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書迷正在閱讀:隨身空間:我在鄉(xiāng)下佛系養(yǎng)老、問心、謀愛(青梅竹馬)、周她復(fù)始、狩獵遺跡、糖和紙飛機、關(guān)于我們(BG H)(短篇合集 包括1V1 骨科等)、公主能有什么壞心思呢(甜寵 1v1)、強迫降雪(校園 1v1 強取豪奪)、守寡后我被亡妻罩了[種田]
甚至還想以這只是從玄武天庭遺跡中發(fā)現(xiàn)的功法, 斷代久矣, 傳承無序為由不認北斗門是玄武大帝的傳承。 北斗門的開派祖師也是性剛之人,直接把訴狀貼到了一朝二宗的山門口, 大有你們不給個說法, 老子就把這件事捅到三千世界盡人皆知, 看你們這些自詡為大帝傳人的宗門臉往哪擱,一點香火情都不顧。 扯皮扯到最后, 上界宗門收回了玄武天庭遺跡,作為交換, 北斗門被承認是玄武大帝的道統(tǒng),擁有興州為地盤招收弟子。 但上界宗門不滿祖師的態(tài)度, 在這上面也動了小心思,只承認北斗門是斷代傳承,所以只能稱門,而不能稱宗。 北斗門但凡有天才弟子進入上界,總是受到的打擊比優(yōu)待多。據(jù)分析心態(tài)大概是這樣的,要是再冒出一個像玄武那樣的絕世猛人,他們又該怎么辦。 所以啊,無論什么事都有兩面性。玄武大帝留下的偌大威名,到現(xiàn)在成了后輩弟子前進路途上的障礙。 那前來和楚摘星敘話之人能在四海會中擔當管理之任,顯然不是個蠢的,一見楚摘星面對自己的笑臉毫無反應(yīng),還擺起了高冷的劍修范,立刻就反應(yīng)過來自己剛剛那話說的是戳到人了。 心中略一思索就猜到了端倪,臉上笑容更甚,拱手道:“在下趙恭,如今忝為本界四海會西域探聽聲息執(zhí)事。整個昭武中千世界現(xiàn)有五位記錄于冊的筑基期劍氣境劍修,我觀足下并非其中任何一位。 心中歡喜我界又有一位英才,心中歡喜,這才出言相問。并非有意窺探足下虛實,萬望勿怪?!?/br> 見楚摘星臉上露出點笑模樣來,趙恭知道自己是猜對了。 據(jù)他們得到的消息,昭武下轄的小世界就算不足三百,相差也不遠。小界多年氣運累積,時不時會出一兩個驚才絕艷之輩,所以偶爾也會應(yīng)在一些不好直說的宗門身上。 比如說南境的明心山莊,那是見到墨羽劍派飛升上界的弟子就要動手。就是因為墨羽劍派曾經(jīng)有個飛升上界的弟子拜入明心山莊,把明心山莊最有潛力的三少莊主給拐走了。 破壞了明心山莊上升勢頭還不算,還始亂終棄,壞了那位三少莊主的心境,讓明心山莊淪為整個南境的笑柄。 趙恭估計楚摘星應(yīng)該也是這種情況,說出口可能就要被追殺了。心中暗暗告誡自己,以后說話還是要多考慮一些,剛飛升上界的小界修士還沒適應(yīng),個個身上都和長著刺猬似的,一個比一個扎手。 在趙恭的刻意緩和與結(jié)交下,兩人的關(guān)系很快步入了正軌。至少是趙恭認為的正軌。 一個小界而來剛二十歲的劍氣境劍修,是非常值得結(jié)交的,更何況這人還救了自己等人的性命。 “楚道友這佩劍,甚是不凡啊?!?/br> “師傅給我的?!?/br> “那為何這么早就上界呢?一般有潛力上界的弟子至少都會護持宗門一段時間報恩吧。” “他們都打不過我,師傅說再讓我待下去也沒意義,讓我上界見識一下更多英才。” “那楚道友你是如何上界的?” “本宗和某位大能有舊,托那位的福,得了一塊登天令直接來的。” 這是楚摘星早就和董成商量好的言辭,成功把趙恭給搞懵了。 這尼瑪完全反常識?。?/br> 能直接從上界大能那直接搞到登天令,還縱容天才弟子早早上界,說明宗門底蘊雄厚,不缺這個天才弟子護持宗門。 這樣的宗門在昭武下轄的小世界中屈指可數(shù),屬于四海會的重點觀察對象,而他很肯定下轄天機閣最近二十年的情報中沒有匯報過似楚摘星這樣的天才弟子。 而若是從非昭武下轄的小千世界中飛升上界,那又不至于對出身諱莫如深了。 趙恭試圖在自己所有已知的情報中湊出楚摘星的身份,卻在腦中遍尋昭武所有小世界的情報后默默放棄,什么都沒有。 其實也是有的,只不過在三百年之前有關(guān)流影小世界的的情報就被列為了絕密,趙恭這個級別根本無權(quán)查詢。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許多人不知道昭武還下轄流影這個小世界了。 趙恭已將楚摘星列入戒備心很重的修士名單中,他甚至認定連楚摘星這個名字都是假的。將來三榜之上若是出現(xiàn)一個陌生名字的劍修,那必定就是眼前之人了。 天可憐見,楚摘星到現(xiàn)在為止就名字沒騙他了。 腹誹是一回事,趙恭面上對楚摘星這個救命恩人還是很熱情的,只要不涉及機密,稱得上知無不言。 “你們?yōu)槭裁慈ゴ竽凶鲑I賣?那只沙蝎又為什么襲擊你們?” “因為有賺頭,灰雕一族和地龍一族正在爭奪天熙綠洲,雙方需要大量的靈石、靈炮、靈箭。從最近的淄河城運過去,除去損耗,最少還有五倍的利潤。那只沙蝎襲擊我們,也是因為有利可圖?!?/br> 最少五倍的利潤,難怪這片沙漠中沙暴不斷,還是有行商。 “那為什么不用飛梭或者飛舟,又快裝載量又大。而是用車仗?” “楚道友,這西域沙漠里沙暴不斷,又沒有規(guī)律,飛梭和飛舟要是撞上了,一次維修費就能把一趟的利潤給全搭進去。” 明白了,這是用了運輸工具就有可能賺不到那么多錢了,人命沒有交通工具金貴。 四海會果然不愧是元寶宗費盡臉皮也要抱上的大腿,這幅死要錢的模樣,真是如出一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