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林 第70節(jié)
院子里依然有許多穿戴華麗的侍女穿梭走動做事,還有滿頭釵環(huán)的大丫頭打起精致繪了花卉的竹簾,用清脆圓潤的聲音恭請少爺姑娘們進屋。竹簾一掀起,謝慕林等人還未進門,就先聞到了屋里散發(fā)出來的沁人香氣。 那是一種帶著清涼氣息的熏香,在謝映真的記憶中,乃是謝映慧夏天時的最愛。材料包含蓮蕊、薄荷、冰片等等,價值不菲,制法繁瑣,還是宮廷秘方。聞著這香,人們原本因為天氣而忍不住有些煩躁的心緒,也能瞬間平靜下來。 謝慕林心中暗嘆一聲,便看見謝映慧坐在桌邊發(fā)著呆,看起來不象是心情很好的樣子。 她面前的圓桌上,擺著一只三層的黑漆描銀圓食盒,盒蓋上有個六瓣花形的印記。謝慕林記得,但凡是謝家自家訂做的器皿,好象都有這么一個印記。 謝顯之跟meimei打了招呼,也看見那食盒了:“這是金萱堂送過來的?今年家里人少了許多,廚子也換了人,不知道粽子與糕點都做什么花樣了?我們那邊,母親倒是做了幾樣粽子,有你愛吃的餡兒,我特地多帶了兩碟過來,回頭你多吃一點,我嘗著味道還不錯?!彼呎f話,邊隨手掀開了食盒的蓋子,便不由得愣了一愣。 食盒的第一層擺著四只小孩拳頭大小的粽子,外表沒什么出奇的,但上頭本該用彩色絲線纏繞的部分,卻換成了黑白兩色的棉線。 謝顯之馬上反應(yīng)了過來。這意味著送出粽子的人家今年有喪事。不用說,這定是平南伯府送給謝映慧的了。 謝顯之并沒有得到平南伯府的節(jié)禮,不知道m(xù)eimei這邊得了。他又掀開了底下兩層食盒,發(fā)現(xiàn)第二層裝的是四塊綠豆糕,再下一層是一串枇杷果。 唔……雖然都是應(yīng)節(jié)的食品,但是不是太寒酸了一點兒?他們謝家如今落魄了,文氏孝敬給謝老太太的食盒,也比這一份豐盛好幾倍吧? 謝謹之也瞧見了食盒中的東西,猶豫著問了謝映慧一句:“這是平南伯府送過來的?” 謝映慧無精打采地回答說:“我剛剛讓人備了一份節(jié)禮,給舅母和表哥送過去,這是他們回給我的,用的還是我自家的食盒。”她頓了一頓,忽然覺得很委屈,忍不住紅了眼圈,“他們興許根本就沒想過還要給我送節(jié)禮吧?但平南伯府今年要守孝,禮數(shù)上有所欠缺,也沒什么出奇的?!?/br> 就算平南伯府本來沒打算給謝映慧送節(jié)禮,在謝映慧送了禮過去后,回過來這么一份敷衍意味深重的所謂節(jié)禮,那態(tài)度也夠輕慢的了??磥?,平南伯府那對母子,真的快要放棄謝映慧了。 謝慕林撇了撇嘴,覺得這還算是件好事。而更令人高興的是,受了這樣的委屈,以往必定要大哭一場的謝映慧,居然只是紅了紅眼圈而已,看來她的抗壓能力已經(jīng)大為提高了。即使日后得到了曹文衡明確的拒絕,應(yīng)該也不會鬧著要死要活的了吧? 謝顯之只得再度安慰起meimei來,但他說來說去,還是那老三樣,只會說曹文衡不是良配,meimei早日對他死心是好事,日后離平南伯府遠一些就是了,等等等等。 就連謝慕林與謝徽之,都能明眼看出謝映慧其實不想討論這個話題。謝謹之便試圖將謝映慧的注意力從食盒上轉(zhuǎn)開:“聽說大meimei說服了老太太,下午要一同出門去游玩看戲?” “是呀,雖然天兒很熱,但成日待在家里也太無趣了?!敝x映慧看向兄弟姐妹們,“不如你們也一塊兒來吧?人多熱鬧些,只當是陪我了。否則等你們離開,天知道我們要幾年后才能重聚?” 謝顯之聽得鼻子微酸,不等弟妹們表態(tài),他已經(jīng)先心軟了。 