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襲豪門:反派男神是女生 第662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頂流的玩物(NPH)、夜鶯請閉眼、玫瑰色焰火(師生年下1v1)、以禮服人(NPH)、避風(fēng)港(1V1)、成癮(骨科 NP 追妻)、他的私心(年上,1v1)、年代文炮灰原配幸福起來、將軍的嬌氣包meimei、古代小商販養(yǎng)家科舉日常
年輕的小和尚二十左右的面貌,皮膚白皙細(xì)嫩,眉發(fā)如峰,一雙澄澈的黑眸如同世上最璀璨的黑寶石,干凈又怡然。 高挺的鼻梁下是一雙粉紅的薄唇,發(fā)出一陣輕言細(xì)語的佛經(jīng),身著青灰色的袈裟,掛著一串佛珠的右手露出白皙的手臂。 細(xì)看便可見白色的刀疤,平靜的臉上沒有任何情緒,顯然,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已凈。 空氣中彌漫著淡淡地檀香味,佛味極濃…… 老和尚陡然抬眸,仰頭望向了佛祖,只見佛祖慈祥的雙眸劃過一抹精光,他坐上的石蓮正在緩緩綻放。 小和尚眼角的余光看到后,微微有些驚訝,還以為是自己眼花。 停下念經(jīng),輕聲問道:“師父,您看,佛祖下面的石蓮花是不是動了?” 老和尚斂下了眼眸,沒有回話,盤坐的腿陡然跪下,虔誠地向佛祖三叩首。 小和尚有些不明所以,不過還是跟著他三叩首。 三拜后,老和尚啞聲喚道:“悟心,扶師父起來吧!” “哦,好的!”被喚作悟心的小和尚立刻放下手中的犍稚(木魚錘),將他扶了起來。 他將老和尚扶到了石床上后,老和尚盤腿而坐,悟心就坐在他前面的棕墊上,也將腿盤了起來,等著老和尚為他講經(jīng)文。 這似乎是無言中的一種習(xí)慣,因為近五年的時間都是這樣度過的。 就算他老人家身體不好,哪怕是躺在床上也會給他講,只是這幾天,他的精神狀態(tài)特別好。 老和尚垂眸,凝視著已盤腿坐好的悟心,蒼老的眸底盛滿了復(fù)雜。 悟心雙眸平靜如斯,不解地問道:“師父,怎么了?” 老和尚目光幽深地遙望洞門口,視乎陷入了回憶之中。 五年前,他用法術(shù)救下簡峻熙之后,就一直藏在極樂寺的后山之中,佛珠的確是提前下了鎖魂咒。 rou身放在床上自動修復(fù),佛珠則放在佛前,足足凈化了九九八十一天,只為除去她靈魂深處的戾氣,凈化她的仇恨之心。 直到助她產(chǎn)下孩子,修復(fù)骨髓足滿三月之后,封住了她所有的記憶,才將她喚醒。 之后,在他師弟的幫助下,通過水路,將她帶到了這里。 有一點,其實他也非常疑惑,就是她身上的刀傷。 體內(nèi)的器官都恢復(fù)如初,大腦里的腫瘤也已消失,唯有她身上那數(shù)條刀傷,修復(fù)好后,還是留下了觸目驚心的刀疤。 除了這張臉,身上無一處完好的肌膚,就好似佛祖有意讓她記住曾經(jīng)犯下的罪惡一般。 “師父只是想起了救你的時候……”弘緣感慨般的語氣開了口。 “哦……”簡峻熙神色平靜地應(yīng)了一聲,眼神淡淡地,似乎也在回憶近五年前的事…… 她記得,她也是在一個山洞里醒來的,身體無比地輕松,就好像她這輩子從來沒有那樣輕松過一般...... 第1969章 石蓮花開,圓寂時到! 眼前的一切也格外的清晰,而露在外面的手臂和小腿全都是刺目的刀疤,幾乎沒有一處完好的皮膚。 她很迷茫,想不起來從前的任何事。 凝視面前的弘緣,她問她是誰? 弘緣神色淡淡地反問她,是否還想記起曾經(jīng)? 她垂眸望著身上的刀疤,久久都沒有開口,如同一個找不著家的孩童,如果回憶都是痛苦的,為何要記起? 弘緣又問,是否愿意皈依佛門? 她轉(zhuǎn)頭望向了佛祖,在佛前凈化八十一天的靈魂,在看到佛祖的那一刻,仿佛看到了自己的來處…… 回到佛祖的身邊,似乎才是她未來的歸處…… 沒有任何猶豫,當(dāng)下就跪在了弘緣的面前,說她愿意皈依。 佛緣之情非常微妙,無需言語,佛來渡心,心愿承佛,講究的是雙愿,缺一不可。 而關(guān)于她的從前,弘緣從來沒有解釋過,而她,在之后,也從未開口問過。 她跪在佛祖的面前,弘緣為她梯度,賜法號為“悟心” 同名“捂心”,希望她不再被紅塵往事所染,早日修成正果。 因她畢竟是女兒身,去尼姑庵,傳法會不方便,梯度后,弘緣站在她的面前,蒼老的手一擺。 她只看到一道極淡的光,那雙可以魅惑人心的藍(lán)眸立刻幻化成黑色,脖頸處也陡然長出一塊真喉結(jié)。 這讓簡峻熙第一次親眼看到真正的法術(shù),她沒有說要學(xué),只是問了,為什么不把她完全變成男人? 弘緣卻說,她必須是女身修行,并沒有解釋為什么…… 就這樣,依然保持女扮男裝的方式,以和尚的身份跟著他潛心修行。 四年多的時間里,弘緣每天都為她講誦經(jīng)文,只為助她修練出一顆菩提心。 