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云暖 第351節(jié)
這位叢大人她認(rèn)得,但兩家沒有什么交情。 卻沒想到陳思敬也來了。 “鄭夫人,我和陳大人是奉命來陳州辦事的?!眳裁髡孪蛐齑壕f道,“不巧的是鄭大人不在,我們便出城去找他吧!” 徐春君也不問他們找鄭無疾所為何事,畢竟她一個婦道不可過問公事。 只是行了個禮說:“不知二位大人前來,有失迎候,還望見諒。 我家大人的確早早就出城去了,想來二位是有要緊的事情,我也不敢耽擱。 就叫人帶你們出城去吧?!?/br> 說著就叫那門子拉了馬在前頭帶路。 陳思敬只是在徐春君剛剛出來的時候看了她一眼,此后便微微垂下了眼簾。 動心容易,守分寸難。 徐春君已嫁作他人婦,自己就該恪守禮節(jié),不應(yīng)再給她帶來任何困擾。 何況看她的樣子過得很好,這樣便已經(jīng)足夠了。 陳思敬等人走后,紫菱問徐春君:“姑娘,咱們要不要也出城去看看?” “大人本來也要我去的,過一會兒來接我的人想必就到了。”徐春君看了看天色說。 開挖河渠是她和鄭無疾一起商議定下的,表面上那些說辭都是用來糊弄旁人的。 真正的目的,是為了造福當(dāng)?shù)匕傩铡?/br> 鄭無疾早就說他先到那里去,等安排妥當(dāng)之后再派人回來接徐春君。 所有的事情他都愿意和徐春君一同經(jīng)歷,在他看來,所有人的夸贊都不及徐春君一個肯定的眼神。 徐春君也是明白這一點的,所以堅持要到那里去。 果然沒一會兒鄭無疾派的人就到了。 徐春君坐上轎子,紫菱和阿蓑在后頭跟著,往城外去了。 等徐春君到那里的時候,叢明章等人早已經(jīng)到了。 在場的有好幾萬人,除了各級官員,還有不少鄉(xiāng)紳商賈,連淮陽王的小兒子姚正也在。 這些人都是鄭無疾邀請來的。 除此以外,就是參與挖河渠的這些百姓,每家至少有兩個人前來。 鄭無疾面泛紅光,神采奕奕,如今的他比在京城的時候更黑了一些,也更健壯了。 尤其是他的眼神,和以前浪蕩子的時候完全判若兩人。 因此陳思敬剛一見他,就想起了士別三日,當(dāng)刮目相看的典故。 兩位欽差的到來,絲毫也沒有讓他慌亂。 這倒讓叢明章有些意外。 但他也并沒有直接向鄭無疾興師問罪,只是說:“今日這場面生的壯觀吶,鄭大人可真是好大的手筆!來到陳州不過幾個月,就弄了這么大的工程,回京后我可得如實稟報?!?/br> 他就是要看一看,鄭無疾今天到底會搞什么花樣出來? 他越是浮夸,越是炫耀,自己就越有把柄可抓。 “二位能在今日到來可真是巧了?!编崯o疾笑瞇瞇地說,“下官才智有限,只是想著興修水利,造福地方。若著河渠在京東之前不挖通,明年春耕灌溉就無法實現(xiàn)。 百姓們嗷嗷待哺,身為父母官實在是難以安寢吶!” 從明州微笑點頭,卻并不說話,他心里想著鄭無疾這人向來油嘴滑舌,好聽的能說三馬車。 可他再怎么能說會道也掩蓋不了事實。 一來役使民夫超出常規(guī),連老人和孩子都用上了。 二來不但不給這些人工錢,還跟朝廷要撥款。 雖說撥款的數(shù)目并沒有超出工程費(fèi)用,甚至明顯要少許多。 可這些錢最后還不是都讓他中飽私囊了? 另外這些河渠雖說挖通了,可實際效用還有待檢驗。 若是查出來偷工減料,伏有隱患,那可更是讓他吃不了兜著走了。 他相信鄭無疾未必不知道他們此行是何目的。 可是已經(jīng)到了這個時候,他要臨時想辦法,只怕也晚了。 第544章 刻石記功 因為天氣有些冷,百姓們大多縮肩拱背,一副瑟縮的樣子。 不少人都心生埋怨,只是不敢說出來。 鄭無疾站在高臺上,向眾人說道:“數(shù)月以來大伙兒都辛苦了,河渠今日竣工,請各位都來做個見證?!?/br> 有人終于忍不住小聲嘀咕道:“見證個屁!功勞都是當(dāng)官的,我們老百姓就是出苦力!” “可不是么,這么冷的天到這兒來杵著,還不如老婆孩子熱炕頭,喝一碗稀粥來得舒服。”旁邊立刻有人附和。 他們早就問過人了,今日可是不管飯的,大老遠(yuǎn)地來,在這兒凍半天,再餓著肚子回去,就為了聽當(dāng)官的講幾句話。 