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限警戒 第1435節(jié)
第2122節(jié) 惺惺相惜 世人是堅信光明才存在的。 若是世界黯然無光,那存在的意義是什么? 四周墻壁微有黯淡之意。 沈約從天涯口中認知了孫思邈,但同時熟悉了天涯,天涯無所不在,但并非無所不知,它也有困惑。 就和修行者并非斷情絕欲,無所不能般,修行者同樣會有情欲的問題和煩惱,但他們會從清醒的角度處理這些事情。 “孫思邈為何離開了本源世界?”沈約發(fā)問道。 天涯輕嘆道,“我說了,孫思邈認定世界既然因人而裂,那定當因人而合。世人分裂而迷途不覺,但有覺者回歸,那曾經分裂的人,就應走向一個全新的世界?!?/br> 眾人多是苦思天涯之意的時候,沈約已道,“這的確是個新穎的想法?!?/br> 沈約對此一聽就明。 財富如此,性格也是類似的道理。 人有多重人格,心性的天性善、環(huán)境的專屬惡,明面道貌岸然、背地男盜女娼的割裂,都讓世人不得不戴著多重面具。 每重面具,實際上就是一個人格。 最厚重的那個面具,占據了人格主位,就形成此人獨特的性格。 在治療精神分裂的時候,采用的方法是確定主人格、消滅次要人格的方法,讓那些人強自回歸到主要人格上。 但存在不見得是道理,卻必定是有起因的。 輻射環(huán)境不清除,必定有輻射源源不絕的傷害其中的世人,起因不滅,必定循環(huán)往復的生出次人格,因此現代治療精神分裂的方法治標難治本。 理解必須要明白,若不明白,如何理解?若不理解,哪怕去做,終究是懵懵懂懂,遲早陷入混沌之中。 孫思邈卻想出個治本的方法! 那就是先醒帶后醒。 相對于本源世界,復制世界的進展顯然更是高明,孫思邈希望用復制世界的人物來喚醒本源世界的迷惘蒼生。 從這點來說,倒和暖玉用明界的李雅薇傳信給暗界的李雅薇般,可孫思邈的方法,看起來更近解決。 當一個人自發(fā)的覺醒能克制人本性丑陋的時候,那這人才會有本質的提升。 天涯再度將沈約的這些想法傳了出來,眾人見之,都是感慨人的認知的確有極大的差別,如天涯的思想,只有沈約這般人物方能解讀。 “但想法不代表解決?!?/br> 天涯聲音微有苦惱,“實驗中,必須有兩個世界的相同人物來做這件事情?!?/br> 沈約明白道,“而且這種合一,一定是極為清醒、且極具見識的人才能做到?!?/br> 天涯贊嘆道,“你說到問題的關鍵所在,可決定實驗的關鍵人物雖可犧牲,卻偏偏不具備這種屬性。” 沈約感慨道,“的確如此。蕭布衣雖開明,但他是穿越人物,只在復制世界才有他。張仲堅燕趙之士,對孫思邈的恩情自然可萬死不辭,偏偏他在對付太平道內亂的時候已然合二為一,本源世界沒有了他這個人。因此這兩人都不符合實驗條件,而孫思邈固然可不惜性命完成這個實驗,但他是主控全局的人物,他若合一后而實驗沒有進展,本源、復制世界就如眼下般,再無進展……因此……他們需要尋找其余人物來進行實驗。” 水輕夢嘆息道,“他們需要的人物需自覺、自律、自知、自明還有舍棄一切的決心。世間有這般品質的人物實在少之又少?!?/br> 眾人面面相覷,不由點頭。 天涯緩聲道,“這種人物雖然稀少,畢竟還是有幾個的。比如說裴茗翠,還有徐世績,以及那些曾隨蕭布衣建立大梁國的那些兄弟?!?/br> 完顏婁室問了句,“徐世績?是那個唐初赫赫有名的開國功臣嗎?”聽天涯“嗯”了聲,完顏婁室不由道,“此人為何能符合實驗的屬性?難道說……” 天涯截斷道,“復制世界中,徐世績傾慕裴茗翠,是以裴茗翠選擇的事情,徐世績總是選擇追隨。” 眾人先有些好笑,隨即有些感喟,聶山道,“追隨心愛之人做喜歡之事,雖然有些癡,但癡的可愛。” 世人多癡。 但癡卻有不同結果,有些人的癡反能換來真誠真心,有些的人的癡卻讓世界顛倒黑白。 微有感慨,天涯嘆道,“不能不說,蕭布衣還是有非凡的見識,歷代君王自建國后,多對功臣動手,唯獨蕭布衣百無禁忌,反倒重用有能之人,唯才是舉,因此大梁國倒是人皆盡力。” 水輕夢一旁道,“上清則下明,上行則下效。一人頭腦清明,自然能指揮身體行在正道中,一國之君若是清清楚楚,公平公正,那這國家自然繁榮昌盛,人人和睦。” 聶山澀然,暗想趙桓昏庸,用人又疑,自己以往只想著盡忠,那不是同樣的不清醒? “蕭布衣召集大梁國真正智慧之人商討此事,裴茗翠知曉后大有興趣,主動請纓參與實驗?!?/br> 完顏希尹嘆息道,“她這般奇女子遇到個絕男子,感情受創(chuàng)后沒有萬念俱灰,反倒有這般心境,實在非同凡響。” “但李靖卻是并不認同。” 天涯詢問道,“你們當然都知道李靖其人?” 完顏婁室嘆道,“世人不知此人者,多是懵懂之輩。想李靖平江南半壁,又伐北疆突厥,擊潰強盛大漢時都無法鏟除的突厥,著實戰(zhàn)功赫赫,絕對是天下頂尖名將?!?/br> 他自是一代名將,雖說文人多相輕,但真正英雄好漢素來惺惺相惜,對李靖著實稱許有加。 聶山詫異道,“如此名將,為何反倒不贊同孫思邈的計劃?” 天涯解釋道,“他并非不贊同,他這人最喜歡實驗,想法絕對是那個年代最出色的一個。