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幕教我做女王(基建) 第92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和美強慘繼子上了帶娃綜藝后、繼室千金、嫁給殘疾哨兵,帶他重返SSS級、我在年代文里擺攤、穿書后我靠玄學爆紅全網、寡母對照組不干了[六零]、長嫂、七零海島擺爛后媽、直女在ABO世界里一天25小時反同 (h)、春思亂
糧種的事,干系重大,姜蓁不放心交給不信任的人來做,擔心對方開著她的船,去海外找個小島自立為王。雖然外面許多部落的生存方式還很野蠻,各方面都比不上中原,但那種有野心的反骨仔可不會在乎這個。 “太女放心,大家都明白,想要立大功,怎么能不冒險,大家心里都有數(shù)?!焙趬鸦氐?。 “樓船還沒造好,挑人的事不著急,你先把你的事忙完,明晚是你封侯之后第一次宴請賓客,可不要出什么疏漏?!苯杼嵝训溃骸澳悻F(xiàn)在已經是臧侯,不用再每日到我跟前來報道?!?/br> “做太女的貼身護衛(wèi)做久了,習慣了?!焙趬押┬α艘宦?,問道:“牧這小子,太女用得可習慣?太女要是不喜歡,紅葉也很合適。” 黑壯這么一提,站在姜蓁身后的牧表情就緊張了起來,他好不容易才當上這個侍衛(wèi)長,才當幾天呢,還不想下崗。 姜蓁回頭看了牧一眼,好笑的對黑壯說道:“他是你舉薦的人,還能有不好的?” “嘿嘿~~”黑壯憨笑一聲,“主要是這小子機靈?!?/br> 姜蓁身邊的護衛(wèi)長,其實就是一個升職的中轉站,周胖和黑壯,都是由護衛(wèi)長做起,再抓住姜蓁給的機會,就一躍成為了將軍。 牧能競爭過其他人上崗,全靠他在大峰郡立過功,姜蓁也有意提拔他。 【從阿蓁當初買的三個小奴隸就能看出,只要能有機會讀書識字和練武,就能在這個時代混出頭。普通百姓的機會還是太少了?!?/br> 【四國認清了現(xiàn)實,應該不敢再來招惹姜國,后面咱們姜國發(fā)展的時間多的是?!?/br> 【等把水泥路修好,阿蓁就能帶著我們到處看一看?!?/br> 【說起來還是陳冬最苦最累,郭凡和黑壯封侯,在都邑吃香的喝辣的,陳冬還在外頭搬磚,可憐?!?/br> 【農莊棉花快大批量成熟了,第一批棉衣,就給修大壩的民夫安排上吧。今年大河又發(fā)生水災,治水的事情拖不得了?!?/br> 【還有最后一小段路,都邑到大峰郡的水泥路就能修好了,想想水泥路那順滑的車速我就開心。】 修建大壩的時候,苦活累活可以交給奴隸做,但冬天來干活的民夫也要遭不少罪。 姜國以前沒有棉花,庶民又穿不起皮裘,衣服里就只能塞蘆花、鴨絨雞毛之類的東西,保暖效果不強。 今年姜蓁督促農官教大家盤火炕,情況會比往年稍好一點,但庶民能安穩(wěn)躲在家里窩冬的少,所以比起火炕,還是棉衣更靠譜。 姜蓁伸手摩挲著下巴,說道:“農莊的棉花,都邑的人都盯著,連父王也在關注,這第一件棉衣,我若是親手縫制送給父王,放在史書上,應該也能算是一段佳話了吧?!?/br> 【這是肯定的,棉花的出現(xiàn),對百姓來說可是有跨時代意義的,第一件棉衣更是不一般。】 【你要是真能親手做來送給大頭,大頭估計做夢都得笑醒?!?/br> 姜蓁自覺也是個有孝心的人,所以等棉花成熟,她就親自跑農莊動起手來了。 “這農莊的第一朵棉花,還是太女親自來摘吧?!币Υ悍浅I系赖恼f道。其實玻璃暖房里提前種下去的棉花,她早就已經摘了,但她隱去沒提,直接把風頭讓給姜蓁。 姜蓁只摘了幾顆棉花,剩下的都由農莊的人動手采摘。 采摘好的白色棉花,用手搖軋花機去籽,然后把棉花紡成線,再用織機織成布。 但這個時候,姜蓁發(fā)現(xiàn)自己有些高估自己了,紡線和織布,她就只會一點點最基礎的cao作。 【算了,還是作弊吧,要真等你親自弄,大頭明年都穿不上新衣服?!?/br> 【意思一下就得了,大頭應該也能理解,畢竟他自己女兒什么水平,他自己心里有數(shù)?!?