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寵夫郎 第148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小說大綱里的女主覺醒后(NPH)、炮灰滅世后穿進娛樂圈了(NP)、他是淹沒我的那片海、野性叛變(夾心餅干h)、熱吻凜冬、與和尚的婚后生活(古言,1v2)、成為廢人后仇家全都找上門(NPH)、人間傳奇,但含羞草、魁星亂(女尊np)、不配
“七十八號,黎蕎。黎蕎真是案首!” “真是沒新意,還以為結(jié)果會不同呢?!?/br> “天真了吧?圣上的嘉獎在黎蕎身上掛著呢,這案首非他莫屬啊?!?/br> “嘖嘖,那提前恭祝黎蕎一路過關斬將,將大小三元都收入囊中!” “咦?咋還貼?。績砂穸挤磐炅税??!?/br> 這時,有人注意到貼榜的那個衙役從托盤上又拿出了一張紙,要繼續(xù)往墻壁上貼。 這是要貼啥? 今日除了兩榜,還有什么大事么? “這、這是卷子?。 ?/br> 很快有人認出了那是縣試專用紙張。 亂糟糟的議論聲立馬停了下來,眾人不解的看向墻壁。貼卷子干啥? 這是誰的試卷? 瞧清楚紙張上的字,黎蕎有想捂臉的沖動。 這貼的正是他的試卷! 而且還是最后一場的策論題。 就他那字跡,得,實屬公開處刑。 “這……這是……” 站在最前面的人,忍不住再往前擠了擠,試卷上的字太小,他們即便是站在最前面也瞧不清楚。 這時,手里拎著銅鑼的那個衙役重重的敲了一下鑼,一聲巨響,現(xiàn)場頓時鴉雀無聲。 這衙役瞧著面前滿臉不解的眾人,冷哼一聲,大聲吼道:“眼下貼的是黎蕎黎案首的試卷,哪個不服氣的,盡管拿出自己的策論文章和黎案首比試?!?/br> “若是覺得比不過黎案首,那就閉嘴,再胡亂編造謠言污蔑知縣大人的清白,杖三十!” 黎蕎:“……” 牛逼了,江知縣。 而其他人先是一愣,隨后不由往前擠,哼,比就比! 之前他們可是把黎蕎的過往打探的清清楚楚,從前的黎蕎在私塾讀了十年書,連四書五經(jīng)都背不下來。 現(xiàn)在憑什么成為案首? 他們不服氣! 抱著這股不服的勁兒,這群人很快就擠到了黎蕎的策論題前,后邊的看不清,只能干著急,催前面的人快看。 而前面看得清的人,一開始是滿臉不屑,就這字,看上去像是八歲幼童寫的,呵,果然和傳言一樣,讀了十年書一事無成! 但很快,他們臉上的輕蔑僵住了,這、這文章…… 咦? 還要給官府搞錢嗎? …… 是哦,沒有錢的話,那怎么買精良的武器,養(yǎng)更多的兵? 所以,他們的文章只是空談,根本不能變成現(xiàn)實。 …… 很快,第一批讀完文章的人,灰溜溜擠出去了。 第一批人離開,第二批頂上,如同第一批那般,先是不屑,緊接著就是閉上嘴巴灰溜溜離去。 “哈哈哈,黎兄,你這文章寫的妙,寫的周全!佩服,實在是佩服?!?/br> 孟月也看完了,他哈哈笑著走向黎蕎,再次向黎蕎道喜。 徐瑛亦是如此,黎蕎拿案首,他心悅誠服。 黎蕎:“……” 看著眼前兩人的笑臉,再看看快要走光都閉上了嘴巴的考生,他忍不住感慨,真的牛逼了,他的知縣大人。 這時,陶竹、莊文夫婦、王掌柜都走了過來。 王掌柜事情多,來的比較晚。 莊文夫婦、王掌柜向黎蕎道喜。 陶竹則是忍不住抓住黎蕎的手,用力握著,俊臉上帶著大大的笑,這人的刻苦沒白費,沒白費! 黎案首,嘿,好聽! * 作者有話要說: 咳咳,又晚了。 給大家發(fā)小紅包。 第76章 慶祝 前往府城 過了縣試, 這其實不值得衙役專門往三柳村跑一趟報喜,畢竟連考上秀才都沒有這個硬性規(guī)定。 