菩提,譯為“覺”,即“成佛”,所以,菩提心也就是一顆成佛的心。 而“成佛”就是永離生死煩惱,成就無上正等正覺。 簡峻熙的性格還是和從前一樣,在學(xué)習(xí)上,對自己的要求很高,經(jīng)常都是廢寢忘食地習(xí)至深夜,直到把經(jīng)文弄懂為止。 學(xué)得越久,她就越覺得“成佛”才是她唯一的歸處。 佛家講修行,分為大乘佛法和小乘佛法,大乘佛法的修行者要同時發(fā)起出離心和菩提心。 不僅斷除自身的煩惱惑業(yè),從六道輪回中解脫出來,也盡一切所能,幫助所有眾生。 度人的同時就是度己,即“自度度人”! 而小乘佛法側(cè)重于自我解脫,看透世間紛擾和輪回之苦,便生起強(qiáng)烈的出離心,修習(xí)戒定慧,徹悟四圣諦或十二因緣。 五百由旬的長路已走過一半,證得阿羅漢果,等修行真正到了這個程度,佛才會為他指明成佛的方向。 石蓮花開,圓寂時到! 弘緣想到她未來必須要面對的苦難和劫數(shù),心中還是不免有些憂心。 抿了抿唇,沙啞道:“悟心,對于你的過去,可曾好奇過?” 簡峻熙目光微怔,隨后無奈地?fù)P起唇角,平靜道:“不曾,一心只想同師父一樣,修成正果!” 弘緣面色十分平靜,慢慢悠悠地開口道:“你已歷劫百世,百世苦行,百世不得善終...... 第1970章 一段情劫…… 今生是最后一世,師父希望你不被凡塵俗事所擾,潛心鉆研,修成正佛。 故而在你醒后用法術(shù)封住了你這一世所有的記憶!” 經(jīng)過四年多的沉淀,她已是大徹大悟,他自是不擔(dān)心她還會在乎紅塵往事,憂心的依然是她的劫難。 簡峻熙點了點頭,神色平靜地回道:“悟心明白師父的苦心,并無貪戀紅塵之意,更沒有想過恢復(fù)記憶,師父無需多慮!” 弘緣神色淡淡地點了點頭,雙手合十,平靜道:“阿彌陀佛,師父聽到了佛祖的召喚,最后,有幾件事需要交待于你!” 簡峻熙目光微閃,憂憂地看著他,沒有說話。 “阿彌陀佛,萬物皆是定數(shù),生即是滅,滅即是生,不必太過于執(zhí)著?!焙刖壠届o地勸道。 簡峻熙雙手合十,恭敬回道:“悟心懂了,還請師父言明!” “師父原本是北方人,三歲覺悟,出家在最北邊的清真寺,后隨我的師父遠(yuǎn)游,最后定在京都極樂寺,只為等你皈依! 成佛前,你還有最后一段苦行,待師父圓寂之后,你需要火化遺骨,將化成的佛舍利送去清真寺。 從南到北,步行送達(dá),因師父改變了你的命格,所以,除了佛祖,再無人能算出你的未來。 師父能想到的劫數(shù),除了風(fēng)餐露宿,食不果腹之苦,應(yīng)該還有一段情劫……”弘緣凝視簡峻熙的眸底略顯憂心。 “情劫?”簡峻熙側(cè)了側(cè)頭,目光隱含不解。 “塵世間的愛恨情仇皆是生命中的一段旅程,既然是上天的安排,定有其安排的道理。 而你的前塵往事,就是你成佛路上最大的劫難,只有你心不為所動,方可立地成佛!”弘緣一邊說一邊推送著手中的佛珠。 “是,悟心明白了?!焙喚觞c了點頭,臉色稍有些沉重。 弘緣幽幽道:“師父本因帶你游歷苦行,但因師父年紀(jì)大了,無法行走,故而才帶你隱居于此。 也不知你再與人相處是否真的能做到心如止水,未來沒有師父作陪,師父希望你記住。 愛別離,怨憎會,撒手西歸,全無是類,不過是滿眼空花,一片虛幻罷了……” 簡峻熙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內(nèi)心很平靜,雙目清澈,無悲,無喜,無怒,無恨,無欲,亦無求,淡淡回道:“悟心記住了。” “如若碰到惡人,他羞你,辱你,罵你,悔你,欺你,騙你,害你,你當(dāng)如何處理?”弘緣放緩了撥動佛珠的動作。 簡峻熙斂下眼眸,纖長的睫毛在她眼底留下一層淡淡的陰影,恬靜似水仙,薄唇微動: “我看過的答案是“容他,憑他,隨他,盡他,讓他,由他,任他,幫他,再過幾年看他!” 只是,人生難免要受些委屈和傷害,也只有經(jīng)受住無數(shù)狂風(fēng)暴雨的洗禮,才能練就波瀾不驚的淡定。 就像您這樣,不會再為任何人,任何事受影響,悟心愚笨,自知還到不了您這樣的境界...... 只能回答,如果我遇到這些人,會盡量避開,不會和他們起任何沖突,我心向佛,亦相信佛會渡我!” 第1971章 唯有放下,方可成佛 弘緣滿意地點了點頭,輕淡道:“出家人應(yīng)當(dāng)以慈悲為懷,切記不可殺生,亦不可迷戀紅塵。 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間萬物皆是化相,心不動,萬物皆不動,心不變,萬物皆不變?!?/br> 簡峻熙點了點頭,清淡道:“悟心謹(jǐn)遵師父教誨! 不知師父所說的“情劫”,是否可以交待得詳細(xì)些?如若路途中碰到,我盡量避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