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農(nóng)場下凡塵 第477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小石妖、靳總的隱婚甜妻又上熱搜了、宋醫(yī)生的心動報告、秩序之外(骨科 1V1)、You finally will be mine(1v1)、難以抑制【兄妹骨科】、誘媳(這是一篇公媳文)、殘缺的寶貝(1v1 骨科)、今天我的怨種上司搞事了嗎、小寡婦今日重振妻綱了嗎
加上寶釵、寶琴當年也就薛姨媽一個長輩在世,等薛姨媽壽終正寢后,兩姐妹逢年過節(jié)送入地府薛宅的禮物,那是以車來計算。 而且還是實實在在的陰德銀子,各類玉石朱釵、牛羊牲畜、綾羅綢緞這些購買力十足的財物。 石仲魁不愿意一直養(yǎng)著薛蟠、薛蝌,卻實在沒理由不孝敬丈母娘,更沒理由反對妻妾孝敬親娘和伯母。 至于寶釵親爹,寶琴親爹娘,當年就已經(jīng)投胎轉(zhuǎn)世,用不著侍奉了。 僅僅只是薛姨媽收到的禮物,就足夠薛蟠、薛蝌兩兄弟在地府過上富貴生活,還能用銀錢幫薛蝌在地府尋了個書吏的差事。 反倒是賈蓉,那是真真切切因為當年還活著時,就完全當自己是石仲魁的狗腿子,把石仲魁侍候的想放棄他都不好意思。 這才讓他打理自己在枉死城內(nèi),藏著的五十倉庫陰德銀子。 足足五千萬兩銀子在,一開始幾年里,就算只是拿出五十萬兩去放貸。 2層利息獲利后,賈蓉也只拿百分之一的盈利當雇傭費,每年也有上千兩陰德銀子到手。 等賈蓉熟悉這一套房貸流程和地府內(nèi)各個勢力和關(guān)系后,每年幾百萬兩銀子的份額讓他去放貸,一成五的低利息,足以讓他年收入七八千。 這幾百年里,賈蓉過的半點不比薛蟠、薛蝌差。 甚至因為利息極低,借錢的人太多,可想借到錢,就得去求賈蘭。 這家伙在地府內(nèi)的地位,不說比陰司官佐們高,卻也極吃的開。 至于敢賴賬的,那就是在找死。 反正三界內(nèi),地位比石仲魁高,跟腳比石仲魁深厚的人就沒幾個。 都不用石仲魁出面,地府官方和一些盤踞在地府的勢力,就會幫忙把錢要回來。 而且不管是人間,還是地府,一成五的利息,那真是做善事。 任誰也說不出石仲魁一句不好的話。 等薛蟠、薛蝌和石仲魁敘舊之后,賈蓉先賈蘭一步,一臉諂媚笑容,撲倒在地,五體投地喊道,“侄兒見過姑丈,愿姑丈仙福永享,圣位早成?!?/br> 石仲魁哈哈一笑,雖然自己不缺幫忙做事的人,也不缺陰德銀子,但既然需要個人做事,那自然選一個知根知底,又不敢貪污自己的錢的親戚去做才是常理。 第567章 占山頭 揮手憑空扶起賈蓉,石仲魁這才看向賈蘭道,“蘭兒多年兢兢業(yè)業(yè),從無差錯,不妨辭了東岳帝君府的差事,來閻羅帝君賬下效命。” 賈蘭自然巴不得升官,再說這幾百年里在東岳帝君府內(nèi)做個末流小吏,早就得心應(yīng)手,甚至時時感到空有一身本事,卻得不到發(fā)揮的平臺。 現(xiàn)在能直接入地府為官,并且還是在十殿閻羅中事物最繁忙,權(quán)柄最重的第五殿閻羅天子手下做事,那真是一步到位,前途無量。 倒是閻羅王聽到這話,臉色有些不自然起來。 大家十個人一起被地藏王菩薩喊去談了一下午,獲利不小才答應(yīng)幫西方教游說石仲魁這個,三天兩頭找西方教麻煩的家伙。 