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養(yǎng)生系統(tǒng)(慢穿) 第251節(jié)
張嫣覺得難以理解,問道:“你們不帶孩子去河南嗎?” 這兩人平時對孩子們都很疼愛的,韓壽把他家女兒看得跟眼珠子似的。 怎么說不要就不要了? “不帶了,留姐倆在府里,陪陪娘親。”賈南風忍著心里的難受,“娘,我不在洛陽,就全靠meimei照顧你。你要是有事,就讓火坑告訴meimei,讓meimei給你做主?!?/br> 太子妃得寵,這點權力還是有的。 郭夫人一想就明白,她嘆了一口氣,女兒們都是為了她。 老爺不在府里,姑娘們都嫁出去了,府里空蕩蕩的,連個人氣都沒有。如今南風愿意讓兩個閨女回來陪她,日子過得就沒那么寂寞。 以前都是她為女兒們謀劃,現在女兒們倒是可憐起她來了。 一想到有外孫女陪著,郭夫人覺得生活有盼頭多了。她感激女兒的一番心意,承諾道:“南風你放心,我肯定把姐妹倆都養(yǎng)得白白嫩嫩的,住你們小時候的院子,不,還是跟我住一個院子吧,這樣也有照應?!?/br> 賈南風捂著嘴,裝作很樂意的樣子:“只求娘親不要嫌她們聒噪才好?!?/br> “怎么會呢?孩子們熱鬧,活潑才好?!惫蛉讼矚g自己的外孫女,瞧著比外頭的女孩子順眼多了。 府里的老夫人還在,人越老就越怕寂寞,如果韓家兩姐妹留下來小住,老夫人應該也會很高興的。 郭夫人見張嫣懷孕了,怕小女兒煩著小火坑不好意思說,便主動提出來:“午兒,要不我讓小火坑別進宮了,你懷孕身子重,孩子的動作又沒個輕重的,你還得分神照顧她……” “娘,那是我樂意,小火坑能陪我說話解悶,我覺得快活?!?/br> 張嫣在宮里沒朋友,日常教孩子讀書認字,過得充實多了。小火坑懂事,小孩知道她懷孕之后,動作都很輕,有一次小火坑又看見了,說里面是個小弟弟。 蕭靖也說是個小男孩。 太子妃想著肚子里的孩子,笑得一臉幸福。 說不定真的是個小男孩哦。 作者有話說: 啊,我想吃好多叉燒的大包子,特別大的那種!感謝在2020-07-10 11:31:22~2020-07-10 17:48:04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yǎng)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yǎng)液的小天使:云霧樹霖 5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xù)努力的! 第255章 司馬衷不傻(67) ◎晉太子的岳父一身正氣◎ 臘月, 襄陽 大晉的軍隊剛駐扎下來,四周都是平坦的荒野, 從軍事上來講, 的確是適合建營的好地方。但是這沒遮沒擋的地勢,讓呼嘯而來的寒風直吹到每個人的臉上。 賈充縮在馬車里,都覺得冷得入骨。 小老頭裹緊自己的羊毛圍巾, 頭上戴著厚厚的貂皮帽子,手上捧著一個小小的銅手爐。周邊都是他的衛(wèi)軍,日夜安排有人巡邏, 確保賈充能安全地茍到班師回朝。 這位不僅是大都督, 還是陛下的親家! 太子妃娘娘都懷孕了,這個緊要關頭賈充可不能死。 要是小外孫一出生就把老爺子給克死了,那算是誰的過錯? 