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養(yǎng)生系統(tǒng)(慢穿) 第590節(jié)
“殿下,你要不要一起來放紙鳶,好玩的……” 詢哥盛情相邀,可惜太平公主“膽怯”,寸步不離jiejie身邊。眼見劉氏的話說個沒完,小太平鬧著:“三jiejie陪我,三jiejie陪我——” 她那么嬌氣,一看就是被父母疼愛慣的孩子。小姑娘不跟你玩,非鬧著要走,你還能怎么樣? 眼看著太平公主要撒潑哭了! 安安一臉“抱歉”的表情,喝完一盞茶,吃了半塊點心,便帶著meimei回到馬車。小太平長呼了一口氣,她不喜歡姚家的哥哥,不想跟他玩。 而且彭城郡夫人有點粗野,她不太喜歡……她才不是怕生的人。 她吱吱喳喳地跟jiejie說話。 “三jiejie,姚家哥哥長得跟紅薯似的?!?/br> “三jiejie,我的駙馬要好看的。” “三jiejie,我的駙馬要能打牛rou丸的,懂武藝?!?/br> “三jiejie,我還想吃牛rou丸?!?/br> 作者有話說: 我現(xiàn)在糾結(jié)要不要拆太平的官配,表哥薛紹真的有點香…… 雖然從現(xiàn)代角度看表兄妹近親結(jié)婚不好,但是太平嫁給薛紹之后好像過得很開心,公主二十三歲的時候便和駙馬有了四個孩子。頭婚的太平還是很正常的,二嫁才開始黑化養(yǎng)男寵。感謝在2021-04-28 23:50:20~2021-04-29 23:25:40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yǎng)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yǎng)液的小天使:ming.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xù)努力的! 第556章 番外:太平出門記(下) ◎小太平有了一袋米◎ “三jiejie, 你跟我講一下外祖母。” “好,我講咯, 小太平認(rèn)真聽。” 安安把meimei攬在懷里, 講到她們即將拜訪的對象,外祖母楊氏。 要說長壽的楊氏,在長安城算是一個傳奇人物。楊氏是隋朝的宗室女, 但并非關(guān)系十分親近那種,而是隋文帝的遠(yuǎn)房親戚。年輕時候的楊氏生得十分美貌,父親楊達(dá)給她起小名牡丹。 牡丹國色, 尋?;ɑ懿豢上啾?。 楊牡丹生得再美, 可是同姓不婚,她定然沒有嫁給皇室宗親的道理。姑娘沒遇上好的成婚對象,對外宣稱信奉佛教, 寧愿做尼姑都不要嫁人。反正家里有錢, 不差她這一口飯,父兄便一直養(yǎng)著她。 直到隋朝,它居然亡了! 若是國家不亡,靠著家里和皇帝的那點親戚關(guān)系,姓楊的總能沾點好處的,不愁吃喝??墒撬宄纪甑傲耍枚鄺钍献谟H老爺們都活不下去, 更何況是楊牡丹一個大齡剩女。 大唐立國的時候,楊牡丹已經(jīng)奔四了。她的容色依舊很美,畢竟年紀(jì)擺在那里,姓李的皇帝倒是沒看上她這個“老婆子”。只是她素有美名, 竟然傳到高祖皇帝的耳朵。 高祖皇帝打聽到有這樣一位沒嫁人的老姑娘, 看著自己忠心耿耿的老部下, 心里自有一番安排。他寵信的武士彟剛喪偶,老武的生辰比楊牡丹年長兩歲,他們正是同齡人哩! 武士彟今年四十一歲,楊牡丹今年三十九歲。 若是嫩蔥似的小姑娘嫁給老武,小姑娘肯定覺得委屈。但是楊牡丹她都一把年紀(jì)了,能遇到這樣的好親事,她不得感激到哭? 高祖皇帝自認(rèn)為做下一件好事,他自掏腰包給老武辦婚禮,不用武士彟花一分錢。他讓自己的女兒桂陽公主當(dāng)主婚人,把婚禮辦得漂漂亮亮的,惹得長安城好多人羨慕。 