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文的漂亮原配覺醒了 第33節(jié)
趙家人剛開始很得意,很享受這種被人追捧嫉妒的感覺。 但很快他們就笑不出來了,因為集市上漸漸有了別家賣麻花的,他們的生意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以前一天能賺一兩塊錢,現(xiàn)在一天只能賺幾毛錢。而且還要搭進去兩個人工,這可不劃算。 所以一家人又坐下來商量。 對于這事,齊春麗也沒好法子,她再次將希望寄托到了趙文軍身上:“文軍,你怎么看?” 趙文軍除了出出主意,全程沒參與這個買賣,他哪知道怎么辦。 可全家人都望著他呢,他只能硬著頭皮說:“那……那就賣便宜點吧。別人賣五分錢一個,咱們就賣四分錢,四分五。” “可是這樣賺的錢就少了啊。”陶碧有些不情愿。 他們麻花的利潤本來就不是很高,再降價還賺什么錢。 可齊春麗卻覺得這法子好:“大不了咱們少放一點點面粉,或者買便宜點的面粉和油炸,省點成本。這樣賣四分五賺的也差不多。” 陶碧眼睛發(fā)亮:“這法子好,而且咱們家以后還可以分開擺攤,我跟二嫂,各去一個集市,這樣多賺點錢?!?/br> 最重要是有齊春麗盯著,她想要做手腳很難,每次賣多少錢都要老老實實交給葛慧玲,但分開單獨賣就不一樣了,她找借口私吞個一毛兩毛的誰都知道。 “可,家里的面粉不多了。”楊紅英有點不贊同。家里這么多人呢,糧食都拿出去做麻花賣錢了,大家吃什么? 葛慧玲也知道不能動用家里的糧食了,她看向三個兒子說:“這個買賣是咱們一家人的,三個媳婦都參與了,賺的也是大家的,這個本錢也該你們?nèi)值芤黄鹌綌偂_@樣吧,一家出10塊錢買糧食和油,等賺了錢再還給你們?!?/br> 陶碧有些不情愿:“媽,前陣子不是賣了不少錢嗎?” 葛慧玲瞪了她一眼:“那不都是用家里的糧食和油做來賣的嗎?怎么?你現(xiàn)在就想分家了?” “沒,媽,我不是這個意思。”陶碧連忙否認,心里卻在罵,死老婆子,將錢把得死緊。明明家里有錢不肯出,還非要他們出。 葛慧玲臉色這才好了些:“你們也別怨媽摳門,先前賣的這幾十塊都是用咱們家的糧食和油。咱家這么多人,能不能吃到下半年還不好說,回頭缺糧了,就用這筆錢救濟。不然現(xiàn)在花了,你們吃什么?” 陶碧連忙說:“是我誤會了媽,就按媽說的辦。” 三兄弟一人想辦法湊了十塊錢,然后趙老三說他認識的人多,主動擔負起了購買油和面粉這事。 趙家把攤子支得更大了,而且也不藏著掖著了,干脆直接在紅旗公社擺起了攤。 因為有桂花嬸子這個小喇叭,宋書玉每天都能聽到趙家的各種消息,還有隊里的各種傳言。 果然,趙家異軍突起后,討論他們家的聲音都少了很多。 宋書玉樂得自在,悶聲發(fā)大財。 但這可苦了宋建國。 對于大隊里的這些事,宋建國早有耳聞,他有意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但底下的人不買賬啊。 有些悄悄找他舉報說趙宋兩家割資本主義尾巴,應該抓起來□□。 他當時就訓了對方一頓,以趙宋兩家都是三代貧農(nóng),根正苗紅為由,駁斥了對方。 本以為這事也就過去了,反正現(xiàn)在也管得比較松散,哪個公社沒幾個擺攤的? 可沒想到有人竟將這事捅到了公社,還寫了舉報信。 宋建國坐在公社辦公室里,拿著舉報信問公社書記:“楊書記,這舉報信是誰寫的???污蔑,不屬實。趙家宋家往上數(shù)好幾代都是貧農(nóng)出身,成分絕對沒問題,現(xiàn)在自己做點買賣賺點錢補貼家用,也沒有剝削任何人,這哪能是割資本主義的尾巴呢?而且宋家還是烈士家庭,宋家父子都是為國犧牲的烈士,他們家?guī)讉€女人都是烈屬,這些年孤兒寡母的很不容易。楊書記,咱可不能寒了烈士的心啊?!?/br> “建國,你別緊張,我叫你過來就是了解了解情況,沒有怪罪的意思。”楊書記哈哈大笑說。 宋建國摸不清楚他到底什么態(tài)度,便說:“原來是這樣啊,楊書記,是我太著急了,我跟您賠不是。