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種田指南 第155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快穿之只想為愛鼓個掌、穿成影帝家的鸚鵡后我爆紅了、拯救世界,王炸開局[快穿]、[快穿]大兄弟,你的頭呢、萬人迷穿成炮灰女配2[快穿]、老攻總是不當(dāng)人[快穿]、門徒[快穿]、黑心蓮的理想、快穿:綁定生子系統(tǒng),她好孕爆棚、本次表演,按秒計費(fèi)
被趙合感動到的結(jié)果時,他一直呲溜呲溜吸香,就沒停下來過。 一個時辰過去了。 高長松:“好了嗎?” 趙合:“等等等等,嗯,這味道,好吃!” 兩個時辰后,白仙害怕地拽著高長松的衣服,臉上寫滿驚恐。 白仙:他食這么多,我要沒得吃了啊! 第三個時辰。 高長松面無表情道:“沒了?!?/br> 趙合驚醒,他道:“什么,這就沒了?!” 很難以置信。 高長松的存貨真的給他吸完了,那可是白仙快一個月的量! 此時高長松看趙合,只覺得此鬼確實狡詐,左臉寫著“得寸”,右臉寫著“進(jìn)尺”。 吃也吃過了,喝也喝過了,那不就得壓倒兩界山,高長松還記得,大圣說要交給他一個新法訣呢! * 孫悟空也不知高長松的心情,只覺他幫了自己一個忙,那自然要謝,他反正在五指山下,閑著也是閑著,順道把趙合的故事聽了一聽。 這道沒有引起孫悟空多大的情緒波動,他在山下壓了這么多年,哪怕是偶爾有道士路過,跟他說些天下的變化,也聽了一耳朵的人族故事。 只是在聽他說地府的天裂了時,孫悟空才覺得有點(diǎn)意思,他咧嘴笑道:“那他們可有的忙了?!?/br> 這他們值得當(dāng)然是陰曹地府的官吏們,想當(dāng)年他大鬧地府,撕了生死簿,可讓陰曹地府的官吏們集體加了n久的班。 高長松倒是有些在意,他總覺得天裂了不是什么好征兆,再加上先前鐘離珺他們說妖獸頻出,似乎有些風(fēng)雨欲來的味道。 他將自己的擔(dān)心說給孫悟空聽,后者不以為意,只說:“月滿則虧,水滿則溢,萬事萬物都有自己的法則,盛極就會衰落,你且別看人族興衰更替,這些年中妖魔卻安分得緊,眼下人族平定,天下大治,妖鬼就要出現(xiàn)了,這是萬事萬物恒常的道理?!?/br> 高長松奇怪道:“我聽聞窮奇等兇獸都會被人的負(fù)面情感吸引,那為何在天下大亂之時,妖魔不會出現(xiàn),等到大治了才會出來?” 孫悟空道:“這我也不知,可你看當(dāng)年龍鳳大劫,也是龍族與鳳族發(fā)展至巔峰時才出現(xiàn)的。眼下人族內(nèi)部祥和,又占據(jù)這樣大的版圖,唐國的妖魔被逼到角落,不就有了大興的模樣?可見福禍相生,興衰常伴,當(dāng)人族大亂時要留給他們休養(yǎng)生息的時間,可等修養(yǎng)完畢,就要有股能與之相對的變數(shù),就是這道理。” 這段非常有哲理的話,讓高長松聽得五體投地,他忽然想到,孫悟空是由開天辟地的靈石孕育而生,這是不是證明他對天地萬物的理解,要比其他人來得更高? 這樣想想,孫悟空的一生也是在極盛與極衰之間相伴的,但無論他經(jīng)歷何時,都保有積極樂觀的抗?fàn)幘?,或許這才是他能夠成為永恒經(jīng)典的原因。 于是高長松肅容道:“原來如此,受教了?!?/br> 孫悟空看見自己一番話似乎對高長松略有啟發(fā),也很高興,他還是非常愿意幫助人、啟發(fā)人的。 他對高長松說:“地煞七十二術(shù)你可學(xué)過?” 高長松當(dāng)然搖頭道:“不曾?!?/br> 他饒有興致道:“那我就傳你這其中的通幽法門?!?/br> 孫悟空在這方面是很慷慨的,他教過花果山的猴子猴孫不少法術(shù),只是有的他們能學(xué)會,有的學(xué)不會。他看高長松很有眼緣,對方又給他吃了那么多不曾吃過的仙果,好感度更加提升。 孫悟空是西游記中的交友達(dá)人,無論是妖怪還是神仙要是地府的人,很少有不認(rèn)識他,也很少有真跟他完全敵對的,這max的交友屬性跟他豪爽且愛幫朋友的性格分不開。 