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幕教我做女王(基建) 第77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和美強慘繼子上了帶娃綜藝后、繼室千金、嫁給殘疾哨兵,帶他重返SSS級、我在年代文里擺攤、穿書后我靠玄學爆紅全網(wǎng)、寡母對照組不干了[六零]、長嫂、七零海島擺爛后媽、直女在ABO世界里一天25小時反同 (h)、春思亂
“我治不了,抬回去吧。” “我給你扎一針,呀~出血了!” “老師,你能幫我看看這個病人嗎?” 【這畫面看得我想掐人中,給我看病的醫(yī)生要是現(xiàn)場翻書給我治病,我立馬轉身就跑?!?/br> 第81章 畫大餅 這場景,別說直播間的人看不下去,連姜蓁都看得頭皮發(fā)麻。 醫(yī)丑卻全程都很淡定,瞄了一眼姜蓁的神色,解釋道:“有些治不了的病,用青霉藥能治好。但就算把府里所有的青霉藥拿出來,也救不了都邑這么多病人?!?/br> 不止是醫(yī)丑很坦然的面對死亡,就連患者也是一樣,聽到說自己沒救了,臉上也什么驚慌的表情,還說道:“治不了也沒關系,我全身都痛了好久了,早就想死了?!?/br> 比起后世,這個時代的絕癥太多。 有個學生連續(xù)接診了三個自己不懂怎么治的病,當場眼睛都急紅了,可憐兮兮的轉頭四處找老師。 醫(yī)丑見了,忍不住嘆了口氣,主動上去幫忙,檢查完癥狀之后,說道:“他這是寒滯肝脈,需要溫靜緩肝,用茱萸、橘核……你不要著急,書上沒有的東西,你就結合自己的理解下診斷,以后你離開都邑,我可幫不上你?!?/br> 學生老實的點頭,看著自己面前的患者,忍不住有些心虛。 但患者卻覺得自己賺到了,醫(yī)丑可是姜國第一名醫(yī),一般人請不到他出診,他來看病的時候,從來沒想過醫(yī)丑會出手。 哪怕面前的學生沒能能診斷出自己的毛病,患者也安慰道:“沒事兒,我們都知道你們這些學生才學三個月,等再過兩年,你肯定能跟上你老師。” 這學生原本還能忍住不哭的,被這么一安慰,立馬忍不住眼淚狂飆,等把眼淚擦干,她又開始接待下一位患者。 學生們的那一系列cao作,在姜蓁眼里都是不靠譜的,但排隊求醫(yī)的群眾卻一點也不在意。 他們要是有錢,早就請醫(yī)者或者巫者給自己治病了,義診的學生們雖然技藝生疏,但好歹是免費的,他們一點也不挑。 病重的患者,學生們基本都束手無策,但輕癥的話,學生們翻著書,還是能治的。 姜蓁站在不遠處看了好長一段時間,忍不住深深的嘆了口氣,對醫(yī)丑說道:“他們要想有你一半的本事,沒有三五年怕是不成。” “能治點小病就不錯了,不是人人都能有我和師兄的天分的?!贬t(yī)丑淡定的陳述事實:“進入培養(yǎng)班之前,他們基本什么都不會,能有現(xiàn)在這個本事,不止我努力了,他們也都努力了?!?/br> 在姜蓁給醫(yī)丑喂飯之前,醫(yī)丑就已經是在宮里任職,確實稱得上是有天分,培養(yǎng)班里的那六百人,跟醫(yī)丑是沒法比的。 看姜蓁面色凝重,眉頭緊鎖,醫(yī)丑說道:“太女培養(yǎng)的這批醫(yī)者,是給庶民用的,本就不需要多高的醫(yī)術。能照著書治頭疼和肚子疼,就已經夠用了?!?