確實沒提到太子妃的人選,心里也不由得納悶起來。 謝謹之道:“這回我們從家里派人送信回京,大meimei的回信也是那人帶回來的。太子妃定了人選這種大事,他在京城說不定會有所聽聞,不如叫過來問一聲吧?” 謝顯之忙把人叫過來了。那人果然聽說過些風聲:“是薛老太師家的大小姐,聽說從前也來咱們家里做過客,只是大小姐跟她不太合得來,知道太子妃定了是她,還發(fā)過脾氣呢?,旇Ч媚锖途G綺姑娘先后警告過我們底下人,叫我們別在大小姐面前提起薛家大小姐的事?!?/br> 薛老太師家的大小姐?謝慕林調動謝映真腦海中的記憶,隱約想起一張圓潤而美麗的面孔。那位薛大小姐倒也稱得上才貌雙全,只是才學、見識與氣質等等,都稍微平庸了些,比起曾經(jīng)有過一面之緣的趙瀅差了不是一點半點。 太子殿下最終選定了這么一個人嗎? 謝慕林如今對朝中的大人物們,也不再一無所知了,很快就憶起了薛家的背景。 薛大小姐父親是六品小官,母親是知府千金,算不得什么大人物,但她的親祖父薛老太師,乃是三朝元老,位列三公,至今仍在朝的高官中,已經(jīng)沒有人比他資歷更深了。不過,他除了資歷深以外,好象也沒有什么特別的長處,并未聽說他有什么特別突出的功績,或是過人的才能,倒是人緣不錯,跟誰都能搭得上話,無論曹、林、蕭哪一家,都能友好相處,是個萬金油類型的大臣。 承德、天昌末年的奪嫡之爭都十分激烈,被卷進去家破人亡的重臣數(shù)不勝數(shù),薛老太師能接連順利過關,如今還成了當朝太師,別的本事不提,察顏觀色、看風使舵的本事定是極強的。他次次朝廷風波都能順利趟過去,熬死了無數(shù)比他更有名有才的重臣,撐到了今日,仍舊屹立不倒,端得不是一般人可比。 不過,這樣一個人,以當今皇帝的脾性,再重視也有限。所以,薛老太師在朝中,空有偌大的名頭,實際上卻沒多少實權,在士人、清流圈子里,也說不上有多大的威望。太子娶了他的孫女兒,體面是足夠體面的,但好象說不上有多實惠吧? 謝顯之賞了送信的家人二百錢,讓人退了出去,方才嘆息著在桌邊坐下:“我明白大meimei為什么不在家書中提到太子妃的人選了?!?/br> “唔?”謝慕林從沉思中回過神來,不解地望向他,“這里頭還有什么特別的原因嗎?大jiejie不是因為發(fā)生的事情太多,一時忙忘了?” 謝顯之苦笑了下:“她這信又不是一天里寫完的,即使偶爾忘了,過后還能記不起來么?” 謝謹之若有所思:“這么說來……我過年時確實聽到一點兒風聲,好象是承恩侯府有意牽線做媒,給大哥你說一門親事,只是父親不大樂意,但又不好回絕,因此……”他看向謝慕林,“老太太壽宴那天,還是請了薛家的女眷上門做客。但那天我們家就出了事,他家四姑娘還與二meimei一同落水了,薛家之后再沒有上過門,我們家自然也不會自討沒趣了?!?/br> 謝慕林頓時想起來了,她穿過來的那天,其實是寧國侯府世子程禮和程王氏的女兒程寶釧,因為也有意于平南伯府的曹文衡,與當時心系表兄的謝映慧發(fā)生了沖突,把鄰近的游船給弄翻了,正坐在船上的原身謝映真與一位客人薛四姑娘遭了池魚之災,齊齊落水。 后來謝映容不顧一向關系不錯的親姐妹謝映真還在水中掙扎,搶先救起了薛四姑娘,然后一路把人送到了自己的院子里。在謝慕林成為謝映真之后,便以這件事為理由,揭穿了謝映容的假面,結束了這段塑料姐妹情。 