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農(nóng)場下凡塵 第483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小石妖、靳總的隱婚甜妻又上熱搜了、宋醫(yī)生的心動報告、秩序之外(骨科 1V1)、You finally will be mine(1v1)、難以抑制【兄妹骨科】、誘媳(這是一篇公媳文)、殘缺的寶貝(1v1 骨科)、今天我的怨種上司搞事了嗎、小寡婦今日重振妻綱了嗎
當(dāng)然,有人信,自然有人不信,而且還真有人巴不得李世民早死。 但這人絕對沒李泰,還有幾個沒長成的小皇子和眾多沒子嗣,或者子嗣沒資格爭取皇位的宮妃們。 至于大臣們,李世民統(tǒng)治的早期,算是真正的明君,倒是真沒幾個人愿意換個新皇帝。 而且能站在宮殿內(nèi)的大臣,哪個不是跟著李世民東征西討,又經(jīng)歷過宣武門之變的重臣和心腹。 就是當(dāng)太子舅舅的長孫無忌,此時的心思也沒想助外甥李承乾登上皇位。 一則或許和李世民有真情,二則此時能壓制長孫無忌的大臣不少。 就是長孫皇后都在默默壓制長孫無忌這個外戚,更別說其他朝臣了。 長孫皇后和李世民一聽石仲魁自稱‘貧道’,就知道這家伙不愿以世俗身份和皇室交往。 明顯有意保持距離。 暗道這神仙還真是無情,但想想石仲魁若是沒說謊,三年前救過長孫皇后一次,就不能說真無情。 而且長孫皇后見石仲魁看起來,是真在乎長樂,也不管他到底活了多少年。 “伯謙,不說為了天下蒼生,就只為了長樂和你們未來的孩子,也請你想想辦法。 而且若是能幫你撇開處罰,我李家上下和滿朝文武都愿全力助你?!?/br> 長孫無忌、房玄齡、高士廉、尉遲敬德、蕭瑀、程咬金、唐儉、李勣等人自然不敢有絲毫怠慢,連連拱手附和長孫皇后。 太子和幾個皇子當(dāng)然更不敢落后,遭人口實,李泰甚至噗通一聲大禮喊道,“真君,小王愿以舍命還父,求真君出手相助?!?/br> 太子臉色大變,躺在床榻上的李世民則感動的老懷安慰,眾多大臣,宮妃們也是表情各異。 有人覺得李泰是真心,更多人則認(rèn)為這家伙是在作秀。 之前石仲魁就說過,自己已經(jīng)救過長孫皇后一次,若是這話是真的,那一旦出手,必然就能救下皇帝。 這之后皇帝心里肯定會真想著,是不是考察、考察李泰。 石仲魁大概是因為知道最后繼位的是李治,所以越看李泰,越覺得他可憐。 不管如何掙扎、算計,到頭來都是一場空,嘆息一聲道,“若是人人愿意舍棄壽元,便能助親人長壽,這世間必然大亂。” 眾人聽到這話,稍微一想就明白這話一點都沒錯。 李泰臉色微微一變,太子則暗地里大喜,也重重松了口氣。 石仲魁做戲也演的差不多了,看向臉上露出失望表情的唐皇道,“貧道修書一封,進與陛下,捎去到冥司,交給酆都判官崔玉。請他助陛下增壽一二十載。 不過至此之后,陛下需要謹(jǐn)記,貧道和長樂便還了李唐的恩情?!?/br> 唐皇心里一緊,隨后想著自己都快死了,能因為生了個好女兒,就長壽一二十年,這好事哪里去找? 至于還掉生養(yǎng)恩情,還了就還了,只要活著,今后才有機會繼續(xù)施恩于長樂。 忙多石仲魁問道,“真君,這崔玉是誰?” 石仲魁微微一笑,“崔玉乃是大唐先皇帝駕前之臣,先受茲州令,后升禮部侍郎。 