沒有人問過楊牡丹愿不愿意,都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是她的父母早已死在隋朝。她的婚事由大唐皇帝作主,皇帝讓她嫁人,她就要嫁人。 嫁人之后,楊氏的日子過得很難。她是武士彟的續(xù)弦,老武的原配相里氏給他曾生下四個男孩,其中兩個哥兒夭折了,活下來的武元慶和武元爽非常敵視楊氏。 這兩個繼子不是奶娃娃,他們記得很多事情。 武士彟在高祖皇帝身邊當(dāng)差,十分敬業(yè),頗有“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精神,甚至青出于藍(lán)而勝于藍(lán)。老武在宮中當(dāng)值,有家人來報,說大哥兒和二哥兒身體不好了,想要見老爺一面。老武聽完之后,十分傷心—— 然后就沒有然后。 兩個兒子從病重到斷氣,武士彟從未離開過崗位。 兩個兒子的死亡讓夫人相里氏傷心欲絕,沒多久,她也倒下去了。她派人去請丈夫回家,可是武士彟不請假,堅持在皇宮里當(dāng)他的差事。直到原配相里氏沒了氣息,那個女人都等不來他一面。 996算個屁,老武這種人才是大唐勞模! 高祖皇帝聽聞了這件事,夸獎武士彟“忠節(jié)有余,舉無與比”。作為嘉獎,高祖皇帝給這位喪偶的好臣子賞賜了一份好姻緣。 皇帝體恤臣子,他沒有錯。武士彟愛崗敬業(yè),他好像也沒有錯。 到底是誰錯了? 武元慶和武元爽認(rèn)為錯全在楊氏,他們的兩個兄弟死了,母親相里氏尸骨未寒,楊氏居然風(fēng)風(fēng)光光地嫁進(jìn)來國公府。長安城好多人惋惜美人遲暮,楊牡丹這輩子也就這樣,日后她要看繼子的臉色過日子。 楊氏以四十幾歲的高齡,給武士彟生下三個女兒。武士彟一死,武家兄弟對待楊氏母女三人的態(tài)度很差,幾乎能說是刻薄和惡毒。 楊氏在次女的建議下,帶著兩個年幼的女兒來長安討生活。至于長女武順已經(jīng)嫁人,她管不了,也沒法子管。 武家次女入了太宗皇帝的后宮,被封為才人。 太宗皇帝去世,武才人在感業(yè)寺出家。 武才人重新殺回大明宮,她懷孕了。 皇后王氏被廢,阿武居然能和淑妃打個平手。 淑妃不敵,阿武被圣人立為皇后。 武皇后生下四子二女,地位不可撼動。 人們對于武皇后的經(jīng)歷嘖嘖稱奇,回頭一看,武后的母親楊氏著實是有福氣的。隋朝的時候,楊牡丹是遠(yuǎn)近聞名的美人,牡丹姑娘嫁不出去、亡國了、她被許配給人當(dāng)續(xù)弦、她生不出來兒子、她被繼子趕出門…… 好多人都笑話楊家這朵嬌花美則美矣,可惜命不好。 可是命格這種東西,誰能說得準(zhǔn)呢。 榮國夫人楊氏出生在北周末年,她活過了隋文帝和隋煬帝,大唐的高祖皇帝和太宗皇帝都熬不過她。如今連武家的人都要捧著她,只盼望能從老夫人這里沾點光,讓楊氏在武皇后面前替他們美言幾句。 安安怕小太平冒失,特意跟meimei交代:“我們?nèi)ネ庾婺讣依?,說不定會遇到武家的人。你多看多聽,少說話?!?/br> 武家兄弟跟武皇后不是同一個媽生的,加上之前的嫌隙,兩家人斷然不可能親熱到一塊兒去。武三思自幼被接到長安讀書,他是武元慶的兒子。后來又來了一個武攸暨,是武氏的旁支族人,他的祖父是武皇后的伯父。 武三思比安定公主大一歲多,武攸暨卻比安定公主小兩歲。 鬼知道武家人打的是什么主意,恐怕有人盤算著公主的婚事。若是安定公主喜歡年長的,武三思的皮相長得不差。或者這位公主喜歡玩姐弟戀,也不是不行。 除了適齡的安定公主,還有一個更小的太平公主呢。 “這兩位表兄弟年歲不小,你不要單獨跟他們玩?!卑舶裁嗣eimei的臉,“即便是如廁,你帶著婢女跟著?!?/br> 她不能讓meimei落入險境。 小太平聽明白了:“三jiejie,我不跟他們玩?!?/br> 被安定公主猜準(zhǔn)了,她帶著meimei去找楊氏的時候,剛好碰上武家兩位表哥。