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托,反派怎么可能傻白甜 第313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重生八零之繼母上崗、當反派綁定了女主系統(tǒng)、招婿后的發(fā)家生活、蟲族之我來自遠方、年代文里的炮灰真千金、穿成七零惡毒小媳婦、重生后肆爺他嗜妻如命、我那溫柔強大又短命的丈夫、穿成外室文里的反派正室、獸世(高h)這世界是個巨大的XP收集器
第170章 殿內(nèi)殿外的所有人靜靜地看著這一幕,沒人為寧王求情,都恨不得把他碎尸萬斷。 皇帝的“尸體”也被梁錚和內(nèi)侍山海合力抬去了隆恩殿的后殿。 “王爺,”一個形貌儒雅的中年官員看向了禮親王,唉聲嘆氣地揖了揖手,“皇上駕崩了,太子又不在此,還請王爺主持大局?!?/br> 其他官員也紛紛點頭附和。 禮親王當即道:“先回京?!?/br> “江山社稷為重,爾等速速回京,助太子妃安朝堂、穩(wěn)人心,務必護衛(wèi)京畿太平,不能讓北狄人在我大景為所欲為?!?/br> “是,王爺?!北姵级急患て鹨黄瑹嵫?,紛紛應和。 他們心里也都擔心京城的家人,恨不得插翅飛回京城去。 禮親王又轉(zhuǎn)頭喚住了唐越澤:“二皇子,現(xiàn)在京中大亂,你是皇子,責無旁貸,不能只顧自己,你也一同回京去?!?/br> 唐越澤本想跟去后殿,聞言收住了步伐,目光望著皇帝被抬走的方向,眼眶酸澀。 至今他還無法相信,他的父皇竟然就這么走了…… 唐越澤的心緒有片刻的迷失,被禮親王這一喚,才漸漸地回過神來。 是啊,皇叔祖說得對,他是皇子。 唐越澤收起了佩劍,也同時壓下了心頭的悲愴,作揖應道:“是!” 聲音中透著一絲艱澀。 禮親王轉(zhuǎn)頭又讓顧悅率天府軍先護送其他人回京,并留了徐首輔、英國公等重臣勛貴,商量皇帝大行事宜。 顧悅應了是,留下了一千天府軍守衛(wèi)皇陵,護送其他朝臣們一起離開了。 其他人一走,隆恩殿的大門就關(guān)上了。 足足一個時辰,殿門才再次打開。 內(nèi)閣、衛(wèi)國公、英國公以及一干宗室王親由著留下的天府軍護送回了京城。 隆恩殿內(nèi)空蕩蕩的一片,安靜無聲,唯有那地上的血跡和兵器宣告著之前發(fā)生在這里的那場動亂。 禮親王和怡親王望著消失在隆恩門外的眾人,一起走進了后殿。 皇帝就倒在地上,兩眼睜開,人已經(jīng)醒了。 梁錚和山海識趣地往后退。 “皇叔,”皇帝對著禮親王虛弱地喊著,滿臉惶恐之色,兩眼圓睜,“朕知錯了……” 他還活著,所以,他們不會弒君的,是不是?! 皇帝的心里浮現(xiàn)一絲微弱的希望。 禮親王居高臨下地俯視著皇帝,心里似一潭死水,再沒有一點波瀾。 皇帝已經(jīng)將他心底最后一絲溫情給徹底澆滅了。 禮親王淡淡道:“大行皇帝于十一月十五日,因?qū)幫踔\反被刺,傷重不治,駕崩?!?/br> “太子為國之儲君,當繼承大統(tǒng)。” 他似乎只是在宣布一個既定的事實。 皇帝:“……” 皇帝想說他還沒死呢,可怡親王根本不想聽他說話,接口道:“皇兄,太子不能有一個通敵的父親?!?/br> 禮親王微微頷首。 怡親王凝眸鎖定皇帝的視線,慢慢道:“太子會給大景帶來盛世?!?/br> 禮親王深以為然。 怡親王正色又道:“為了大景,太子必須是民心之所向?!?/br> 皇帝為了廢太子,竟不惜和北狄勾結(jié),這種荒謬的事傳揚出去的話,不僅是大景的恥辱,還會讓人覺得太子無德暴虐,不配為儲君,不然,皇帝又何必非要廢太子? 甚至會有人懷疑太子是否得位不正,這些只會導致朝堂不穩(wěn),民心動蕩。 “……”皇帝想說,他愿意禪位,愿意當太上皇安享晚年。 晚了!怡親王搖了搖頭,眼神淡漠地看著皇帝。 對他來說,皇帝雖還活著,卻等于已經(jīng)死了。 “皇叔……”皇帝忍不住又去看禮親王,艱難地吐出兩個字,試圖動之以情,他想說禮親王曾在先帝臨終前發(fā)誓會輔佐自己,想說禮親王難道忘了他在太祖靈前發(fā)的誓言嗎? 耳邊卻傳來了禮親王近乎殘酷的聲音: “天慶帝已駕崩?!?/br> “唐弘詔,你死后不配進皇陵!” 字字如刀,捅得皇帝生不如死。 皇帝一張嘴,口中嘔出了一大口黑血…… 不是的。 他是大景皇帝,是真龍?zhí)熳?,是這天下最尊貴的人。 他們不能這么對他??! 禮親王不再看地上的皇帝,對著梁錚道:“以后太醫(yī)不會來了,他就留在這里?!?/br> 這個“他”指的當然是皇帝。 