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小商販養(yǎng)家科舉日常 第33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嫡女重生請和我的夫君成親、重生八零:嬌軟媳婦好兇猛、同寢那個基佬好像暗戀我、春云暖、庶女嫡謀、刑偵:夜半鶴知、聯(lián)姻后老公失憶了、炮灰神童,帶父爆紅、都市古仙醫(yī)、不辭冰雪
客棧大堂里,黃寄北和程遠父子正等著這伙人的到來。 “呦,老板這是等著了,想必錢都準備好了吧?今天要么交錢,要么交人,否則有你們好果子吃的。”為首的刀疤大漢惡狠狠地說道,這批人是府城的綢緞商人顧來的催債團伙。 “這位大哥,別急,我交人,只是這人并不在這里,我在這就是等著大哥們的到來,好帶著你們一起去尋他?!秉S寄北好聲好氣的說道。 “別給我耍花樣,昨天我的人明明白白的看到孫家那婆娘帶著黃寄南那小子進了這家客棧,快把人給我交出來,別以為我不知道你們間的關系!”大漢們紛紛亮出了木棍,威脅道。 “這位大哥,你誤會了,那黃寄南和我們是什么關系,早就分家的隔房親戚而已,我犯不上為了他和你們對上,若是不信,你們?nèi)ダ锩嫠丫褪橇?,但我還是想勸一句,就我這破客棧,撐死了也就值五百兩,還不到你們債務的零頭,何必跟我們過不去呢,合該去找那些有錢的人家呀!”黃寄北盡力穩(wěn)住局面,等待救兵到來。 “少廢話,讓開,兄弟們,給我搜!” 催債的大漢們正要進去,黃長植帶著官差們及時趕到了。 “干什么呢?干什么呢!都給我住手!” 大漢們帶的只是木棍,官差們一拔刀,他們就慫了,他們只想賺錢,并不想惹上官司。 “官爺,還請行個方便,他堂哥堂姐欠我們老板一大筆錢,就躲在這客棧里,今天我們是無論如何也要把人找出來的?!?/br> “欠債還錢,天經(jīng)地義,黃老板已經(jīng)和我們說了,我們這次就是來幫助你們的?!?/br> “幫助我們?”這下輪到大漢們懵了。 “是的,你們退出去,搜人這種事教給我們來做,黃老板他們愿意配合。” 一陣搜查后,官差們回到了大堂,黃寄南本來就不在客棧,他們當然搜不出來什么。 聽到這個結(jié)果,大漢們開始著急了。 “這搜也搜了,查也查了,根本沒有你們說的那個人,你們趕緊走,再惹事的話就把你們統(tǒng)統(tǒng)都抓進去!” “官爺,我們冤枉呀,我們也是苦主呀,這黃寄南欠了我們主子這么多錢,你可得為我們家老爺做主呀!我們可是有證據(jù)的!”為首的刀疤大漢哭喊著一邊跪了下來,一邊遞上了契約和借據(jù)。 官差接過借據(jù),仔細看過后問道:“這上面不是還有一個人的名字嗎?這黃小梅現(xiàn)在何處?” “對!對!還有黃小梅,請大人做主,捉拿黃小梅歸案!” 原來這群大漢也不是沒動過找黃小梅的心思,只是這孫家在鎮(zhèn)上頗有權(quán)勢,強龍難壓地頭蛇,他們在孫府外盯梢了半個月都不見黃小梅出門。 直到昨天,黃小梅趁著他們交班的時間帶著“黃寄南”溜走了,他們多方打探才得知這兩人從后門進了這來??蜅?,后來就一直沒出來過。 他們倆當然沒從后面走,而是借口去客房休息偷偷從前門喬裝混了出去,黃長楷身形和黃寄南相似,下雨天又戴著斗笠,也難怪大漢們認錯。 在官差的陪同下,催債的大漢們往鎮(zhèn)上出發(fā)了,客棧終于可以恢復營業(yè)了。 后面的事黃寄北沒有親身經(jīng)歷,聽客棧里面的客人講述的,這已經(jīng)成為了蒼梧縣百姓茶余飯后的另一件談資了,吃瓜群眾對這件事的熱衷程度甚至超過了之前的高家女兒事件,每天都有新版本誕生。 程材作為跑堂這段時間就像是瓜地里的猹一般,到處亂竄吃瓜。從他口中,黃寄北知道了事情完整版的后續(xù)。