可現(xiàn)在看來付出最大的卻是自己,閻羅王心里自然有些不爽。 目光不由看向秦廣王和楚江王。 兩位閻君哪里看不出閻羅王這是覺得自己吃虧了。 默默思索片刻,微微點頭,算是答應(yīng)事后給些補償。 可石仲魁卻沒那么容易被人打發(fā)。 見三位閻君達成默契,再次看向薛蝌道,“賢弟生前便是從一品內(nèi)閣大學士,學識、見解和人生經(jīng)歷不淺。 在地府內(nèi)也閑散了幾百年,這一身學問和本事若是沒用在為民做實事上,實在太可惜。 不如在第一殿做個通判,可好?” 最后一句‘可好’,石仲魁是看著秦廣王說的。 而秦廣王聽完,臉就直接黑了。 通判確實不是正堂官職,甚至佐二官都不算,可實際上的權(quán)柄卻不小。 不僅主管錢糧、訴訟等事項,暗地里還有監(jiān)察上官的職責。 玉帝都想派人入地府占據(jù)這等位置,可別說通判了,就是相似的官職都沒能安插進地府。 最重要的是,第一殿掌管人間生死,幽冥吉兇。 薛蝌若是真做了第一殿的通判,不說監(jiān)督的事。 善人壽終由陰差帶引,或者登天堂,或者轉(zhuǎn)生富貴家庭。功過兩半者再投胎做人。惡多善少者打入第二殿受罰的權(quán)柄,基本上就被薛蝌掌握了。 而且石仲魁的老師太乙真人,本身就掌握了三界內(nèi)修道者、有大功大福源者,是否能被接引去天庭的權(quán)利。 到時候,修真者和凡人,還有陰司神魂想上天,安享仙道的權(quán)利,你媽的全被太乙一脈給控制了,三位閻君頓時感到壓力比山大。 就地藏王菩薩給的那些好處,怎么算,好像還是吃虧了,還是吃大虧了。 而且想想,就覺得地藏王菩薩不可能把這權(quán)利交給石仲魁。 可此時若是不答應(yīng)石仲魁,石仲魁又是自己等人請來談判的,不僅立馬就會得罪他,萬一完不成西方教的囑托,那就是兩邊都得罪了。 秦廣王、楚江王和閻羅王三人暗道這些個出身名門的子弟,就沒一個是好相與的,而且一個個還都是貪得無厭,不肯吃半點虧的主。 薛蝌強忍著心里的激動,看向三位地府天子,見三人臉色極其糾結(jié),忙擔憂的看向石仲魁。 石仲魁冷笑一聲,半點都不擔心三位閻君會拒絕。 看似地府吃虧了,可他們獲得好處同樣不小。 而西方教為了佛法東傳,區(qū)區(qū)一殿三把手的位子,還真算不上什么。 畢竟權(quán)利雖然大,卻也沒法肆無忌憚,更不是沒人能制約薛蝌。 再說,若是不狠狠反擊一次,今后誰還會畏懼自己這個大都督? 好一會,楚江王忙對石仲魁拱手道,“上仙容稟,此事實在過于重要,我等兄弟實不敢直接認下,只能一起求見地藏王,由他做決定?!?/br> 石仲魁毫不在意的擺擺手,而且他自己也確實需要提前知會太乙真人和太上老君一聲。 這次會惦記上十殿閻君第一殿的通判位置,也是適逢其會,石仲魁也無法確定真拿到這個位子,最后會不會出問題。 等三位閻君走了,石仲魁本打算自己回天庭一趟,但想了想,把崔判官和薛蝌招了過來。 名義上確實是自己在主導(dǎo)這事,可自己親自跑官,拉關(guān)系,就顯得過于急切和重視。 保不齊玉帝那邊就會趁機卡著,或者要好處。 若是老君和太乙真人覺得沒問題,那自己強逼著西方教和地府上奏折,自己在后面推動,真出事,也是地府和西方教擔負主要責任。 低聲嘀咕了好一會,在崔判官和薛蝌兩人大喜的表情中,揮手就把兩人送去了妙嚴宮外。 剛回過神,兩人就聽到一聲呵斥聲,“大膽,何人敢闖東極大帝府?!?