他只是認為這場實驗是千古以來,從未有過的創(chuàng)舉,難以一朝一夕完成?!?/br> 完顏婁室點頭道,“名將知大局,李靖說的并無問題?!?/br> 第2123節(jié) 全民修真 名將行軍如高手行棋。 真正的頂尖棋手,下棋前早就胸有成竹,真正的名將,行軍前亦有定論。 雖說兵不厭詐,可用兵卻是以正合、以奇勝。 無根基,不成樓閣;無正合少有奇勝? 完顏婁室乃當下名將,自然從名將的角度思考問題,眾人聞之,都是點頭,心道蕭布衣、孫思邈所為,非但是前無古人,只怕還是后無來者的行動,這種行動絕非能夠一蹴而就! 天涯“嗯”了聲,繼續(xù)道:“李靖認為要完成實驗,需要更多、更詳盡的準備,因此他建議蕭布衣做個實驗培養(yǎng)計劃,先建真正的公正無私之制度,再行人盡其才的管理?!?/br> 沈約贊嘆道,“這個李靖著實不簡單?!?/br> 要知道世人雖然有內在的光輝心性支撐,可外在的人性卻有極大的缺陷,始終成五蘊遮擋著心性散發(fā)光輝。 “于是他們就開始準備。” 天涯緩聲道,“在常人眼中,那實在是個不可逾越的高山,幸好蕭布衣那批人,都是無所畏懼、勇往直前的人。于是大梁國和大唐看似一母雙生,卻變得截然不同。” 聶山不由道,“大梁國又有什么不同?” 人眼界不同,認知自然不同。聶山雖是宋末忠臣,可終其一生,無非在君臣框架中生存,暗想大唐盛世之繁榮,哪怕宋初最強盛之時都是不能比擬,那大梁國再是改變,又能強在哪里呢? 天涯緩聲道,“大梁國變成了一個修真的世界?!?/br> 眾人詫異,聶山幾乎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修真世界?修仙世界嗎?” 在世人眼中,修真亦為修仙,聶山不信鬼怪神仙,自然對此嗔目結舌,甚至覺得有荒唐之感。 沈約卻嘆道,“這個蕭布衣,著實有著非同凡響的眼界?!?/br> 水輕夢接著道,“不錯,人若修真,就在正途。正途雖是漫漫,但終有到達的那刻。人若表里不一,就如歧路亡羊,哪怕再是沖殺奔波,終究到不了真正的終點。” 這二人無不是極為清醒之輩,就不被世俗妄語所亂,自然知道真就是真,修真并非世俗眼中的修仙。 真為正,修行就是修正,蕭布衣居然建立個全民修行修正的世界? 這般舉止,先立心,再立行,走的自然是坦坦蕩蕩的光明大路。 “可這絕非易事?!?/br> 沈約明白其中的艱難,世人真不知道對錯嗎?其實不然。除了少數陷入癡迷瘋狂境界,徹底扭曲三觀之人,大部分世人都知道多錯榮辱,不然何以有“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的言語? 但因為人性的弱點、環(huán)境的約束,讓世人面對對錯的時候,多選擇錯誤妥協(xié)的道路。 修真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實則艱難。 水輕夢更是直言道,“這要立規(guī)之人首先要問心無愧。” 這是全民修真的關鍵所在! 蛇無頭不行,鳥無頭不飛。 世人都知道頭腦的重要,可世人卻少明白有個清醒的頭腦更是重中之重。 世俗總有能力將正確的cao作扭曲的面目全非! 何也? 當然是那些真正掌控世俗的人刻意這般作為,老子的弱志虛心,被強權扭曲為弱智空心,禮法的“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的平等、寬容之道,被強權硬生生的變成了特權和傲慢。 上行下效! 因此每一個新進入權利層的人物,不知不覺的將這種扭曲視為圭臬,可若真正的頭腦嚴格執(zhí)行“嚴以律己、寬以待人”的風骨,手下自然被其感化、紛紛向前奮進。 但華夏、甚至全人類的歷史上,權貴階級能將自己等同于平民,對自己的要求、比對手下要求更嚴格的有幾人? 傳說中的堯、舜? 除此之外,還有何人? 天涯緩聲道,“蕭布衣、孫思邈等人問心無愧,他們更是嚴以律己?!?/br> 水輕夢再道,“只有這些還不夠,真的要全民修真,還需要有個進步的規(guī)則?!?/br> 天涯輕嘆道,“你說的正是他們所想的。” 周遭墻壁再亮,天涯似乎從頹唐中轉為奮進,“我遍觀人類歷史,所謂的律例規(guī)章的伊始還算公正,可漸漸的都會變成維系強權、壓榨弱小的工具。這世上若真有一種真正不停進步的規(guī)則,而且所有人能夠遵守,那無疑是個前所未有的開拓畫面。” 水輕夢反問道,“蕭布衣他們設計出這種規(guī)則了?” 天涯緩聲道,“據我所知,的確如此?!?/br> 完顏婁室等人難以想象,他們均為權貴階層,從未想過什么公平、公正,但在天涯他們討論的時候,又覺得理所當然。 何以至此? 天涯、沈約、水輕夢這種人物,若是分利,無疑是占據最多資源的那個,而且讓他們無法反抗,可事實卻是——無論天涯還是沈、水二人,所思所想,均是為了他們著想。 這世上說著為旁人著想的多了,可真正為旁人著想的能有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