真的太丟臉了,也難怪黃老爹和黃長楷這段時間沒臉再上門了。 黃小梅回去后就一直待在孫家,她這么大的肚子孫家也不會允許她長時間待在外面的。官差上門的時候?qū)O家還對黃小梅擔保的事情一無所知,在他們眼里,黃小梅懷了他們孫家三代單傳的獨苗苗的大功臣,一直在家安心養(yǎng)胎。 當催債的刀疤大漢拿出黃小梅簽字的借據(jù)后,孫少爺?shù)哪樍ⅠR就綠了,這婆娘怎么敢,這可是七千兩呀!她拿什么還! 拿不出錢官差們就要帶走黃小梅,孫家趕忙上前求情,請官差看在孕婦的份上等生下孩子再說,就在官差們猶豫的當口,黃寄南悄悄地從黃小梅的屋子里跑了出來,看準時機就要溜走。 黃寄南的腳剛踏出門,立馬就被守在外面的催債團伙逮住了,他們可是專業(yè)的,怎么可能不在外面留人,好小子,候了大半個月,終于讓他們等到了! 被抓后的黃寄南形容極慘,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喊著讓黃小梅救命,黃小梅掙開束縛,從頭上拔下金釵對準腹部,威脅著不救他哥就要帶著未出世的孩兒一起自盡! 孫家這輩只孫少爺一根獨苗,如今年近四十,休了兩任妻子,納了七八房妾室,耗盡半數(shù)家財,才在不惑之年等到了黃小梅肚子里的孩子,大夫說了,這次一定是個男孩! 其實第一任孫少奶奶是為孫家生過孩子的,只不過是個女兒,孫家老太太滿心期待,一朝愿望落空,軟硬兼施逼著孫少奶奶趕緊再懷一胎,最終導致她難產(chǎn)而亡。而她女兒也在她死后因為無人照顧早早就夭折了。 這會兒見黃小梅以腹中胎兒威脅,孫家老太太目眥欲裂,忙慌不迭的答應了,只要不傷害肚子里的小孫孫,她什么都答應,這可是他們孫家的命根子呀!七千兩而已,他們孫家付的起! 而一旁的孫少爺卻是急的要命,他不愿意!兒子還不知道在哪里,他當然要先顧好自己,這些家財都是他的! 然而孫老太太已經(jīng)爽快的簽字畫押了。 在官府的見證下,孫家接下了這筆債務,催債大漢盯著他們賣地賣鋪子,傾盡所有才填上了這個大坑。 此時孫家老太太才傻眼了,她根本不知道這個家已經(jīng)被孫少爺敗的差不多了,還了這七千兩,孫家就剩一幢大宅了。 母子兩惡狠狠地盯著黃小梅,恨不得把她剝皮拆骨,卻礙于她腹中孩兒,動不得她。黃小妹在兩人的仇視下怕得瑟瑟發(fā)抖,日漸消瘦了。 而黃寄南這個禍害在害的孫家傾家蕩產(chǎn)后,又不見了,不知道溜到哪里去了。 黃長植夫婦也沒想到事情會發(fā)展到這種地步,畢竟是看著長大的侄女,黃小梅還有兩個月就要生了,如今出了這檔子事,不知道以后她的日子該怎么辦。 若是生下兒子還好,不然孫家怕是不會善罷甘休的,為了還這筆債,孫家可以說得上是一夕落敗。 第46章 下山 接下來的日子里郭樂風可算是放飛自我了, 跟著程大叔去捉魚捉鴨,幫著白氏給鴨子拔毛,教四娘打算盤。他是個沒架子的人, 店里忙起來他還能幫著程材一起跑堂,黃寄北是拉也拉不住,想著接下來他們就要被關在書院三年,便也由他去了。 黃寄北也有自己的事要忙, 這次去書院要到過年才能回來一趟,他得把家里安排好了。他陪著黃長植買了十畝水田, 租出去給佃農(nóng)耕種,加上有的兩畝旱田一畝水田,他們家現(xiàn)在就有十三畝田地了,秀才名下可以有二十畝田免稅,山地是不用交稅的。這年頭要賣田地的人家少,還要挑靠家近些的, 是以就只買了十畝。 現(xiàn)在客棧每個月都有三十兩進賬, 黃長植夫婦平時自己開銷很少, 大多給了他讀書用, 這次就又攢下了一百兩塞給了他。黃寄北勸不動他們,便帶著四娘去縣里給家人買了幾匹布做衣服,給黃長植買了他愛喝的茶葉,給白氏買了銀釵耳環(huán),他們節(jié)約慣了, 自己根本不會主動花錢。 