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局給漢武帝直播世界地圖 第125節(jié)
可等到天幕提問后,嬴政便頓覺不妙。 一兩個頂尖執(zhí)政丞相的稀缺看著好像沒什么,可連續(xù)數(shù)代都是如此問題可就大了,這代表整個國家在文士培養(yǎng)方面的極其乏力,畢竟,優(yōu)秀的執(zhí)政人才除了天賦高,還需要有環(huán)境在。 通俗點的話說,就是得有大量中下層文士,才能卷出來實力水平高的人才,而秦國—— 平民百姓還想讀書?簡直不將商鞅韓非子的五蠢六虱放在眼里! 無書可讀,平民百姓也只能去擠耕戰(zhàn),如此一來,秦國不缺秦吏秦官才有鬼,等到現(xiàn)在需要的時候,再培養(yǎng)也來不及了。 想到這里,嬴政不由得扶額。 “這還真是一飲一啄皆有定數(shù),秦因戰(zhàn)興,也因戰(zhàn)亡,哈,和那漢朝竟這般相似!” 秦朝,本地 在軍中學(xué)會寫字的秦卒撓了撓頭。 “天下都打下來了,以后也沒戰(zhàn)可打了,我要是能當個秦吏,也挺不錯啊?!?/br> 秦朝,韓地 一個貧寒的文士扯了扯自己打著布丁的麻衣,他看著天幕,神色猶豫。 文士在的縣城內(nèi)也是缺官吏,所以他專門學(xué)了秦字,想在縣衙中謀個職位,可秦法規(guī)定,貧無行,不得推擇為吏,他,沒有資格當秦吏。 看著天幕,文士忍不住說道: “如果秦法沒這么嚴苛,能讓我也能做個小吏,那該有多好?” “嗯,最好秦法在減減,小罪重罰,平民哪里受得了?小吏也要被累死的!” 秦朝,后院 一位成年女子照顧著因上戰(zhàn)場受傷,無法自主飲食的父親。 她透過窗戶看著天幕,不由得說道:“父,秦好缺官吏啊?!?/br> 父親看著天幕,嘆息:“我兒通讀《管子》,也會秦字,做個佐吏也綽綽有余,可惜秦不似漢和后世,不招女子,又太過嚴苛,唉。” 還有更多的文士看著天幕,衡量著局勢: “武人攻伐,文人治國,千年至理,秦法無力治國,我等是入秦,還是……” “罷了,再觀望觀望?!?/br> 【這事兒,得從秦孝公開始說。 彼時秦穆公建立的霸業(yè)已經(jīng)遠去,幾代君位動蕩使得國力消退,被魏國奪取了河西地區(qū)后,還得割地才能與之講和,已經(jīng)形成的戰(zhàn)國六雄將秦朝視為夷狄,連諸侯的盟會都沒有資格參加,貧瘠的資源和危機的局勢使得秦孝公必須變法改革,于是,他的一生之友,塑造整個秦國的商鞅來了。 商鞅變法,總結(jié)一下就是八個字,利出一孔,獎勵耕戰(zhàn),所有的政策都為了耕戰(zhàn)服務(wù),為此還設(shè)置了大家所熟悉的二十爵位制度,商君書言:能得爵首一者,賞爵一級,益田一頃,益宅九畝,一除庶子一人,乃得人兵官之吏。 只要殺敵,就能取得爵位,看著很美好,可統(tǒng)治者怎么會設(shè)置這么簡單的晉升規(guī)則? 這么說吧,白起用了近十年的時間,斬首幾十萬,奪城六十一座,才從十二級的左更,晉升到十六級大良造?!?/br> 六國貴族面露厭惡,指著天幕,罵道:“秦法,騙術(shù)爾!” 楚國偏支王室對還在追隨自己的義士許諾道:“若我能復(fù)國,必封諸位為君,得食邑,世代相傳!” 王翦微微嘆息。 商鞅的二十爵啊,哪里是那么容易拿的。 秦卒們看著天幕,雖然也覺著這個餅太難吃到,但好歹有餅啊,而且還真有人吃到了。 