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幕教我做女王(基建) 第16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和美強慘繼子上了帶娃綜藝后、繼室千金、嫁給殘疾哨兵,帶他重返SSS級、我在年代文里擺攤、穿書后我靠玄學(xué)爆紅全網(wǎng)、寡母對照組不干了[六零]、長嫂、七零海島擺爛后媽、直女在ABO世界里一天25小時反同 (h)、春思亂
水泥作坊開始動土,姜蓁把這事交給底下的管事,就灑脫的放手,準備回公主府好好休息兩天。這段時間,她白天都窩在作坊,雖然只動口沒動手,但也挺累的。 一回公主府,姜蓁就覺得府里空蕩蕩的,問道:“那些護衛(wèi)呢,還在街道上巡邏?縣尉沒安排人頂上?” “公主你不在府里,反正閑著也是閑著,大家就都出去了?!敝芘只氐馈?/br> 反正姜蓁身邊一直都有護衛(wèi),再加上一群奴仆,安全有保障,多余的護衛(wèi)愿意在外頭干活,姜蓁自然是樂見其成,夸道:“有他們在,藍河縣內(nèi)的治安肯定好?!?/br> “他們就是出個人,藍河縣變成現(xiàn)在這樣,全賴公主您指導(dǎo)有方?!敝芘蛛m然實在拍馬屁,但說的全都是真心話,他現(xiàn)在是打心底里覺得姜蓁厲害。 “公主你這幾天都在忙著水泥的事,沒在城內(nèi)逛過,現(xiàn)在的藍河縣,和前幾天比起來,簡直是大變樣,來往的商人就沒有不夸的,本地的百姓也高看我們公主府的人一眼……” 姜蓁被夸得心里美滋滋,有些不好意思的問道:“他們真這么夸我?” “那是自然。公主你這么好的人,誰能不夸?!敝芘忠荒樥嬲\。 【小胖有前途,這馬屁拍得真響。】 【嘖~還不好意思了,小阿蓁耳朵都紅了?!?/br> 【我們出手,管理個藍河縣輕輕松松,被百姓夸贊,那都是理所當(dāng)然的事情?!?/br> 【別這么膨脹,還是要去聽聽老百姓最真實的聲音。小阿蓁可以微服私訪,出去轉(zhuǎn)一圈,查漏補缺。】 面對直播間的這個提議,姜蓁十分心動,對周胖和身邊的幾個護衛(wèi)說道:“把甲衣脫了,去換身普通的衣服,咱們一起出去轉(zhuǎn)轉(zhuǎn)?!?/br> 吩咐完護衛(wèi)們換衣服,姜蓁也去房間了換了一身樸素方便的男裝,然后就帶著人悄悄的從公主府的后門離開。 “這坊市的街道,確實干凈了不少,街上吵架的也少了。” 周胖驕傲的抬頭,“那是自然?,F(xiàn)在大家有事都知道找巡邏隊的人,沒誰敢亂來。” 看到地攤上有個賣豆子的,姜蓁直接湊上去問價,然后打聽道:“你在這坊市內(nèi)擺攤,遇到過麻煩沒有,找巡邏隊的人管用嗎?” “你是外地來的商人?遇上事了,想告狀?”賣豆子的中年人打量了一眼姜蓁,然后說道:“巡邏隊的人不錯,有事找他們,他們真能解決,你可以去試試?!?/br> “我沒那么多錢打點?!苯柩a充道。 “倒是不用花這個冤枉錢,公主立了規(guī)矩在那兒呢。”賣豆子的中年人分享道:“昨天就有外地來的商人跟巡邏隊的護衛(wèi)告狀了,聽說是客舍提供的飯食有問題,整個商隊的人吃完就開始拉肚子,縣尉核實過后,罰了那家客舍一大筆錢?!?