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從就職德魯伊開始 第173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我在冥府賣能源、救命索(年上 強制 調(diào)教 H)、想分手的第327天、高門庶女的生存指南、腳踏三條船(1v3)、太子妃的八零創(chuàng)業(yè)路、退場、得寸進尺、奪性食者(黑道強娶豪奪)、你有一筆新的喂了么訂單(產(chǎn)乳,校園H)
說著邁步向前走去。 那中年書生和年輕和尚看了看那處清和正氣的山頭,正自猶疑。 而那書生見兩人未動,又回頭喚了一聲。 “博明先生,法明大師,咱們快些走吧,晚了可就被別人搶了先了?!?/br> 這兩人正是和靈青朱光兩人一同進了副本的儒家博士王博明和法明和尚。 而和他們一起的書生就是寧采臣,那個和許仙、董永并駕齊驅(qū)的男人。 兩人進了副本之后,各分天南地北,也是機緣巧合才撞到一塊的。 中途又碰到了寧采臣,于是相約一起來金華應(yīng)試。 主要是王博明準備試試自家能夠取了個什么名次。 他所選的身份本就是個秀才公,具備參考資格。 只是打點一下,又以自身學(xué)問折服了幾位大儒,因此被許就近應(yīng)試。 這冒籍之事本就屢禁不絕,更何況此時值王朝末年。 已是禮樂崩壞,各地貪腐舞弊層出不窮,這等事也算是司空見慣了。 因此相攜來了這郭北縣,只是城中嘈雜,為寧采臣所不喜。 再加上其囊中羞澀,又不愿占了他倆的便宜,才想著到城外尋個地方借住。 他倆自然知道那山是什么地方,先前在城里也打探過情況。 前幾天還有人發(fā)現(xiàn)其莫名其妙的消失了一晚上呢。 見他徑直往那里撞,也是無奈。 畢竟那山看著與傳聞之中,差別的有些大,只是他倆也確實有心去探一探情況。 見寧采臣催促,兩人相視一眼點點頭,也邁步跟了上去。 寧采臣擔心有人搶了先,找不到好地方了。 急邁步向前走去,與身后兩人拉開了十余步距離。 正行走間,忽然見得一身著白衣,肌映流霞,嬌艷媚媚,年約十五六的女子突然出現(xiàn)在道旁。 嚇了他一跳,回過神來細一端詳。 雖然納悶她為何出現(xiàn)在這荒野,但想她是欲要往縣城中去。 礙于男女之防,也未搭話,只笑著點了點頭。 “書生要往哪里去?” 轉(zhuǎn)身正要走時,突聽得那女子問道。 第一百九十四章 舊友相逢 “回姑娘,欲往山上尋一處片瓦之地遮身,求經(jīng)治學(xué)?!?/br> 寧采臣聽得她問,也不好不答,只好回身一禮說道。 這女子正是著急趕回山的小卓,這眼見就要到了,未曾想竟遇著了一個書生。 還是一個文氣在身的秀才公。 一時不防被他照破蹤跡,現(xiàn)了行藏。 見他欲要往槐蔭山上去,恐他擾了自家觀主清修,于是嚇道。 “回了吧,那山上鬧鬼,不是個好去處?!?/br> 這時落在后面的兩人發(fā)現(xiàn)狀況,急忙趕上前來。 “姑娘怎知山上鬧鬼?” 王博明看著她,眼中精光湛然,發(fā)聲問道。 “原來是個修行的大先生和參禪的大和尚。 卻是妾孟浪了,之前言語冒犯還請見諒?!?/br> 小卓見著兩人,頓時眼神一瞇,看出兩人修為在身,且不是她可以測度的。 她誤認為寧采臣是王博明的徒弟,因此為之前的恐嚇致歉。 然后又好言勸道:“那山上的妖邪已經(jīng)被我家觀主除了,辟地清修。 你們欲要清凈治學(xué),我家觀主也要清凈修行,卻是不便招待外客了?!?