謝慕林還在小庫房長榻上裝昏迷不醒的時候,偷聽到謝映容在自言自語,好象提到薛四姑娘上輩子對她有恩,所以她重生之后,就立刻跑去救人報恩了,連親jiejie還在水里都不管…… 嘖…… 謝慕林扯了扯嘴角,不打算再多想謝映容的事了。不過從她那些自言自語里也能推斷出,薛四姑娘上輩子應該沒遭什么難,所以還能幫上謝映容的忙,只是謝映容沒聽,所以臨死前后悔不已…… 謝顯之不知道m(xù)eimei正在想什么,只苦笑著對謝謹之說:“大舅大舅母和二舅二舅母都想要促成這門婚事,當時又還未有太子選妃一說,因此我想,承恩侯府與曹家二房八成對平南伯府三舅夫婦的算計一無所知,才會有這種打算。父親不喜薛家門風,還跟我說,薛老太師雖是三朝老臣,子孫后代卻平庸得很,估計后繼乏力,與他家結親,對我未來并沒有好處。當時我還把父親這番話告訴母親了,母親什么都沒說,仍舊把薛家人請來做客……” 恐怕曹氏當時就知道,謝家敗落后,薛家就不會有聯(lián)姻的想法了,這件事自然不了了之,所以才沒有出聲。她對一雙兒女的婚事,心里是早有腹案的,平南伯府那邊好象就隱約暗示過,會嫁一個庶女給謝顯之,保他一生富貴安逸…… 謝慕林也不多言,道:“大jiejie未必是因為這點舊事,怕大哥尷尬,才沒在家書中提起的。我看,主要還是因為當初她與程寶釧打鬧,害得我與薛四姑娘落水,心里過意不去,羞于提及薛家罷了。我記得薛四姑娘父母雙亡,如今依附祖父祖母過活,好象與姐妹們都不是很合得來,常受她們白眼。那位被定為太子妃的薛大小姐,既然身為長姐,還能坐視這種事情發(fā)生,可見性情也不怎么樣。她與大jiejie都是京中名門閨秀,過去見面的機會也多,彼此性情不和,也不出奇。如今薛大小姐成了太子妃,大jiejie往后見了她,就要矮三分,心里會很不爽吧?” 謝顯之聽得笑了:“如此說來,大meimei不愿意在家書里提起薛大小姐要成為太子妃的事,也就可以理解了。” 謝慕林有些好奇地問他:“這位薛大小姐很有魅力嗎?她家也不是特別有勢力有名望,太子怎會選中她做太子妃呢?” 這個問題就有些難倒謝顯之了:“我不知道呀,我沒見過她。不過太子會選中她為正妃,想必她有她的好處吧?這件事,就與我們無關了?!?/br> 他們還是收拾心情,先幫謝映慧與馬玉蓉捎了話再說吧。 第418章 捎話 次日下午,謝慕林坐船等候在竹山書院的碼頭上,等到長兄謝顯之下了課上船,便一同前往老宅所在的謝家灣。 至于同樣下了課的謝謹之,則另行坐船返家。 謝慕林是穿著男裝過來的。謝顯之坐船時幾次看向她,才猶豫著問:“二meimei,你從前一向是著女裝回老宅的,老宅里借住的金山衛(wèi)中人,也不是認不得你,為何今日還要特地做男裝打扮?先前洪水來時,謝家角上下都有嬸娘嫂子們著男裝,為著行事方便,可如今事過境遷,大家都安頓下來了,已經(jīng)很少有女眷作男子打扮。你……你莫不是習慣了著男裝,以后就以這么一身打扮出門了吧?” 雖然這么做,也不是不行,可真要傳出去了,終究不是好事兒。謝慕林若只是在謝家角里穿穿男裝,自然無妨,可要是在外頭也是如此,肯定會被人說閑話的。姑姑謝梅珺據(jù)說少年時期,就曾經(jīng)因為這種事,遭了閑言,才會不再穿男裝了。謝顯之不希望自家meimei步上姑姑后塵。 謝慕林卻擺擺手道:“平時穿男裝,確實是為了行動方便。