第213章 端午(下) 當謝老太太吃過豐盛的午飯,打了個盹,換了一身華麗的夏裝,戴上華貴的首飾,預(yù)備要體體面面地出門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陪自己一同去看戲的人,數(shù)目翻了一倍不止。上到文氏,下到謝涵之,除了宛琴留守貢院西街,大金姨娘也要留下看宅子以外,全都打算跟她同行。 謝老太太不由得有些懵,但懵完之后,又覺得這事兒無傷大雅。本來她就很想要象謝家出事前那般,上哪兒都前呼后擁地,跟班的丫頭婆子一大堆,兒孫小輩們鞍前馬后地侍奉,這才是一個老封君該有的排場。可惜文氏沒教好幾個小輩,竟然無人愿意搬回大宅來陪她,只有一個心懷叵測的謝映容愿意留在她身邊侍候,讓她老人家大為扼腕。如今她都已經(jīng)對小輩們死了心,沒想到臨到分別了,還能再享受一回排場,謝老太太表示她心情很是愉悅。 于是謝家老少婦孺就這么浩浩蕩蕩地出了門。 他們的目的地位于覆舟山腳下,從珍珠橋過去,坐船走水路便可抵達山腳附近,再換車也方便。這座道觀規(guī)模挺大的,但建立的時間不長,所以在城中不算很有名氣,但聽聞背后有來歷不凡的金主支持。謝老太太一聽聞打醮的主家是城中世家名門趙家,便立刻積極地表示要去散散心了。 趙家可不是一般的書香門第,自打他家祖上在永樂年間出過一位內(nèi)閣首輔以后,便代代有人入仕任高官,如今家族中有尚書、大學(xué)士、侍郎、布政使,絕對是朝中首屈一指的世宦名門。謝老太太雖然不再與過去的友人來往了,但也聽說過趙家的姑娘最有可能成為太子正妃的消息。 這樣顯宦赫的人家,哪怕謝家從前沒跟他們有往來,謝老太太也覺得自己應(yīng)該多多結(jié)交。要是能與趙家哪位太太、奶奶交好,她在金陵城里還怕什么曹家報復(fù)針對呀?曹家不就仗著皇后與太子才會那么囂張么?要是太子更親近妻族,他的母族還能象現(xiàn)在這么風(fēng)光? 謝老太太打起了如意算盤,對今天的道觀之行滿懷期待。 當謝家一行人來到道觀門口的時候,就見到門外的緩坡山道上已經(jīng)停了一溜兒的馬車,再仔細瞧一瞧這些馬車的規(guī)格與上頭的名號印記,似乎都是頗有來歷的人家。 謝老太太下了車,見狀對趙家的期望更高了。 謝顯之作為年紀最大的男丁,出面去跟道觀里負責(zé)迎客的道士說話。他對各種交際場合還是挺習(xí)慣的,落落大方地向那道士說明了自家的名號,又說此行是奉祖母來聽戲的。 象謝老太太這樣被吸引來的誥命官眷其實不少,一個左參政的名頭還不能讓那位道士肅然起敬。他很是淡定地領(lǐng)了謝家一行人進門,帶著他們?nèi)チ寺爲虻脑鹤樱謩e安排到了男賓席與女賓席上,再送上茶水小點。 謝家女眷登樓走向女賓席的時候,戲臺上正演著一出十分熱鬧的大戲。謝慕林也不知道是講什么的,只看到一個個打扮得仿佛神仙一般的演員在臺上繞圈子,嘴里咿咿呀呀地唱著聽不懂的詞。她還懵著呢,謝老太太就先露出了贊賞的神色:“原來是紅月班的人呀?我從前聽過他家?guī)壮鰬?,唱得好著呢,那個老生的功底最佳?!?/br> 原來是懂行的?行吧,您老人家安心看戲也好。 謝慕林耐下心來,送謝老太太與文氏二人入座。她與三位姐妹另坐了一桌,也無心聽什么戲,只留心把周圍的情景掃視一圈,就發(fā)現(xiàn)還真有不少打扮富貴的女眷在此,而且大部分的人注意力都不在戲臺上,而是在正中間的觀戲席。 那是趙家老夫人與幾位太太、奶奶、姑娘們的位置。 謝慕林自然也聽說過趙家要出太子妃的消息,雖然因為王家女之事,她對太子的智商與人品不太有信心,但也不會因此就輕視了趙家的權(quán)勢地位。