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京城都在盼著楚王妃失寵 第241節(jié)
韓長史是正五品的官職,由他送去,才更體面。 韓長史拱手:“是!” 有什么辦法,他不想被打。 趙恒每次送禮都是陸家下人最開心的時候。 今日也一樣,姑爺才剛走就送了禮物過來,對他們小姐可真是看重啊。 陸瑤看著抬到她院子里的箱子,目瞪口呆,因為后面還跟著霓裳閣的裁縫,說是要量了尺寸裁衣。 冬裝和春秋裝不同,要稍微寬松些,所以,尺寸一定要重新量過。 第311章 一字千金 陸瑤也習(xí)慣了趙恒這樣的方式,上一世的時候趙恒也做過這樣的事,甚至比這個更加夸張。 當(dāng)時后宮就只有她一人,這宮里的好東西,他都一股腦的送到她那里。 不過,她大多都打賞給鳳闕殿的宮人,所以,鳳闕殿的宮人大多衣著華麗。 那些御史大臣因為此事沒少參她奢華過度,不堪為國母。 那時她非但不怕,還隱隱期待趙恒會因此廢了她這個皇后。 可惜,趙恒對她的容忍度是沒有底線的,即便與朝臣為敵,也不委屈她半分。 趙恒在位期間,其實也十分勤政愛民,只是因為她,冷了那些朝臣的心,昏君的名號就是這么傳出去的。 上一世陸家滿門被滅,說到底,也與她為后期間積下太多怨氣有關(guān),滿朝文武皆痛恨陸家。 陸家?guī)状夜?,一世英名,盡毀于她手。 …… 不止陸瑤,陸夫人,陸三夫人,陸玥,陸瑾,陸家女眷人人都有。 他那個好師弟提點他說,在陸家,女人永遠是對的。 對于這么些做什么都對的人,一定要格外討好。 陸三夫人收了幾次楚王的禮物,有些不好意思了:“嫂嫂,我們可都是沾了瑤兒的光,這楚王殿下對瑤兒可真好!” 陸夫人心里也高興,在家人面前也沒什么好掩飾:“可不是嗎,這也是個實心眼的孩子,以后啊就希望他和瑤兒好好的。” 不圖王權(quán)富貴,只求他對瑤兒的感情善始善終。 她的那個傻女兒她這個當(dāng)娘的再清楚不過了,只怕是陷的更深。 …… 陸夫人要去玉壇寺上香還愿,因積雪未化耽擱了兩日。 不過,明日便能出發(fā)了,陸伯山讓陸家軍的士兵已經(jīng)把上山的路清理出來了。 寺里的和尚也在清理,只是人手有限,若只靠寺里,還得等上幾日。 陸伯山此舉,玉壇寺僧人很是感激,慧然方丈還特意寫了副字送他。 慧然方丈可是得道高僧,在書法上面也造詣頗高,別說一字千金,就是萬金也難得。 陸瑾生病剛好,山上風(fēng)大,這次陸夫人就沒有帶她一起,王嬤嬤也留在了家里,不然她不放心。 陸夫人只帶了陸瑤和幾個小丫頭,不過她已經(jīng)和婉婉約好。 馬車特意繞了遠路到珍寶閣,李婉婉早讓小廝在外面守著,一看到陸家馬車便來通報。 李婉婉很會打扮自己,今日是去寺里上香,不宜太過奢華,連頭上都只戴了素色的白玉簪,將江南女子的婉約盡數(shù)的展露無遺。 婉姨的長相其實偏冷清,又讀過書,年輕時清傲卓絕更甚,不然也不會被風(fēng)流的九王爺看上。 如今雖然上了年紀但也是風(fēng)韻猶存,和陸夫人坐在一起,一個清冷雅致,一個端莊大方。 陸瑤今日上山也只帶了夏竹,上山是為祈福,不好搞得前呼后擁,太過打擾。 陸夫人此次來是為還愿,上次來廟里上香,她在佛前許愿,讓佛祖保佑陸家平安,懲處惡人,這才過了多久,徐春英就倒了霉,可真是……佛祖顯靈了。 果然那句話說的沒錯,人善人欺天不欺,惡人自有天收。 這次住的還是上次的院子,只是上次來時還是深秋時節(jié),樹葉蒼翠,如今已經(jīng)光禿禿了。 因為之前的那場大雪,連枯葉都被雪打落了。 陸瑤自己在院子附近閑逛,冬日雖為這寺院平添了幾分厚重蒼勁,并沒有荒涼之感。 陸瑤走到她們住的院子隔壁時,看到里面似乎有人影走動。 她下意識的停下腳步,沒想到這玉壇寺香火這樣好,這積雪才清理好,便也有像她們這樣的香客宿在寺中了。 陸瑤正要離開,卻聽到吱呀一聲,門從里面打開了。 出來一位老嬤嬤,看容貌氣度便知絕非凡人。 陸瑤看著有些眼熟,像是在哪里見過又不記得了。 她扶著一位穿著婦人衣衫的女子,只是戴著斗篷,包裹的極為嚴實,陸瑤看不到臉。 