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養(yǎng)生系統(tǒng)(慢穿) 第875節(jié)
少年人偏愛讀詩詞,他愛李白的瀟灑,也愛蘇東坡的豪邁。 “若是我能像李白那樣就好了。”曹霑打心眼里羨慕詩仙的灑脫,“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李白憑什么這么傲氣? 因為他才華橫溢,所以他公然擺譜,皇帝捏著鼻子認了。 十幾歲的曹霑認為自己是沒有這份本事的。 他捧著一本《全唐詩》認真研讀,十日之后,他再次看到那個買他脂粉的“貴人”。 貴人大約四五十歲年紀,穿著一身綾羅,腰間系著金黃腰帶,應當是宗室黃帶子。只是這般金貴之人……后背居然背著一個小孩子? “哈哈,我記得你——” 小燈泡揮著手,看見曹霑就是笑。 蕭靖看出來曹霑的疑惑,解釋道:“這是我家幼子,老夫疼愛小子,讓小兄臺見笑了?!?/br> 曹霑連忙說:“怎么會呢?小少爺如此可愛,我看見也歡喜?!比思姨蹛蹆鹤?,多正常啊。 蕭靖沿著燈光夜市的路,他和曹霑邊走邊說話。萬歲爺見這個少年談吐不凡,升起愛才之心。一番了解之下,曹霑露出羞愧的神色,道:“不瞞老爺,小人雖然讀過幾本書,實在學不會作八股文章。當日先生批評我,說我腦子不開竅?!?/br> “那你會做什么呢?”蕭靖問。 曹霑心虛地說:“我識字,剛開始做一些脂粉買賣。我能在街頭替人寫信,我應該還能寫話本?” 他家姐妹挺愛看話本的,但是家里沒錢買話本。曹霑琢磨著寫了兩本小故事來給她們解悶,姑娘們都說好看。 少年不知道是姐妹捧場,還是他自己真的寫得好。 自宋元以來,話本小說作為一種娛樂方式被許多人接受。認識字的達官貴人私底下會看話本,不認識字的老百姓喜歡聽別人講話本。曹霑聽說明朝有一個寫話本的大家特別厲害,好像是叫蘭陵笑笑生? 蘭陵笑笑生的話本在正經(jīng)書肆是沒得賣的,但是在某些商販手里賣得很貴。曹霑見表哥福彭偶然得了一本蘭陵笑笑生的插圖繪本,對方高興得兩天沒睡覺。 不知道那人不睡覺是在看小說還是在干嘛。 曹霑沒看過蘭陵笑笑生的書,他好奇地問福彭:“表哥,這書寫的是什么呀?” “沒寫什么?!备E砟樒ひ患t,立刻把繪本合上,“這寫的是關(guān)于《水滸》的故事,不是你該看的?!?/br> 曹霑:懂了,水滸是禁書啊。 曹霑:難怪正經(jīng)書肆買不到蘭陵笑笑生的書。 蕭靖聽曹霑講起蘭陵笑笑生的書,他覺得這位前朝作家名字特別大,好像在哪里聽過似的。萬歲爺想了一會兒,終于想起來—— 他大呼一聲:“是寫那個金什么梅的?水滸同人!” 他看向曹霑的目光頓時不同,夸贊道:“小兄臺,有志氣??!那本金什么梅可不是那么好寫的,人家作者對于富貴人家的生活多考究啊,光是西門大官人吃的酥油鮑螺便描述得十分仔細?!?/br> 從一道的酥油鮑螺能看出來什么呢? 蘭陵笑笑生應當是混富貴圈的,不是窮人家的孩子,所以他能在小說里對各種美食和達官貴人的習慣如數(shù)家珍。蕭靖問曹霑有沒有混圈,出乎萬歲爺?shù)囊饬希茈暰尤徽f:“我表哥是一個好人,他經(jīng)常帶我見世面。我有一次去拜訪別人家的園子,雕梁畫柱,恍若天宮。” 