/br> “那縣尉倒是公正?!苯杩涞?。 “這是自然,外頭這些人,都是來買鹽的,攪和了公主的買賣,公主不收拾他們才怪。咱們藍河公主,那可是個厲害人物,進宮第一天就砍了右相一劍,縣尉哪里敢惹?!?/br> 賣豆子的中年人提起姜蓁的光輝往事,還挺驕傲自豪,夸道:“咱們公主就是脾氣急了點,但做人大方又仁善,你來藍河縣買鹽,不吃虧?!?/br> “藍河縣的鹽確實好,嘿嘿。”聽著老百姓當(dāng)面夸自己,姜蓁不好意思的搓了搓手指,趕緊說道:“這些都豆子我都要了,周胖給錢?!?/br> 周胖挺起胸膛,滿面笑容的掏錢拿豆子。 遇到姜蓁這么豪氣的客人,賣豆子的中年人臉上也樂開了花,拉著周胖的手,熱情的說道:“我們鄉(xiāng)里有兩個年輕人,被選中在城內(nèi)巡邏,你們要有事,我?guī)銈冋宜??!?/br> 周胖趕緊回道:“沒事兒,我們就是隨便問問。” “那就好。不過你們有事也別客氣,盡管找他們?nèi)?,也不用花冤枉錢,公主給他們的俸祿可高了。”這中年人賣完豆子,把錢揣兜里,歡歡喜喜的離開。 姜蓁摸了一把臉,覺得臉不紅了,才淡定的說道:“走吧,去酒樓里吃飯,順便問問那些外來的商隊,在藍河縣可有不便的地方。” 幾天沒在外頭吃飯,藍河縣酒樓的主食,就發(fā)生了巨大的改變,所有的店家都賣起了饅頭和米糕。 酒樓的掌柜把姜蓁當(dāng)成了外地來的商人,熱情的介紹道:“郎君可要嘗嘗這饅頭,這是我們藍河公主為了孝敬王上才做出來,吃起來又松又軟,一點不費牙口。這麥粉還是我一大早派人去水磨坊買來的,新鮮著呢……” 一個新事物的出現(xiàn)和傳播,必然伴隨著一些小故事,饅頭現(xiàn)在就成了姜蓁孝心的代名詞。 而且饅頭是王室出品的美食,各地有錢的商人,就沒有不想嘗的,只要嘗過,他們立刻就會被饅頭松軟的口感征服。 藍河縣外的水磨日夜不停的轉(zhuǎn)動,降低人工成本之后,藍河縣的饅頭價格也不貴,兩個錢,就能換來一個拳頭大的白饅頭。 姜蓁非常闊氣的讓人上了一大摞饅頭,讓護衛(wèi)們隨意吃喝。 外地來的商人,有豪奢如姜蓁的,也有家資不豐,只買了幾個饅頭,大家分著吃嘗鮮的。 畢竟藍河縣的精鹽,一釜才三十錢,運到都邑就是兩百錢,更別說賣到其他國家的價錢。走這一趟,就是七八倍的利潤,他們更樂意把錢花在鹽上,而不是饅頭。 姜蓁找人搭話,找的也是那種普通的商人。 這群人走南闖北的,膽子也大,姜蓁不過是起了個話頭,酒樓里的人就直接聊開了。 “這精鹽好是好,我特意跑酒樓的后廚看了,又白又干凈,還沒有苦味,但就是產(chǎn)量太低,我都排到半個月之后了,等的時間也太久了。” “是啊,想到要在藍河縣等這么久,我心里就急,制鹽作坊的人說話倒是客氣,但就是不給鹽?!?/br> 姜蓁問道:“可能想辦法插隊?” “辦法還是有的。”有人回道。 周胖心里一緊,悄悄的觀察姜蓁的臉色。 姜蓁啃了一口饅頭,淡定的追問道:“排隊的規(guī)矩不是公主定下的嗎?還能有什么辦法?” “制鹽作坊那邊產(chǎn)出的鹽,除了用來賣的,還預(yù)留了各鄉(xiāng)百姓的份額,鄉(xiāng)里的人去買,一釜只要15錢。你要是有錢有門路,倒是可以用青鹽和錢,去跟鄉(xiāng)里的百姓換?!?