陸瑤忙讓開路,微微點頭,算是打過招呼了。 她起初并不在意,走了幾步后,腳步突然頓住,怪不得覺得見過,剛才那嬤嬤正是先太子乳母,太子薨逝后便在太子妃身邊照顧。 那剛才那位戴著斗篷的婦人應(yīng)該是太子妃娘娘…… 陸瑤上一世和這位先太子妃沒什么交集,不過,大概可以用四個字形容,人美心善。 上一世小皇孫是在今年臘月里歿的,沒多久便聽說太子妃娘娘也歿了。 因為趙恒的關(guān)系,這一世陸瑤倒是關(guān)注了些太子妃的消息。 聽說她整日青燈古卷,吃齋念佛,十分虔誠。 這次到寺里應(yīng)該應(yīng)該也是為先太子祈福。 記得上一世她碰到趙恒那次,太子妃也是住她隔壁,那次還是先太子薨逝沒多久。 現(xiàn)在想來,上一世趙恒一定要立她為后,又那么寵她,只怕是因她那日關(guān)心小皇孫和太子妃的舉動。 陸瑤猜的沒錯,剛才從院里離開的正是先太子妃。 今日她之所以來山上,是因為,十年前的今日是她和先太子的成婚之日。 如今,已經(jīng)沒有人記得這個日子了。 她悄悄在寺里給太子立了往生牌位,并不敢讓人知道。 她只想祈求上蒼,若真的有來生,讓他托生在平凡人家,娶妻生子,平平凡凡的度過一生便好。 哪怕他們不能再續(xù)前緣,她也希望他好好的,長命百歲。 摘下斗篷的女子十分的柔美,只是臉色過于蒼白和瘦弱,一雙眼中浸滿了淚水,很快打濕了胸前的衣衫。 “娘娘,你要保重身體……”玉嬤嬤勸道。 本來今日是上不了山的,聽說有人清掃了上山的路,娘娘便不顧阻攔的來了。 不過,只能待一日,明日一早便要趕下山。 小皇孫還在宮里,娘娘不放心,本來想一同帶著,可這幾日冷的出奇,娘娘怕小皇孫受寒,便留在了宮里。 “若不是煦兒,臣妾早該跟隨殿下一起去了,殿下有沒有怨臣妾無能……”太子妃跪在蒲團上泣不成聲。 第312章 因果不空 太子妃乃姜氏女,姜家也曾是出名的儒學(xué)大拿,只是,從姜瑜的祖父一代開始,姜家子弟在朝堂上便表現(xiàn)平平。 如今,官職最高的是姜瑜的父親,太常寺少卿,也是個閑職。 至今大家仍好奇,姜瑜是如何從眾多世家女中脫穎而出成為太子妃的。 姜瑜成為太子妃后,姜家在朝中地位并無太大提高,姜家人也十分低調(diào),并未因家中出了位未來皇后而覺高人一等。 也是因此,姜家雖家世平平,但家風(fēng)卻是極好。 姜瑜的兄長和弟弟,一個在刑部,一個在吏部,都是六七品的小官,并不矚目。 太子薨逝后,關(guān)于姜瑜的流言倒是不少,大多是她福薄,克夫之類,她也不曾理會。。 太子薨逝后不久,太子妃便帶著小皇孫搬出東宮,偏居皇宮一隅,皇上對他們母子也甚少過問,時間久了,仿佛真的被遺忘了一般。 不過,近幾個月,小皇孫似乎被皇上記起,姜瑜這個先太子妃也漸漸被記起。 之前,宮人倒也不敢怠慢,只是,如今更加殷勤了。 姜瑜在宮里也是日日抄經(jīng)書為太子祈福,如今,在蒲團上一跪又是一夜。 雖然這也是常有的事,但這寺里到底不比宮里,沒有炭火,又比山下溫度低,姜瑜起身的時候險些暈倒。 玉嬤嬤趕緊伸手去扶:“娘娘,不如休息會兒,用過午膳再下山!” 姜瑜搖搖頭:“如今咱們什么情況嬤嬤不是不清楚,還是不要徒惹事非了。” 能在這里待一夜,她已經(jīng)很滿足了。 “娘娘不必太過謹慎,如今楚王殿下已回京,他必會護著娘娘和小殿下的!”玉嬤嬤雖然是太子的奶娘,但也是皇后娘娘的人,楚王小時,她也是照顧過的。 而且,這次楚王殿下回京,就是為了保護小殿下的。 殿下回京后,派了人護衛(wèi)小殿下安全。 其實玉嬤嬤知道,皇上這兩年不見小皇孫,是還沒有從太子薨逝的悲傷中走出來,小殿下又肖似太子,皇上見了便要傷心一番。 姜瑜搖了搖頭:“本宮倒是有些后悔,寫那封信,把他卷入這事非里?!?/br> 她雖不問世事,但最近發(fā)生的事她也是聽說了的。 別的不提,就貴妃娘娘一事,就將那景王得罪個徹底,以后在朝中只怕更難了。 “娘娘不必多慮,楚王和小殿下吉人自有天相,佛祖會保佑他們的!”玉嬤嬤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