六國連畫餅都懶得畫的,平民還想要有爵位?想得美! 就是現(xiàn)在天下都被打完了,還能上哪兒打仗升爵位? 【想升爵,殺的人得是有爵位敵人的腦袋,而晉升之后,士兵基本上便會成為伍長開始帶領(lǐng)隊伍殺敵,這時候的殺敵規(guī)則又變成了團隊作戰(zhàn),隊中逃跑、將官死亡、都會受罰 扣除人頭,想要繼續(xù)晉升,要在扣除己方損失人數(shù)之后,再殺三十三個人才能晉爵。 在冷兵器的時代,這簡直是一個不可能做到的規(guī)則。 但,秦給了平民其它六國都沒給的晉升的通道,于是秦人聞戰(zhàn)則喜,秦國所向披靡,六國敗退。 壞處嘛,就是老秦人全都追求戰(zhàn)場殺敵去了,這樣的環(huán)境下還想培養(yǎng)大量的基層秦吏乃至治國人才? 做夢比較快?!?/br> 第103章 視頻 完,功能升級 【除了制度使得秦國出不了文士之外,法家本身也極為嚴重的排外,這是諸子百家的保留項目,想盡辦法攻擊對手,獨占帝王,法家最有名的就是五蠢六虱,儒士、縱橫家、游俠、逃兵、商人乃至仁義禮樂全部被歸于有害國家的存在,要嚴厲打擊。 采納意見的秦王成功遠離了他們,同時也成功的讓自己只能依靠法家,糟糕的是,商鞅的1.0版本法家是全面耕戰(zhàn),只為戰(zhàn)爭服務(wù),等秦始皇面對全新2.0版本的治天下時—— 不好意思,法家沒跟上升級。 但沒關(guān)系,法家已經(jīng)幫您清理了不合適的其它學(xué)說,您可以繼續(xù)任用法家人士來治理國家呢?!?/br> 秦朝 聽到這里,嬴政不由得啞然,他有些無奈的搖了搖頭。 這事兒還真怪不上法家。 秦王與法家用后世的話來說,那就是雙向奔赴,兩者都需要對方,就像是他當年對韓非子極感興趣,而不喜歡儒家一樣,絕不只是法家想要清理五蠢六虱,就真的能清理掉。 真正的主導(dǎo)權(quán),大半在秦王手中,五蠢六虱不是法家不喜,是秦王不喜,是他不喜啊。 “不過,若是仔細想想朕的不喜從何而來,那便有意思了。” 就像是嬴政不喜商人,是因為商人難以管制,一旦對方財物過多,便會買賣爵位、勾連官吏、敗壞風(fēng)氣,但昔日管仲輔佐齊桓公時,卻可通貨積財,富國強,衡山、陰里、菁茅三謀更是典范,若是有這樣的人才為他梳理管制商人,再帶來大量的財富,他又怎會不喜商人呢? 所以,嬴政細思之下便發(fā)現(xiàn),他的不喜,是建立在法家無法管控商人上的不喜。 他不由得嘆道:“法家,終究是有局限的?!?/br> 宮內(nèi)另一處。 李斯看著天幕又開始點評法家之弊,終于忍不住從袖子里掏出來秦醫(yī)配的保心丸吞了下去。 評論區(qū)證實了后世的歷朝歷代,都是邊罵商鞅邊行秦法,就算是法家解決不了秦吏不足之類的問題,陛下也不會棄用法家,但—— 陛下會棄用他啊! 秦朝,地方 諸子百家的圣賢文士看天幕,神色都有點微妙。 無才的話顯然只能聽一半,誰全信是法家把秦國的其它學(xué)說全給趕走就是傻子,沒秦王在背后支持,他能做到? 兩人就是一丘之貉! 但,天幕這么說,還是給了大家遮羞布。 畢竟,還是有人想入秦的。 自齊桓公開始,紛爭至今已經(jīng)五百年有余,亂世持續(xù)太久,久到所有人都以為它要一直持續(xù)下去,誰會想到秦在短短十年就統(tǒng)一了六國? 這是古未有之的偉業(yè)?。?/br> 秦始皇以皇帝自稱,說他功蓋三皇五帝,大家嘴上罵著暴秦、暴君,可心里,終究還是服氣的。 