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的嬌氣包meimei 第29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古代小商販養(yǎng)家科舉日常、嫡女重生請和我的夫君成親、重生八零:嬌軟媳婦好兇猛、同寢那個基佬好像暗戀我、春云暖、庶女嫡謀、刑偵:夜半鶴知、聯(lián)姻后老公失憶了、炮灰神童,帶父爆紅、都市古仙醫(yī)
關(guān)丘漁村與沿淮鎮(zhèn)畢竟有些距離,為方便行事,只能讓袁大人入住俞進士家。當然,沈家兩位少爺也如是安排。 俞沐這邊剛回村,村民便迫不及待尾隨在后。他們身處海邊,哪里不知道興建碼頭的好處?如今他們心中只有對俞進士父子的感恩之情。 圣旨上已然將俞沐此次大功公之于眾。 不說旁的,此次天災(zāi)整個關(guān)丘漁村所有村民皆受過俞進士家恩顧,如今又有獻策大功,可不就都把俞進士父子當活菩薩看待。 關(guān)丘漁村能出一個俞沐,真是幾世修來的福氣呀! 因著動土前還有許多事情有待敲定,故而歸至家中,俞沐便同父親,袁大人、兩位沈公子以及村長一起將一應(yīng)事宜一一敲定,各事項當如何做,由誰負責,事無巨細。 期間袁大人幾次驚訝于俞沐的謹慎,別看他小小少年郎,任何事情皆被他安排的十分妥當,無一遺漏,心思細膩得令人咋舌。 尤其他發(fā)現(xiàn),關(guān)丘漁村村民對這個小少年十分敬重,就連一把年紀的村長也對他唯命是從。 當真是因為他有一位世外高人的師父? 不見得如此。 如今的袁大人覺得,俞沐是為真本事。 “招工一事迫在眉睫,需勞煩田伯受累一些,先緊著這事兒?!?/br> 待一切商定后,俞沐向村長行了一個晚輩禮,語氣恭敬,并不因自己身兼要職而驕傲自滿。 “放心,這事不難。” 村長心知俞沐這是故意讓自己出頭去做這個‘好人’,心中自然感激。村子興建碼頭已是天大的好事,如今因著此事還能帶動十里八村的人一道兒賺銀錢,是喜上加喜啊! 進入五月,海禁已然開始,漢子們出不得海,鎮(zhèn)上又找不到什么活計,恰是此時興建碼頭,可不就解了大家的燃眉之急! 村長喜滋滋的領(lǐng)命而去。 袁大人與沈家兩位公子皆為首次到訪關(guān)丘漁村,俞逞父子倆便負責為其引路,去往各處實地了解情況。 早在進入漁村那一刻,三人皆被漁村的建筑所震撼,此時得以仔細欣賞,心中的震撼比起方才,有過之無不及。 碼頭設(shè)計圖紙在袁大人身上,他自然見過。還記得初見時,他驚愕得說不來話,他從未見過如此完美的圖稿,他甚至每晚睡前皆要取出來仔細看一看。 看著面前嶄新的漁村,根本無法想象此處不久前剛經(jīng)歷過一場天災(zāi)。村子太完美了,與即將建成的碼頭簡直是絕配! 袁大人迫不及待想要見到碼頭建成后的壯觀模樣。 俞逞父子陪同袁大人了解完村子,又馬不停蹄開始在興建地規(guī)劃起來。晚膳還是黎皖姝做好了命人送來的,幾人忙碌得忘乎所以,晚膳也只隨意果腹,一個個皆一門心思撲在興建碼頭之事上,根本食不知味。 一直忙到晚間,視線完全模糊之時,幾人才收工。這一日著實累,袁大人及兩位沈公子腦中都是興建碼頭一事,縱然黎皖姝做好香噴噴的宵夜,幾人也無心品嘗。 最后只得俞家一大家子自個兒圍著宵夜吃起來。 蘇嬤嬤將俞苗安置在距離俞麻最遠的位子。一雙老眼時不時戒備的向俞麻看去。 不怪她如此,自打小主子自鎮(zhèn)上歸來后,俞家老夫人就時不時想靠近小主子。這本沒什么,可她怒氣沖沖的,顯然是來找事的。 蘇嬤嬤當然不能讓她得逞,將小主子護得更加嚴實。 