她坐在側(cè)面的觀戲席上,隔著近百尺的距離,睜大雙眼觀察了一下趙家女眷們,沒發(fā)現(xiàn)有哪位年紀合適又氣度不凡可為太子正妃的姑娘,還以為對方今日不來呢。 謝映慧也在小聲跟謝映容說話:“趙家jiejie好象不在,不過趙家席間空了一個位置出來,興許她只是暫時走開了。” 謝映容也壓低聲音道:“大jiejie放心,一會兒我陪你出去找她,定會讓你們見上面,說上話的。只要你能跟未來的太子妃成為閨中蜜友,平南伯夫人與世子就再也不能忽略你了!” 謝映慧沉默了一會兒,才道:“若真能與趙jiejie交好,我只盼著能把我母親叫回京城來,父親也不必去外頭做官,兄弟姐妹們更不必回鄉(xiāng)下老家避難了,一家人團團圓圓的,比什么都強,婚事……不過是錦上添花罷了?!?/br> 謝慕林忍不住轉(zhuǎn)頭看她:“大jiejie,你是專程找趙家小姐來的?” 謝映慧嘆道:“來碰個運氣罷了。有這種想法的人何其多?我如今又不好再打出曹家的名號了,趙小姐會不會搭理我,還是未知之數(shù)呢。” 其實一直到今天早上為止,她對于趁著看戲的機會結(jié)交趙家千金一事,還是十分積極的??上В吹狡侥喜氐哪且皇澈泄?jié)禮之后,她就好象什么勁兒都提不起來了,灰心喪氣,對自己與曹文衡的婚事不再抱有信心。 謝慕林知道她心結(jié)因何而來,但曹文衡根本不是良配,謝映慧早些對他死心才是好事,便不多言。 謝映容則是一臉的欲言又止,又怕說得太多會引謝慕林疑心,猶豫著不敢多說什么。 臺上這一折戲熱熱鬧鬧地唱了半晌,終于告一段落了。演員們出來謝幕,各家官眷們爭相打賞,但又很注意不會搶了趙家人的風(fēng)頭。 謝老太太叫何婆子送了賞錢下去,便探頭看向正席的方向:“怎么這樣多人?這叫我怎么擠過去……”她瞥了文氏一眼,“你去試試。倘若真能哄得趙家老夫人高興,興許謹之他爹能早些調(diào)回京城高升呢!” 文氏不由得面露難色。她真的有十幾年沒有跟人正式交際過了,謝老太太忽然這么說…… 謝慕林插言道:“老太太,如今趙家那邊有那么多人圍著,我娘過去了也說不了兩句話,趙家人只怕也沒空搭理她?;仡^戲班子再次開鑼了,大家就得散開,不打攪趙家人聽戲。這么短的時間,夠干什么的?您與其讓我娘做不擅長的事,還不如安坐不動,叫所有人都看到您不是巴結(jié)權(quán)貴來的,比眾人都要志存高潔、淡泊名利,興許趙家人還會高看您幾分?!?/br> “唔……”謝老太太陷入了沉思。 這時,謝映容湊過來,在謝老太太耳邊低語,表示要陪大姐謝映慧去更衣。 謝老太太眉頭一皺,張口就想訓(xùn)斥孫女多事,眼角卻瞥見趙家女眷席中,也有位上了年紀、氣度雍容的太太起身,帶著丫頭往先前道士指過的更衣軒方向走去。 她心下一動,嘴里已經(jīng)換了說辭:“行,你們?nèi)グ桑忍嫖胰デ魄频胤?。今兒喝了不少茶水,一會兒我也要去呢。?/br> 第214章 友人 戲班子重新開鑼,唱的同樣是一出熱鬧戲,不過這回不再是神仙們咿咿呀呀了,而是一出武戲。戲臺上幾十個演員揮舞著彩旗,用刀呀槍的互相交叉打斗,還有人連翻了五十多個跟斗,引得樓下男賓席上一片叫好聲,樓上的孩子們也是看得津津有味。 謝慕林和謝映芬就看得挺迷的。這比那些聽不懂的斯文戲要有意思多了。 期間謝慕林留意到謝映慧出去大概十分鐘左右就回來了,同行的謝映容回來后就坐到了謝老太太那一桌。 本來她還想過,謝映慧與謝映容去更衣,要是打算做些什么的話,估計就要趁此機會了,但她倆帶足了丫頭婆子,去了沒多久就回來,估計沒打算干見不得人的事,所以她就沒有動。 