武三思臉上帶著親近的笑容,他知道安定公主已經(jīng)嫁人,可是誰說公主嫁人之后,便不能出來“玩?!?? 駙馬還能換人做呢! 他領(lǐng)著武攸暨,高聲道:“臣見過兩位殿下?!?/br> 安安溫聲道:“表哥和表弟無需多禮,我和meimei今日來是給外祖母送點東西?!?/br> 榮國夫人的身體時好時壞,記憶也差不多,老人家全憑本能行事。大概是患上了老人癡呆,楊氏對于最近的日常記不清楚,倒是年輕時候的事情記得很牢靠。 她記得武元慶不喜歡她,她也不喜歡武元慶這個繼子。 今日早上,“武元慶”又來了。 “大郎,你來了啊。”楊氏的手朝著武三思一指,努力表現(xiàn)出“慈母”那一面,“大郎,你前幾日不是說上火牙疼嗎?娘讓人煮了黃連水,治牙疼最有用的。” “大郎,該喝藥了?!?/br> 沒多久,有仆婦端上一碗熬得nongnong的黃連水上來,請“大郎”享用。武三思心里在罵娘,怎么這個老不死的,每次都整治他? 要不是院子里伺候的都是皇后和圣人派來的人,他必定要把這碗黃連水潑到老不死的身上! 楊氏滿臉慈愛地看向武三思,安安看著外祖母,險些“噗——”地一聲笑出來。 小時候阿娘講段子,愛講一個姓潘的美貌小婦人和武大郎的故事。情節(jié)之曲折,過程之刺激,難以用三言兩語闡述,最后潘美人要毒殺武大郎,臺詞便是這么一句—— “大郎,該喝藥了?!?/br> 古有彩衣娛親,今有大郎喝藥。 武三思為了表示自己對繼祖母的孝順,硬是把發(fā)苦的黃連水一口氣全喝下去。兩位公主都在看著她,小太平露出敬佩的眼神! 太平公主不喜歡喝藥,每次喝藥都想要偷偷倒掉。武家表哥能喝黃連水,她敬他是一位狠人! 安安問伺候的仆婦:“表哥喝了多少回黃連水?祖母最近記性好嗎?還是時常認(rèn)錯人嗎?” 仆婦也是個人精,語氣有些輕快:“回稟公主的話,夫人總是把大少爺認(rèn)成‘大郎’,時常照顧他吃藥,從不懈怠。公主不妨多跟夫人講話,夫人定不會把您忘記的?!?/br> 安安坐在楊氏的身側(cè),主動去握住老人家的手。老人的目光落在少女身上,突然十分激動:“二囡,你終于從宮里出來,我好想你??!只恨大郎心窄,容不下你和三囡。你耶耶死得早,我好苦的命啊……” 武三思嘴里的苦味還沒淡下去,表情別提有多難看了。楊氏在罵他父親,恐怕心中怨恨很多。 楊氏她……是真的認(rèn)錯人嗎? 當(dāng)年武家次女入宮,姑娘只有十四歲。楊氏把年齡相仿的安安認(rèn)成自己的二女兒,拉著她不肯放手。二囡入宮一直是她心中的痛,二囡那么小,便進(jìn)去那個吃人不見骨頭的地方。 “二囡,你回來真好。”楊氏情緒高漲,眼中竟然含淚,她沖著小太平招手,“三囡快過來,和你jiejie親近。” 小太平抱著楊氏的胳膊,笑得甜甜的。她知道外祖母認(rèn)錯人,把她認(rèn)成三姨。 她從小聰明,乖順地喊了一聲:“阿娘?!?/br> 楊氏攬著大的和小的,更開心了。 武三思看著她們“其樂融融”的樣子,心里憋著一肚子氣,拱了拱手說告辭。武攸暨倒是不覺得尷尬,因為他又不是武元慶和武元爽的兒子,他的父輩沒做過對不起楊氏母女的事情。 他看向安安,小聲地請示:“安定公主,您要在這里用午膳嗎?要不要我替你安排?” “不用勞煩表弟。”安安很有禮貌地說,“我出門是吩咐府里送席面過來,只是我與外祖母有些私房話要說……” 武攸暨很識相地說:“臣不打擾公主?!?/br> 他也離開了。 等武家兩人都走了,公主府的午飯剛好送到。安安扶著楊氏,小太平?jīng)_過去掀開食盒,看到里面冒著熱氣的白色面食。 “是牛rou包子!”小姑娘很高興,“外面都沒有賣包子的,只有宮里有。剛才那個誰,長得跟包子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