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同人)盤點(diǎn)千古風(fēng)流人物 第157節(jié)
到底是誰發(fā)動了兵變?! 這一瞬間,他有些失去力氣,重重地坐在椅子上,神游天外。 他想起了父母,雙目赤紅,心中暗道:“父皇,母后,你們是不是后悔讓我登基了?覺得如果當(dāng)初選擇大哥會不會不一樣?你們想多了,大哥就是個廢物。" 大哥做得只會比他差。只要他在,大哥就永遠(yuǎn)翻不了身! 古青青說起了雜談:【2013年,江蘇省揚(yáng)州市一個開發(fā)商正在建商場,工地突然挖到了東西。消息上報上去,考古學(xué)家來到現(xiàn)場,發(fā)現(xiàn)這疑似是隋煬帝和蕭皇后的墳?zāi)埂?/br> 問題來了,隋朝首都是長安,怎么這兩位葬在江蘇揚(yáng)州? 其實隋煬帝死后,他老婆草草將他下葬,然后不得不趕緊逃亡。唐高祖給他遷過墳。唐太宗又將隋煬帝夫妻二人的墳遷到江都,也就是今天的揚(yáng)州。 隋煬帝很喜歡揚(yáng)州,經(jīng)常過去玩。能葬在這里,想必挺高興。 唐高祖和唐太宗還蠻厚道,雖然搶了人家的江山,但是沒有苛待人家的身后事。畢竟也是親戚。 隋煬帝夫婦二人還是以帝后的禮儀下葬。 有意思的是,這個挖到隋煬帝陵墓的開發(fā)商叫楊勇。 楊勇是楊廣的哥哥,也是曾經(jīng)的太子。他斗不過弟弟,被廢了太子之位,過得非常憋屈。 隋煬帝熬死父親上位之后,矯詔賜死了楊勇。 弟弟要了哥哥的命,同名之人挖了弟弟的墳,真是“兄友弟恭”。連專家都表示難以置信?!?/br> 彈幕:(天道好輪回,蒼天饒過誰。) (哈哈哈哈哈哈太子報仇,千年不晚。) 天幕此話一出,很多人都傻了。 唐太宗李世民愣了愣,思緒飄遠(yuǎn),喃喃低語:“楊姓和張姓、王姓相比,算不上大姓,更何況還同名……真是報應(yīng)。" 概率這么小的事件居然發(fā)生。這里面說沒點(diǎn)玄學(xué),他都不敢信?,F(xiàn)代人更傾向于巧合,比較迷信的古代人 更傾向于是因果報應(yīng)。他正為隋煬帝的遭遇而感到唏噓,突然間靈光乍現(xiàn)。 隋煬帝是老二,他也是老二啊。他的皇位也是從李建成手里搶來的。不會吧,不會吧,他的昭陵未來不會也要被李建成給挖開吧?不行,他得將昭陵修得更加穩(wěn)固些。 秦朝,扶蘇沉默。隋朝和秦朝一樣二世而亡,楊廣還矯詔賜死了兄弟。聽起來怎么這么耳熟…… 這不是胡亥干的事情嗎?這楊廣不會真是胡亥轉(zhuǎn)世吧.…… 隋煬帝本人更是晴天霹靂,五臟肺腑都震動不已,面色黑得能滴出墨,連呼晦氣?!疤煜氯硕钾?fù)朕!” 李淵,李世民,這兩個親戚要搶走他的皇位。連死去的大哥都要狠狠惡心他一把。舉目四望,竟無可信之人。 天幕說起了結(jié)語:【自古以來,影帝隋煬帝熱度很高,爭議也很大。 有人講他是昏君,有人說他“功在當(dāng)代,利在千秋”。這期視頻不提他的文治武功,只提他的詩歌。 在文學(xué)方面,他是位大詩人。 今天的視頻就到這里結(jié)束了,大家再見。】緊接著,天幕消散,天音消失。下一段視頻還是在十天后播放。 大隋的天空碧藍(lán)如洗,仿佛從來沒有存在過。但所有人都知道,天幕來過,而且一切不一樣了。李世民嶄露頭角,其他十八路反王躍躍欲試,民間風(fēng)起云涌。 廟堂也處于低氣壓之中。 隋煬帝聽完天幕的劇透之后,便非常警惕和惱火,親手寫下詔書,要派宇文化及等人鋤jian。他可不想死于身邊人之手! 他的親信宇文化及掌控宮中禁軍,能力還非常高,把任務(wù)交給他沒錯。 