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幕教我做女王(基建) 第152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和美強慘繼子上了帶娃綜藝后、繼室千金、嫁給殘疾哨兵,帶他重返SSS級、我在年代文里擺攤、穿書后我靠玄學(xué)爆紅全網(wǎng)、寡母對照組不干了[六零]、長嫂、七零海島擺爛后媽、直女在ABO世界里一天25小時反同 (h)、春思亂
鄭國君侯們已經(jīng)自覺的把太子遺忘,根本就沒人提他,任由他在姜國做質(zhì)子。鄭國太子為了自己的小命,也在默默減少自己的存在感。 有宋國這個外部的強敵,留給鄭國內(nèi)斗的時間也不多,在宋國軍隊打到都邑之前,新一任的鄭王的爭斗就有了結(jié)果。 沒有盛大的繼任儀式,新任鄭王一上臺,就聯(lián)合起鄭國的諸位君侯,和宋國的軍隊正面硬剛。 有地理優(yōu)勢,也有群眾優(yōu)勢,鄭國很快就奪回了幾城,開始反擊送宋軍。 軍隊來來去去,遭罪的是底層的百姓,家中的存糧都被搜剿個干凈不說,壯男壯女還會被拉壯丁,去后勤幫忙運輸糧草。 在宋鄭兩國你來我往的爭斗中,鄭小白所守的那十座城簡直就是一股清流,宋鄭兩國的兵卒,無人敢踏足。 對鄭國軍隊,鄭小白的態(tài)度友善,“友軍,大家都是友軍。我姜國還在后方幫你們牽制宋國呢,要不然宋國更囂張?!?/br> 對宋國軍隊,鄭小白就故作威嚴(yán),“我姜國和宋國只在邊境對峙,還沒動用大炮,你們要是真想兩國交戰(zhàn),那你就來打我。你看王上會不會替我們出氣。” 他也就是說的硬氣,但誰要是真打來,他能立馬投降,絕對不會有一絲猶豫。 畢竟姜蓁都說了,他們的命最重要。不過他雖然會投降,但他敢保證,他自己那顆心,絕對是屬于姜國的。 在他臨走前,姜蓁說的那番話,已經(jīng)把他徹底的給收買了。鄭國通緝他,姜蓁卻重用他,傻子都知道該怎么選。 打點好兩國的軍隊之后,鄭小白也沒閑著,帶著各城的官員,清點土地,收攏城池周邊的鄉(xiāng)民,了解各城的信息。 鄭小白準(zhǔn)備按照秋月的辦法,收繳貴族手中的徒土地,分給普通百姓。 但貴族可不單單只有地,他們家中還有童仆和護衛(wèi)。 為了自己和諸位新上任官員的小命著想,鄭小白最先做的就是花錢從貴族手中買糧,然后重新安排郡內(nèi)的百姓服兵役。 就他們身邊那點護衛(wèi),關(guān)鍵時刻頂不了什么事。 在鄭國官員撤走的時候,倉庫中的糧食、奴隸和財物,他們都搬走了,因為這是屬于鄭國的東西。 糧食都沒了,城中服役的兵卒,自然也就散了,如今鄭小白需要做的就是重新把這些人安排起來。 但各鄉(xiāng)的人做鄭國人做久了,對鄭小白這個姜國官員,免不得有些害怕和擔(dān)憂,弄得鄭小白這個郡守,還得拉下面子,親自去做大家的思想工作,因為就他的名聲最大。 “我才離開鄭國多長時間,你們就不記得我了?我是之前雪災(zāi)期間,帶著災(zāi)民造反的鄭小白啊……” “所以你真是姜國派來的諜者?” “胡說。我之前帶著災(zāi)民造反,可不是姜王指使的,是因為我縣內(nèi)的百姓快要餓死,我沒辦法才出此下策的。” 鄭小白一臉正氣的說道:“當(dāng)時我就只是個縣令,我管不了別人,只能管我縣的百姓。反正今年鄭國雪災(zāi)的時候,我護著我縣內(nèi)的百姓搶到糧食,吃飽飯了,沒餓死多少人!” 