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書迷正在閱讀:【耽美1v1】見、我怎么和死對頭網戀了、CP可以冷門,但不能邪門[電競]、名臣養(yǎng)成系統(tǒng)、目標是當天下第一、小魅魔(目前1V1 BG,H,簡體)、半生春天、無聲(1v1)、過招、rou櫻桃(產奶,校園H)
我只知道親吻我的這個男人是誰,我多渴望把這個人揉進我的骨頭里,與他完美地結為一體。 我:這叫重溫舊夢。 我:嘿,袁兄弟,你咋一臉惆悵呢。 袁皓然:我好像知道了自己輸在哪里了。 我:輸在哪里了? 袁皓然:他一直想要的都是一種明目張膽的偏愛,是我給不起的,郜曦那個小子雖然很花,可他偏偏足夠熱情,足夠為他癲狂,這些都是我身上沒有的浪漫。 我:說的也是,祝你好運吧。 我:那么多年了,你還是放不下嗎? 袁皓然:也就這樣吧,畢竟我是個男配,如果我也找了個人去愛,好像我就變成薄情郎了。 我:難為你了。 袁皓然:不難為,每個人心里面總會有一個不可能的人,我們都一樣。 我:喜歡,不一定合適呢,我看安宸在渴望的其實也是他內心深處最缺乏的東西。 安宸:嗯,你們兩個還在說我嗎? 我:沒有了,我保證。 我:大家一起來跳支舞吧。 我:讓我們在歌聲中,在歡笑之中結束今天的節(jié)目。 安宸:可以,我贊成。 郜曦:我寫了新歌,只屬于宸哥你一個人的。 安宸:嗯,今晚唱給我聽。 我:你們兩個有點過分哎,都沒到七夕就開始撒狗糧了。 郜曦:不爽的話,你也可以。 我:喂喂喂…… 安宸:別生氣哈,他就這樣個性。我:好,我忍。 下次不請你來了! (今天的節(jié)目錄播很愉快,由于安宸和郜曦、袁皓然他們都是老演員了,我們配合得也很好。) 順帶一說,郜曦確實是個很有音樂天賦的人,袁皓然和郜曦不分秋毫,可是郜曦還多了一點運氣,所以他們兩個人真的是截然不同的命運。 我也惋惜過袁皓然的遭遇,但我明白,當那封信交到安宸手中的時候,他們兩個都釋懷了。 這是一個不完美,但卻很好的故事。 第一百七十章逸炎篇 今天打算來個特別采訪,于是,我直接去到了顧家,現(xiàn)在是晚上十一點半。 估計這個點顧炎和李逸還沒睡,他們睡得挺晚的,這倆都愛夜間活動,特別要數(shù)李逸,他完全就是夜間工作者,他的眼睛可以看清黑夜的事物,視力特別強,他和尋常人不一樣,感情他能開夜視。 我敲響了顧家的門,出來迎接我的是一個新管家,之前的老管家已經告老還鄉(xiāng)了,所以他們招了新人,不過聽顧炎說,新人沒有舊人懂他們心思,很多事情還要教。 管家把我?guī)У搅藭痛髲d,我讓后面的人開始錄像,采訪是直播形式,真實性還原度都比較高。 我:顧三少很久不見啊。 顧炎:嗯,有事嗎,無事不登三寶殿。 顧炎說得很有道理,沒事我哪能來找他們。 我:顧大少爺,問個問題唄。 顧炎:你說。 我:你會在意李逸的過去嗎,比如,他曾經和林邵那些事情,還有李逸一直很崇拜愛慕林邵。 我:因為他們更早遇見,所以不管你怎么努力,林邵在李叔叔眼里始終是第一位的。 顧炎:在意的,很在意,特別在意,但我不能怪李叔叔,怪我,這要怪我,因為我沒有早一點出現(xiàn),因為這個原因,導致他喜歡林邵,如果我早一點出現(xiàn)保護好年幼的他,可能就不一樣了。 我:看來你真的很愛李叔叔,這樣說來我有點羞恥,我覺得自己會吃醋。 顧炎:你說來聽聽,你的故事。 我:今天一大早我點開帖子不小心看見了他之前發(fā)的帖子消息,一直拉到了底,因為看見了他十個月之前發(fā)的帖子是和一個愛慕的人表白。 我:他說過自己是因他而來的,其實也沒什么,不過聽口述和自己親眼看見,始終是有區(qū)別的,很大的區(qū)別,因為我感受得到那種熱情,小心翼翼的愛慕。 我:我難受了很久,雖然煩躁,但我還是一路翻了下去,結果看見另一個人給他的畫,然后他還是寫的各種感激,其實我在意的還是最早時的那篇表白信。 我:他沒有得到對方的回信,我試圖通過不同方式說服自己,但還是很難,因為我會想到自己曾經逼著他承認我們的關系,最后逼得他公開說了那么一句話。 顧炎:這個……你繼續(xù)說。 我:我用真心待你,但不執(zhí)著于你,活在緣分中,而非關系里。 顧炎:看到一句話,和這句話有些相似之處的哈。 顧炎:我告訴你,我喜歡你,并不是一定要和你在一起,只是希望今后的你,在遭遇人生低谷的時候,不要灰心,至少曾經有人被你的魅力所吸引,曾經是,以后也會是,這是村上春樹的,不知道有記錯沒有。 顧炎:我吐槽下,這像是分手說的話,別罵我。 我:..... 顧炎:咳咳咳,這件事,我只說自己的看法,首先,關系的話對于向往自由的人來說,是煩惱根源,我們要享受緣分來時的所有關系,所有的事都是對人生的一種歷練。 我:繼續(xù)說下去。 顧炎:任何的解釋都有其對錯之分,我也是個相信緣分的人,并且會因為緣分的出現(xiàn)而非常欣喜,小心翼翼的維護一段感情,但是我不會在進入戀愛關系后還拿緣分說事,所有的緣分在我選擇你之后,都會慢慢消散,而我們在慢慢地攙扶理解,這才是我心之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