五百年前便于貧道相知甚厚,當(dāng)年因被貶下凡的天庭大將在下界為惡,便在地府重打那人八十棍。 因擔(dān)心牽連十殿閻羅,自請轉(zhuǎn)世入人間,經(jīng)歷輪回之苦。 八年前他陽壽將盡,即將功德圓滿回歸地府,再做判官時,寫信給貧道,請我一家進長安相聚。 現(xiàn)如今回陰司,重做掌生死文簿的酆都判官,前些日子貧道帶著長樂地府游玩時,還和崔判官相聚。 陛下此去地府,可將書信付與他,他念貧道薄面,必然放陛下還陽回來。” 唐皇大喜,親自命太子研磨、魏王鋪開白紙,拿了石仲魁親自寫下的信,收進袖里,隨后居然閉目而亡。 一時間,大殿內(nèi)全是震驚。 接著也不知道誰哭喊了一聲,頓時哭聲一片。 好一會,才有人注意到石仲魁已經(jīng)沒了人影。 直到侍衛(wèi)傳消息說,石仲魁去了玄清觀,命人開壇靜坐,皇后眾人這才稍稍放心下來。 可皇帝沒了呼吸,就算知道事情有轉(zhuǎn)機,該準(zhǔn)備的后事還是得準(zhǔn)備。 三宮六院、皇后嬪妃、侍長儲君及兩班文武,俱舉哀戴孝。好在停靈需要時間,唐皇的rou身很快便安放在白虎殿里。 長孫無忌、房玄齡、高士廉等人和皇后商議一番,決定讓尉遲敬德、程咬金、李勣等能信任的武將,穿盔戴甲,手持兵刃,就守在棺槨邊上。 就是太子和魏王等人要祭拜,也沒法接近棺槨三米內(nèi)。 第577章 這肯定有劇本 皇后仔細檢查一番守衛(wèi)布置,最后還是不放心,帶著三個兒子出宮去玄清觀,想請石仲魁從道觀內(nèi)搬去宮內(nèi)親自守著。 石仲魁撇撇嘴,自己雖然想借助大唐的名義,好插手西游之事,但這不代表自己需要想侍奉老師一樣,事必躬親的親自守著李世民。 再說,手下那么多人,干嘛要自己親自盯著? “皇后放心,貧道前番便算到今日,早早借了一件寶貝給陛下護身。只需護住陛下rou身,任何邪祟、妖魔,若是敢作亂,自然會有神將料理?!?/br> 皇后和太子等人,這才放心下來。 卻說唐皇神魂離體后,魂魄渾渾噩噩,不知道不覺飄到五鳳樓前。 就見王不離、劉不棄兩人率領(lǐng)的百十兵將,一身御林軍裝束,請自己上馬去采獵。 唐皇神魂還處于懵懂狀態(tài),沒多想便欣然應(yīng)允。 軍馬行了片刻,忽見有一人高聲大叫道,“大唐陛下,往這里來,往這里來!” 唐皇看過去,就見一個中年人‘頭頂烏紗飄軟帶,腰圍犀角顯金廂。手擎牙笏凝祥靄,身著羅袍隱瑞光。’ 端是儀表堂堂,讓人一見便生好感。 騎馬走進問道,“你這人何事在此攔駕?” 那人忙跪拜道,“陛下,赦臣莽撞之罪!” 唐皇點點頭,那人這才解釋道,“幾日前,微臣在森羅殿上,聽聞有鄉(xiāng)民狀告魏人曹施政不善,餓死百姓無算。 第一殿秦廣大王即差鬼,催請魏人曹入地府,要三曹對案,當(dāng)堂對質(zhì)。 昨日案子大致理清后,便有人說魏人曹有錯,那陛下也有錯。 這才想請陛下去地府旁聽,順便做個見證。 臣已知之,故來此間候接。不期今日來遲。望乞恕罪,恕罪?!?/br> 唐皇一愣,隨后胳膊上的陰陽乾坤扇忽然露出一道青光,徑直離體,入了唐皇手里。 扇子在手,前因后果立馬便回想起來。 想到石仲魁說有書信要交給地府的崔判官,心思一動問道,“你姓甚名誰?是何官職?” 