您想了解什么,您盡管問?!?/br> 楊書記開口就問:“趙宋兩家做買賣,一個月真的能賺幾百塊?” “楊書記,這種事我哪知道啊。不過我想應該賺不了那么多,一個麻花幾分錢,一張手帕一毛錢,還有扣除掉本錢,一個月得好幾千才能賺上百塊吧。”宋建國有意替兩家說好話。 楊書記點頭:“這倒是。聽說趙家的糧食和油是在鄉(xiāng)下挨家挨戶買的,那宋家的布呢?他們做這么多的衣服手帕,布料是從哪兒來的?” 宋建國明白了,楊書記這是有備而來。他打著哈哈:“楊書記,這個我還真不知道,我回去問問?!?/br> 楊書記深深地看了他一眼:“建國啊,最近擺攤這事弄得咱們公社人心浮動的,要是耽誤了生產(chǎn),這可不是什么好事。你是老同志了,可不能輕易犯這個錯誤啊?!?/br> 宋建國只能說:“楊書記,我知道了,我這就回去讓他們收斂點,不能耽誤了上工?!?/br> 楊書記點點頭:“你是老同志了,我還是信任你的,這事要處理好了,千萬不能給咱們公社帶來什么負面影響?!?/br> “是,楊書記放心。”宋建國只得先應下。 本以為話說到這里就結(jié)束了,但誰知道楊書記話音一轉(zhuǎn),忽地又說:“對了,建國,聽說你們大隊搞了個刺繡小隊,幫縣里的廠子加工,你們這是準備辦社隊企業(yè)?” 社隊企業(yè)最早是在五十年代提出,當時很多鄉(xiāng)村的一部分磚瓦窯、油坊等紛紛折價入社,隨后一部分土紡、草編、挑花等家庭副業(yè)也一并組成生產(chǎn)小組,加入社隊企業(yè)。 五十年代是社隊企業(yè)的發(fā)展高峰期,但進入六十年代,隨著經(jīng)濟困難局面的加劇,社隊企業(yè)紛紛解散沒落,現(xiàn)在整個紅云公社就只剩一個磚窯廠,職工9人。 宋建國連忙擺手:“楊書記,刺繡小隊總共就12個人,訂單也不穩(wěn),沒活的時候都要去上工,說不定哪天沒單子就直接解散了,這哪能成立社隊企業(yè)啊,就是個加工小隊?!?/br> 楊書記笑得有些意味深長:“建國啊,你這就是謙虛了。12個人,比磚窯廠還多了3人,規(guī)??刹恍?,也不是不能想嘛。好好干,我看好你?!?/br> “謝謝楊書記,我們一定努力?!彼谓▏樕隙阎θ荨?/br> 回到隊里,他就直奔宋書玉家。 這是過完年后,宋建國第一次到宋書玉家里,進門就看到堂屋里堆的那幾袋子布料和衣服,他有些相信隊里的傳言了,這丫頭恐怕賺了不少,不過她從哪里弄到這么多的布料。 宋書玉看到他,連忙站了起來:“叔,您來啦,快請坐,屋子里有點亂,您坐外面吧,我給您倒水?!?/br> 宋建國坐在屋檐下,接過水,指了指對面的凳子:“坐,你這快兩個月都沒上工,就在家里忙活這些?” 宋書玉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是不是讓叔為難了?我明天就去上工。” “現(xiàn)在不是農(nóng)忙,少你一個也不少。”宋建國嘆了口氣,“你這事吧,叔本來是打算睜只眼閉只眼的,但不知被誰捅到了公社,今天楊書記找我談話了?!?/br> 宋書玉頓時有些不好意思:“讓叔您為難了,楊書記怎么說?他要是怪罪您,我明兒就去公社向他請罪。” 宋建國斜了她一眼:“有我在,還用你一個小丫頭片子出去頂著啊。不是什么大事,他就說了兩句,態(tài)度有些矛盾,前面像是責怪你們擺攤,后面……” 他干脆將楊書記的話重復了一遍。 宋書玉聽完笑了,等了這么久,魚兒總算是上鉤了,就是這條大魚有點傲嬌,還在拿架子。 “宋叔,今天真是太為難您了,我明天去公社向楊書記解釋一番。”宋書玉笑瞇瞇地說。 宋建國怕她吃虧:“算了吧,楊書記也沒責怪你的意思。后面你收斂點,偶爾請一天假就行了,別這樣長時間不上工,我就是想偏袒你也不好做得太明顯?!?/br> 宋書玉知道他是好心,但他明顯沒領(lǐng)會楊書記的真實意圖。楊書記要是真有心怪罪他們,要打壓他們這些做小買賣的,哪會說這么多啊。 “宋叔,您放心吧,楊書記不會為難我的,說不定啊,這還是咱們的機會。