等臺上的精彩表演告一段落之后,謝慕林總算有時間理會謝映慧了,便問對方:“大jiejie怎么好象心情不大好的樣子?你不愛看戲嗎?” 謝映慧懶懶地說:“吵吵鬧鬧的有什么意思?我素來不愛看這樣的戲?!?/br> 謝慕林覺得事情沒那么簡單:“大jiejie方才是去更衣了?地方離得遠嗎?干凈嗎?人不多吧?” “地方還算干凈,離得也不遠,就在這個院子門外左拐,一直走到底就是了。那邊還有個小園子,挺清幽的,景致不錯?!敝x映慧頓了一頓,“不過人嘛……就算不多,只要遇上一個你看不順眼的,就夠堵心的了。我還寧可那地方人多一些,畢竟人多了,某些厚顏無恥的家伙多少會有所顧忌,不敢露出丑陋的嘴臉來?!?/br> 喲,看來是有故事了? 謝慕林忙問是怎么回事,就連謝映芬也把注意力轉(zhuǎn)回到姐妹們身上,眼巴巴地等待著謝映慧的回答了。 謝映慧無奈,又覺得這種事說出來也沒什么,便告訴了她們。 她方才與謝映容一起去更衣,其實真的只是借口而已,目的是為了去“偶遇”遲遲未回到席間來的那位傳聞中要做太子妃的趙小姐。她們打賞了一個倒茶送水的小道士,知道趙小姐是往那個方向走的。不過,趙小姐她們沒遇見,卻遇上了另外兩位閨秀,一位是馬玉蓉,另一位曾經(jīng)是謝映慧的閨蜜,謝映慧不想提她的名字。 馬玉蓉乃是當今皇帝的jiejie永寧長公主的幼女,在家十分得寵。而永寧長公主年幼喪母,被生母所在宮殿的主位——也就是當今太后收養(yǎng),與太后親如母女?;实鄣耐赴鼙贿^繼去了燕王府,又長年駐守北平,少有回京的時候。太后的舔犢之情,皇帝的手足之情,多是體現(xiàn)在永寧長公主身上。即使曹家權(quán)傾朝野,也要忌憚她三分。 馬玉蓉與謝映慧都是皇親國戚家的小姑娘,還是同齡人,見面的機會很多,但從來就不是關(guān)系良好的密友。前者看不慣后者的行事作風(fēng),也對曹家很不感冒,當面就敢懟謝映慧,說曹家的不是??刹芗遗c謝映慧都拿她沒辦法,所以一直合不來。 然而方才謝映慧在更衣處外頭遇見馬玉蓉時,對方并沒有如她所想的那樣出言諷刺,反而淡淡地點頭示意,禮數(shù)周到,還就天氣問候了她的身體,客客氣氣地離開了。 與此形成對比的,是當時她們遇見的另一位姑娘。那位姑娘的父兄政治立場雖然更偏向承恩侯府一些,但從前也沒少巴結(jié)平南伯府。姑娘本人更是積極地與謝映慧結(jié)交,還和她做了好朋友。謝映慧自問待對方不薄,時常送些禮物什么的,還時常在長輩面前為她說好話。可方才她們遇見時,那位姑娘卻口出惡言,對她多有奚落之語,仿佛她被承恩侯府冷落,便等于淪落塵埃了。 可事實上,謝映慧如今還是三品高官家的千金,曹家的外孫女。那位姑娘的父親官位還不到三品呢,態(tài)度變化如此唐突,真不是一般的勢利呀。謝映慧想起對方從前對自己的諂媚,再回頭看與自己不和的馬玉蓉是什么態(tài)度,心里就有些不是滋味了。 她感嘆著對在座的兩位meimei道:“我前不久才發(fā)現(xiàn),深信不疑的親人一直在對我撒謊。今日我又確定,本以為對我真心實意的未婚夫婿,很可能只是在哄騙我而已。而眼下,我又再看見,本來以為是好朋友的人對我冷嘲熱諷,本來以為是對頭的人卻對我以禮相待。這世上的事,跟我想的真是完全不一樣。我過去十三年是不是都瞎了眼?” 謝映芬連忙安慰她:“大jiejie別難過,都是身邊最親近的人,誰會無緣無故懷疑對方不是好人呢?這原也怪不得你?!?/br> 謝慕林則說:“現(xiàn)在你發(fā)現(xiàn)也不遲,那些欺騙暫時還沒造成嚴重后果。樂觀一點想,你早點兒知道真相,總好過等將來被騙得走投無路,才知道實情的好,是不是?” 