/br> 一群守宮的神將本以為是石仲魁,但看清來人后,立馬緊張起來。 好在石仲魁給了崔判官伏魔大都督令符。 崔判官舉著令符大喊道,“下官崔玉,乃是地府判官,今持大都督令,攜大都督舅兄有要事求見東極大帝?!?/br> 聽到是石仲魁讓兩人上天,薛蝌還是石仲魁媳婦的大哥,守衛(wèi)神將們的態(tài)度立馬恭敬起來。 比起做慣了高位,一向不在乎妙嚴宮官佐感受的哪吒,石仲魁可謂親善、和藹到,讓人不敢相信他和哪吒是師兄弟的地步。 雖說不可能逢年過節(jié)就賞賜一番,但太乙真人壽誕時,石仲魁年年重禮的同時,也會命蛋生和后來入門的紅孩兒,以太乙真人的名義,親自分賞好些銀錢、實物給妙嚴宮上下官佐,兵丁。 甚至就連做苦力的力士們,都能分到不少好酒、瓜果和陰德銀子高興、高興。 反正石仲魁每年在地府放貸,就能收到大幾十萬,甚至百萬兩陰德銀子利息錢,根本不在乎幾萬、十幾萬兩銀子。 而且下面孝敬給他的珍寶、佳肴等尋常財物,也確實太多了。 以前還只是紅樓世界里的東海龍宮敖顯七,還有賈蘭和妻子西海龍宮公主敖歆,隔三差五就送海里的東西上門。 后來牛魔王、九頭蟲奉命在地仙界安家,兩人靠著投靠的山精野怪,土地、山神進獻的寶貝就不少。 更別說萬圣龍王想找靠山,那真是什么好東西都借著九頭蛇和萬圣公主的名義往石仲魁府里送。 現(xiàn)在又有涇河龍宮一脈,東西就更多了。 第568章 兼任糾察靈官 與其留著那些俗物占庫房,石仲魁覺得還不如分發(fā)給幾個太上老君、太乙真人、南極仙翁等師門長輩門下的官佐們。 聞聲而來的金霞童子,對崔判官雖然客氣,但對薛蝌這個石仲魁的舅兄,態(tài)度就更好了。 帶著兩人去見太乙真人的路上,還和薛蝌說起,幾百年前就已經(jīng)在楊戩賬下效命的于同甫。 這有了話題,薛蝌和金霞童子就有的聊了。 讓一旁跟著的崔判官很是尷尬,心里不免有些落寞起來。 好在見了太乙真人后,這老倌的心思更重實際利益,和金霞童子對待兩人的態(tài)度立馬就反著來。 崔判官這才擺正心思,恭恭敬敬,不敢有半點遺漏,更不敢添油加醋,只是原原本本的把前因后果講述了出來。 太乙真人詫異的看向薛蝌。 好在薛蝌當年那是實實在在一路升官至大學士,甚至進了內(nèi)閣,早就不是那個差點保不住家財,只能帶著親meimei寶琴,進京投靠親戚的十五六歲懵懂少年。 太乙真人見薛蝌雖只是金丹修為,但氣度也算不錯。 問了幾句,學識也還行,最重要的是,太乙真人看出薛蝌和石仲魁相似,都是謹慎、心思縝密之人。 這才放心自己那個整天四處胡鬧的小徒弟,非要選自己舅兄在地府占個機要位子。 本想親自帶著崔判官和薛蝌去見太上老君,但想想秦廣王賬下通判的位子雖然重要,卻也沒重要到連老君都得抬出來的地步。 甚至太乙真人自己都覺得,這事頂多讓石仲魁自己去爭取就足夠了。 而且轉(zhuǎn)念一想,按照石仲魁過往做事的習慣,他這次沒自己上天稟告,已經(jīng)表明了石仲魁雖重視,卻也沒重視到非得要師門長輩親自出面的地步。 否則等石仲魁回來,太上老君一句,‘你這猢猻居然敢指派師伯祖’的話,鐵定就得挨罰。 以太乙真人對石仲魁的了解,他可不會送把柄給太上老君,免得今后要好處,老君也能借此賴賬。 一想到自己的寶庫,都快被石仲魁搜刮干凈,太乙真人暗惱的同時,又覺得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