/br> 姜蓁倒是想讓藍河縣的百姓吃上精鹽,對身體更好,但他們愿意拿精鹽換錢,姜蓁也沒必要阻止。 在心里估算了一下粗鹽換精鹽的成本,姜蓁忍不住說道:“這是個虧本的買賣啊?!?/br> 藍河縣就是產(chǎn)鹽地,鹽價最便宜的地方,從其他地方買鹽,花了人力物力運到藍河縣,再以成本價賣掉,哪怕精鹽利潤更高,為此大費周章好像也不值得。 “也不算虧本。早一天運走精鹽,就早一天賺錢。我們這一個商隊的人,在藍河縣光是吃住,就是一大筆花銷?!?/br> “精鹽是剛出來的緊俏玩意兒,被人搶著買是應(yīng)該的,過段時間就好了?!?/br> “說起吃住,藍河縣的人做事還真周到,進城門的時候,還有人特意告訴我們縣內(nèi)客舍和酒樓的價格,城內(nèi)還有護衛(wèi)巡邏,反正住在城內(nèi),我是挺安心的,不用擔(dān)心偷盜?!?/br> 正聊著巡邏隊呢,巡邏隊的人就從酒樓隔壁路過,然后被商隊的人拉著主持公道。 這波巡邏的人,不是姜蓁的護衛(wèi),是縣尉按照姜蓁的標準從各鄉(xiāng)挑出來的,一隊人里面,至少要有個人能大致了解姜國律法,遇上小事,他們才能解決。他們解決不了的,就需要上報給縣丞。 等巡邏隊的人搬出姜國律法,商隊的人覺得他們處事公正,鬧事的也偃旗息鼓。 親眼圍觀了巡邏隊的人辦事,不止姜蓁滿意的點了點頭,酒樓里的其他商人,心里也覺得敞亮。 “巡邏隊的人對我們是挺照顧的,好像藍河公主特意囑咐過?!?/br> “聽說藍河公主的人正在大壩鄉(xiāng)修渠,大河邊還有水磨和水車,你們要去看這個熱鬧嗎?反正排著隊等鹽,也沒什么事干。” “來都來了,當(dāng)然要去看。水磨和水車可是個新鮮玩意兒,拿到別處去,那也是個談資?!?/br> “最近磨坊那邊的工匠,還在繼續(xù)增添水磨,他們做這些東西的時候,也沒防著人,你們?nèi)タ戳酥?,要是學(xué)會了其中竅門,說不定還能在自己老家弄個水磨?!?/br> 幾句話的功夫,大家就已經(jīng)相約好,一起去看熱鬧。 水磨和水車,從開始轉(zhuǎn)動那天,就有源源不絕的人跑去圍觀。 周圍各鄉(xiāng)的百姓倒還好,忙著修渠和大壩,沒工夫來湊熱鬧,城內(nèi)的這群人,尤其是那群沒啥事干的商人,來到藍河縣,是必定會跑去圍觀的。 富裕點的,還會在水磨坊那邊買點磨好的麥粉,親自感受一下水磨的威力。 姜蓁聽到的全是夸人的,暫時還沒有人說自己壞話,所以她在酒樓里吃的這頓飯,吃得非常滿意。 看大家對水磨格外關(guān)心,姜蓁把筷子放下之后,就側(cè)過頭對周胖吩咐道:“讓磨坊那邊的工匠,抽空做幾個石磨,放在縣城里用,順便供大家參觀?!?/br> 石磨的原理過于簡單,多看幾遍,就能明白是怎么回事,與其讓人家偷師,她還不如做好人做到底,直接告訴大家石磨的做法。 磨坊那邊的工匠,聽到姜蓁的命令,全都忍不住嘆氣。 姜蓁給的待遇是真的好,每月有錢有糧,但他們也是真的忙。 磨坊里需要的水磨就不用說了,現(xiàn)在數(shù)量都還不夠呢??山枵f了,以后各鄉(xiāng)最好都要有一個石磨或者水磨,這樣生活才方便。 偏偏陳冬那邊在修大壩,也缺石匠,根本就周轉(zhuǎn)不開。 