/br> “我知道這個道理,就是看到這么多人無藥可醫(yī),我心里總希望醫(yī)者能更厲害一點?!苯栌行o力的說道。 她不可能真花四五年的時間,把這幾百人培養(yǎng)成名醫(yī),她沒有那么多時間,只能三個月期滿就派官,讓這群學生以后自學。 就算這群學生的醫(yī)術再差,也比什么都不懂的普通百姓好,治不了大病,治點頭疼腦熱,就能直觀的提升姜國的人口。 姜國這情況,有醫(yī)者就不錯了,輪不到姜蓁挑揀,也輪不到百姓挑揀。 【這個時代的醫(yī)術本來就還在開拓階段,醫(yī)者和患者都挺不容易。】 【雖然這群學生們的醫(yī)術不咋地的,但這醫(yī)患關系是真和諧?!?/br> 【這群學生派官之前,還是多義診一段時間吧,太菜了,不練練手就送下去,有點丟人?!?/br> 都不用等義診結束,等到中午加餐補充體力的時候,所有的學生都emo了,嘆氣的聲音一個比一個響。 今天上午大家的表現(xiàn)不好,但姜蓁也沒批評他們,反而還給他們灌雞湯,“現(xiàn)在不會沒關系,多看多學。今天你們才看幾個病人,等到了縣里,看的病人更多,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五年之后,你們的醫(yī)術說不定比醫(yī)丑還厲害?!?/br> 等離開都邑,這群學生就只能依靠自己,所以醫(yī)丑也是鼓勵的態(tài)度,免得罵兇了,以后這群學生以后不敢開方治病。 姜蓁當著諸位學生的面,還能笑得溫和的給大家灌雞湯,轉頭卻忍不住唉聲嘆氣。 【青澀版本的醫(yī)者看起來是有點頭痛。】 【眼不見心不煩,等過段時間,這群學生再成熟一點,咱們再來驗收?!?/br> 【提醒一下醫(yī)丑,讓他教教這群學生們的話術。那幾個巫者出身的學生就不錯,別把話說太死,給人留點希望?!?/br> 【確實,什么‘沒救了,抬走吧’之類的話,聽著太傷了?!?/br> 【這個沒必要吧,這個時代的死亡率高,大家對死亡都還是很淡定的。上次齊國太子生病,齊巫不也說齊太子沒救了嘛,還是咱們姜國太醫(yī)出手把人救好的。后面那齊巫好像也沒什么懲罰?!?/br> 連齊太子都是這樣的待遇,更別說普通庶民。巫者收錢沒治好病,庶民也不能拿巫者怎樣,甚至還怕自己態(tài)度不好,會讓巫者詛咒自己。 巫醫(yī)同源,醫(yī)者的待遇同樣也高。 這群醫(yī)學生培養(yǎng)的成果,沒達到自己的期待,姜蓁離開之后,忍不住對衛(wèi)蟬吩咐道:“不回宮了,轉到去農莊,我想看看那群農官是怎么學的?!?/br> 【確實該去看看,培養(yǎng)班的學生不過是免食宿和學費,農官們可是拿著俸祿在學習?!?/br> 【看完了醫(yī)學生治病的現(xiàn)場,我已經提前開始慌張了?!?/br> 培養(yǎng)班的那邊的醫(yī)術,可以一本書走遍天下,但農官卻不一樣,各地的農作物和特產有差異,不適合從都邑挑人再分派下去,只能讓各地的官員來都邑的農莊進修。 農莊關乎姜國的糧食產量,雖然見效最慢,但姜蓁在農莊的投入極大,連玻璃大棚都讓人給安排了兩個,就為了大家能不按照農時學習。 一顆種子從播種到收獲,要經歷四季,姜蓁不可能用一年的時間,讓農官們慢慢的耗,所以只能把玻璃大棚搬了出來。 姜蓁來的時候,一部分農官在上文化課,一部分農官在上實踐課,在姚春的指導下,親自給桃樹嫁接,看到姜蓁,一個個的趕緊起身行禮。 