蕭靖笑了一聲:“那是你沒見過圓明園,我認為圓明園是天下園林之首,沒有比它更漂亮的?!?/br> 曹霑不繼續(xù)搭話了,圓明園是皇上的園子,他如何能去呢? 蕭靖看出來曹霑的志向,他認為此人不是考科舉的料子,倒是擅長吟詩作詞。文筆十分靈動,又有些小說家的潛質(zhì)。當他調(diào)查清楚少年的身世之后,皇上對這個人更滿意了。 某位不透露姓名的好心人讓曹霑去圓明園謀個差事,說是差事,其實跟保安差不多。給尋常人當保安,便是家丁,但是給皇上當保安呢?那可是侍衛(wèi)大人! 曹霑是包衣,原先曹家便是給皇室世代當差的。少年自從謀得看守園子的差事之后,不覺得這樣的工作是侮辱自己,反而認為是自己走了好運。 他是替皇上看守圓明園的! 小曹手持木棍,白天巡邏圓明園,欣賞著處處景色。他在夜里打著燈籠繼續(xù)逛,驚嘆于園林中的水域之美,倒映出來好大一輪月亮。五公主在園子里游玩的時候,他遠遠地見著一面,感慨五公主如同洛神仙子一般美好,指不定是哪個神仙娘娘投胎而生。 他有心把這樣的美好的事物記錄下來。 他偷偷寫了一版《風月寶鑒》,自己瞧著還是有許多不滿意、但又說不上來的地方。他把這篇小說拿給“恩公”閱覽,恩公看完之后,道:“寫話本小說嘛,大多數(shù)是取自生活,高于生活。小說就好像是一面鏡子,能映照出人情百態(tài),俗世萬物。” “恩公說得對!”曹霑得到這樣的意見,文思泉涌,瞬間生出來另外一個想法。 風月寶鑒不僅是小說,更應該是一面鏡子。 他在第一部 小說的基礎上進行擴充,然后作出來一部長篇小說。他把自己經(jīng)歷過的人和事參雜進去,小說里關(guān)于賈家園子的描寫有參照皇上的圓明園。他懷揣著一絲膽怯,既希望自己的話本小說能賣得出價錢,又怕犯了朝廷的忌諱。 畢竟他連皇上的園子都寫進去了,是不是有隱射當世?但是圓明園真的很好美,讓他把話本里的園子改得亂七八糟,他下不了手。 蕭靖:臥槽,紅樓夢里的大觀園寫得更美了! 蕭靖:臥槽,小保安居然是寫小說的大佬! 蕭靖:這擱誰能信啊? 這個時代發(fā)生了這么大的變化,到底紅樓的劇情被蝴蝶了不少。比如書中的林姑娘到海外游歷,她見識過許多地方的風土人情,后來還寫信跟姐妹們言說南洋的風光。曹公對于林姑娘最為偏愛,他寫她有獨一無二的美貌和氣質(zhì),夸贊她出身名門,舉止不凡。只不過對于林姑娘那個“海外相公”,曹公的觀感是很復雜的。 “聽聞早些年,那位公子的父親是福建某一書肆里的幫工。如此家庭生出來的人兒,那位公子的膽子卻極大。他年少時隨人出海,先是賣福建茶,一船一船東西在海上運輸,因此發(fā)達。” “公子聽說林姑娘思念岳父,特地派人從京城運了好幾船玩物絲綢出國。他最是有錢,毫不吝嗇花費。” “林姑娘身在南洋,她想起京城的父母兄弟,又目睹家鄉(xiāng)之物。其思鄉(xiāng)之情難以自抑,不覺淚如雨下……” 作者有話說: 今天卡文了……現(xiàn)在才更新 茉雅奇官配出來冒個頭兒。 第876章 四爺不熬夜(40) ◎清世宗喜提新車◎ 自從挖出石油以來, 東北這片土地的戰(zhàn)略地位真是直線上升。 石油能夠作為燃料,這是石油最基礎的使用方法。蕭靖命令科研團隊研發(fā)以石油為動力的發(fā)電機, 在這方面很快取得成效。