賈充想念家里暖暖的火炕, 想念潑辣的柔柔, 想念他的幾個女兒……嗯,太子那個臭小子,他就不想惦記了。 但不得不說,太子送來的東西還是挺管用的。 不多時,就有手下把帳篷給搭建起來。圍在最里頭的是一座大帳,那是給賈充的,其余的是將軍們和大臣歇息落腳的地方, 最外頭就是那群小兵們的。 帳篷里有人燒起炭爐,雖然比不上溫暖如夏的火炕,但比在馬車里受凍要強多了。副將劉璠扶著賈充下車,年輕人一招手, 招呼著眾人把大都督的吃穿用品也搬進去大帳里。 人人都知道, 賈充帶了一大車行禮上路。 但他年歲最老, 地位也比較高,將士們看了兩眼之后,都表示理解。 老頭子惜命,聽說身體不算太好,是長期要吃藥的。不是誰都像廉頗那樣,一把年紀還能吃一斗米十斤rou的。 賈充每頓飯吃一碗炒面粉,就飽了。 帳篷里有小爐子燒著,上面的茶爐煮的是熱水,正沖得一股水汽冒出來。劉璠從行禮里拿出兩個大碗,從賈充帶過來的面粉袋子里舀了幾勺倒在其中一個,另一個則多加了三倍的分量。 煮過的開水往碗里一沖,一碗簡單快捷的炒面粉就算好了。賈充把太子給的一個壇子給開了,從里面倒出搗碎炒香的核桃仁和芝麻,還刻意多給劉璠加了幾勺。 小老頭的表情十分慈愛:“璠哥兒能吃是福,多吃點,別省東西,不夠就再吃?!?/br> 賈充看見二女婿好胃口,就放心多了。年輕人吃多點有力氣,不能做軟腳蝦,能打能砍的最好。 他還想讓女婿來保護他呢。 事關生命安全,賈充從來不吝嗇這么一點東西。 劉璠還挺感動的,笑著道:“嘻嘻,都說丈人這里的好東西多,還望丈人不要嫌我煩?!?/br> “不煩不煩,二姐兒嫁予你,便成了一家人。我就算是這把老骨頭舍了,都得護著你?!?/br> 賈充最會說場面話,說兩句好話又不用錢,只是動一動嘴皮子的功夫。沒心眼的劉璠根本不是老狐貍的對手,頓時感動得要死,被哄得愿意為老丈人肝腦涂地。 “丈人,我一定會護著你平安回去洛陽的!” “啊,璠哥兒真是好孩子啊!” 沒一會兒,就有負責飯食的伙頭軍兵做好了烤rou,端到賈充的大帳里。說是烤rou,其實就是rou干,打仗是不可能做好鮮rou的,有那種風干了許久的rou干,撒大量鹽腌上,等吃的時候再在火上烤一烤。 這是將軍級別以上的,才能享受到的待遇。 上有四五十歲資歷深厚的老將,劉璠算是副手,還沒混到那個級別。 他是沒烤rou吃的。 賈充倒是有這么一份rou,他人老咬不動,嫌不好吃,都指著讓劉璠吃了。 年輕人咽了咽口水,眼神分明是饞的,但拒絕道:“丈人,我越級吃這個,叫別人知道了,會失了規(guī)矩。” “都是自家人,帳子里也只有你我知道?!辟Z充最不講規(guī)矩的,要是他講規(guī)矩,現在大家還給老曹家打工,“叫你吃你就吃,你連長輩的話都不聽了?” “聽,都聽,都聽?!?/br> 劉璠大口嚼著烤rou,他牙口好,吃著倒不算費勁,只是口味太咸了。他瞧著賈充用了一碗炒面粉,還往糊糊里加了一勺蜂蜜調味。 因為這個是治便秘的。 老人家有些小毛病,能不吃藥就不吃藥,喝蜂蜜就是太子教給他的。賈充想起洛陽的太子,那個孩子奇思妙想特別多,有時候不太靠譜。 但關鍵時刻挺靠譜的。 翁婿吃過飯,伙頭軍端上來的麥飯,賈充吃了兩口,剩下的讓劉璠打包帶走。他不愛吃這一口,但劉璠不嫌棄。 打仗行軍耗費體力,肚子里沒油水,每到半夜都餓得很吶。 