【親自在動手,應該有譜?!?/br> 【這群人也蠻敬業(yè)的,人人的胸口都放著一本書。】 見到大家在辦實事,姜蓁的態(tài)度還算溫柔,對大家關心道:“和第一次跟你們見面比起來,諸位都滄桑了不少,最近在農莊學得怎么樣?!?/br> “學到了很多?!鞭r官們的語氣疲憊。 縣令和農官都有勸課農桑的職責,但以前他們也就是嘴上說說,自己是不動手的,他們最忙的時候,不是春耕,而是秋收,因為農官還有收稅的職責。 像姚春這樣,靠正經的本事晉升的農官是少數(shù),大多農官其實不懂農業(yè)。 但他們到了農莊之后,每天背書就算了,還要親自動手播種施肥,犯錯還要被姚春罰去掃豬圈。來農莊學習的官員們,全都瘦了一圈。 對這群農官,姜蓁也是以激勵為主,說道:“農莊里運用的技術,拿回縣里,只要運用得當,不僅能讓糧食翻倍,還能讓一個縣發(fā)生脫胎換骨的變化。藍河縣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你們看藍河縣還有幾分往昔的樣子。這段有多辛苦,你們以后得到的回報就越多?!?/br> 一位農官委婉的提醒道:“藍河縣是太女的封地,不一樣的……” “行,那就不說藍河縣,我和你們說說桑澤郡吧?!苯栊Σ[瞇的說道:“桑澤郡的郡丞劉耘,以前是藍河縣的縣令,去年調去桑澤郡做郡丞,再過兩個月,他就該升郡守了,這才一年不到的功夫?!?/br> 一年的時間從縣令到郡守,這升職路線確實很猛。 姜蓁打量了一圈眾人的神色,說道:“我猜你們一定會在心里說,劉郡丞升官,是我在提拔。但其實是他的做出的成績太亮眼,連父王都忍不住稱贊,沒有我,他也能當郡守?!?/br> “不知劉郡丞做出了什么功績?!?/br> 姜蓁想要樹典型,所以對劉郡丞的行為美化了一下,說道:“桑澤郡的布匹一直很有名氣,劉耘之前在藍河縣,習慣了大型的養(yǎng)雞場養(yǎng)豬場,調去桑澤郡之后,就弄出了官營的織布作坊,組織起郡內的婦女大量養(yǎng)繭,向我和太女府的工匠求助,改造了織機……去年秋繭豐收,桑澤郡布匹的產量是往年的十倍!” “十倍?!”眾人震驚。 這個時候的布不單單是布,它還具有貨幣的價值,在市場上比銅錢更受歡迎,桑澤郡這造的不是布,是錢! “沒錯,就是十倍?!苯枵f道:“等今年的春繭豐收,桑澤郡布匹的產量不降,桑澤郡的郡守、郡丞都會往上升一級?!?/br> 十倍的產量增幅,大家對劉耘的升職好像也不那么驚訝了。 把自己搞出來的黑科技略過不提,姜蓁只給大家畫大餅,說道:“等你們回到縣里,若是能因地制宜,弄起和織布作坊一樣的東西,何愁不能升官。就算當?shù)夭环N桑樹,沒有礦產,種果樹,種菜,養(yǎng)魚,養(yǎng)雞養(yǎng)豬……不管哪一樣,做好了都有未來?!?/br> 姜蓁這么一說,好像升官發(fā)財?shù)氖虑槎家呀洷M在眼前了,畢竟那些東西也不難。 看大家的眼神憧憬了起來,姜蓁非常鄭重的和大家說道:“你們現(xiàn)在在農莊學東西,不單單是為了當?shù)氐陌傩眨€是為了你們自己。” 姚春之前就只罰大家掃過豬圈,還沒畫過大餅,聽到姜蓁這么說,憋了半天,只憋出了一句:“太女說得對!” 第82章 雜交育種 給在場的官員們畫完了大餅,姜蓁后面又說道:“你們在都邑學到了那么多東西,定然是要回老家大干一場的。