通幽顧名思義,就是聯(lián)通幽冥界,簡單來說就是把地府的打工仔召喚來。 當(dāng)然,這是一種用法,要是高長松沒記錯,甚至有神婆以通幽之法,rou身去地府辦差的。 地府的人一年四季都很緊俏,如果出現(xiàn)什么重大災(zāi)害,人實在不夠了,他們就會找活人當(dāng)臨時工。 但這些都跟高長松先前所學(xué)的不算一個體系,他是什么都不會的。 孫悟空本人的通幽之法很簡單粗暴,就像是他用金箍棒敲敲地,土地公就應(yīng)聲而來一樣,他高喊一聲“牛頭,馬面!”就能招來地府的員工。 高長松當(dāng)然不能這么干,他沒這么強(qiáng)的靈力,也沒有足夠的面子。 孫悟空也是很懂的,他說:“那些地府的小吏多貪財,你若要找他們幫忙,便隨身多帶些紙錢?!?/br> 又說:“他們走南闖北,聽說過不少消息,知道的比耳報神都多,若有急事不妨問問地府的,看在我的面子上,他們也不至于不幫你?!?/br> 高長松都要嗚嗚嗚了,這就是被猴哥罩著的感覺嗎?也太好了吧! 他感動地想:為了大圣,我要再努力點(diǎn),先定個小目標(biāo),把店一路從大唐開到天竺好了! 希望大圣一路上都能吃到超美味的水果! 第160章 若無他事,哪怕讓高長松在兩界山腳下住一年半載,他也是住得的。 只可惜高長松不是來游山玩水,他身上肩負(fù)著去長安經(jīng)商的重任,商隊經(jīng)過徹底的休整后,不得不啟程。 此時高長松為孫悟空打造的果樹林已然成型,它們?nèi)缟L十?dāng)?shù)年的果樹那般高大、成熟,最先栽種的一批已結(jié)出青澀的果子,想來再過十天半個月就能收獲。 看這果樹的密度,勉強(qiáng)能保證大圣的瓜果不斷供,這可是高長松斥巨資購入的果樹,除了在格外嚴(yán)酷的冬日里,其余季節(jié)都能照常結(jié)果。 到這,高長松還是不滿意,他想,冬天的大圣該怎么辦? 猴子可不是刺猬,需要冬眠。冬日,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樹木不抽新芽,不長果子,難道真要讓大圣吸收天地靈氣辟谷嗎? 可從這些時日能看出,孫悟空不僅不辟谷,還很愛吃,格外愛甜度高的果子,在此大前提下,一想到冬日大圣要挨餓受凍,高長松就坐立難安。 不行! 甚至在夜里,他都在輾轉(zhuǎn)反側(cè),想這件事。 得找個法子,讓大圣在冬日也能吃上甜甜的水果! * 次日,高長松帶高家三姐妹同孫悟空辭行。 孫悟空本人還好,他在五指山下幾百年,人來了又去,去了又來,當(dāng)年結(jié)識的友人,有的來探望過他,有的一次沒來過,有的這些年也不怎么走動了。因此,他對人的相遇跟別離格外看得開。 就像現(xiàn)在,他對高長松說:“有緣再相見。” 高長松就不樂意了,他跟大圣哪怕沒有緣分,都要強(qiáng)求緣分,實在不行每年都來兩界山下探望,一來二去,緣分不就來了嗎? 他就不信,西游記的穿越者能忍住不來搭大圣! 于是高長松化身喋喋不休的老母雞,跟孫悟空說了一通,什么自己那些果子已經(jīng)快成熟了,可供大圣一年吃八個月,還把負(fù)責(zé)照料的老農(nóng)提溜過來,來大圣這認(rèn)門。 老農(nóng)有兒子有孫子,他要是騰不出手,就讓兒孫來給大圣送瓜果,他們可不能不干,高長松為此給了一大筆錢,能保他們?nèi)率碂o憂。 這老兒很有意思,他對高長松誠惶誠恐,對從小看著的石猴就不同了,他對孫悟空反而自如很多。 可能在他心中,高長松是掌握了神通的仙長,孫悟空就像是從小陪伴他長大的守護(hù)神,二者意義不同。 他從小就隔三差五給石猴送貢品,聽說他曾幫助過自己的父母驅(qū)散妖邪,有了高長松提供的布匹與錢幣,就更愿意了。 他身無長物,只有這一手養(yǎng)果樹的本事還能拿得出手,又有誰能知道,它竟能給自己帶來如此多的金錢呢? 高長松戀戀不舍地說了一大堆,說得高翠蘭都側(cè)目他,孫悟空不耐煩地掏耳朵,這才意猶未盡道:“大圣您等等,我一定會找到冬日也給您果子吃的法子。” 孫悟空哼哼道:“你以為俺老孫是誰?