黃老爹和老王氏那邊面子上的關系還是要維護一下的, 黃寄北帶了兩匹適合老人做衣裳的布料, 又割了兩斤rou,買了些紅糖紅棗, 跟著黃長植去給老倆口問安。 出了這檔子事,黃老爹現(xiàn)在很是沒臉,對他們客氣了很多,老王氏卻仍是很瞧不上他們,一個勁的念叨著失蹤的黃寄南,黃長棣倒是老了很多,沒媳婦的男人邋遢的很,明明只比黃長植大兩歲卻看起來像是大了十歲的樣子。 半個月的時間一轉(zhuǎn)眼就過去了,分別的時候郭樂風表現(xiàn)的比黃寄北還要不舍。這家伙怪會討人喜歡的,這些日子哄得黃長植和白氏對他疼愛得不行,就連四娘都改口喊他小風哥哥了,比對他這個親哥還要熱情,讓他很是吃味。 想到回去就要被關在山上,郭樂風一路都悶悶不樂的,黃寄北只說他身在福中不知福,當初自己倒是想住在山上還沒有那個資格呢,大冬天的天天上山下山。 三月二十,黃寄北和郭樂風正式進學,在郭樂風的運作下,兩人被分配到了同一間寢室。從此郭樂風就過上了生不如死的生活,直到清明節(jié)后,他才漸漸適應了過來。 青麓書院的確管理嚴格,學子們每天卯時就要起床,亥時才入睡,一天會有八位老師輪流給他們授課,每位老師還都喜歡布置一大堆的課業(yè),課堂提問更是家常便飯,書院事事都要親力親為,洗衣打掃都要自己做。 清明節(jié)后,紀鳴岐回來了,看到黃寄北他先是驚訝但又覺得情理之中,以黃寄北的天賦和努力,考進青麓書院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當黃寄北問起高葉雨,哦,不,現(xiàn)在是紀寧雨了,的情況的時候,紀鳴岐才知道他們居然還有這層淵源。 紀鳴岐對紀寧雨是憐愛的,這個meimei才像是他親meimei,雖然剛來的時候怯生生的不愛說話,但時間長了就可以感覺得到她的善良與聰慧,只可惜母親不知怎的就是偏疼之前的meimei紀寧煙。這讓紀鳴岐更加憐惜這個身世坎坷的親生meimei了,這次回書院前,他更是做了一番安排才離開的。 “黃兄不必憂心,小雨是我的親生meimei,我臨走的時候把她托付給了府中的老夫人,有祖母照看著,小雨吃不了虧的,你說的謝婆婆和我祖母也算是舊相識了,她就和小雨住在一個院里,家里人對她是極為尊敬的。”紀鳴岐說道。 “如此一來,我便放心了?!秉S寄北這才稍稍安心,這下他可以寫信回去報平安了。 有了紀鳴岐的加入,郭樂風感覺壓力又大了起來,本來一個黃寄北已經(jīng)夠卷的了,沒想到紀鳴岐來了后這兩個人你追我趕的更卷了,他真是太慘了。 這已經(jīng)是紀鳴岐在書院的第二年了,三年期滿他便要回京了。 “黃兄,郭兄,還有兩年半的時間便是鄉(xiāng)試了,不知二位可有下場的打算?”紀鳴岐問道。 “自是要試一試的,就算是測一測在書院的學習成果也是劃算的?!秉S寄北說道。 “我也要,萬一你們兩都考過了,只剩我一個人豈不是很沒面子,雖然我也不一定考得過,但不試一試又怎么知道呢?!惫鶚凤L說道。 “不過我們都不在一處參加考試,我要回京城應考,寄北兄要回江寧省,樂風你要回河東省?!奔o鳴岐遺憾地說道。 “只要我們能過,將來一定會在京城再次相遇的?!秉S寄北拍著兩位好友的肩膀說道。 書院的生活雖說清苦,但也有愉快的時光,春日踏青郊游,夏天聽雨打芭蕉,秋日登高望遠,冬天圍爐煮茶。他在這里只需專心讀書,其他的都不用cao心。 別看周山長平時不茍言笑,卻是個及其熱愛生活的人,閑暇時光,他會邀請學子們來到他的泠泉軒,聽泉煮茶,就連郭樂風提出的烤rou宴會他都準許了,當時黃寄北真是為這位好友狠狠地捏了把冷汗啊。 青麓山的一草一木都見證了他們的喜怒哀樂。 黃寄北最喜歡去的地方就是藏書閣了,到了第二年他已經(jīng)有了自由出入藏書閣的資格,這時候課業(yè)已經(jīng)不再那么繁重了,更多是靠自學,老師們則負責幫學生解惑。 