謝映慧白了她一眼:“我怎會被騙到那個地步?你少在這里胡說八道了!” 謝慕林笑笑,抬頭望向斜對面的觀戲席:“那邊好象有人在吵架。” 謝映慧循聲望去:“哦,那就是馬玉蓉了,跟她吵起來的是她嫂子,我記得娘家是姓白的,是歧山伯夫人的娘家侄女兒?!?/br> 謝慕林仔細一看,原來那姑娘就是馬玉蓉呀。她見過的。 她當初剛剛穿過來的時候,才從水中被救起,渾身濕冷地坐在岸邊。文氏一再懇求錢mama請大夫來給自己看病,錢mama卻以影響宴席為由,堅持要等散了席再請人來。當時圍觀的賓客中,就有一個綠衣小姑娘和一個黃衣小姑娘看不過眼,說了些諷刺曹氏主仆的話。馬玉蓉正是綠衣的那位小姑娘。謝慕林當時睜眼看到她,還以為是到了小戲骨紅樓夢的片場呢。 這位馬姑娘三觀挺正的,又有背景,怪不得當日能這么理直氣壯地懟人呢。 也不知今日馬玉蓉與她嫂子因為什么事,在眾目睽睽之下吵了起來,她姑嫂二人的爭吵已經(jīng)引起了其他女眷們的注意力,連趙家的太太奶奶們也頻頻望過去。大概是不想被人看戲,馬玉蓉的嫂子白氏先閉了嘴,面帶忿恨地扭頭下了樓梯。 馬玉蓉板著臉坐下,留意到了斜對面的謝家姐妹,面色松了一松,露出一個矜持的微笑,點了點頭。 謝慕林姐妹三個齊齊點頭回應(yīng)了對方的問好,心里都覺得,這位姑娘估計是真的不在乎謝家在金陵城中的地位變化。哪怕她并不熱情,這等態(tài)度也算是難得了。 謝映慧嘆息道:“以后我真該帶眼識人才對。只是從前得罪她多了,不知道她還愿不愿意與我為友?!?/br> 謝慕林笑道:“大姐真心實意與她結(jié)交,她為什么要拒絕呢?只不過這種事不必太過刻意,順其自然就好。” 謝映慧點點頭,又看向戲臺方向:“呀,接下來要唱的這一折戲好,那個小旦很是逗趣,你們注意聽呀?!?/br> 謝映芬連忙轉(zhuǎn)頭望去。謝慕林聽了一會兒,卻聽不懂演員在唱什么,只能看動作。她有些無趣地扭頭打量其他人,意外地發(fā)現(xiàn),謝老太太與謝映容不知幾時消失了蹤影。 第215章 尋人 謝慕林連忙掃視了周圍一眼,確定謝老太太與謝映容是離了席,而且只帶走了一個珍珠,沒帶其他人侍候。 雖然謝老太太先前說過要去更衣的話,但在這種陌生地方,謝映慧與謝映容都帶足了丫頭婆子,她為什么只帶一個珍珠? 而且,謝慕林離她們這么近,方才就算專心聽了一會兒戲,也不可能對隔壁桌稍大一點兒的動靜一無所覺。她們這樣悄無聲息地離開,不可能是無意的,否則不可能一點兒聲響都不出。 謝慕林下意識地覺得不對勁,連忙走到文氏身邊小聲問:“娘,老太太和三meimei去了哪里?” “說是更衣去了?!蔽氖习炎⒁饬膽蚺_上收回來,但還有些漫不經(jīng)心,“你吃不吃素點心?這家道觀的點心不錯,茶也好?!?/br> 謝慕林現(xiàn)在哪里有心情吃點心?不過她也沒理由對人家上廁所的事大驚小怪,只得回到自己位置上,小聲叫過梨兒吩咐,讓她悄悄兒去更衣處找一找謝老太太和謝映容。如果她倆確實沒什么異動,那自然皆大歡喜,但如果有古怪的話,就得立刻回來向自己稟報。 梨兒本來看戲看得挺高興的,領(lǐng)了這個命令,還有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不過她是個十分忠心的丫頭,姑娘吩咐了,就會老實去干活,立刻就悄然下樓去了。 沒過多久,她又重新跑了回來,面上猶帶幾分困惑。她向謝慕林報告,并沒有找到謝老太太祖孫倆,還問過掃地的小道士,知道她們并不是往更衣處的方向去的,而是走的另一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