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但我拒絕感化反派、團寵?quán)编比龤q半、重回高二活出精彩、重生九零當學(xué)霸,她被七個哥哥團寵了、重生之你為什么不愛我了、我靠美貌值通關(guān)副本、小怪物,你走錯片場了
戚長璟帶著笑意的聲音適時從頭頂傳來:“小哭貓?!?/br> 時佑安臉爆紅,忍不住抬頭氣鼓鼓地瞪了戚長璟一眼。 ……雖然瞪的沒什么威力就是了。 小老虎跳到兩人中間,好奇地仰著腦袋左看看又看看。 “今日除夕,玉奴可有想去的地方?”戚長璟問,“朕陪你一同去?!?/br> 提到這個,時佑安的心又活泛起來,壓下升起的一點兒興奮,他裝作不在意提到:“既然是除夕,京城或許會比往日熱鬧不少罷?” 年三十本是忙碌的一天,晨起之后,人們往往把事先預(yù)備的芝麻秸插于門框窗臺,口念“藏鬼秸中不令出”,也有把芝麻秸從堂屋門口撒至大街門,一家人往復(fù)踩踏,謂之“踩歲”。* 平民百姓家往往由一家人共同撒芝麻秸,而在宮中,自然是不必圣上和郡王親自動手,早在子時,就已經(jīng)有太監(jiān)宮女準備好了芝麻秸,動作迅速地撒在了大小宮道上。 尤其是圣上和郡王殿下會經(jīng)過的路,按照紀得全的意思,那是一定要撒的滿滿的。 只有宮里的貴人們踩上了,他們這些個做奴才的才能跟著轉(zhuǎn)運不是! 除去踩歲,到了三十夜,宮里還要由宮女們在院內(nèi)放一個銅盆,里面堆滿一些松柏枝條,點上煙,叫“燒松壺歲”,只為讓它冒煙,意為年年,謂之“熰歲”。* “今晚本應(yīng)‘辭年’,只是宮里并無什么長輩,僅有你一人算是晚輩,朕同長珩卻也不愿受禮,‘辭年’也就罷了。”戚長璟道。 “燒松壺歲”之后,按照習(xí)俗,晚輩需向長輩磕頭行禮,然后按照長輩、晚輩的順序相互鞠躬,稱為“辭年”,之后再圍坐在一起吃飯,謂之“壽歲”。* 只是戚長珩無論如何都不愿意受時佑安拜禮,按照他的話來說就是:“玉奴雖然喚我一聲小舅舅,可是在年齡上,我也不過是比他大上五歲,我才不要這么年輕就做長輩!\" 時佑安年二十,方弱冠,戚長珩年二十五,戚長璟年二十八,三人之間年齡相差均不大,這“辭年”之禮,無論如何都做不了。 戚長璟接著道:“雖然不必’辭年‘,可是晚上的’壽歲‘無論如何還是要吃一頓的,只是長珩今日不知又去哪里胡鬧,晚上應(yīng)當來的遲些,待天放晚的時候,朕同你出宮看一看,順便接他回宮。” “小舅舅去做什么了?”時佑安好奇問道,“怎么除夕還要出宮?” “他?”戚長璟語氣莫名,隱約間似是還帶著點不留情的笑,“受邀赴宴去了?!?/br> . 受邀赴宴的戚長珩此時正一臉不耐地坐在位子上,手指有一搭沒一搭地放在桌面上輕輕瞧著。 ——看著分明是個不好惹的主。 只是席上的眾人看在眼里,卻也無人敢惹。 笑話,這可是大名鼎鼎的成親王!就連圣上都縱容的厲害,甚至連犯了圣上名諱圣上都不曾讓他改名,誰敢惹? 側(cè)位的乃是如今朝中新晉的紅人,御史大夫蔣庚年蔣大人。 蔣庚年一身竹青彈墨萬年青大袖衣,面容疏朗和煦,端的是一派清風(fēng)霽月的青年才俊的模樣。 “殿下千里迢迢回京,微臣等人竟是拖至如今才來宴請,當真是失禮,”蔣庚年起身拱手,“還望殿下海涵?!?/br> 他舉起酒杯,一飲而盡。 戚長珩稍稍側(cè)目,略抬一抬手當做回應(yīng),也舉起酒杯屈尊降紆地抿了一口。 眾人這才悄悄松了一口氣。 是哪個沒腦子的,早不請晚不請,偏偏要到年三十出來喝酒? 戚長珩陰著臉。 他本來還想著同玉奴寶貝出去放煙花呢?。?/br> 蔣庚年敬酒之后,桌子上的其他人也紛紛效仿,一個個輪流對著戚長珩說吉祥話兒。 到了聶隨的時候,他晃蕩著站起身,舉著酒杯的手竟是微微顫抖,差點把酒都撒了,還是身旁的同僚好心攙扶,這才免得聶隨當著成王殿下的面出丑。 “聶小將軍今日怎的這樣無精打采?”旁邊有人關(guān)切地問,“瞧著眼下發(fā)黑,像是連著幾日沒睡好一般?!?/br> 聶隨今日卻是沒穿往日的樸素黑衣,而是換上一身暮云灰浮光錦厚直裰,頭發(fā)也用皮帶銅扣發(fā)冠規(guī)整地束起。 這樣明顯用心的打扮,一看便知不是聶隨自己愿意穿的。 如此裝扮,本應(yīng)當襯的聶隨更是風(fēng)流倜儻,可此時看著卻反倒縈繞著一股揮之不去的郁氣。 前些日子的游春宴上,聶老將軍當眾向郡王謝罪轟動京城,待在家中的聶隨當日便知曉了此事。 聶家的臉,都因為此事被丟盡了。 聶老將軍一向以清譽聞名,如今卻是時不時被人戲稱“佞幸”之輩,竟然也因著郡王向圣上服軟。 不單如此,甚至有傳言說,聶老將軍請罪當日,那郡王卻是跋扈至極,當著一干朝廷重臣的面,生生讓聶老將軍跪了許久才讓其起身。 流言眾多,聶隨卻在知道父親給那個郡王跪下謝罪之后又在家里發(fā)瘋,被聶將軍關(guān)了許久才放出來。 “是啊,凈之的眼底怎的這樣黑?可又是同聶老將軍生氣了?”又一人開著玩笑,“聶老將軍該不會又給凈之動家法了吧!” 有人開了這樣的話頭,見成親王沒什么反應(yīng),其他人也漸漸敞開了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