寫完之后,他放下筆,攬鏡自照,顧影自憐。鏡子中的他俊美英武,風(fēng)流倜儻。他幽幽地自言自語:"朕這么好的一顆頭顱,誰會來砍呢?是李淵父子,還是誰呢?" “臣來為陛下效勞!” 聲如洪鐘,擲地有聲。 緊接著,雜亂的腳步聲便和交響樂一樣響起,越來越近。隋煬帝抬頭一看,居然是宇文化及帶著禁 軍進(jìn)來了。 還沒等宇文化及說話,隋煬帝便明白了是什么情況。沒有詔令,禁軍不可隨意行動。電光石火之間,隋煬帝腦海中冒出一個近乎荒謬的答案:"原來是你。" 他最信任的宇文化及就是歷史上發(fā)動宮變的人! 宇文化及心想,你要派我去打李世民,這可不好打,失敗后說不定還要被你砍頭。還不如早早起事呢。 天幕沒有說宮變大臣的名字,但不重要,歷史是由人創(chuàng)造的。他沒有過多解釋:"請陛下赴死。" 他話音落下,御林軍統(tǒng)領(lǐng)馬文舉提刀向隋煬帝走去。隋煬帝咬牙切齒:"朕何罪至此?" 馬文舉挺直腰桿,滿臉正氣,早早備好了腹稿:“陛下違棄宗廟,巡游不息,外勤征討,內(nèi)極奢yin,使丁壯盡于矢刃,女弱填于溝壑,四民喪業(yè),盜賊蜂起;專任佞諛,飾非拒諫;何謂無罪!"大 隋煬帝冷哼:"你這說的都是百姓。朕確實有負(fù)于百姓,但你們跟著朕,都享盡了榮華富貴,朕哪點(diǎn)兒對不起你們?莫要拿著百姓的旗號來粉飾自己的違逆行為!" 他的話撕下了叛軍的虛偽面具。隋煬帝搜刮民脂民膏,他們也有享受,他們是最沒有立場來造反的。 馬文舉辯不過他,也懶得辯。這位是天幕都承認(rèn)的大詩人,嘴上功夫厲害,他不想白費(fèi)力氣。 他生怕夜長夢多,直接拔出了劍。劍身寒光熠熠,一看就是削鐵如泥的好劍。 隋煬帝冷眼看著他們,自知沒有活路,出聲說道:"天子死自有法,何得加以鋒刃!"宇文化及頓了頓,派人送來白綾。 不久后,房玄齡收到消息,稟報李世民:“帝于前日崩了。”十八歲的李世民感慨了一陣,便重新安排軍務(wù)。一個時代落幕了,而一個全新的時代即將到來。 天幕播放的那一天,曹cao像小學(xué)生期待電視節(jié)目一樣,早早等著了。已經(jīng)盤點(diǎn)完隋煬帝了,是不是該到他大漢了?他若有所思:"高祖文采不差,孝武帝也還行。不知道他們倆誰上榜?" 曹丕覺得可惜,意有所指:"您才學(xué)遠(yuǎn)遠(yuǎn)超過他們,卻因為不是帝王之身,而不能上榜,真是遺憾。" 他的父親 到底什么時候造反啊?他表示很急。 曹cao瞪了他一眼:“不許胡說,乃翁平生最大的志向就是當(dāng)在世周公。乃翁警告你,在外面可不能這么說,傳出去要引起大亂子,多少個腦袋都不夠砍的。" 曹丕等人表面應(yīng)是,心中不以為然。父親到底在裝什么?周公會挾天子以令諸侯嗎?父親怎么還越演越入戲了,真是無言以對。 沒過多久,天幕準(zhǔn)時播放。 第102章 劉邦:什么?他的祖先是閹人? 曹cao沒有想過自己也會上榜,或者說不太愿意去想。一會猜劉邦上榜,一會猜漢武帝上榜,就是不去猜自己。 他想當(dāng)皇帝嗎?他捫心自問,也不是不想……司馬懿倒是建議他稱帝,但他沒這個條件。 他曾經(jīng)多次公開宣言,自己絕無二心,如果稱帝,那不是打自己的臉嗎? 而且,他要是稱帝,他敢保證劉備孫權(quán)等人也會緊跟其后。劉備打著漢室宗親的旗號,自然更得民心。 他年紀(jì)也大了,沒幾年好活了,當(dāng)皇帝又能當(dāng)幾年?如今,沒有天時地利,也沒有人和,他才隱忍不發(fā)。然而緊接著天幕說道:【第八位皇帝,就是魏武帝曹cao!】 曹cao:"????" 曹家人:"!!!" 