但縣城里的石磨,是姜蓁點名要的,大家也不敢拖延,抓緊時間就把石磨打磨好,送到了縣衙。 姜蓁這么大方,外頭來的人也沒客氣,都很努力的去記石磨的樣子,這玩意兒可比石臼好用多了,等他們回老家,說不定還能靠加工糧食掙錢。 別的地方缺石磨,公主府是肯定不缺的。她在坊市里買的豆子,拿回家就讓人磨成了豆?jié){。 在直播間熱心群眾的指導(dǎo)下,姜蓁還弄出了豆腐,吃得格外享受。 雖然豆腐就是個簡單吃食,但這也是別的地方都沒有的美食,原料又便宜,所以姜蓁大手一揮,就讓人在藍河縣弄了個賣豆腐的作坊,增加藍河縣的特色。 豆腐都出來了,姜蓁就在家里順道研究了一下豆皮、腐乳。腐乳上的霉菌都沒沒長出來,縣令就顛顛的找了過來。 “公主,城內(nèi)現(xiàn)在有許多商人問我,水泥賣么?”這事縣令做不了主,只能來找姜蓁。 姜蓁沉吟了兩秒,說道:“水泥暫時賣不了,藍河縣都還不夠用。要賣的話,至少要等陳冬把水渠修完。他們怎么想起問這個了?” “大家這不都跑去大壩鄉(xiāng)看熱鬧了嘛,就看到了水泥修建的堤壩格外堅固,用起來還方便,就都惦記上了。”縣令討好的笑笑,說道:“都知道公主您這兒好東西多,還樂意拿出來分享,所以大家就催我來問一問。” 姜蓁好笑的回道:“讓他們別惦記了。賣水泥的時候,我會通知下去的?!?/br> 看來群眾里的聰明人還不少,還都有一雙發(fā)現(xiàn)好東西的眼睛。估計等滯留藍河縣的商人離開,饅頭、石磨、滑輪這類好用又好學(xué)的東西,就會傳到各國。 第24章 門客 自從姜蓁來到藍河縣,她的動作就沒停過,她人不在都邑,但都邑那邊,她的名頭卻是越來越響。 姜王兩天一封的家書送過來,姜蓁都心虛的回信了,但就是不想挪窩,藍河縣這邊還有一大攤子事情等著她。 她期待已久的高爐煉鋼,才秘密的把高爐修好,第一爐鋼都還沒弄出來呢,她怎么舍得走。 姜蓁磨磨蹭蹭的在藍河縣留了一個月,聽到姜王生病的消息,才趕緊回都邑。 一回到王宮,姜蓁就趕緊跑到姜王面前噓寒問暖,順帶認錯。 “你這孩子真是屬猴的,一放出去,就跑得不見人影,怕是都忘了你家里還有個老父親了吧。”姜王雖然還在咳嗽,但還有精力對姜蓁說酸話,病得不算嚴重。 姜蓁趕緊討?zhàn)?,“我在外面一直想著您呢,就是縣里的事情太多,我被拖住了?!?/br> 姜王輕哼一聲,完全不信姜蓁的鬼話。 “父王,我之前讓人給您送來的水泥,你用過了嗎?豆腐你還吃得慣嗎?”姜蓁眼巴巴的問道。 “水泥這東西還不錯,比石料方便,修路還行,建房子和城墻就算了?!苯鯇λ嗟挠^感一般,王宮內(nèi)的各處宮殿,用的都是厚厚的夯實的土墻,房梁和柱子用的也都是幾百年的巨木。 單薄的磚和水泥修建的墻壁,在姜王看來過于脆弱,而且還不符合他的審美。 信里姜蓁還大致提起過水泥的配方,需要用煅燒過的鐵礦石,這成本在姜王的眼里,太高了。 如果把水泥使用到八米寬、六米高的城墻上,這耗費連姜王都支撐不起。 都邑的的城墻,最開始修建的時候,征用了都邑周邊的十六萬男女,在正月、六月和九月這三個月農(nóng)閑時間,分期修建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