宋叔,您跟我說說楊書記的為人,來歷背景吧,免得我明天去見了楊書記不小心說錯話?!?/br> 宋建國有些頭痛:“你這孩子真是太倔了,楊書記……” …… 宋書玉不但詢問了楊書記,還問了公社其他幾名主要的干部的情況。 宋建國本來是去提醒宋書玉收斂點的,最后變成了給她科普公社干部的情況和關(guān)系去了,走的時候他不放心地叮囑了一番,讓宋書玉別去公社,別往槍口上撞。 宋書玉見他實在是擔心,很想跟他說明實情,但轉(zhuǎn)念一想,要是知道了,自己明天提條件的時候宋建國夾在中間左右為難,還不如不知道的好。 晚上一家子吃飯時,宋書玉說了自己的計劃:“媽,奶奶,我打算明天去公社擺攤?!?/br> 劉桂芝納悶地看著她:“不是說不在咱們公社擺攤的嗎?你咋改主意了?” 宋書玉笑盈盈地說:“以前不是想瞞著隊里的人嗎?現(xiàn)在大家都知道了,也沒隱瞞的必要了,在哪里擺攤都一樣,咱們公社還近一些。” 這話挺有道理的,劉桂芝不再反對。 第二天,宋書玉和謝錚一大早就去了公社。 挑選攤位地址的時候,宋書玉特別選在了公社辦公室的斜對面。 謝錚不知道昨天宋建國來的事,覺得有些奇怪:“書玉,咱們要不換個地方?這里雖然人流量比較大,但畢竟在政府樓房對面?!?/br> “沒事,哪里都一樣,就這里吧?!彼螘袷帜_麻利地把東西擺上。 謝錚拗不過她,只好開始擺東西,但心里升起一種很怪異的感覺,總覺得從昨天突然說要到公社擺攤開始,書玉的反應就有些奇怪,但到底哪里奇怪,他又說不上來。 在紅旗公社的生意更火爆了,因為整個公社大部分人都聽說過他們的事跡了,不用他們吆喝都一堆人圍了上來。 楊書記剛在辦公室里坐下就發(fā)現(xiàn)對面馬路上圍了一群人,本以為一會兒就散了。哪曉得一個小時后,人不但沒散,而且越來越多,擠得水泄不通的,異常熱鬧。 他叫來前兩年來的小干事:“小梁,外面是什么情況?” 小梁剛?cè)愡^熱鬧,因此知道得很清楚:“紅云大隊那個宋書玉在那擺地攤賣衣服呢,我剛才去買了一件背心,質(zhì)量還真不錯,只要1.5,不要票?!?/br> 楊書記瞇了瞇眼,招了一下手:“把你買的背心給我看看?!?/br> 小梁立即去隔壁辦公室將背心拿了過來。 楊書記展開一瞧,針腳細密,沒有線頭,縫得很好,再摸布料,跟供銷社的也不差,不要票還便宜三毛錢,難怪賣得這么好呢。 將背心遞給小梁,楊書記的目光穿過窗戶,落到街對面,這姑娘有點意思,昨天他找了宋建國,今天她就跑到公社門口來擺攤。 楊書記放下筆,背著手出了門。 小梁見狀,連忙跟上來:“楊書記,您也要買背心嗎?我去幫您排隊吧?!?/br> 楊書記擺手,饒有興致地說:“不用,我去看看熱鬧?!?/br> 他說是去看熱鬧還真是去看熱鬧了,因為人實在是太多了,楊書記根本擠不進去,只能耐心地站在外圍,觀察周圍買東西人。 排了二十多分鐘,楊書記總算是被擠到了最里面一層。 他站在一個阿婆后面,不動聲色地觀察對面的兩個年輕人。 兩人看起來還不到二十歲,非常年輕,但眼睛亮晶晶的,嘴角掛著笑,這么多人,語氣也沒絲毫的不耐煩,一一給顧客報價,算賬,找錢,忙得滿頭大汗。 在他們身上,楊書記看到了一種久違的拼勁,干勁。 楊書記側(cè)了側(cè)身,站到側(cè)面,把位置讓給后面想買東西的人,自己就在一旁看著。 這一站就是大半個小時,圍著的人才逐漸減少。 嗓子都喊破了的宋書玉總算有喘口氣的功夫了。 她拿著水杯猛灌了兩口水,又招待了一個客人,找完錢后,目光總算落到了旁邊的楊書記身上:“這位同志,想買背心還是衣服?” 楊書記蹲下身,目光落到褲子上:“那件棕色的褲子怎么賣?” 宋書玉笑著說:“這是燈絨芯的褲子,比較厚實保暖,價格要稍微貴一點,我們都賣6塊一條的,您要是誠心要,那就5.5吧?!?/br> 楊書記點點頭,又指著另一件藍色的外套說:“這件呢?” 宋書玉又給他報了價格。 他點點頭,又問下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