石油很快取代煤炭, 成為發(fā)電廠的一項重要能源。 皇上沒錢去開發(fā)油田,不少王公貴族見石油“奇貨可居”,紛紛往東北的油田投資錢財?;噬险f要一大批青壯闖關(guān)東, 朝廷重臣隆科多干脆把自己的長子岳興阿送去東北,叫岳興阿在油田里面混個一官半職。 隆科多偏愛外室李四兒生的次子玉柱,對于原配夫人生的長子岳興阿十分忽視。李四兒不舍得叫親子玉柱在東北吃苦, 便攛掇隆科多把與岳興阿送去東北關(guān)外。 “老爺, 皇上說得東北這樣好,不如讓大少爺去東北發(fā)財,到時候拿錢回來孝敬您。”李四兒這樣勸說隆科多, 內(nèi)心卻惡毒地想著, “東北那么冷,聽說凍掉耳朵、凍掉腿都是常有的事兒。那兒還有好多狼,狼餓了是要吃人的!岳興阿死在關(guān)外最好,或者凍成殘廢也行!” 隆科多身上掛著“阿達哈哈番”的爵位,大概相當于明朝漢人從三品輕車都尉的爵位。岳興阿是隆科多的嫡子且長子,只要岳興阿不犯罪、殘疾或者死亡,隆科多的爵位定是讓岳興阿繼承的。 李四兒希望岳興阿去死, 這樣她的兒子玉柱能繼承隆科多的爵位。 隆科多聽信李四兒“東北能發(fā)財”的話,當即安排岳興阿到東北赴任。他手里有權(quán),讓長子到東北當官,也就是一句話的事情。 旁人都說東北氣候苦寒, 又是要挖礦(挖石油也是挖礦?), 挖礦哪里有不苦的, 去東北干活真是苦得很!岳興阿多年不得父親重視,仕途上沒有太大的進步。眼見有機會到東北大展拳腳,他的心里隱隱有些高興的。 別人都不愿意去東北,他愿意去! 岳興阿坐在闖關(guān)東的車隊里頭,同隊有些年輕人后悔得想哭,不愿意去東北。倒是岳興阿鎮(zhèn)定自若,當場勸說眾人:“你我皆知太//祖皇帝是從東北起家的,這龍興之地,再苦能苦到哪兒去?再說東北氣候寒冷,怎么這冷太//祖皇帝能熬得,我等卻熬不得?” 他又開始背書:“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勞其筋骨,惡其體膚……” 都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也許太//祖皇帝很能吃苦,所以他能做人上人。 岳興阿身為權(quán)貴之子,本應是養(yǎng)尊處優(yōu)長大的,但他說自己不怕吃苦,前往東北的信念異常堅定。同隊的人對他十分敬佩,聽他一席話,不少年輕人堅定了闖關(guān)東的決心。 要說闖關(guān)東的思路,那可不是當今萬歲爺首創(chuàng),而是順治年間的一項政策。當年朝廷鼓勵關(guān)內(nèi)百姓遷徙到關(guān)東,有規(guī)定:“招民開墾至百名者,文授知縣,武授守備……所招民每名口給月糧一斗,每地一,給種六升,每百名給牛二十只?!?/br> 朝廷給糧給牛,便是想把關(guān)內(nèi)的人口遷移到東北。 東北原有的人太少了。 然而這項闖關(guān)東的政策,在康熙年間被叫停。康熙七年,朝廷又下令:“遼東招民授官,永著停止”。 大約是當年的康熙小皇帝認為關(guān)內(nèi)漢民遷徙到關(guān)外,這些人卷得太厲害啦,把關(guān)外滿人卷得影響生計。