黃寄北經(jīng)常是整日整日的待在藏書閣里,這里藏書之豐富令他如饑似渴,若是你有事情要找黃寄北,去藏書閣準沒錯。郭樂風都擔心他這么下去要變成書呆子了,時不時的找理由拉他出去透透氣,黃寄北則是會反過來拉著郭樂風一起看書。 看著兩位好友都這么刻苦,郭樂風也不好意思一個人瀟灑了,也就按下心性跟著看書。 藏書閣建造的時候極為考究,就算是不讀書,在里面待著也是極為舒適的。二樓有寬大的露臺,露臺外面種滿了竹子和芭蕉,椅著欄桿,閉上眼睛,聽風吹過竹林的沙沙聲,聽雨打在芭蕉上的滴答聲,那是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的感覺。 今年是他和郭樂風在書院的第二年,也是紀鳴岐的第三年。今年冬至,紀鳴岐就要下山了。 周山長年歲已大,近年來已經(jīng)很少收徒了,紀鳴岐是他去年收入師門的,黃寄北則是他的關門弟子。 至于郭樂風,他是見到周山長就要嚇得跑掉的,周山長對他也是頭疼的不行。 又一年的時光過去了,他們都已經(jīng)是大人的模樣,只是眼神依舊清澈。 身在書院,黃寄北依舊牽掛著家中親人,這兩年來他每個月一份家書,只有收到回信才能安心,信是黃四娘的字跡,四娘的字如今已是大有進步,從信中得知她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客棧的賬房先生了,只是小丫頭最喜歡的依舊是做菜做糕點。 山下的春紅山莊日子也越發(fā)紅火起來,莊里蓋了新房,還在縣里開了鋪子,莊子里的姑娘們經(jīng)過鍛煉越發(fā)的能干了,好幾個已經(jīng)能獨當一面了,莊里有個叫慧娘的更是發(fā)明了用不同顏色絲線織出圖案的技藝,讓莊子里的生意更上一層樓,甚至被當?shù)乜h令推舉成了貢品。借著進京上貢的機會,忠叔也終于能去京城探望謝玉了。 冬至這天,紀鳴岐畢業(yè)了,周山長叫上黃寄北一起給紀鳴岐踐行。 長亭送別,一盞清酒,離愁別緒涌上心頭。 周山長一改往日的寡言少語,對著自己即將下山的弟子關切地囑咐道: “鳴岐呀,你火候已到,回家自行溫書便可,你家在京城,平時要多關注時事政治,有事多和你祖父還有父親商量,你還年輕,不可莽撞行事。還有,這科舉只是你的第一步罷了,你生在紀家,以后定然是要參政的,官場可比考場艱難多了,要堅守自己的底線,切勿失了本心啊。” 紀鳴岐聽完后恭敬一拜,說道: “謹遵恩師教誨,鳴岐自當時時勉勵,日日自省,不負恩師囑咐?!?/br> “好了,起來吧?!?/br> 周山長囑咐完紀鳴岐后又對著黃寄北說道: “你們倆都是我看好的學生,做事先做人,立業(yè)先立德,師兄弟們在外要互相扶持,切勿為爭一時高低傷了情分。” “師父教誨,學生銘記在心!”黃寄北拜道。 周山長端起茶盞,說道:“今天我們?yōu)轼Q岐你踐行,預祝你下山后大展宏圖!” 紀鳴岐已是熱淚盈眶,三年的師生情、同窗情,他對這座書院有著深深的不舍。 “師父,多謝您三年來的教誨,學生拜別!” 紀鳴岐拜了又拜,直到天色近黃昏,他才依依不舍的下了山。 山路寂靜,天高云淡,草木蕭瑟,寒鴉哀鳴。 周山長帶著黃寄北往回走,看著西沉的太陽,停下腳步開口說道: “寄北,你知道我為什么收你為關門弟子嗎?” 說罷,不待黃寄北回答,他自問自答道: “你是我遇到的最像我的一個學生,看到你,我就想起了我年輕的時候,那時候我家境艱難,每一本書都是我自己親手抄的,我從兩年前的冬天你來聽堂的時候就注意到你了,你吃得起苦,放得下身段,最難得的是你始終不忘本心,不計較一時的榮辱得失,爭先卻不好斗。” “師父如此夸贊寄北愧不敢當?!秉S寄北惶恐的說道。 周山長擺擺手,繼續(xù)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