/br> 姜蓁也不打算為難自己,發(fā)現(xiàn)自己動手能力有限之后,索性就只動嘴教大家怎么做,每一個流程她參與了就行。 想起棉衣,姜蓁腦海里不自覺的就冒出東北大花襖的造型,等到了最后縫衣服的流程,姜蓁弱弱的和直播間求助道:“能給個棉衣的圖紙嗎?” 【就照這個弄唄,最簡單的棉衣棉褲。】 【大頭外頭還要穿皮裘,他的棉衣可以弄薄一點?!?/br> 直播間提供的圖紙,和姜蓁腦海中想的差不多,“這造型還挺簡單的。” 【你倒是挺看得起你自己。再簡單你也縫不好?!?/br> 【趕緊縫兩針就趕緊找人來幫忙吧,別磨蹭了。】 直播間的人說得倒也沒錯,姜蓁確實縫不好,折騰了一會兒,就又找外援來幫忙。 雖然衣服不是姜蓁全程親自做出來的,但所有的創(chuàng)意,都是她提供的,所以她把棉衣送給姜王而時候,能理直氣壯的說,這就是她親手做的。 “阿蓁,你的心意父王收到了,這件棉衣我很喜歡,特別喜歡?!苯醯恼Z氣鄭重,一臉感動的對著那個棉衣摸了又摸。 都沒有過夜,當天晚上,姜王不僅把棉衣給穿上了,還特意宴請了幾位重臣,美其名曰,探討一下棉衣在姜國的推行,實際上是為了炫耀。 【這天氣還不是很冷,大頭就把棉衣穿上了,也不嫌熱?!?/br> 【還得是古風長袍更襯氣質,上襖下褲看起來是真的沒什么風度,哪怕是大頭穿都不行?!?/br> 【從石磨饅頭到精鹽,再到棉衣,大頭是真愛炫耀。有大頭在,阿蓁輿論的這塊陣地,永遠有人守?!?/br> 姜蓁能有現(xiàn)在的好名聲,姜王出了一半的力。 原本姜蓁的口碑就好,姜王炫耀完棉衣的第二天,她孝順的名聲就更盛了。 夸贊歸夸贊,都邑的官員都沒忘記實際的好處,趕緊拿著錢去農莊買棉花做棉衣趕潮流。 “種子可以賣,但棉花不賣,太女另有用處?!?/br> 貴族想要保暖有皮裘,棉衣對貴族來說無足輕重,買不到棉花他們也不鬧,老實的買了棉花種子,準備明年再去趕這個潮流。 除了第一件棉衣姜蓁是用棉布縫制的,其他的棉衣,外頭都是麻布。怕姜王嫌棄,姜蓁還提前和姜王說過,農莊的這批棉衣,要送到陳冬那兒去,讓修大壩的民夫不至于冬天受寒,對此姜王也是同意的。 姜蓁不把棉衣留給貴族而是留給庶民的做法,獲得了都邑百姓的一致好評。 她心里原本正得意呢,結果就翻到衛(wèi)蟬遞到她案頭的史官的記錄。 “史官這話是什么意思?什么叫衛(wèi)國公子陽刺殺事件存疑,太女親手制作棉衣的事也存疑?” 衛(wèi)蟬告狀:“我讓他改,他不改,還說不止他這么寫,別的史家人士也這么寫,我能堵住他的嘴巴,堵不住天下悠悠眾口?!?/br> 【這史官的骨頭還真硬?!?/br> 【雖然站在阿蓁的角度,這些史官確實有點欠得慌,但站在未來的角度,我還是希望文人有點風骨,能記錄真實的歷史?!?/br> 【史官的風骨確實很重要,如果他們現(xiàn)在能因為阿蓁幾句話,就修改歷史記錄,以后就能因為君王的喜好,隨意篡改歷史?!?/br> 【阿蓁也沒做什么缺德的事,可以不用管他們。】 “歷史留給后人評說什么的都是騙鬼的。”姜蓁還是覺得歷史由自己掌控更穩(wěn)當,氣憤的哼了一聲,對衛(wèi)蟬吩咐道:“給我拿一箱空白竹簡來,我要刻字?!?/br> 【你拿竹簡來做什么?平時不都用紙寫字嗎?】 姜蓁理直氣壯的回道:“我要寫日記。然后把這批竹簡陪葬在墓里。未來的人考古,能直接從我這兒得到答案。史官寫的東西,能有我寫的準確嗎?” 【有道理,這主意不錯,這是純純的第一手歷史消息,沒有中間商賺差價?!?/br> 【好主意,要是每個古人下葬,除了墓志銘,都還有日記陪葬,考古歷史應該會容易許多吧?!?/br> 在眾人期待的目光中,姜蓁提筆在竹紙上打草稿,“……九月二十日,我親自點燈熬夜替父王縫制棉衣……” 【???你把這叫日記?行騙日記吧你!】 【你是真敢寫,也是真敢騙?!?/br> 第99章 放假 姜蓁覺得自己以后肯定會是歷史學家的重點研究對象,寫日記的時候,絞盡腦汁的瞎編。 “生而知之,過不不忘,數(shù)學天才……”姜蓁拿筆頭敲了敲下巴,“好像還不夠,你們還有沒有什么其他厲害的人設給我借鑒借鑒?!?/br> 【我人麻了,你是真敢寫。】 【拒絕助紂為虐,要編你自己編,我可不幫你?!?/br> 【你們不覺得搞一個世紀大騙局很有意思嗎?光寫這些優(yōu)點,時髦值還不夠,可以再加一個你的大腦運載過度,每日都在經受頭痛欲裂的折磨?!?/br> 【哎~對味了~就算阿蓁每天都很痛苦,但她卻笑著面對生活,對姜國的百姓,對這個世界,都充滿了愛!可偏偏,總有人跟阿蓁作對……標準的美強慘人設。趕緊給自己安排上?!?/br> 直播間給的人設是挺時髦的,但姜蓁提筆準備寫的時候,猶豫了一下,提醒道:“可我以前在前線參戰(zhàn)的時候,累得狠了,倒頭就睡,睡著了還會打呼……” 【沒事兒,咱們再換個人設,讓我再想想?!?/br> 【啊啊?。∏笄竽銈儎e瞎編了,再編下去以后學歷史的要頭禿了?!?/br> 【就不能說實話嗎?比如直播系統(tǒng)什么的,不僅能告訴大家真相,還能刺激這個時代科學的發(fā)展。】 姜蓁眨巴了一下眼睛,“倒也不是不行。但系統(tǒng)歸系統(tǒng),跟我的人品有什么干系,我寫日記是在為了我的人品背書。而且照姜國現(xiàn)在的發(fā)展速度,一兩百年內,應該沒人敢挖我的墓吧。我防的是以后那些瞎編我的人?!?/br> 幾百上千年以后,歷史變得不可考,或許還會有人往她身上潑臟水,日記不過是她為自己發(fā)聲的一個渠道。 反正大家都是瞎編的,再怎么也是她這個歷史主人公編的更靠譜吧。 【你就不能往好處想嗎?你把功績做到無人超越,我看以后誰敢胡亂編排你?!?/br> 【既然是為了騙以后的人,你現(xiàn)在最好把你的日記藏嚴實一點,要是現(xiàn)在傳出去了,會被人笑的?!?/br> 這個時代的人知道姜蓁的老底,不好騙,要是知道了這個日記的存在,說不定還有史官會把這事記錄下來,提醒后人,姜太女的日記都是瞎編的。 “不用你們說,我心里有數(shù),寫好的日記我都拿箱子鎖起來,誰都不能看。”姜蓁嗤了一聲,嫌棄的說道:“正經人誰會看自己以前寫的日記啊?!?/br> 為了能讓這些竹簡保存久一點,姜蓁沒有圖方便,用墨來書寫,而是空閑的時候拿刻刀慢慢的刻。 過去兩年多的時間,需要補的日記太多,姜蓁也沒有為難自己,只記錄了重要的事情。 每刻完一筒竹簡,姜蓁就會親手把它鎖進箱子里。 衛(wèi)蟬作為侍奉在姜蓁身側的女官,對姜蓁的做法似有所覺,然后思路一下就打開了。 記錄歷史,又不單單是史官的責任,她也行的。 都不用姜蓁說什么,衛(wèi)蟬就默默的把自己的日記安排上了,哪怕是用來給自己陪葬的東西,衛(wèi)蟬也不忘記給姜蓁吹彩虹屁。 竹紙出現(xiàn)后,姜國的官員都用紙書寫,用竹簡的反倒成了異類。這就導致姜蓁和衛(wèi)蟬的行為,在郭凡眼里極其突出。 偷摸的看了幾眼之后,郭凡的表情就亮了,“你們都寫,我也要寫!” 【救命,姜國大臣玩集體詐騙。】 【以后的考古學家,一看是姜國的墓,肯定會直接開擺:又是個詭計多端的姜國人,讓我掀開棺材板,看看里面有日記沒有。有日記?好了,確定了,不是正經人?!?/br> 姜蓁這段時間雖然忙著編日記,但其他事一件也沒有落下,姜王給她的船兵,她接手過后,就重新訓練了起來。 一起參加訓練的,還有報名參加去海外尋找糧種的藍河衛(wèi)。 因為姜蓁反復強調了出海的危險性,報名的藍河衛(wèi)就只有三十幾人,這三十幾人里面,由官職最高的紅葉為主導。 姜國地處中原,哪怕是姜王特意培養(yǎng)的船兵,也從未經歷過海戰(zhàn),所以藍河衛(wèi)只需要和船兵學習怎么cao控船只,海戰(zhàn)的部分還需要自己摸索。 “我此次派你們出海,主要是為了探路,還有尋找特殊的糧種,所以我給你們準備的船,更多的是由鐵皮包裹了撞角的戰(zhàn)船,需要你們好好練習?!苯瓒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