實在夠折騰人的。 好在鄭無疾并沒有啰啰嗦嗦說太多,只是又把出席的這些頭頭腦腦都介紹了一遍,連剛剛從京里來的兩位大人也都當(dāng)眾引薦了一番。 “瞧見沒有?那幾個紅蓋頭一揭就算完事兒了?!庇腥酥钢忧厦嬗眉t綢覆蓋的石碑說。 “那到底是什么東西?”有人問。 “能是什么?歌功頌德的玩意兒唄!”之前說話的人冷笑幾聲道,“必定是寫著知州大人的豐功偉績,要流芳百世呢?!?/br> 周圍的人立刻恍然,點頭表示同意,這當(dāng)官的還不都是為了名和利嗎? “那怎么還立了三個大石碑呀?這是把他祖宗十八代都刻上去了吧?”人們的語氣越發(fā)不滿起來。 好像發(fā)一發(fā)牢sao能讓身上熱乎一些似的。 “說不定這河渠通了水,能讓咱們隨便用呢!我家有幾畝地,就在河道邊,不比靠天吃飯強(qiáng)多了?” “你想得美!讓你白用當(dāng)官的從哪賺錢?!”立刻有人朝他潑冷水。 也不怪老百姓這么想,從來苛捐雜稅名目繁多。 車有車稅,船有船稅,養(yǎng)牲畜要交稅,生孩子也要交稅。 當(dāng)?shù)胤焦俚亩加幸皇智闪⒚康谋臼?,這河渠一挖通,百姓灌溉和行船,又能收不少錢了。 人群中議論聲漸大,官差立刻走過來制止。 鄭無疾還站在那里,笑瞇瞇地說道:“今日天氣有些冷,各位稍安勿躁。 這第一塊石碑嘛,就有請本州的七位知縣和幾位鄉(xiāng)紳商戶代表眾人揭開?!?/br> 七個縣的知縣聽了多少有些惶恐,畢竟在這里比他們職位高的還有好幾位。 因此連忙推讓道:“使不得!使不得!” 鄭無疾說道:“在這里不以職位高低來論。參與挖通河渠的是七個縣的百姓,你們作為父母官組織調(diào)度,著實辛苦。 更何況你們帶頭拿出家中積蓄,填補(bǔ)不足,著實令人敬佩?!?/br> 七個知縣頓時有些懵,他們什么時候拿出錢來挖河渠了? “在此之前,我從未對百姓們說過,本州的官員和鄉(xiāng)紳商賈都紛紛拿出錢來支持此次水利工程。 因錢數(shù)有限,而工期不定,究竟該開支多少,要等最后才能核算。 如今朝廷撥款要幾個月后才到,所以先給大伙兒發(fā)一半的工錢。 這錢嘛就是咱們自己州縣的人湊起來的?!?/br> 百姓們一聽,居然不是白干,還有工錢可領(lǐng),頓時歡呼起來! 那幾個知縣雖然聽明白了鄭無疾所說的話,可還是有些不明白他們什么時候拿出了錢來。 “該不會是讓咱們現(xiàn)掏腰包吧?”申鼎覺得大事不妙。 在這個節(jié)骨眼上當(dāng)眾說他們捐了錢出來,這跟明搶差什么? 而被點到名字的鄉(xiāng)紳和商戶代表倒還算淡定,畢竟他們給這些人提供了飯食。 “幾位大人等什么?快上前吧!”鄭無疾笑著示意這幾個縣令快去把第一塊石碑上的紅綢揭下來。 “走一步說一步吧!”葉承訓(xùn)小聲說,“總不能在這兒翻臉?!?/br> 說一千道一萬,鄭無疾都是他們的頂頭上司,輕易得罪不得。 幾個人各懷心腹事走到石碑前,和那幾個地主和商人一起將紅綢扯了下來。 只見那石碑正上方刻著功德碑三個大字,下面刻著許多人的名字,后面是捐款的數(shù)目。 這幾個知縣每個人捐了一千至一千五百兩不等。 此外還有許多地主和商戶,每個人也捐得不少。 多的有三千兩,少的也有一二百兩。 以及都有誰管了幾頓飯,用了多少糧食蔬菜和豬羊。 這幾個知縣互相一看就明白是怎么回事兒了。 這個錢數(shù)正好是他們給鄭無疾過生日時送的銀票。 一兩不多,一兩不少。 “各家的工錢,青壯勞力每人每日五十文,婦女與六十歲以下老人,每人每日三十文,十五歲以下孩子、六十歲以上老人,以及懷有身孕的婦人,每人每日二十文。 各家各戶每日出工都有詳細(xì)記錄,半點兒也不會錯。 稍后便按所在的縣分別領(lǐng)取,今日領(lǐng)得一半工錢,等朝廷的撥款下來之后再領(lǐng)另一半?!编崯o疾依舊笑瞇瞇的,并不顯得如何志得意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