若不是鄭小白身上穿著一身官服,他說話的樣子像極了一個盜匪,正大光明的說著自己當(dāng)初帶著鄉(xiāng)民搶糧食的事情。 對這批心里有些抵觸的百姓,鄭小白也沒來硬的,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說道:“郡內(nèi)沒有兵卒,等宋國的軍隊打來,你們的父母孩子怎么辦?家里的糧食地里的田怎么辦?重建郡內(nèi)的軍隊,也是為了保護你們自己……” 鄭小白好歹能拉著一批隊伍跟著他造反,這點口才還是有的,很快就說動郡內(nèi)的百姓開始正常服兵役。 手里有了軍隊,鄭小白就不客氣了,放開手來禍禍城中的貴族,把他們手里的田地收歸國有,然后再分給各鄉(xiāng)的百姓。 只這一招,他就獲得了郡內(nèi)大部分百姓的支持。 “趕走了大批貴族,空出的良田太多,給百姓分完,還剩一半,怎么辦?”農(nóng)官向鄭小白討主意。 就算給百姓分土地,也不是亂分的,農(nóng)官也會根據(jù)這家的人口來分,分多了種不過來,也是一種浪費。 “還能怎么辦?偷偷摸摸的招攬鄭國百姓唄?!编嵭“桌硭?dāng)然的說道:“我原本就是這么打算的?!?/br> 有鄭小白這個不怕事的在前面頂著,在宋鄭兩國交戰(zhàn)的時候,這十座城就偷偷打開城門,對鄭國的百姓伸出了橄欖枝,“來呀~來呀~來呀~來呀~~~” 第169章 什么都不知道 敢舉兵造反的君侯常見,因為他們有大批的護衛(wèi),還儲存有糧食和武器,成功的概率還算大??膳e兵造反的臣子和庶民就很難得了。 雖然這個時代的大臣,主打的就是一個文武雙全,但鄭小白沒有任何積累,直接領(lǐng)著災(zāi)民和鄭王叫板,骨子里也是個狠人,要不然姜蓁也不會放心把這塊飛地交給他來管理。 反正只要姜國和宋鄭兩國沒鬧翻之前,鄭小白就絕對不會吃虧。 沒有一層又一層的上官壓人,鄭小白和那群新上任的官員們,全都放開了手腳辦事,安排軍隊巡邏,防止?jié)⒈M入十城郡內(nèi)變成盜匪。 要先保障安全,才能保證后續(xù)的生產(chǎn)工作。 “新糧種已經(jīng)種下去了,但咱們來得晚,已經(jīng)過了農(nóng)時,今年的收成應(yīng)該不會太好?!鞭r(nóng)官的表情擔(dān)憂,“今年各城的收益要是低了,不說王上,諸位大人那關(guān)都不好過。” 這十座城不單單只是姜國的城池,還是諸位重臣的封地,他們愿意勞心勞力的幫忙,圖的就是年底的收獲,總不能讓人白白補貼。 “怕什么,咱們盡人事聽天命,多澆水多施肥,今年的收成總能填飽肚子,等忙完了地里的事情,咱們還需要在農(nóng)莊養(yǎng)豬羊雞鴨,這些牲畜也能給咱們掙不少錢???nèi)的果子多,我還想弄個酒坊。鄭國這邊的織機都得千里迢迢從姜國買,咱們也可以弄一個織機作坊,等今年棉花收獲,咱們還能賣棉花種子……” 鄭小白隨便理一理,就全是生財?shù)穆纷?,一點都不擔(dān)心今年的稅收。 他甚至還想著用大筆的錢財,拍好姜蓁和郭凡等人的馬屁,如此,這十座城才能得到姜國的疼愛。 做飛地的郡守,實在是太沒安全感了,沒有一個堅強的后盾,那是絕對不行的。 通過幾年的推廣,姜國的棉花產(chǎn)量,已經(jīng)勉強能滿足國內(nèi)百姓的需求,今年姜蓁就會解除賣棉花的禁令,棉花種子可以向國外流通。 