小兵們都吃個半飽,劉璠全賴有丈人關照著,每天都吃個十二成飽的。 嗯,有些撐。 年輕人打算出去巡邏一圈,順便消消食,人還沒出門,就被賈充給喊住了。 “璠哥兒,你的正氣丸吃完了沒?要不要再拿點?” 賈充怕女婿出毛病,天天就盯著劉璠吃藥。最近這幾日因為寒冷和水土不服,軍營里好多人都有嘔吐和拉稀的,軍醫(yī)忙得都不沾枕頭,賈充雖然還沒有癥狀,但他怕啊。 他一邊上書給陛下,說恐怕有瘟疫,請求陛下送軍醫(yī)送藥材過來。另一邊他自己吃了藿香正氣丸,也讓劉璠吃點。 有病治病,沒病強身! 晉朝人很懂這種嗑藥的道理,嗑藥流甚至都成為一種時尚。 劉璠不拒絕老丈人的好意,取了兩瓶藿香正氣丸,塞到了懷里。他在軍中有幾個好友,想讓別人也試試,看能不能治病。 年輕人領著一支小分隊,在附近三四里打馬巡了一遍,見沒有情況,才安心地回去營里。剛到歇息的帳篷,只見另外兩員副將的臉色不太好,人在輾轉反側,劉璠好心地問道:“你們可是有頭疼惡心了?也犯病了?” “正是,都怪這鬼天氣?!?/br> 其中一人惡心勁兒一犯上來,沒忍住,張嘴就吐了一地。身旁扶著他的,也好不了多少,臉色發(fā)白,捂著肚子緩了大半天,才忍住沒吐。 活蹦亂跳的劉璠倒成了最可靠的小伙伴,他見同伴生病,剛尋人去問,但軍醫(yī)要治的人太多了,人家說明日就過來。 還得等到明日? 都吐一整晚了,人得多難受啊。 “要不你們吃一吃我的正氣丸?”劉璠想了想,掏出了懷里的藥瓶子,“我家里準備的藥,不知道對不對癥?!?/br> “來來來,給我兩丸吧?!?/br> “我也要?!?/br> 軍醫(yī)人沒到,生病的人都有些死馬當活馬醫(yī)的心態(tài),甭管什么藥,吃了再說。劉璠教人用水送服了幾粒藥丸,他自己也吃了一粒,指尖上還殘留了淡淡的藥香味,聞著挺像模像樣的。 大概是因為練武的人身體好,睡過一覺之后,第二天人又活蹦亂跳了。 除了拉屎有點軟,屁事沒有。 軍醫(yī)這才拎著藥箱子過來,一看到人的癥狀,張嘴就罵人:“你們這不是耍著老夫玩?沒病的報什么病啊!” 副將不樂意,喊你的時候不來,現在人好了反倒怪他? “昨夜是有吐的,吃了劉璠給的正氣丸,就好了?!?/br> “什么正氣丸,老夫治了好幾年,聽都沒聽說過。你們別亂吃藥,誒,那個藥丸給我瞧瞧。” 軍醫(yī)的脾氣不太好,大概是覺得患者亂吃藥,瞎貓碰上死耗子了。這種不聽遺囑自己胡亂治的,醫(yī)生都最煩這種,老軍醫(yī)問劉璠要了兩顆藥丸,細細碾碎了,努力分辨里頭放了什么藥材。 “藿香的香味,紫蘇葉好像也有點,甘草的微甜,好像還有點大棗和姜……這藥丸煉得真好,大概是名家出品,還有幾味藥材,老夫也辨不出來,反正吃不死你們。” 軍醫(yī)的表情挺差異的,沒想到還能遇到這樣的好藥。 太醫(yī)們集體煉的,能不好嗎? 劉璠也放心多了,只要吃不死人,即使治不了病,那也沒關系。 有些同事沒排得上治療,就來劉璠這兒要兩丸,他是個熱心腸的,來者不拒,都給了。別人問他是哪里來的藥,劉璠惦記賈充的好,就說是賈氏正氣丸。 “我腦袋暈,行行好,給我來兩丸賈氏正氣丸?!?/br> “唉,我拉肚子,能吃賈氏正氣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