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親后我成了流放犯婦 第86節(jié)
萬瑾瀾握住她的手,“姑母不可如此沖動,待我將事情查清,父親的仇,我會報?!?/br> “瑾瀾還不知曉姑母是怎么從宮里逃出來的?火是陛下放的?” 萬沁兒眉頭微蹙,“冷宮的大火發(fā)生的突然,我被嗆暈了過去,等再次醒來時,已經(jīng)到了京郊,是肅王將我救了出來?!?/br> “我拿著手帕質(zhì)問他,我兄長的死是不是和裴氏有關(guān)?” “他并沒有回答我,只是讓我隨他走。我的直覺告訴我,和裴氏有關(guān)!” 萬瑾瀾皺眉,“那火是肅王為了讓你假死脫身放的?” 萬沁兒輕輕點頭,“恐怕是的?!?/br> “我不愿意隨他離去,他熬了幾日還是離開了京都,走前聯(lián)絡(luò)了公府,父親則設(shè)法將我安置在了此處。俞七二人也是你祖父安排在此處照應(yīng)的?!?/br> 她不知道皇帝有沒有懷疑,白日里她根本不出門,只在夜間出屋子透透氣,一直小心謹(jǐn)慎。 萬瑾瀾道:“墓園外有人盯梢,不知是盯著姑母還是盯著我和蕭灃。”亦或是都有可能。 萬沁兒說道:“父親怕你聽到消息趕回來,干脆將你和齊王養(yǎng)的狗送了來,白日里太過引人注目,俞七也不放它出去,天色晚了才讓它出去跑跑,萬一和你碰上了,也算作個提醒?!?/br> 點點就臥在她腳邊,萬瑾瀾摸了摸它的狗頭,她能找到這里來,還真虧了它。 姑侄倆敘舊許久,萬瑾瀾將這些日子的大致經(jīng)歷講述過后,大半個時辰都過去了。她差點都把還在樹上守著的于松忘了。 將于松叫回來后安置妥當(dāng)后,萬瑾瀾和姑母躺在了一張并不大的床榻上。 萬瑾瀾睜著眼,腦海中想著母親,不知道母親如今如何傷心。 “若不出意外,你祖母和母親最近應(yīng)當(dāng)在華嚴(yán)寺住著,給你父親念經(jīng)祈福,既然墓園有人守著,華嚴(yán)寺定然也有人在暗中盯梢,你若要去,得做好完全的準(zhǔn)備。” 黑暗之中,姑母握著她的手說道。 憶起父親往日嚴(yán)厲卻不乏慈愛的面龐,萬瑾瀾心里絞的難受。 淚水打濕了裘枕,她在黑暗中無聲哭泣。 第二日天還沒亮?xí)r,萬瑾瀾偷偷拿走了那條繡著綠梅的手帕,和姑母告別后,在山腳下朝著墓園的方向磕了頭,往北去了。 點點在院子里嗚嗚嗚的哼唧著。 她交代了俞七看好姑母,可萬不能讓她離開獨自離去,姑母會騎馬卻不會武,她一個人要如何找裴氏報仇? 已經(jīng)讓于松給祖父傳信,表明了現(xiàn)在她很好,知景兄長也還活著,她又專門寫了一封信寬慰母親。 既然知曉父親的死可能和裴氏有關(guān),她便想去查探清楚,若真是裴氏,她必定手刃了她。 并州,肅王府后宅。 正院之中,肅王妃裴氏正在浴桶中泡澡,萬瑾瀾趴在屋檐上都聞到了薔薇香露的味道,水汽氤氳間,看不清裴氏的臉。 肅王造反,如今已手握五州之地,人在前線和朝廷軍馬對峙。 至于肅王府,雖然守衛(wèi)森嚴(yán),但對萬瑾瀾和于松來說,還是有縫可尋。 裴氏還未沐浴完,就有丫鬟在外間稟報,“夫人,世子和二公子吵起來了,世子扇了二公子一巴掌?!?/br> 裴氏一聽,面色一變,哪還顧得沐浴,當(dāng)即從浴桶出來,丫鬟伺候她擦干凈后,穿上外袍,連帶著水的烏發(fā)都來不及絞干,穿好就往蕭念深的院子疾步走去,一路邊走邊了解情況。 “又是怎么回事?” 丫鬟說道:“二公子今天打了世子身邊有個叫吳燁的公子,世子今日多次請二公子來,二公子到了晚間才去,兩位公子沒說幾句話就吵起來了,二公子拒不給吳公子道歉,世子忍無可忍扇了他?!?/br> 裴氏一雙秀麗溫婉的眉都蹙了起來。 兩兄弟的關(guān)系著實讓她頭疼。 小兒子也是被她嬌寵壞了,大兒子多年不在她身邊,一朝回到王府,她自是如何補償都不為過,只可惜小兒子年歲太小,和大兒子壓根沒有感情,也根本就不能體會她為母親的心,常常和大兒子爭風(fēng)吃醋,每日里只會挑釁兄長惹他生氣。 萬瑾瀾聽到廊下的聲音后挑了挑眉。 吳燁嗎?是她認(rèn)識的那個吳燁嗎? 肅王府內(nèi)也有暗衛(wèi),不過后院到底是裴氏的領(lǐng)地,雖有防范,卻沒有那么嚴(yán)密。萬瑾瀾也并不敢猖狂,此時在夜色的掩護下遠遠墜在裴王妃身后。 裴氏進了房,就見小兒子的頭正被大兒子按在桌上,小兒子正撲騰著手腳張嘴罵:“你個病怏子快點放開我,不然我告訴母妃,母妃最疼我…” 裴氏急急上前,“深兒快松手,你弟弟他年紀(jì)小,不要和他計較。” 蕭念深眸中閃過嘲弄之色,“母妃是來給二弟做主的?” 二公子蕭啟見裴氏來了,氣焰更為囂張,“母妃,兄長私底下就是這么欺負我的,你看到了,兒子討厭他!你要為我做主啊!” 裴氏心疼小兒子,語氣便重了些,“先將你弟弟松開?!?/br> 蕭念深在京中十幾載,低調(diào)慣了,也不是鋒芒外露的人。 但自回府后他卻屢屢被自己的胞弟挑釁,胞弟說出的話每每都讓他覺得自己不是肅王府的人,也不是母親的兒子,而母親的態(tài)度也著實讓他難受。 “母妃就是這樣教育蕭啟的,怪不得他囂張跋扈,霸道無禮,敢隨意對兄長的人動手,小小年紀(jì)就會逗弄丫鬟,為一個丫鬟爭風(fēng)吃醋,還出言辱罵兄長,毫無悔意?!?/br> 裴氏被說的面上無光,也生了幾分惱意。 夫君的心不在她這,大兒子幼時就被送去京中為質(zhì),好不容易又生一子,日日陪伴在她身側(cè),她自是溺愛了些。 大兒子根本不知道她這些年到底是怎么過來的。 裴氏板下臉,“把手松開,這是你的胞弟?!?/br> 蕭念深也堵著一口氣,“讓他道歉,知道錯了兒子自然會松開?!?/br> “母親若覺得兒子過分,兒子明日便啟程去前線,不在這惹您生氣?!?/br> 裴氏深吸一口氣,秀麗的面龐上出現(xiàn)咬牙切齒的惱怒,“你犯得著為一個外姓之人為難自己的親弟弟?” 她知道自己的態(tài)度有失偏頗,可小兒子年歲小,大兒子就不能體諒包容一二? 蕭念深又一次被母親的態(tài)度傷到,他垂下眼睫,面色變的極為冷淡,干脆利落的松了手。 蕭啟得意于母親站在他這邊,直起身后氣焰依舊囂張,“讓姓吳的離玉柳遠些,不然下次我還揍他?!?/br> 裴氏瞪了蕭啟一眼,蕭啟不以為然,理了理袍子哼了一聲跑了出去。 第128章 報仇 夜間寂靜,肅王府二公子又足夠鬧騰,氣焰跟他說話的聲音一樣囂張,嚷嚷的隔著有些距離的萬瑾瀾都把他的話聽的一清二楚。 萬瑾瀾扒在廊上的桿子上,一片陰暗之中,根本讓人察覺不到此處有人。 院落門口兩盞紅燈籠被風(fēng)吹起,從墻內(nèi)伸出的枝杈落下的暗影在地板上晃蕩,不過十歲出頭的蕭啟一身富貴藍色錦袍,踢踢踏踏的帶著貼身小廝從院中出來。 “公子,你天天和世子鬧,到底想做什么呀?” 提著燈籠的小廝也受不了蕭啟天天找世子麻煩了。王妃不會對公子如何,但他這種身邊伺候的,少不了被叱責(zé)被懲罰。 蕭啟冷哼一聲,“他回來母妃就對他好,我就是要告訴他,母妃永遠只會對我好,你說他為什么要回來?” 蕭啟氣的跺了跺腳。 只見他眼睛一轉(zhuǎn),說道:“那什么吳公子住在客院,明日我們就將他趕出王府?!?/br> 小廝勸說:“不至于吧公子,玉柳姿色也就一般,你何必因為她繼續(xù)得罪世子,世子是你親兄長,日后還要繼承王府…” 小廝話都沒說完就挨了一腳,“母妃只能對我一人好,王府是本公子的,和他有什么關(guān)系!再敢說一句,你就給本公子滾,你個吃里扒外的東西?!?/br> 小廝訥訥不敢再言。 主仆二人從廊下走過,萬瑾瀾聽著蕭啟一路抱怨,對蕭念深各種不尊重。 夜色中,萬瑾瀾如一只矯健的黑貓,無聲無息的出了肅王府。 第二日,吳燁又被蕭啟找了麻煩。 蕭念深難免又和蕭啟鬧了一場,蕭念深覺得蕭啟也夠討厭的,干脆暫時將吳燁安置在了外頭的宅子里。等安置妥當(dāng)時,天色已經(jīng)擦黑了。 天色昏沉,烏云匯聚在頭頂,感覺隨時都會落下雨來。 街角,萬瑾瀾親眼見到蕭念深從宅子門口上了馬車離去。 于松并不放心她一人前去,“主子不若直接去找裴氏,若公爺真為裴氏算計所殺,裴氏想在千里之遙的京都辦成事,必有為她辦事之人,肅王世子極有可能也參與了?!?/br> 萬瑾瀾自是明白這個道理,可真要細究起來,曾經(jīng)在回京都的江上,她相助過康平縣主和吳燁,并且,曾經(jīng)她隱隱察覺吳燁對她有些不可言說的情意。 她從揚州回京都后,還聽知景兄長提起過,縣主帶吳燁登過公府的門,隱約透露出想結(jié)為兒女親家的意思。 她不是拿那點有可能早就隨風(fēng)飄散的情緒去賭,主要依仗的還是江上那點幫扶恩情。 “你在這邊守著,若有情況,老規(guī)矩?!?/br> 于松挺無奈的,主子凡事愛親力親為,他身為暗衛(wèi),跟著她都成了打探情況加望風(fēng)的。 蕭念深給吳燁安排的宅子也沒幾個伺候的,且大多在外院。 老規(guī)矩,萬瑾瀾戳破窗紙往里看,沒看到人就換一間。 還沒找到吳燁在哪間房時,外頭的街巷之中傳來了鳥叫聲。 她干脆上了房頂,靜悄悄的伏在上面。 沒過多久傳來院門被推開的聲音,隨即疑似是蕭念深在說話:“去外院守著?!?/br> 門被推開的聲音。 接下來,萬瑾瀾再也沒聽到其它動靜。 她趴在正脊之上,緩慢的移動著身體,連續(xù)掀開兩個瓦片,都沒見到底下的房間有人,不一會兒身上就出了一身汗。 天色完全暗沉了下來。 “啪嗒、啪嗒” 是雨滴砸落在屋頂?shù)穆曇簟?/br> 萬瑾瀾心下一松,隨意抹了抹落在額際的雨珠,有雨滴干擾,她的動靜便更容易隱藏了。 再次掀開一個瓦片,將眼睛貼下,一眼見到的畫面著實快驚掉了他的下巴。 從前蕭灃有不近女色的名聲在外,她一度懷疑他有龍陽之好。 她聽說道過有喜好男風(fēng)的達官貴族,卻也無法想象出兩個男子在一起會是什么模樣。 看著蕭念深細細的給吳燁涂抹身上傷痕的模樣,她在想,吳燁這一身傷是被蕭啟這熊孩子揍的,還是被蕭念深弄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