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燈判官 第297節(jié)
北方邊境不止涌州一個,還有湍州和迅州,余杉懂軍事,一眼看出了問題所在。 隋智搖頭道:“湍州、迅州兩州閉門不出,未發(fā)一兵一卒?!?/br> 公孫文怒道:“這是造反了!陛下,容臣前往這兩州,斬下知府頭顱,率兩州之軍殺盡圖奴!” 昭興帝看著眾臣,一語不發(fā)。 眾臣皆無回應(yīng),只有隋智不住搖頭。 “隋愛卿,你有何話要說!” “陛下,臣以為湍、迅兩州做法并無不妥?!?/br> 公孫文怒道:“眼見國土淪喪,卻還按兵不動,此舉與叛國何異?怎說并無不妥!” 隋智道:“公孫侍郎,你可知圖奴派來幾路大軍?倘若湍、迅兩州失守,北方全境淪喪,我大宣焉有生機?” 隋智說的是對的,現(xiàn)在根本不知道圖努國在這場戰(zhàn)爭中投入了多少兵力。 倘若湍、迅兩州貿(mào)然卷入戰(zhàn)場,很有可能造成北境全部失守,圖奴三路大軍押上,京城三面臨敵,想防守都不知該往哪打,屆時就再也沒有翻盤的余地了。 湍、迅兩州按兵不動是明智的選擇,可徐志穹還是覺得不對。 他看了看梁季雄,梁季雄依然不語。 昭興帝一錘案幾,喝道:“存亡關(guān)頭,眾卿不必有所避諱,徐千戶,你有話只管明說!” 徐志穹思索片刻道:“陛下,碌州與涌州相鄰,為何直至涌州全境失守,方來奏報?” 這是徐志穹發(fā)現(xiàn)的最大疑點。 涌州在打仗,碌州不可能一點消息都收不到,如今兵臨城下才發(fā)急報,實在不合情理。 昭興帝長嘆一聲,讓陳順才把另一封奏報交給了徐志穹。 徐志穹看過奏報,半響無語。 這封奏報也是吳靜春發(fā)來的,按照奏報上的描述,車騎大將軍在涌州倒戈投敵了。 涌州戰(zhàn)事本在僵持之中,圖奴占據(jù)兩城,楚信堅守四城,碌州不停往涌州送去軍械糧草,完全沒想到涌州會失守。 不料楚信突然倒戈,碌州知府吳靜春毫無防備,等他準(zhǔn)備應(yīng)戰(zhàn)之時,圖奴大軍已經(jīng)壓境。 鐘參看過奏報,也是一頭霧水。 他看向太卜,問道:“這消息是真的嗎?” 太卜舔舔嘴唇,沒有作答。 你讓他如何作答? 他也不相信楚信會造反,可消息是從固基法陣送來的。 看守固基法陣法陣的是他部下的陰陽司,如果固基法陣送來了假消息,就證明他手下通敵叛國。 太卜不言語,鐘參又問道:“車騎大將軍為何投敵?是沒有援兵還是沒有糧草?” 隋智搖頭道:“個中詳情,尚且不知,然其手下有大軍七萬余人,縱一時間難以破敵,也絕無投敵之理。” 公孫文怒不可遏:“此賊早有不臣之心,臣愿只身前往涌州,誅殺楚信,帶其部下大軍重回大宣故土!” 隋智揉著額頭道:“公孫侍郎,莫再意氣用事!” 公孫文道:“吾為社稷,愿肝腦涂地,怎說意氣用事?” 昭興帝道:“公孫愛卿,你不懂軍務(wù),且聽隋侍郎怎說!” 隋智道:“我已傳訊各州,調(diào)集兵馬,北上抗敵,然僅從東西兩地調(diào)撥十萬大軍至少要十日,待趕赴碌州,還需十日,當(dāng)務(wù)之急是要守住碌州?!?/br> 內(nèi)閣首輔嚴(yán)安清道:“就憑三千人馬,如何能堅守二十日?” 隋智道:“分散駐守斷然無望,倘若集中兵力,駐守州府,尚可拖住敵軍,但只怕吳知府……別有心思?!?/br> 公孫文喝道:“吳靜春這狗賊也要投敵嗎?” 次輔舒景昌道:“三千大軍,臨十萬之?dāng)?,吳靜春有無迎敵之膽,委實難料?!?/br> 昭興帝道:“他若無膽,朕便賜他一膽,朕親往碌州,為其助戰(zhàn)!” 徐志穹覺得這個想法是正確的,皇帝御駕親征,三軍必定舍死效命,沒準(zhǔn)還真能拖過二十天。 就算拖不過去,昭興帝陣亡在前線,不也留下千古美談? 然后太子哭兩天,順利登基,不就完美了么? 他也知道昭興帝只是說說而已,這種情況下,昭興帝是不可能去前線的。 公孫文馬上跪地苦勸:“國不可一日無君,陛下豈可輕易涉險!” 