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親后我成了流放犯婦 第17節(jié)
前幾日,三嬸還送來了一套頭面來。 “三嬸不必這么客氣。” 萬瑾玉哼道:“給你你就收著,別裝模作樣?!?/br> 萬瑾瀾:“…” 那好吧,她只能卻之不恭了。 園子里,沈卿扶著老夫人說道:“婆母,我母親春日里生了一場大病,差點沒緩過來。家里人怕我擔心,便沒告訴我?!?/br> “兩月之后,是我父親的壽辰,兒媳斗膽請求婆母,在瀾娘的及笈禮后,讓兒媳回揚州省親。” 說起來,沈卿自從嫁到京都來,二十幾載,回去的次數(shù)少的可憐。不像林氏和顧氏,她們娘家都是京城的,倒是不會承受這種思親之苦。 老夫人沉吟半晌,應了。 沈卿差點又高興哭了,隨即又道:“婆母可允許兒媳將瀾娘也帶上?” 老夫人說:“二丫頭該說親了,此時去揚州怕是不妥?!?/br> 沈卿道:“有端王殿下那次算計,兒媳覺得,不若去揚州躲躲,娘娘先前還說,皇后有意給順王安王納側(cè)妃,還有端王,也該娶正妃了?!?/br> 當初萬貴妃就是在參加了賞花宴后被太后指給了還是時的陛下做側(cè)妃。 以萬沁兒的家世,皇子正妃她都做得,側(cè)妃難免讓人心氣不順。 老夫人也想起了女兒被指做側(cè)妃時的場景。 “母親先給瀾娘相看起來,待兒媳和瀾娘從揚州回來,也正正好。” 還能避開京中的這些事。 老夫人拍拍沈卿的手背,“行,你和瀾娘去吧?!?/br> 大兒媳這些年確實柔順,她也沒有什么可指摘的,思念親人是人之常情,好多年才回一次,便回吧。 老夫人自認也不是個刻薄的老太太,還是頗為通情達理的。 翌日用過早膳后,萬瑾瀾聽到了可以去揚州的消息,簡直喜出望外。 從未去過揚州,只在母親口中聽過揚州城的繁華,便已心生向往了。 如今,她倒是可以自己親自去看看了。 她開心的簡直想轉(zhuǎn)圈圈。 兩日之后,是她的及笈禮。 她的及笈禮府上已經(jīng)準備了多時,請的正賓還是福壽雙全的太傅府老夫人,宮中貴妃姑母還送了禮來,安陽公主還又出了宮。 及笈禮后,沈卿收拾起了東西,如今天氣已經(jīng)涼了下來,要回揚州,就得快點啟程。 沈家大舅聽聞meimei要回揚州,加緊處理了手上的事務,打算親自護送。 離京那日,萬知景還很不高興,如果不是來年還要參加會試,那他一定也跟去了。 長那么大,他都沒去過有著淮左名都,竹西佳處美稱的揚州。 十里長街市井連,明月橋上看神仙。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 如這般的詩句,萬知景隨口都能吟上幾十句。 看著meimei迫不及待的模樣,他可真是酸的慌啊。 “兄長好好讀書,待你金榜題名時,我肯定已經(jīng)從揚州回來了,你放心,我肯定會給你帶不少揚州的特產(chǎn)。” 萬知景:“…” 這meimei不能要了,故意往他心口戳刀子。 沈卿已經(jīng)上了馬車,將簾子掀開,催促萬瑾瀾快些上來,又叮囑萬知景好生讀書,不可松懈。 萬知景雖然不著調(diào)了些,但于讀書上,那是不用叮囑都會用心。 沈卿知曉此時回去不是好時機,畢竟次子明年還要參加會試。 但多年不曾見過父親母親,又聽聞母親生了一場重病,恰逢大兄來京,此時不提回揚州省親,以后怕是不好說了。 京都距揚州,路途遙遠。 過了武關道、商州大道,到了襄陽,再由水路經(jīng)漢水,過大江,轉(zhuǎn)運河,才抵達揚州。 這一路上,生生走了大半個月。 沈大舅指揮著家丁將行李都搬下來,隨即笑著到了沈卿母女倆跟前:“可還熟悉這碼頭?” 沈卿搖搖頭,她都多少年沒回來了,這碼擴建的比她當初嫁人離開時大了好幾倍。 沈大舅笑道:“揚州夏日里天熱雨多,冬日里沒京都冷,但也不算特別暖和,雨水也沒夏日里多了。瀾娘啊,待你回府上安頓下來,我便讓星玉她們帶你在這城中好好逛逛。” 揚州雖不是天子腳下,但它的繁華,在整個大魏都是首屈一指。 沈大舅提起揚州,非常自豪。 而萬瑾瀾,她一路輾轉(zhuǎn),陸路換水路,也沒有絲毫不適,恨不得直接去城中看遍揚州美景。 第25章 揚州 沈家大舅在京都還未啟程時就給家中遞了信。 沈家來碼頭上接人的,是沈大舅的庶出弟弟。 距離伯府越近,沈卿越是緊張。 