我早已到達(dá)辟谷之境,吃這些果子不過時滿足口腹之欲,多吃一天少吃一天又怎么樣,可別白費(fèi)勁了?!?/br> 他話說得很傲嬌,實際上也是不想讓高長松麻煩,高長松對他的態(tài)度,好得猴子都驚訝,讓他想起了花果山水簾洞的猴子猴孫。 他們也一樣,有什么好東西都要捧到他面前來,有好東西,他們自己不吃也要給他吃。 孫悟空心疼那些猴子猴孫,只取一些,剩下的都返回他們手中。 不得不承認(rèn),被猴子猴孫全心全意喜愛著、尊敬著的感覺很好,雖不知高長松為何如此,可他對自己的態(tài)度,跟猴子猴孫很像。 孫悟空對情緒的感知還算敏銳,他又是只熱情大方的猴子,所以只覺得這是一見如故,說不定他們還有師兄弟之誼。 別人對他好,他就要投桃報李,對對方也好,抱著這樣的心,他別別扭扭地催促高長松道:“你不是要趕著去長安?速速去吧,免得太陽酷烈,路上不好走?!?/br> 又說:“俺老孫想吃的果子,一揮手,不就有人送來了,哪需要你cao心?”作勢哄他道,“去去去,快些走吧!” 高長松只能戀戀不舍地離開了。 他說:“那大圣,我真走了??!” 孫悟空道:“走吧走吧?!?/br> 他想了一下還是補(bǔ)充一句:“有緣再見?!?/br> 高長松差點(diǎn)就脫口而出:那肯定得有緣啊! …… 高翠蘭下巴搭在馬車壁的窗口上,犀利的眼神直射向高長松的背影。 她對高玉蘭宣布:“大兄最近很不正常。” 高玉蘭在偷偷看書,高長松其實不提倡她在車上看書,哪怕安裝了他提供的減震系統(tǒng),這年頭的路也夠顛簸,cao心的家長認(rèn)為,這樣看書,對視力有損害。 可高長松又是個意志不堅定的,當(dāng)高玉蘭捧著書卷,可憐巴巴地看向他,幾欲落淚時,高長松就手足無措了。 他對這幾個小meimei真是沒辦法,尤其高玉蘭特別乖巧,不像高翠蘭那樣皮實,看著他,高長松幾乎想到了紅樓中的林meimei,當(dāng)然頂不住她的眼神。 最后,這一路上,高玉蘭都與書為伴。當(dāng)然咯,古人有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說法,每到不同的國度,她也會合上書本,走走看看,品嘗當(dāng)?shù)氐拿朗常惺芤幌庐?dāng)?shù)氐奈幕?/br> 小小年紀(jì),已摸清古代文人游學(xué)的精髓。 此時,高玉蘭并沒有看高翠蘭,她沉浸在書的海洋中,等到長安不久后,她就要前往東勝神洲參加書院選拔,她也是很緊張的,只希望自己能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汲取無限的知識,多看一點(diǎn),多學(xué)一點(diǎn)。 高翠蘭見她不看自己,臉頰如河豚一般鼓起,她又說:“大兄近日經(jīng)常晃神……” 高玉蘭終于認(rèn)真回話了,她其實就比高翠蘭大一歲,可因有顆七竅玲瓏心,十分早熟,她說:“那定是在想念大圣?!?/br> 帶他們見孫悟空之前,高長松就以飽滿的熱情同她們講述齊天大圣的故事。誠然,高長松講故事的技巧不是很高超,可在小說尚未誕生,只有傳奇這一種雜文表述形式的唐代,他算把故事講得很引人入勝了。 高家三姐妹都很愛聽,也因此喜歡上了聰明勇敢、機(jī)智過人的孫大圣,然而,她們畢竟跟從小聽看著西游記長大的高長松不一樣,雖說喜歡,也只是浮于表面,三人中最迷孫悟空的是高翠蘭。 對高玉蘭來說,最重要的是即將到來的選拔考試,而高香蘭,她的目標(biāo)是能幫高長松分憂,絕大多數(shù)心思都耗在生意與各項技能上。 聽完高玉蘭的話,高翠蘭撇撇嘴,她想,她當(dāng)然知道大兄在想念大圣,可他究竟在琢磨什么?是如何解開大圣的封印,還是之前碎碎念的冬季果子? 高翠蘭神游天外,游著游著,她有看到騎在小馬上的高香蘭。 * 高香蘭騎的不是大宛馬,而是本地的馬種。眾所周知,中國本土馬都偏矮,后世的高頭大馬很多都是從中亞地區(qū)引進(jìn)來的,這年頭的“烏孫天馬”和“汗血寶馬”都來自于西域諸國,他們身上肩負(fù)著改良中原本地馬種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