隋智也勸:“待大軍集齊,陛下率軍親征,一舉擊破圖奴,方為上選?!?/br> 昭興帝搖頭道:“朕意已決,諸位愛卿不必多言,圣威長老,朕不在京中之時,政務(wù)且由卿來打理?!?/br> 糟糕! 徐志穹看出了昭興帝的意圖! 可看出來也沒用,梁季雄別無選擇。 梁季雄俯身施禮道:“陛下,老臣愿往碌州,代陛下親征!” 第214章 我若變了女子,你還鐘情我么 徐志穹習(xí)慣了昭興帝的陰險,可昭興帝總能給他帶來驚喜。 他說御駕親征,這是假的,徐志穹心里清楚。 他要把大宣的政務(wù)交給梁季雄,這是假的,徐志穹也清楚。 但梁季雄要替他前往碌州,這句是真的, 因為梁季雄沒得選。 首先他不能替皇帝打理政務(wù),蒼龍長老不干預(yù)政事,這是大宣的基本規(guī)則,維護規(guī)則是蒼龍長老存在的意義。 社稷面臨危難,蒼龍長老不能置之不理,守護大宣社稷,也是蒼龍長老存在的意義。 不能處理政事,還要守護大宣社稷,那么蒼龍長老能做些什么呢? 皇帝已經(jīng)給他指明了方向, 他只能代替皇帝奔赴戰(zhàn)場。 試問整個大宣,有誰的身份和地位能和皇帝相當(dāng)? 有誰能代替皇帝親征? 有誰能在前線震懾住隨時可能投敵的碌州知府? 這個人無疑就是梁季雄。 從皇帝提出要親征的那一刻,梁季雄已經(jīng)被送去了碌州前線。 接下來的戲碼都在徐志穹的意料之中,昭興帝堅持要親征,粱季雄堅持要代替昭興帝前往碌州,隋智和公孫文堅決反對昭興帝親征,內(nèi)閣眾臣順?biāo)拼罱K定下由粱季雄代替昭興帝出征。 不要以為內(nèi)閣會一直與皇帝對著干,在很多情況下,內(nèi)閣和皇帝的立場是一致的,尤其是這件事,如果皇帝不去,蒼龍長老也不去,萬一讓內(nèi)閣首輔去可怎么辦? 內(nèi)閣首輔如果不想惹禍上身,只能幫著皇帝把船推好。 這就是昭興帝, 就這么明擺著下套,還讓你眼睜睜的往里跳! 不止粱季雄,在場的所有人都一樣, 此刻都在昭興帝的支配之下,包括徐志穹在內(nèi)。 可徐志穹不怕他支配。 就算昭興帝不讓徐志穹去前線,徐志穹也要去看一看,他必須要知道前線的真實情況。 昭興帝是昭興帝,大宣國是大宣國,繁榮的大宣不能葬送在圖奴的鐵蹄之下。 他還要查清楚楚信倒戈投敵的理由,一名三品兵家,手上有七萬大軍,為什么要向圖奴投降? 一個人的骨頭得軟到什么地步,能向滿身長毛的野蠻人屈膝? 圣威長老去了,但他不能一個人去,粱季雄有可能震懾不住碌州知府,萬一吳靜春執(zhí)意投敵,弄不好還會加害粱季雄。 得有人保護粱季雄,得有人在碌州維持秩序。 公孫文慨嘆一聲道:“大軍壓境,如同烏云壓城,只怕碌州境內(nèi)一片漆黑?!?/br> 昭興帝看著徐志穹道:“徐愛卿, 可愿為朕掌燈?” 高明, 這個轉(zhuǎn)場絕了! 鐘參有話要說:“陛下皇城司主管皇城安全,掌燈衙門按大宣律,不該離開皇城!” 任何情況下,鐘參都會不遺余力的維護皇城司的利益,他知道徐志穹此去兇多吉少。 昭興帝看了公孫文一眼,公孫文正要撕咬鐘參,徐志穹率先開口了: “陛下,臣愿隨前往碌州,為碌州百姓掌燈,為碌州將士掌燈,為圣威長老掌燈!” 昭興帝贊曰:“壯哉!我叫史川為你點選提燈郎一百人,明日隨圣慈長老一并啟程?!?/br> 史川幫我點人。 肯定都是他不喜歡的人。 這是要給掌燈衙門換血。 光有提燈郎還不行,還得有軍隊。 在隋智集結(jié)好大軍之前,碌州需要援軍。 京城之中有兩支可調(diào)動的軍隊,一支是禁軍,一支是武威營。 昭興帝一拍案幾,當(dāng)即就要調(diào)動禁軍去支援碌州。 徐志穹已經(jīng)掌握了皇帝的套路,接下來,肯定是大臣們苦勸。 果不出所料,先是隋智勸,說禁軍不能輕動。 再是公孫文勸,說禁軍絕對不能動。 內(nèi)閣接著推船,說禁軍動了,京城就危險了。 說到底,就是讓武威營出征,這也是皇帝今天叫余杉來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