/br> “不知貴觀主法名上下?我等可否拜訪一二?” 王博明和法明聞言又看了看那清正陽和之氣滿溢的山頭,心中好奇問道。 一是好奇是誰將這妖邪除了,二來也是想見識見識這除了妖邪的高人。 “這……觀主名號妾卻是不便透露。” 小卓聞言頓時面現(xiàn)難色,如今還未回山,因下山時的應(yīng)許自然不好透露靈青的姓名。 想了想,開口說道。 “若是三位愿意等,且待妾回山通秉一聲如何?” “那就有勞姑娘了!” 王博明拱手謝過,又從袖中取出一份名刺遞與她。 這名刺,又稱名帖,拜訪時通姓名用的名片。 是古代文人官員交際不可缺少的工具。 小卓將其接了過來,見其上書就“王博明”三個大字,其形龍蛇飛動、鸞飄鳳泊。 又這名刺紙質(zhì)特殊,前所未見,較之宣紙更勝,知其身份文采定然不凡。 鄭重將其收了,一拂袖在道旁升起一座方臺。 “三位在此稍歇,妾這就呈與我家觀主。” 隨即一甩袖轉(zhuǎn)身就走,只見她肩不動身不揺,卻眨眼間在這崎嶇山路上消失不見。 “先生、大師,這是怎么回事???” 王博明兩人心知肚明,但寧采臣卻是一頭霧水。 他之前一心應(yīng)試,并未聽聞槐蔭山上的鬼魅傳說。 如今見著兩人和小卓的對話,還有她隨手升起一座方臺的手段,自是震驚疑惑。 王博明隨即將情況向他分解一通,末了說道。 “應(yīng)是哪家的高人將那妖收了?!?/br> “先生是說,方才那女子是鬼?” 寧采臣想了想小卓的容貌和氣質(zhì),難以置信的說道。 “鬼怎可白日現(xiàn)身?” “南無阿彌陀佛!” 法明雙手合什,宣了一聲佛號,說道。 “那女子體質(zhì)陰寒,身形縹緲,定是鬼身無疑,然其神湛然,功德隱隱,卻不是歹人。 她能白日現(xiàn)身,但這修為卻又有些不相稱,想是修的什么秘法?!?/br> “果然讀萬卷書當行萬里路,世界奇妙非親見不能信也?!?/br> 寧采臣不禁感嘆道。 他和兩人相識多日,自然見過其手段,知其異能。 他們說那女子是鬼,那定然是鬼無疑了。 只是自嘆長見識了,原來鬼也是能白日現(xiàn)身的。 隨即將自家書箱放在高臺之上,覓地一坐說道。 “那咱們就在這里等等吧,雖說治學(xué)要緊。 但見見這度鬼為善,令其白日現(xiàn)身的高人也是一得?!?/br> “正是如此?!?/br> 王博明和法明見他豪爽灑脫,也是一笑坐了下來。 這寧采臣卻不是個迂腐的,對著萬事萬物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乃是將書讀明白的真秀才。 這也是兩人愿意與其為伴的主要原因。 否則的話,單憑他是什么志怪小說主角,也不值得他倆如此。 不說三人在山下等待,單說小卓拿了名刺回山。 到了觀中見著一眾欣喜迎來的姐妹也是歡喜,只是到底還惦記著自家的應(yīng)許。 尋了一人問道:“觀主可在觀中?” “觀主去后山了,不過觀主的師兄倒是在殿上。” 那女子聞言說道:“你若是有什么急事也可報與他,赤霞道長也在。” 小卓隨即將山下的遭遇說了,隨即邁步往里走去。 “你們可遣一人去通知觀主,我先進去通報了?!?/br> 大家聽聞之后,知不是她們能定奪的,其中一人應(yīng)了一聲就往后山奔去。 小卓進了庭院,就見著一個白白胖胖的道士正和赤霞道長相談甚歡。 因不知他性情,于是輕步走到殿門前躬身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