這一趟黎府之行,蘇嬤嬤是跟在小主子身旁侍候的,故而她并不知道,俞麻在她們離開漁村后,便撒過一通氣,直接受害的便是三位兒媳婦。 俞沐臨行前一日曾帶俞苗出海打魚,那一日收獲并未入公賬。俞麻翌日方才得知此事,又在村人口中得知兄妹二人打到許多好東西,光五彩珍珠就有好多,個頭大的離譜。 俞麻一聽便不樂意了。 所有好東西均未入公賬,長孫甚至帶著野雜種到鎮(zhèn)上去,這一去就是大半月,好東西定然都被賣咯! 心中有氣,長子及長孫又都不在家中,俞麻瞬間又硬氣起來,逮著三個兒媳可勁兒磋磨。 待野丫頭歸來,看著她一身絕好的行頭,俞麻氣不打一處來。 那些好東西能賣好多銀錢的呀!那可都是家里頭的,憑啥給野丫頭?瞧瞧她頭上戴的,身上穿的,哪天是重復(fù)的?還不是拿自家的錢財去置辦的! 這口氣她不能忍! 可那該死的蘇嬤嬤把野丫頭護得太好了,她根本就沒機會靠近。如今長子及長孫近在眼前,她也不敢發(fā)作。就怕她再稍微發(fā)作一下,掌家之權(quán)就要被收去。 俞沐不知道這些許,但看阿奶臉色不佳,大致能猜到緣由。阿奶及幾位叔嬸尚不知即將建造私塾,俞沐便趁此機會說起來。 俞麻是個沒有多大見地的老婦人,耳聽要建私塾,首先想到的是需要花用許多銀子,這哪能成! “不成,家中滿共也就那么點銀子,拿去建私塾日子還怎么過?” 俞沐也不著急,緩緩開口:“若要找人合伙建私塾也不是不行,只到時候收入得分出去。一人一年十兩束脩,私塾若能招來三百學(xué)子,那便是三千兩,分出去一半也還能賺得一千五百兩。” 俞沐慢條斯理分析著,他的話一經(jīng)說完,俞麻心中立馬不平衡。 嘶!分出去一千五百兩?! 不行不行! 未等俞麻發(fā)作,又聽俞沐說道:“還有一點便是,若是同人合伙開私塾,咱們家中七位弟弟上學(xué)塾的束脩也得照常收取。阿奶大可權(quán)衡一番,此事由阿奶做主?!?/br> 俞沐故意將事情推至阿□□上,避免日后稍有不慎,她便要發(fā)難于他人。 俞麻兩眼放光:“一年當真能賺回那許多銀錢?” “保守估計而已,這個數(shù)只多不少。” 俞沐淡淡點頭。 聽罷長孫的話,俞麻高興地站起身,大掌往桌子上一拍:“那成,就這么辦!” 可是轉(zhuǎn)念一向,現(xiàn)今已不是自己管賬,那許多銀錢自己也摸不著,實在有些可恨。好在長孫還是敬重自己的,俞家還是她在當家,這便無妨。 “二郎,明日上山把你爹喊下來,咱家也要開始忙活起來了!” 俞麻歡喜的命次子上山,這等大事自然也得讓老頭子參與。 此次長孫可是又給老俞家長了大臉面,走出去誰都得要看她臉色,別提多爽快。她也知道皇上賞賜長孫土地及不少金銀,但那是長孫的,誰也別想打主意,這事她已事先警告過家中其它人員。 有了此次功勞,還愁沐哥兒撈不到好前程嗎? 俞麻越想越開心,只是開心不了多久,她突然想到一件事:“皇上不是賞了你兩塊地?一處建私塾,另一處呢?” 第33章 動工 橫豎遲早要知道的事, 俞沐也不隱瞞,開口便道:“另一處便是交由外祖建客棧?!?/br> 這是俞沐思量再三的結(jié)果,自不覺有何不妥。 俞麻心里頭卻不樂意。 自己的長孫一心想著外祖家, 她如何開心?親家在碼頭建客棧, 豈不是輕易可以將手伸進自家?長媳還會將她這個婆母放在眼里嗎? 俞麻拉下臉不言不語,俞沐輕易便看出她在想什么, 又補了一句:“姥爺說過,客棧土地為我所有, 故而賺來的銀錢與我五五分賬?!?/br> 若說與母親五五分賬,那么結(jié)果自然是得來的銀錢成為公款,故而俞沐拿自己說事。 這也是他為日后做的二手準備。 倘若他大業(yè)未成,如今這些便是幾個兄弟姐妹的后路。 他要幾個meimei皆能風光出嫁。 而私塾則是他給整個俞家留的后路。 