反正如今老太太就在家里住著,我甚少出門,頂多就是在謝家角里走走,穿男裝還是女裝,族人都看習慣了,有什么要緊呢?但今日前往老宅見蕭瑞,本就是為了一件秘事,咱們也別太大張旗鼓的。我若照著平日的女裝打扮,跟大哥你一塊兒去見蕭瑞,大哥覺得見到我們的人,會不會覺得奇怪?會不會好奇我們的來意? “雖然不會有人猜到我們的目的,但何必要引人注目呢?一會兒要是有人認出了我,你就照實說我是誰,如果沒人認出來,你就只當我是族里的堂兄弟,告訴別人我叫謝慕林就是了。反正老宅里的人,也不會真去謝家角打聽一個叫謝慕林的謝家子弟的。金山衛(wèi)借了謝家的宅子暫住,如今他們打算要走了,謝家來兩個男孩子與他們見面,跟主事的蕭瑞私下說說話,根本就不算事兒,誰會多余地去打聽其中細節(jié)?” 說得也是。謝顯之頓時覺得二妹之言有理,便不再多話了。 兄妹倆到了謝家灣下船,早有遠遠瞧見他們的金山衛(wèi)中人報進老宅,蕭瑞便帶著一名高大壯實的絡腮胡男子迎了出來,客客氣氣地與謝顯之見了禮。只是當他們轉向另一位謝家來客時,蕭瑞臉上的笑容不變,眼角卻輕微地抽搐了一下,方才溫聲打了招呼:“謝二公子,又見面了?!?/br> 至于他身后跟隨的絡腮胡,原也是傷兵的一員,眼下顯然已經(jīng)痊愈了,只是行走間右腿略有些跛而已。他自然是見過謝慕林的,但如今卻完全沒認出來,還哈哈笑著問謝顯之:“這位清秀的小兄弟看著眼熟,定然也是你們謝家的小少爺吧?是謝大少你的堂兄弟么?”他倒是知道謝顯之的親二弟不長這模樣。 謝顯之咳了一聲,有些干巴巴地介紹說:“是,這是……舍弟……慕林?!敝x慕林微笑著向絡腮胡行禮問好,舉手投足都跟謝顯之象了個十足,一點兒都不帶閨閣脂粉氣,反而比兄長更顯得風度翩翩。 絡腮胡雖是個粗人,但并不魯莽,見狀大笑,放輕了力道,伸手拍了拍謝慕林的手臂,直夸道:“你們謝家的孩子也不知道是怎么長的,怎的一個個瞧著,都斯斯文文,靈氣十足呢?莫非真是書讀得多的好處?改明兒我也叫我兒子多讀幾年書,要是能學得跟你們有幾分象,我們家祖墳上就冒青煙了!” 謝顯之看著那粗人的手拍上了自家meimei的手臂,差點兒沒叫出聲來,好不容易才死死忍住。蕭瑞也忍不住拉了絡腮胡一把:“哥哥別動手動腳的?!苯j腮胡不由得面露茫然。 謝慕林倒是非常淡定,故意把聲音壓得低沉了些,笑著對謝顯之與蕭瑞說:“外頭風大,這位英雄重傷初愈,若是著了風寒就不好了,我們還是進屋說話吧?” 絡腮胡拍著胸口笑道:“沒事兒,我雖說傷勢剛好,但這身板結實著呢!別說吹這一小會兒的風,就是在風地里站上一兩個時辰,也算不了啥!” 蕭瑞微笑道:“你個粗漢自然是不怕的,兩位謝少爺卻都是文弱書生,誰陪你在風地里站著傻吹一兩個時辰?” 絡腮胡摸了摸頭,不好意思地說:“這倒也是,是我疏忽了。兩位謝小兄弟,快快進屋,屋里暖和!” 四人進了大門,在前院正廳里坐下。這里果然暖和,屋子正中央已經(jīng)燒上了炭盆。蕭瑞不知謝家兄妹來意,只管再次謝過謝家送來的豐富物資,令他們在這座老宅里生活得溫暖舒適,受了傷也不覺得多難熬。謝顯之又再次客客氣氣地表示這是謝家的榮幸,又問起諸位英雄的傷養(yǎng)得如何了? 金山衛(wèi)的傷兵基本已經(jīng)好了八成,留下來的大多是行動不太方便,無法前往杭州效命的。金山那邊來接應的人已經(jīng)到了平望鎮(zhèn),預備這兩日就要把自家兄弟接回去了。