這十座城占據(jù)地理優(yōu)勢,可以直接把棉花種子賣給鄭國人或是宋國人,能趁這兩年的機會,撈不少錢。 除了棉花,新式的織機也格外的重要。 布價暴跌的事情,在各國貴族心中,都留下了一個濃重的心理陰影,估計他們短期內(nèi)都不敢大量囤布了。 把各國布匹價格打下來的,就是這些新式的織機,鄭小白敢保證,自己要是把新式織機的作坊弄出來,那生意絕對火爆。 但各種賺錢的作坊和高產(chǎn)的糧種,只能豐富百姓的物質(zhì)生活,想讓他們真心認(rèn)同姜國,就得讓他們認(rèn)同于姜國的文化。 把地里的那些事情忙完,鄭小白就開始著力于縣學(xué),培養(yǎng)軍隊中兵卒,還有各鄉(xiāng)的鄉(xiāng)民識字。 城中的基層官吏,對簡化字的讀寫,并沒有什么障礙,鄭王之前也在鄭國推行過簡化字,要求官員上奏章和記錄資料都要用簡化字。 他們現(xiàn)在需要學(xué)習(xí)的重點是姜國的律法。 但更底層一點的兵卒和庶民,以前根本就不識字,對鄭國官方用字的變化無知無覺。 姜國發(fā)展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很多成功的郡縣模板,全都杵在那里任由大家學(xué)習(xí),鄭小白就直接照著藍河縣開始抄作業(yè)。 “縣學(xué)的學(xué)生,先多招一點,再弄個黑板,免費教大家識字。每旬都安排老師去鄉(xiāng)里教一教鄉(xiāng)里的小孩,說不定還真能淘出好苗子……” 鄭小白這一通忙活下來,一個月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這個時候,鄭國和宋國還沒決出勝負(fù)。 一個月前,鄭小白為了增加郡內(nèi)人口,暗戳戳的派了許多人在百姓的隊伍里搞宣傳,帶回了不少能種地的百姓,現(xiàn)在都已經(jīng)過了播種的季節(jié),依舊有不少人前來投奔。 這個時候,農(nóng)官就犯了難,對鄭小白問道:“是安排他們開荒,還是安排他們?nèi)プ鞣??不給他們分地,他們怕是要鬧的。但讓他們這時候去開荒,也不會有什么好結(jié)果?!?/br> 荒地前兩年的產(chǎn)量不高,哪怕有肥料也不行。如今又過了春耕的季節(jié),新加入的百姓家中如果沒有存糧,今年就會餓肚子。 他們這個十座城的新郡,離姜國有些距離,想及時的獲得支援也不容易,并沒有那么多存糧去幫百姓度過難關(guān)。 作為一個帶災(zāi)民造過反的官員,鄭小白深知其中的厲害,果斷收手。 “別在挖鄭國墻角了,咱們吃不下了。但是咱們可以讓城中百姓雇傭鄭國人幫忙開荒,畢竟這農(nóng)莊的種植手冊上說了,高產(chǎn)的糧種廢地力,需要輪種,沒有足夠的地怎么行?!?/br> 姜國以前也有許多無田無地?zé)o房的人,只能給別人做傭耕,唯一比奴隸好一點的是,他們沒有賣身,不會被人打死。 但后面清查了土地人口,鼓勵大家開荒之后,很多百姓也擁有了自己的土地。 就現(xiàn)在的植被覆蓋率,還有野生猛獸的數(shù)量,比起大自然來,人類更需要姜蓁保護。 新開出來的荒地,以后不僅屬于自己,三年內(nèi)還不用交稅,十城中許多百姓都心動,只是家中人力不夠,根本就做不到。 郡內(nèi)的人受姜國庇護,沒受到戰(zhàn)火侵?jǐn)_,日子過得比外頭的百姓好,為了家中能多幾塊地,咬咬牙,還是能請人開荒的。 