俞沐這邊話音剛落,俞麻猛地抬起頭, 臉上哪里還有怒意,反笑出一臉褶皺:“當真?” 眼見長孫點頭, 俞麻高興壞了, 立刻便有了主意:“那到時候讓你阿娘和幾個嬸嬸到客棧尋份活計!” 雖不放心長媳, 可她相信, 在父母及兒子之間,長媳定然會更護著自家兒郎。且還有另兩個媳婦在,親家也不敢做出讓長孫吃大虧的事, 并且還能多賺月錢, 一舉多得??! 俞麻心里頭的算盤打的響亮, 卻不想想,黎尚一家從來只盼女兒一家過的好, 哪里會占他們便宜? 這便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翌日,俞家老爺子俞禾一大早便被次子拉下山, 心里頭帶著怒氣,說話口氣自然不善,他一見自家老婆子便吼道:“好好的又作什么妖!今日還要采摘春筍,你添什么亂!” 俞麻當著兒孫面被老頭子怒懟,暴脾氣一下子便上來,正欲吼回去,便聽沐哥兒笑著安撫其阿爺。 “阿爺息怒,春筍晚幾日挖也不遲。孫兒此處有急事,需得阿爺幫襯才行?!?/br> 俞禾這一聽才知原來是長孫尋他有事,立刻便換了一副面孔,正色道:“可是遇到什么難事?可……阿爺不過一介農(nóng)人,能幫上什么忙?” 說至最后,俞禾默默垂下頭。早先他也是打魚能手,可惜遭遇海難傷了腿腳,自此只做得農(nóng)活,在漁村里實屬另類,這讓他時常覺得沒臉見人。 哪怕如今兒孫皆有大出息,可他仍覺自己與常人有異,自卑得抬不起頭。 他不想因自己引得孩子們受人恥笑。 俞沐是心疼這個阿爺?shù)?,更知曉他的心病,可如今除了讓他做自己喜歡的事,也不知該如何讓他振作。 “阿爺,皇上賞賜我一座山,便是鏨(zan)山。咱家要在鏨山上建私塾,我打算將鏨山重新打造一番,此事僅有阿爺能幫忙,交由其他人我不放心?!?/br> 昨夜他思量過,不妨將鏨山改造成可供觀賞游玩,景色秀麗的山脈。畢竟私塾上的學(xué)子皆為文人,最是喜愛附庸風雅。各種果子栽種起來,花開時節(jié)可供觀賞,果子成熟后,學(xué)子們想要親自采摘體驗生活也可,如此也更能叫上價。 俞沐將自己想法說與阿爺聽,俞禾越聽越興奮,臉上愁容不再。 “到時還需多種些菜來供應(yīng)私塾及客棧,我會再雇傭幾人給阿爺打下手,您只管放開去做?!?/br> 俞禾連連點頭,笑得合不攏嘴:“好好好,都聽你的!” 種菜他在行呀! 自此,俞家除小娃兒外,每人皆被安排上活計,大家憧憬著美好未來,每日認真勞作。就連俞麻也沒了找茬的心思,每日山上山下各種忙活。 畢竟是自家私塾,得多上上心! 時間飛速流逝,無論碼頭、客棧,亦或鏨山的建造均如火如荼進行著。百姓們雖忙碌,臉上卻都洋溢著滿足的笑臉。 唯有沈康之笑不出來。 原因無他,人手嚴重不足。 沈康之希望年前便能將碼頭及兵營建好,可如今兩個月過去了,客棧及私塾已經(jīng)建好,碼頭及兵營卻還有許多建筑尚未完工。 黎老爺為建客棧,特意去其他州府花大價錢請來幾百幫工,鏨山也在他的幫襯下建成頗具規(guī)模的私塾。為解燃眉之急,甚至自掏腰包讓幫工們留下幫忙建造兵營。 袁大人得知此事,自不會讓黎老爺掏這個錢?;噬蠈Υ颂幋a頭十分上心,撥下的款項足以支撐整個碼頭及兵營的建造。 可縱然如此,沈康之仍覺人手不足。故而前幾日他去信求總督大人幫襯一二,卻是至今未有音信。 沈康之剛處理完一樁偷盜案,手頭上的公事基本在夜間完成,他緊趕慢趕,就是希望能擠出時間上關(guān)丘漁村看看。 幾月來他均是如此,每日兩地來回奔波。累是累了些,但看著建筑一幢幢崛起,心頭有道不完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