劉備等蜀漢陣營的人:"!!!"天幕說的話,在三國掀起了驚天巨浪。 曹cao坐不住,騰的一下站起身來,焦急地反復(fù)踱步:“這是誹謗我啊,誹謗啊,怎么空口白牙,污人清白。" “我不可能篡位的,絕對是你們這些不孝子干的丑事。是你們把這帝號加在我身上了!” 他可是在世周公,大漢忠臣,絕無半點(diǎn)不臣之心! 他內(nèi)心和那宋太……祖一樣,發(fā)出靈魂質(zhì)問:這黃袍怎么披在他身上了?下次可不許了。他虎視眈眈地看向曹丕和曹植等人,一時間也不知道是哪個兒子干的好事。 曹cao文采斐然,崇尚詩詞歌賦,家庭氛圍充滿文藝氣息。俗話說,上行下效,兒孫們也很注重詩詞。 其中曹植文采最好,所以很得曹cao寵愛。曹丕文采差點(diǎn),但比較會來事兒,所以也算得寵愛。兩者不分伯仲。 還沒等曹丕和曹植說話,年幼的曹沖作勢欲哭:“阿父,你叫這么大聲做什么,嚇到我了!”曹沖是老來子,特別聰明,深得他的寵愛。 曹cao一聽,立刻收起怒氣,抱起他,哄道:“莫哭,是阿父不對?!?/br> 曹cao面上非常暴躁,其實雷聲大、雨點(diǎn)小。 曹沖妙語連珠,很快把曹cao哄好了。 曹cao心想,曹沖深得他意,說不定是曹沖稱帝了,然后追封他這個老父親為魏武帝。唉,拿兒子怎么辦呢?只能原諒他了。 他抱著曹沖,轉(zhuǎn) 而看向遠(yuǎn)方,唇角微不可察地上揚(yáng)。劉備孫權(quán)這些豎子,他兒孫篡的位,跟他有什么關(guān)系? 蜀漢陣營也炸了。天幕說的話狠狠踐踏了他們的理想。 張飛怒發(fā)沖冠,咬牙切齒:“曹賊曾經(jīng)發(fā)誓效忠漢室,又怎會冒出一個魏武帝來,真是滑天下之大稽!曹阿瞞,我與你不共戴天!" 他話音落下,便要沖出營帳,找那曹cao報仇。還是關(guān)羽將他攔了下來。向來運(yùn)籌帷幄的諸葛亮突然搖不動羽扇了,手變得僵硬,陷入沉默。"興復(fù)漢室,還于舊都"這個所有人的理想居然只是一場夢。 大漢的皇帝們聽過天幕說的朝代歌,知道漢朝之后是魏朝,如今便高興不起來了。漢高祖劉邦一方面覺得改朝換代是正常的,一方面又免不了因為自家公司破產(chǎn)而煩惱。他打天下那么難,轉(zhuǎn)眼間,那么大一個國,就這么沒了!他沖著文武百官抱怨:"你們搞快點(diǎn)把這個曹cao的祖先給朕找到。乃翁要狠狠閹了他。" 文武百官:“……”臭流氓! 這時,劉邦像是想到什么,扭頭看著自己的好兄弟:"等等,他姓曹,不會是你的后代吧?" 曹參嚇得一哆嗦,立馬反駁:“陛下,曹姓是火神祝融的后裔,數(shù)量并不少。” 曹參沒有漢初開國三大功臣張良、韓信和蕭何出名,但功勞并不亞于他們。 他是劉邦第一批老員工,特別會打仗,立下了赫赫功勞。 而且他并不偏科,武能打仗,文能治國,在天下安定下來之后,順利從武將轉(zhuǎn)型成了文官。未來,蕭何死后,推薦曹參成為相國。劉邦死后,也向呂后推薦曹參成為相國。 在劉邦對功臣的大屠殺中,他全身而退,還一直立足于權(quán)力中心,仿佛立于不敗之地。 韓信看了都要流下羨慕的淚水。 劉邦移開眼神:“最好如此。” 曹參聞言松了口氣,發(fā)自內(nèi)心地希望曹cao不是他的后代。要不然天幕一爆料,他豈不是要原地升天? 誰能想到他有可能被幾百年后的子孫坑!事實上,曹cao真是他的后代,雖然沒有血緣。 就在劉邦暢想閹人場面的時候,天幕說道。 【東漢宦官勢力特別大,很多窮苦百姓都把孩子給切了送到宮里去,圖 一個富貴。曹cao的祖父是個宦官,他在宮中卷到了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