打定了主意之后,鄭小白就拿起大喇叭,對外義正嚴(yán)詞的公告道:“城中已經(jīng)清點完戶籍,鄭國百姓別再來渾水摸魚了,我姜國就不是會挖墻腳的人!鄭國人就算來了我十城的地盤,也拿不到姜國的戶籍,分不到地,只能替人開荒掙點糊口錢……” 這個公告一出,十城周邊的鄭國百姓心里就是一個咯噔。 在他們猶豫的這個短暫時間里,機會已經(jīng)悄然流逝,明明在這之前,他們身邊還有親人好友,為了避開戰(zhàn)火,去投靠了十城。 “上次大姨托人來送口信,說這郡內(nèi)的官員真分地給糧種的時候,咱們就該一起搬過去的,如今卻是遲了……” “我這不是怕他們坑人嗎?萬一咱們一去,他們就把咱們綁了,稀里糊涂的賣去做了奴隸怎么辦。姜國一直缺人,每年都在大批大批的買奴隸?!?/br> “就你這思前想后的,啥事都辦不成!等下次宋國的軍隊再打過來,把家里的存糧搜刮干凈,你說咱們怎么辦?” “大不了就去十城那邊,幫他們耕地……” 十城郡周邊的百姓捶手頓足,新任鄭王卻是大夸鄭小白仗義。 “像鄭小白這么耿介之人,我那老哥哥非但不重用,還通緝他?怪不得他會寒心出逃?!?/br> 鄭王搖了搖頭,好似在為上任鄭王那謎一般的眼光趕到惋惜,貼心的說道:“我記得鄭小白的通緝令好像還在,撤了吧。鄭小白對咱們鄭國還有情,咱們對他也不能無心?!?/br> “王上,撤通緝令,有些不太合適吧……”朝中大臣有些猶豫的勸道。 鄭小白究竟是不是姜蓁派來的諜者,還真不好說的,但他帶著災(zāi)民造反是事實,這通緝令其實挨得不冤。 別說鄭小白了,郭凡在宋國的通緝令,依舊還在,只是會不會生效就不一定了。如果郭凡代表姜國出使宋國,宋國肯定不敢把他怎樣。 鄭小白如今是十城郡守,這十座城又是敏感的飛地,他就算出現(xiàn)在鄭國王宮,大家也是不敢拿他怎么樣的。 可這通緝令代表的是鄭國的態(tài)度,直接撤回通緝令,就像是鄭國認(rèn)慫了似的。 “你們別忘了,姜國本就是我們?nèi)缃窭瓟n的對象,我們付出了十座城的代價,才請動姜國出兵?!编嵧跆嵝?。 “可姜國和宋國也沒真打起來啊。”部分大臣對此有些不滿,覺得自家做了個虧本生意。 可這話一出,另外一部分大臣就直接反駁,“若姜國和宋國真打起來,就不單單是我鄭姜宋三國的事了。衛(wèi)國和齊國必然也要參與進來?!?/br> 姜國的發(fā)展勢頭太猛,被四國的人都視作威脅,之前就已經(jīng)被四國聯(lián)合攻打過一次。 如果姜國真起了吞并宋國的心思,其他三國絕對不敢隔岸觀火,都會借此機會來圍攻姜國。 正是因為姜國還沒有動真格,衛(wèi)齊兩國才能穩(wěn)住不動。 “不管怎樣,如今宋國確實還需要姜國牽制,給姜國一個面子也無妨?!编嵧躅D了一下,真心的說道:“而且憑借鄭小白的作為,他也值得這個優(yōu)待?!?/br> 鄭小白一上任,就大張旗鼓的逼走了大批鄭國貴族,現(xiàn)在又對外聲明,不染指鄭國的百姓。 他給足了鄭國面子,又博得了鄭王好感,其他大臣也不好再多提通緝令的事。 鄭小白不再被鄭國通緝的事情,很快就傳到了十城郡的府衙里,聽得府衙里的官員們直呲牙。 “真把通緝令撤下去了?” “千真萬確。聽說這位鄭王很看重咱們大人呢?!?/br> “咦~~”一群人忍不住抖了抖自己身上的雞皮疙瘩。 “你們這是什么表情?難道我不配嗎?”鄭小白一臉理直氣壯的說道:“這些都是我應(yīng)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