再這么卷下去不行啊,關(guān)外滿人沒出路了。 蕭靖了解到康熙年間對于東北政策的改變,感覺真是沒有道理可言。東北雖說是滿人聚居的地方,但怎么能把民族和人口封閉起來呢?不許漢民闖關(guān)東,東北人口不足,沙俄人打過來的時候怎么辦呢?把一些滿人跟養(yǎng)羊似的圈養(yǎng)在東北,這就真的是為他們好嗎? 萬歲爺撓了撓自己沒有頭發(fā)的頭頂,回憶著自己在哪本書看過,好像清末沙俄人時常打殺過來,朝廷才又允許關(guān)內(nèi)百姓遷移到東北。沒辦法,再不多整點人過去,落后的大清真打不過俄國人。 “現(xiàn)在……” “這是偷偷發(fā)力,然后驚艷全球的最好時候。” 雍正皇帝說。 == 東北的移民多了,最直觀的感受是大清的軍民把沙俄人趕跑了,重新占據(jù)了許多地方。 比如尼布楚。 當年康熙年間,大清與沙俄在黑龍江流域交戰(zhàn)。因為東北這塊地盤不如江南富庶,又遠離京城……也許在尼布楚和談的索額圖對東北不夠重視,導致大清丟失外興安嶺以北的小部分領土和以尼布楚為中心的蒙古東北部地區(qū)。 “不是我說,只要咱們東北人口夠多,裝備夠好,沙俄人有什么好怕的!尼布楚就應該奪回來,尼布楚地下的礦可多了,金礦銀礦都有。咱們的邊界線應該把貝加爾湖都劃進來,貝加爾湖的淡水資源很值錢的!”蕭靖私下跟張嫣吐槽,“上千東北守軍打那么幾百個俄國人,最后俄國人大多死于天花和饑餓,就這還把尼布楚給丟了,大清的官員好意思說這是勝仗?索額圖當年也不知道是怎么談判的,叫他去談判談成這個鬼樣子,回來京城沒把他腦袋砍了,真是皇帝仁慈。” 張嫣皺著眉頭,明明打仗打贏了,和談的時候不說占別人家便宜,怎么叫自己家喪失土地呢? 這樣簡單的道理,怎么朝廷那么多大官都搞不明白呢? 蕭靖覺得很痛心:“我看好些人揣著明白裝糊涂,敵人不殺到面前的那一刻,便愛捂著眼睛當瞎子,百姓受苦受難權(quán)當看不見。便是他們這種性子,叫后來洋人直接殺到京城,全國上下連帶皇帝一塊兒遭殃。” “不會有這么一日的。”小張立flag,“要是洋人能殺來紫禁城,我跟你一塊兒吊死?!?/br> 蕭靖:“……” 怎么可以有這么一天呢!吊死鬼多難看??! 眼下彼得二世是一個貪圖享樂的主兒,他對于政治和軍事沒有多大的建設。對付這樣君王統(tǒng)領的軍隊,把俄國人趕回去北方并不是一件難事。 打仗要耗錢,沙俄皇帝不愿意耗。 而大清的官員在東北發(fā)現(xiàn)石油,石油有利可圖,沒有傻子會再把東北拱手相讓。 源源不斷的原油被運送到京城,作為一種重要的燃料。而東北當?shù)亟M建了研發(fā)中心,專門研究石油的各項用途,若能同時得到北方的石油和南洋的橡膠—— 那可真是工業(yè)飛天,法力無邊。 再加上幾個鐵礦,制造大奔指日可待! 蕭靖隱約記得世界上最早的汽車是在三輪車上面加上汽油驅(qū)動?他讓工匠們先對三輪車進行改造,要求:以汽油驅(qū)動,讓橡膠車輪跟風扇輪子一樣轉(zhuǎn)動,可有駕駛盤調(diào)節(jié)方向。 宮里擁有三輪車的是誰? 九阿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