蕭瑞將會隨行返回金山衛(wèi),仍舊沒有前去杭州與指揮使金鵬等人會合的計劃。 而他們之所以拖到現(xiàn)在,才準備起程,主要是因為傷勢最重的兩人,一個斷了腿骨,一個傷了內腑,是直到眼下方才恢復到可以經(jīng)得起長途跋涉的地步。杜家醫(yī)館那邊派了兩個子弟,再帶兩個打下手的學徒,隨他們一同返回金山衛(wèi),籌備醫(yī)館分館的建設。有他們沿途護持,這兩位傷勢最重的人,想必也能安然抵達。 謝顯之連忙把事先準備好,由謝慕林從家里帶來的程儀給送上了,又說了許多祝福的話,然后便開始躊躇,不知該如何開口提謝映慧的囑托。有那絡腮胡在,他實在不好意思提自家妹子和馬家姑娘。 他這模樣哪里瞞得過蕭瑞?一瞧就知道他有話要說,卻不好在外人面前開口,便笑著轉向絡腮胡,非常自然地將那一小包程儀遞了過去:“謝家如此盛情,我們怎么好厚著臉皮收下厚禮,卻叫兩位謝公子空手而歸?衛(wèi)所來人時,不是捎來了幾樣土產(chǎn),準備要在臨行前送謝家的么?索性也不必等到臨行時了,趁著今日房主人在,我們先送出去吧?” 絡腮胡原本還在為謝家的大方厚道而高興,心里想著幾位要退下去的哥哥,都能多得幾兩銀子,多買一兩畝好地了,聽到蕭瑞這話,立時反應了過來:“這話說得不錯!我這就去取回禮!”順手就把那包程儀給揣了,大步出了屋子。 謝顯之連忙要推拒,蕭瑞卻再三道:“要的要的,不過是幾樣土產(chǎn),若是顯之兄弟這都不肯收,就是看不起我們金山衛(wèi)了!” 謝顯之頓時不敢再多言,卻有些忐忑不安。謝慕林悄悄扯了扯他的衣袖,使了幾個眼色,又望望門外,暗示他趁著眼下無人,把該說的話跟蕭瑞說出來。 謝顯之這才恍然大悟。蕭瑞哪里是要回他的禮?不過是尋借口支開絡腮胡,好方便他說話罷了! 他頓時不好意思地紅了臉。 第419章 支開 “連珠?真君子?” 聽完謝顯之說明的蕭瑞,不由得露出了茫然之色。他不是很明白謝顯之替meimei捎的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謝顯之有些尷尬,吞吞吐吐地說明:“舍妹與永寧長公主的幼女乃是閨中密友。日前馬姑娘……與三皇子殿下有了些……爭拗,想要尋三皇子把話說清楚,可三皇子不是避而不見,就是不肯與她單獨交談??僧斨渌说拿?,馬姑娘沒法開口……舍妹見她為難,想到我們家在家書中提及蕭二公子人就在湖陰,便想讓我托蕭二公子,給三皇子捎句話。這話雖說聽起來好象有些沒頭沒尾的,但三皇子一聽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蕭二公子若不覺得麻煩的話,能不能……幫忙把這句話傳遞過去呢?” 蕭瑞挑了挑眉:“連珠我是知道的,她從前是三皇子殿下身邊侍候的宮人,不過早就出宮多年了。馬姑娘與三皇子之間若有什么爭端……怎會扯上連珠呢?” 謝顯之干巴巴地說:“這個……我也不知道,舍妹讓我傳這么一句話,我一字不改,都跟蕭二公子說了。具體的內情,舍妹并沒有詳說。” 蕭瑞看著他,忽然笑了笑:“難不成是連珠在宮外,不慎冒犯了馬姑娘?馬姑娘是顧慮到連珠曾經(jīng)侍候過三殿下,因此才尋上三殿下,讓他別護著連珠的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