崔玉心里一喜,收到石仲魁的傳信后,他便按捺著心里的狂喜,立馬出了地府來,等在此地等著唐皇。 拱手道,“微臣在陽間時,曾侍奉在先皇駕前,亦曾為陛下臣子。多年以來先為茲州令,后拜禮部侍郎,姓崔名玉。今在陰司,得受酆都掌案判官。” 唐皇大喜,忙從袖子里拿出一份書信,下馬走上前,扶起崔判官道,“先生遠勞,朕新拜的賢婿有書一封,正要送與先生,不想正好在此相遇?!?/br> 崔判官接過書信一看,無非是說,請自己幫忙,送人皇魂魄回陽。 崔判官看完,仔細收起書信,拱手道,“陛下不知,這公主結(jié)親的駙馬,乃是玉帝親封的九天伏魔大都督,又拜宣旨的靈官。 享開府建衙,統(tǒng)領(lǐng)千二百神將之權(quán)。 又出身闡教三代親傳,更被太清、玉清圣人封為道門護教真君。 別說是下官了,便是十殿閻羅,地藏王菩薩,漫天神佛見了他,都得給三分面子。 況且大都督五百年前,便娶了玉帝、王母的親外甥女。 他雖緊守天條,不愿惹人說閑話,可王母卻幾次為了這外甥女婿遮掩。這天下地下,哪個敢真找大都督的麻煩? 我等地府官佐,更不敢惹大都督不喜。今日既有大都督書信在,陛下寬心,微臣保管送陛下還陽,重登玉闕?!?/br> 唐皇大喜,暗道朕還真是生了個好女兒,而且想想玉帝都把外甥女嫁給他,難怪女婿敢說幫自己增一二十年的壽命。 兩人便騎馬便敘舊,不知不覺已經(jīng)入了地府。 沒一會,只見那邊有一對青衣童子,帶著眾多陰司兵將執(zhí)幢幡,抬寶蓋,遠遠便高叫道,“閻王有請,有請。” 唐皇頓時一驚,忙看向崔玉,卻聽崔判官笑著道,“陛下安心,護衛(wèi)著您的這兩位將軍,便是大都督府的神將,有這百十個天兵天將在,地府內(nèi)無人能為難您。” 唐皇這才反應(yīng)過來,一路護衛(wèi)著自己的兵將們,并不是御林軍。 忙對王不離、劉不棄拱手相謝道,“多謝兩位神將護佑于朕。” 王不離、劉不棄立刻下馬,自己倆可不是自家大都督。 人皇又是天子,就是酆都大帝和五岳大帝見了,都得以臣子禮相待。 就是老君見了,也得行禮。 忙抱拳回禮道,“我等能護衛(wèi)陛下,乃是三生有幸,更是有功之舉。萬請陛下務(wù)要多禮,免得我等回去后,被糾察靈官告到玉帝面前。 況且公主即將做我等主母,我等護衛(wèi)陛下,正所應(yīng)當(dāng)。” 唐皇聽了這話,心里更加歡喜,收起心里的不安,很快就恢復(fù)到當(dāng)皇帝的樣子。 再說,名義上大唐開國皇帝是李淵,但李世民既有開疆拓土之功,也有守成、真正定鼎大唐之功的皇帝。 駕馭文武將官的本事,石仲魁這種一路順風(fēng)的人,還真比不上他。 三兩下便說的王不離、劉不棄等人心里對他大有好感。 唐皇在兵將護衛(wèi)下,跟著崔判官和兩個青衣童子繼續(xù)前進。 忽見一座城,城門上掛著一面大牌,上寫著“幽冥地府鬼門關(guān)”七個大金字。 暗道沒想到朕居然有機會,神魂清醒著,又有人護衛(wèi)著入了幽冥城。 兩個青衣童子搖動幢幡,便毫無阻攔的帶著唐皇進了城。 卻不想沒走多久,就見街旁邊有親爹李淵,先兄建成,故弟元吉,上前大喊道:“世民來了!世民來了!” 而且那建成、元吉見唐皇看到自己等人,立馬跳將起來,就要揪著唐皇錘打、索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