要是隔壁縣帶著百姓大干特干,過了個豐收的一年,你們自己沒做出成績來,面子上也不好看,是吧?” 不止是面子的問題,還有來自姜蓁和縣令縣丞之類上級官員的壓力。 縣令派你來學習,就指望你回去能帶父老鄉(xiāng)親們升官發(fā)財,要什么都不干,還真說不過去。 面對未來的重擔,在場官員的面色都凝重了起來。 姜蓁笑了笑,安撫道:“你們不要緊張,咱們不跟別人比,只跟自己比,只要有進步,就算成功?!?/br> 被姜蓁灌了口雞湯,大家的面色也不見放松。話是這么說的,但不跟別人比是不可能的。 萬一自己做錯了,他們頂頭的縣令,說不定就會嘮叨‘你看隔壁縣的農官怎樣怎樣……’,光是想想都讓人頭皮發(fā)麻。 【我國不愧是內卷大國,原來在阿蓁他們這個時代,就已經卷得這么厲害了?!?/br> 【不卷不行啊,你我躺平最多就是當個廢物,這個時代玩躺平,可能真會變成一具尸體。】 姚春沒姜蓁說話那么委婉,直白的說道:“莊稼牲畜最不容易伺候,不管是病蟲害,還是惡劣天氣,都能讓莊稼顆粒無收。若是全國都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那不是你的錯,若就你一個縣出問題,那就是你的問題!” 這話沒那么好聽,但也是事實。 姜蓁和姚春花費大量的物力和精力,是對這些農官們給予了眾望的。 就姜國現(xiàn)在這兩三百萬人口,沒有后世一個市的人多。一個縣兩三萬人,和一個大學城沒差別。人口少,科技落后,思想也落后,比當初新中國成立的時候差遠了。 姜蓁就算想模仿農村合作社,集中力量辦事,也發(fā)展不到各鄉(xiāng)。 生產工具不足,糧種不夠高產,百姓就就要花更多的時間在土地上,開更多的荒地,才能勉強填飽肚子。 太多的人離開土地,去各種作坊里干活,最后就會導致糧食產量降低,糧價飆升,作坊里干活掙來的錢,還不夠買口糧,對姜國的經濟反倒是一種壞的影響。 在沒搞到高產糧種,讓姜國的糧食產量能有本質提升的時候,姜蓁不敢讓百姓離開土地,只能吸收整個縣的的剩余勞動力搞大規(guī)模養(yǎng)殖和種植。 【靠地吃飯,還要看老天爺?shù)哪樕獓钠痫w之路艱難?。 ?/br> 【別說大河兩岸的老百姓渴望治理水患,我也想讓陳冬趕緊修大壩。老祖宗們種了幾千年的地,種田都刻進我基因里了?!?/br> 【你們也就是說說,真讓你們干活,溜得比誰都快。姚春好歹是農師,正經的官員,但你們看她的手,除了有生過凍瘡的紫色斑塊,手上還有各種細小的傷痕?!?/br> 【這樣的傷口,連陳冬都沒有,還是姚春做人太實在?!?/br> 陳冬再怎么也是個讀書人,關鍵的時候能拉下面子干活,但平時他的逼格還是維持得很好的。 姚春從小就做慣了農活,她父親不過是個亭長,要養(yǎng)好幾個孩子,所以每個孩子從懂事起,就要為家里忙碌。 姚春最開始不過是去藍河縣的農莊干活,補貼家用,被姜蓁一路提拔上來,心里總有些怯意,姜蓁吩咐她的事,她都是親力親為,稍微空閑一點,就要去圖書館看書學習。 雖然姚春出身普通,但現(xiàn)在她的地位在那兒,又有真本事,農家的人都主動靠了上來,主動為她張羅,宣揚她的名聲,為此她還特意來向姜蓁表過忠心,跟姜蓁主動表明,農家那群人干的事,不是她吩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