皇帝的命是太醫(yī)用藥吊著的,太醫(yī)不來了,那也就意味著,他時日無多了。 “是,王爺?!绷哄P恭敬地低頭作揖,貼心地說道,“這件事絕對不會再有其他人知曉。” 他后方的義子山海也是一副低眉順眼的樣子。 禮親王滿意地拈須,心里暗自感慨:連一個奴婢都知道是非,偏生皇帝不懂。 皇帝吃力地仰望著禮親王,眼神一點點地變得晦暗,心頭極度的絕望,眼前似被無邊的黑暗所籠罩。 他還是不愿放棄,不愿就此等死,虛弱地抬起了手,低不可聞地喚道:“別走,朕知錯了……” 禮親王略一頓足,回頭看了皇帝最后一眼,皇帝眼睛微微睜大,以為禮親王改變了主意,但下一刻,就見禮親王轉(zhuǎn)回了頭,對著怡親王喚道:“弘冀,我們走。” 叔侄倆一起往前殿方向走。 就聽到后殿傳來皇帝近乎撕心裂肺的喊叫聲:“亂臣賊子……” “你們都是……” 禮親王與怡親王并肩邁出隆恩殿,殿門被山海從后頭關(guān)上了,徹底隔絕了皇帝的聲音。 隆恩殿外,鑾儀衛(wèi)和寧王府親衛(wèi)的尸體已經(jīng)被清理掉了,但地上還殘留著血跡、羽箭、刀刃、長槍等等,一片狼藉。 空氣中的血腥味依然濃郁得嗆人,極目望去,這偌大的皇陵中透著一種大戰(zhàn)后的蕭索。 禮親王的心里還有些沉甸甸的,就聽旁邊的怡親王冷靜地說道:“皇叔,我們回去吧。” “皇上‘駕崩’,京中還有好些事等著您回去主持大局?!?/br> 頓了頓后,怡親王安撫地拍了拍老者略添上幾分傴僂的脊背,“我們還有阿池。” 籠罩在皇陵之上的陰云逐漸散去,冬日高懸于上空,金黃的琉璃瓦在陽光下閃耀著耀眼的光芒。 這璀璨的光輝瞬間驅(qū)散了禮親王心頭的陰霾。 禮親王又打起了精神,在心里告訴自己:是的,他們還有阿池。 大景的氣數(shù)沒有因為唐弘詔而斷。 禮親王環(huán)視了周圍一圈,這皇陵見了血,終究不詳。 他招來了一名隨行的旗手衛(wèi)參將,讓人趕緊將皇陵打掃干凈,心里又惦記著京城那邊,便與怡親王一起匆匆離開了千秋山,往京城而去。 禮親王老當益壯,一路快馬加鞭,和怡親王一起在半路追上了徐首輔等人。 所有人其實都記掛著京城的安危,哪怕唐越澤信誓旦旦地說京城無恙,但大部分人心里還是存疑,畢竟二皇子這個人一向不怎么靠譜。 這一路,整支車隊中都彌漫著一種壓抑的氣氛。 眾人一路緊趕慢趕,終于在黃昏夕陽西落時趕到了京城的西城門。 原以為會面對的是一個風聲鶴唳的京城,可沒想到的是一切井然有序,只是城門由錦衣衛(wèi)的人加強了守備。 錦衣衛(wèi)指揮使龔磊自城墻上探出頭,看見隊伍中的禮親王、怡親王、徐首輔等人,就下令城門守衛(wèi)開了城門,放他們進城。 城門后的京城街道異常的安靜。 街道兩邊的酒樓、店鋪、房屋等全都關(guān)了門,路上一個行人也沒有,仿若一座空城。 遠遠地往過去,西大街的盡頭,一隊巡邏的禁軍策馬飛馳而過。 龔磊踩著石階匆匆自城墻上下來了,對著禮親王一行人拱了拱手:“禮親王,怡親王……” 他報了一連串的名字,也包括首輔以及內(nèi)閣閣老們,“太子妃請各位大人速速進宮?!?/br> 禮親王收回了遠眺的目光,心直到這一刻才算是落到了實處,點了點頭。 龔磊飛身上了馬,策馬在最前方帶路,禮親王、徐首輔等人緊隨其后,朝皇宮那邊趕去。 一行人駛過西大街,周圍依然是空空蕩蕩,與往日繁華的京城迥然不同,讓眾人都有些不習慣。 徐首輔策馬來到龔磊身邊,問道:“龔指揮使,京城還好吧?” “首輔放心,京城安好?!饼徖诤Υ鸬溃氨钡胰薺ian猾,自入冬月來,派遣了數(shù)千暗探分批入京,潛伏在京中,今天這些北狄探子意圖在京城縱火,幾伙探子分頭行動,在禮親王府、怡親王府、豫郡王府、永安伯府等府邸都潑了火油……” 什么?!后頭的禮親王與怡親王等人也都聽到了,齊齊地變了臉色。 龔磊也沒打算賣關(guān)子,連忙往下說:“太子離京前將虎符交給了太子妃,這段日子,因為覺察京中潛進了不少北狄探子,太子妃一直派人盯著京中各處,這才第一時間發(fā)現(xiàn)北狄人的異動,及時將那些縱火的人犯拿下。” “得知北狄人心懷不軌后,太子妃當機立斷,命上十二衛(wèi)在京中布控,又下令城禁,全力緝拿潛伏在京中的北狄探子?!?/br> “局勢已然控制,百姓無恙,留吁鷹和那些作亂的北狄人都已經(jīng)被上十二衛(wèi)拿下?!?/br> 說著,龔磊對著皇城的方向拱了拱手:“這一回,多虧太子妃殺伐果斷,思慮周全,這才沒釀成大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