愿不愿意報喜,全看衙役自己。 但案首這個榮譽不一般, 再加上黎蕎身份特殊,是以,那幾個衙役先是笑著向黎蕎道了恭喜,然后便說要去三柳村報喜。 黎蕎見狀,笑瞇瞇的塞給他們十兩銀子, 讓他們先行一步。 至于他和陶竹,則是要去拜謝江知縣。 江知縣不但不畏謠言, 還強有力的擊潰謠言, 黎蕎佩服。 黎蕎陶竹向孟月、徐瑛沈畫、王掌柜、莊文夫婦道別,然后趕著牛車去茶葉鋪買了點上等茶葉。 為防止被人扣上一個行賄的帽子,他們只買了茶葉。 到了縣衙, 江知縣在大堂一旁的議事廳接待了他們夫夫。 黎蕎先是向江知縣道謝, 將他點為案首,這等于是保送他必中秀才。 因為在正常情況下, 府試、院試的批卷人不會打知縣的臉,會看在知縣的面子上讓案首順利通過府試、院試。 這是大恩,必須得道謝。 當然, 這種潛規(guī)則黎蕎不可能明晃晃的點出來, 因此他只提到了知遇之恩、澄清謠言這兩項。 江知縣捋了把胡須, 看黎蕎愈發(fā)滿意。 很好,甭管是得了圣上嘉獎, 還是此時成為案首, 亦或者是身處謠言的旋渦中, 始終不驕不躁, 謹言慎行。 年輕人心態(tài)很穩(wěn)啊。 “你詩詞雖然差些,但文章做的好。圣上曾言,詩詞乃鮮花,務實的文章是骨架,大盛可以沒有鮮花,但不能沒有骨架,是以,你這個案首名正言順。” “……原來如此?!?/br> 黎蕎恍然。 “但是,案首是榮譽,也是壓力,小黎啊,你在府試、院試中也要大放光彩,這么多人盯著呢。” 江知縣又道。 黎蕎代表著他的眼光和臉面,接下來黎蕎要去府城參加府試,這是和整個府的考生比試。 黎蕎不能只在平城綻放光彩,離了平城和其他縣城的考生對打,那也要一枝獨秀,亮瞎其他縣城考生的眼。 可不能在關鍵時刻掉鏈子。 黎蕎聽得此話,心里不由苦笑,看吧,壓力果然來了。 這個案首,燙手。 “咱們的知府大人一向求實務實,急圣上所急,想圣上所想,這不,因為咱們的紅薯作坊大成功,于是知府大人想讓隔壁沛水縣借鑒咱們的經(jīng)驗做粉條,讓沛水縣的農(nóng)人也富裕起來。” 談完科舉,江知縣又說起了粉條一事。 眼下,他靠著粉條連級跳是鐵板上釘釘?shù)氖聝?,知府身為一府長官,自然也想攢攢升官的政績。 “去年本官提前給府城的大小商販通了氣,因此咱們做的粉條雖多,但銷路不愁?!?/br> 一萬萬斤粉條,絕大部分流入到了府城的大小商販手里。 還有一些流入到了周邊幾個縣城的商販手里,這部分太少,可以忽略不計。 平城隸屬于河西府,河西府隸屬于原河省。 府城的大商販將粉條運送到外省,或北上,或南下,反正粉條能長期保存,受得住長途奔波。 府城的小商販,將粉條運往原河省的其他幾個府。 所以,靠著府城的大小商販,可以將這一萬萬斤粉條消耗完畢。 但若是再來一個縣城,那就不一定了。 大小商販是有限的,再加上交通不便利,粉條又很重,而且粉條也不是沒有保質(zhì)期的,最好是當年制作當年食用。 若是沛水縣如平城這般也搞紅薯大瘋狂,萬一河西府的商販無法及時的將今年制作的粉條運送到外地,那粉條就要積壓在紅薯作坊了。 這怎么能成呢。 這絕對不成。粉條必須快速變現(xiàn),紅薯作坊必須每隔十日便給工人結(jié)算一次工錢。 江知縣自己沒什么人脈,知府大人人脈也不廣,一時間不能為粉條找到靠譜的銷售渠道。 因此,江知縣挺直腰桿,不肯退讓。 江知縣愿意為知府大人攢政績,但這不能影響到他的政績,不能影響平城粉條的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