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0章
書迷正在閱讀:隨身空間:我在鄉(xiāng)下佛系養(yǎng)老、問心、謀愛(青梅竹馬)、周她復始、狩獵遺跡、糖和紙飛機、關于我們(BG H)(短篇合集 包括1V1 骨科等)、公主能有什么壞心思呢(甜寵 1v1)、強迫降雪(校園 1v1 強取豪奪)、守寡后我被亡妻罩了[種田]
可現在徒弟不在啊。 楚摘星在心中第無數次想念自己乖巧聽話的徒弟,然后一目十行的掃過折子。 這份折子是原平野城的世家大族及宗門的掌權人聯名上的,其大意為感謝楚摘星的救命和援手之恩,對她將討虜將軍府設在此處表示了歡迎,表明如果有需要可以隨時向他們開口的臣服意愿。最后祝她身體健康,諸事順遂,小心翼翼詢問是不是有那個榮幸親自上門拜謁。 辭藻優(yōu)美,引經據典,可惜楚摘星看是看明白了,但十分嫌棄如此繁瑣,換個文化造詣稍微差點的都看不懂。 心中有了主意,以后她這討虜將軍府的公文必須簡明扼要,最好是用大白話,三句話就進入主題,少些表面文章。不然莊聿這種博聞的還好,看懂不是問題,她打算從弟弟手下抽的那些干吏就要抓瞎了,說不得還會被糊弄。 楚摘星一邊想著這份精簡公文的檄令該怎么寫,一邊根據自己的日程安排回復上了時間,允許他們上門拜謁。 如今重建平野城的步驟才進行到移民安置,還是需要借助這些原先世家大族、宗門的招牌一用。 而且這些人用著也放心,無需太過擔心會反水。 一則這些人的命都是她從源手頭救出來的,時下儒學漸深,時風質樸尚義,這救命大恩擺在眼前,無論這些人愿意不愿意,背叛她都是一個已經被徹底劃掉的選項。 否則世人的眼光和議論都能讓他們再無容身之處。 二則他們雖是被楚摘星救出,撿回一條命。但落到源手頭哪里討得到好去,受到傷害最小的都是修為跌落一個大境界,需要不斷短的時日修養(yǎng)才能恢復元氣。 再加上往昔所倚仗的勢力宗族被一掃而空,就像是那被拔了鉗子的螃蟹,失去了橫行霸道,縱橫一方的本錢。 如今他們失了勢,空出這么大一塊地盤來,要是沒有楚摘星這個突兀冒出來的討虜將軍鎮(zhèn)著,早就被外面那些虎視眈眈的扒皮抽筋,敲骨吸髓了。 相較之下,楚摘星只是要了他們的地盤,再借用了他們的名頭,沒有借他們祖產和項上人頭一用,已經稱得上難得的仁義之主了。 所以哪怕和謝七溪一樣對楚摘星這個討虜將軍心存疑慮,還是忙不迭地過來拜山頭。 一群被嚇破了膽子,惶惶不可終日的可憐家伙罷了。也不知道到時候能不能從中挑出兩個得用的,否則哪怕是掛招牌,她都嫌浪費靈石。 楚摘星很快就處理好了這件事,不過第二件事就沒有那么容易了。 第二份折子的內容同樣是拜謁,不過人變成了附近玉皇朝的官員。 要說對楚摘星這個橫空出世的討虜將軍反應最大的是哪些人,那必須得是玉皇朝的官員們。 他們在玉皇朝中深耕多年,太清楚玉皇朝對名位上的慳吝了。別說是開府建牙這種位極人臣的超品待遇,就是兢兢業(yè)業(yè)一輩子,想弄個二品致仕也不容易。 雖然楚摘星昔年在中千世界身先士卒,誘敵深入,盡殲入侵中千世界的數萬大軍的戰(zhàn)功非常大,論功行賞別說是得個討虜將軍,開府建牙,就是封侯也未嘗不可,但朝中昔年對她的態(tài)度不說是視而不見吧,也能說是自生自滅。 這功勞可是踩著他們玉皇朝的人才得到的,不抓她小辮子找她麻煩就算了,還想著得封賞?做夢去吧。 結果態(tài)度突然就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不僅盡錄前功給了封賞,這封賞的程度還異乎尋常,居然是自由選擇地方開府建牙。 也就是謝七溪還沒來得及把消息給傳回宗門去,否則以楚摘星現在掌握權利之寬泛廣大,少不得要被人說一句奉旨造反。 前后相差如此之大,這些人想要前來一見探探口風也是正常。 要不是現在高層傾巢出動去了外域鎮(zhèn)守,一時間聯系不上,他們都想問一問楚摘星是不是剛被查出是上面哪一位的私生女了,不然完全沒道理這么干啊。 不過無論如何,彼此間名位懸殊,楚摘星年少早貴已是板上釘釘的事實,他們要還是不會看眼色,及時來燒熱灶頭,今后被穿了小鞋可沒處哭去。 楚摘星看著折子,心中暗罵,一群辦事不行,鉆營挺會的廢物簍子。 她還真不是信口開河,玉皇朝都危險到了昊天以身作則堅守在第一線的地步,所以但凡有些能為的絕對都被昊天抽走了。否則也不會發(fā)生在她來到平野城之前,駐守此地的玉皇朝官吏就在先前一波的魔潮中棄城而走的事情。 況且昊天確實用實際行動表明了他的放權和支持,可彼此斗了那么多年,不使點小絆子都和他小肚雞腸的人設不符。 一個良才也不會給她留,糧倉頂多給她留個底。 所以她也沒真的像那份天旨上所寫,找個物阜民豐的地方說開府。 只是這幫混蛋,實在是見了糟心,不見又怕他們惶恐不安,逼急了跳墻,給她搗亂。 罷了罷了,還是見吧,左不過惡心一陣,到飯點的時候少吃一碗飯罷了。 楚摘星筆走龍蛇,快速把第二份折子給批了。 至于第三封折子,是莊聿寫的。 內容是請求她仿照玉皇朝科舉之例,開科取士,挑選良才充實官吏缺額。 至不濟也要把開府建牙中的察舉權給用起來,四出使者前去征辟,不然現在因為人少施政還比較容易,等到往后人再多一些,阻力就會成倍增長,還是要未雨綢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