圣賢文士們叩心自問,面對這樣一個強盛的、龐大的帝國,他們真的沒有動心,沒有想要施展才華抱負想法? 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只不過他們衡量了一下秦始皇對諸子百家的態(tài)度,再看看法家這個小妖精把秦王迷成了什么樣子,最后看看待遇—— 拜拜了您嘞。 不過,現(xiàn)在不一樣了。 所有人都知道法家制度不行,秦國撐不了幾年就得死,現(xiàn)在正是缺治國之士的時候,而秦始皇也不再像過去那樣,全然親近法家,他在上個視頻的評論區(qū),還留了召商人商議貨幣改革的消息,這是他要啟用諸子百家的信號??! 只要,只要能夠設(shè)計出適合秦國的政策,力挽狂瀾,將秦朝穩(wěn)定住,繼續(xù)傳承下去,那這可是比周公還要偉大的功績,自己的名字將與秦始皇并存,流芳百世的! 漢朝 劉徹越發(fā)懷念之前的視頻了,比如敗家子啦,盜墓啦,實在不行還可以在說說平陽昭公主這樣的,不用動腦子,心疼就行了,現(xiàn)在跟著看秦亡,他就忍不住想漢家天下。 秦全信法,到了鼎盛就嘎嘣涼了,漢轉(zhuǎn)儒,沒三代就被篡位,這可真是—— “一家獨大為禍,百花齊放生亂,這治國學(xué)說,難??!” 【抖個機靈,秦朝的問題肯定不能歸于法家自廢武功和堅決排外,秦國的強大來源就是利出一孔,一旦還有其它方向,民眾的力量便會別分散,秦便沒有足夠的實力征服六國。只能說,事物終究是有兩面性,當面臨的情況不同時,之前的好處,便都是壞處了。 畢竟,彼時誰會想到不過十年,秦國就突然統(tǒng)一天下了呢? 大家都沒有治理郡縣制度下大統(tǒng)一王朝的經(jīng)驗,那可是個二百多萬平方公里、兩千萬人口的龐大帝國,以及大量快速擴張留下的爛攤子,法家翻車不足為奇。 想來,當時對此有清晰認知的人士,也都是有多遠跑多遠,盡早躲開這個大雷,沒有人覺著自己能解決它。 畢竟,若是他們自信能夠解決,那早就站出來去找秦始皇了?!?/br> 【好啦,今天的視頻就到這里,親們不要忘記三連喲~】 漢朝 熟悉的視頻內(nèi)容結(jié)束,藍色的投幣再次出現(xiàn),劉徹看著天幕,嘆道: “第八個視頻?!?/br> 給兩個視頻投幣打開了評論區(qū),給四個視頻投幣給了時長升級和回看,六個視頻時卻沒有反應(yīng),那,第八個呢? 劉徹緩緩的抬手,投幣。 熟悉的‘叮咚’一聲過后,天幕果然有了新反應(yīng),它飄過一堆彩色的條帶,提示賬號再次升級,可瀏覽時長升級,并開放新的功能: 私信。 “終于有了!” 能搶先一步的劉徹立馬坐直,他按照天幕所指示的cao作,找到了和無才法消息的位置,將自己早準備好上千字說明情況的文章手寫于上,再點擊發(fā)送。 無才的解說在后世只是娛樂性質(zhì),可在他們這里,分分鐘挑起大亂,得趕緊聯(lián)系上她,讓她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別再引亂了! 至于聯(lián)系之后要怎么說服她向著他們這些帝王—— 那得先證實自己再說。 劉徹可不覺著自己有了私信就能讓無才相信自己,就像他和秦始皇出現(xiàn)在評論區(qū),卻被后世人認成作秀、寫小說一樣,誰會相信只存在小說里的東西會變成現(xiàn)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