離鄉(xiāng)多年,近鄉(xiāng)情怯也是難免。 沈卿緊張到都沒注意到萬瑾瀾掀開了車簾的一個小角,偷偷向外張望著。 揚州的大街上,比京都的外郭城還要熱鬧,河道就在城中,河道之上隔些距離就有橋。 行人神色安穩(wěn),大街之上熱鬧卻不喧嘩,又種盛世安穩(wěn)的感覺。 馬車停下,到了伯府的大門外,一下車,便見兩位頭發(fā)花白穿著富貴體面的老太太和老爺子立在大門內(nèi)翹首以盼。 永昌伯和其夫人見女兒帶著外孫女下了馬車,眼中含淚的到了近前。 沈卿快走幾步,和老夫人抱在了一處,兩人痛哭出聲。 永昌伯抹了抹眼角,拍了拍老妻的肩,“好了,有什么話,回府說。” 隨即他又看向萬瑾瀾,和藹的說道:“這是瀾娘吧?!?/br> 萬瑾瀾笑瞇瞇的點了點頭,隨即行了個晚輩禮,恭敬又不失親熱的喊了聲“外祖父”。 永昌伯笑著點頭,“進府吧,一路舟車勞頓,府上已經(jīng)備好了午膳?!?/br> 沈家的宅子是標準的江南園林,其內(nèi)草木繁疏,亭臺水榭,九曲回廊,一步一景,秀麗雅致到了極致。 萬瑾瀾心中驚嘆,這宅子,光是建造都要花不少銀錢,更別提平日里的修整打理了。 公府在京都東郊的宅子,還是仿造江南園林所建,但到了這里,才知什么是小巫見大巫。 伯府人口還算簡單,老伯爺有兩兒兩女,大兒子是嫡出的,繼承了家業(yè),二女兒是廣陵王府的側(cè)妃,三女兒是一品鎮(zhèn)國公夫人,四兒子是庶出,給大兒子做幫手,一起打理家中產(chǎn)業(yè)。 沈家世代經(jīng)商,家大業(yè)大。自古以來,商人想要安穩(wěn)經(jīng)商,都得找靠山的。沈老夫人娘家還是做官的,雖不是什么大官,但在揚州城里,也算是有頭有臉的人家,至于萬瑾瀾的大舅母,也是官宦人家出身。 一頓膳用的萬瑾瀾都吃撐了。 雞汁煮干絲、蟹粉獅子頭、文思豆腐、鹽水老鵝,爆炒長魚絲等等這些淮揚名菜,真是別有一番滋味。 京中也有做淮揚菜的酒樓,不過和沈家這一桌比起來,滋味上是差遠了。 長魚這東西,處理不好,手藝不到位就有股子土腥味,但她今日沒有吃到一絲土腥味,只有脆嫩鮮爽。 外祖母見她喜歡吃長魚,特意讓丫頭將長魚擺到了她前頭。 最后,再來兩塊層層油糖相間的千層油糕,這午膳,才算結(jié)束。 沈卿難得回一趟娘家,和父親母親自然有說不完的話。 沈卿為何會將萬瑾瀾也帶回來,除了之前說過的原因,她還想讓父親母親見見她的孩子。 她生了兩兒一女,大兒子在西南,二兒子要科舉,就只能將小女兒帶回來了。 萬瑾瀾又在老夫人和兩位舅母這得了不少好東西,笑的眉眼彎彎。 坐在一旁的沈星玉說:“祖母,母親,瀾meimei初來乍到,不若我?guī)诔侵修D(zhuǎn)轉(zhuǎn)?!?/br> 萬瑾瀾的眼啊,蹭的一下就亮了。 真是正合她意! 這位沈jiejie,真是會辦事,她喜歡。 大舅母看著萬瑾瀾期待的眼神,笑著說:“晚膳之前,可要回來?!?/br> 沈星玉帶著meimei們一道出了府。 “今日還得回去用晚膳,不能在外久待,也是可惜了,明日,我們再和母親請示,多帶幾個小廝,說明晚間不回來用膳,我?guī)闳煵ê纯础!?/br> “現(xiàn)在天氣雖然冷了下來,但煙波湖可一直熱鬧如舊,還有月明湖,改日也帶你去瞧瞧。” 萬瑾瀾一聽,就已經(jīng)憧憬的不得了了,恨不得已經(jīng)天黑插上翅膀飛到煙波湖和月明湖上去看看。 沈星玉的大嫂剛生產(chǎn)完,如今還在做月子,是以萬瑾瀾今個兒都沒看到她。 沈星玉和沈瓊枝是大舅母家的女兒,沈慧是四舅家的嫡女。 一行四個姑娘,帶著小廝,在揚州的街上逛的樂不思蜀。 糧行、布莊、酒樓、金樓、胭脂鋪子、紅樓,走街竄巷的販夫走卒,看起來和京都的外郭城沒什么區(qū)別。但這里是萬瑾瀾沒來過的地方,自然是覺得新奇,還覺得格外有煙火氣,總覺得這邊的民風都比京都更淳樸些。 萬瑾瀾也見識了沈家的富貴,東街之上,屬于沈家的鋪面,都有二十幾家。 “瑾瀾meimei,你看上哪些,盡管拿,jiejie就當是送給你見面禮了?!?/br> 萬瑾瀾身上有銀票,也不缺什么東西,不過姐妹之間,你來我往的,就熟悉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