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千變 第24節(jié)
可是她猜錯了,她一直以為真人能夠撐到現(xiàn)在,是因為阿騫少爺,可是現(xiàn)在她知道了,在真人心中,最重要的是姑娘,而非阿騫少爺。 這些年來,真人全都是為了姑娘啊。 明卉對這些一無所知。 她讓崔娘子在善堂里雇了兩個二十多歲的婦人,善堂里多是幼童,且大多都是本地的,父母雙亡沒有家族照拂,便被送進善堂。 而這兩個婦人的情況卻不同,前年有個拐子在鬧市里拐孩子,被當(dāng)場抓住,被那孩子的親人打斷雙腿送去衙門,衙門在拐子的住處找到三個孩子和兩個婦人,這都是拐子拐了來,準備賣去外地的。 三個孩子很快就找到了家人,但這兩個婦人卻成了難題,衙門到鄉(xiāng)下找到她們的家,可是家里人卻一口咬定,自家媳婦已經(jīng)死了。 兩家人說出的話一模一樣,在他們心里,那個被拐子拐走的媳婦已經(jīng)死了。 衙門沒有辦法,只好把這兩個婦人安頓到善堂里,平時在善堂里燒火做飯,縫縫補補,給自己換來一瓦遮頭。 除了這兩個婦人,崔娘子又在人牙子手上買下了四個女孩子。 這四個女孩,都是十一二歲,有兩個是被親生父母賣掉的,一個是父親去世,被親叔叔賣掉的,還有一個竟然是童養(yǎng)媳,公爹做生意賠了錢,手頭吃緊,婆婆便把她賣給了人牙子。 但凡懂得行情的人全都知道,十一二歲的女孩子,若是被賣給人牙子,只有兩個結(jié)局,命好的被賣去當(dāng)丫鬟,若是命不好,就只能被買去,做那倚門賣笑的行當(dāng)。 崔娘子給這四個小姑娘,連同那兩名婦人全都簽了身契,留在鋪子里學(xué)制香。 崔娘子跟著汪真人學(xué)過制香,只不過她于此道沒有天份,但是教導(dǎo)這幾個人卻綽綽有余,明卉又讓不遲過來協(xié)助,一個月后,花千變里大部分的香餅和線香,便都是她們六人制的了。 但是最好的香,都是出自明卉之手。 明卉很忙,忙著練武,忙著制香,還有喬總鏢頭的太太,隔三差五便會派人來慧真觀,請小神棍明卉幫忙卜吉兇。 沒辦法啊,開鏢局的,做生意離不開一個“運”字,這趟鏢能不能接,接了以后哪天出行最吉利,甚至就連鏢師的生辰八字,喬太太也一一寫了,請小神棍給看一看。 好在明卉是在云夢山長大的,六幺八卦,多多少少全都通曉一點,更何況還有一位明老太爺,雖然明老太爺并非真正的道士,可越是這種半吊子便越是瘋魔,來道天雷就能渡劫,明老太爺掐指一算,嗯,今天諸事不宜,床上躺一天,再掐指一算,嗯,明天宜會親友,來人,把小卉兒叫過來,貧道給她相相面。 不過,明卉可不想裝神弄鬼,一次兩次還行,可若是如喬太太這樣,每接一單生意都要來問過她,她還不如學(xué)那柳大娘,到風(fēng)兒巷擺攤?cè)ァ?/br> 因此,明卉把喬太太引薦給了許青竹道長,這是真的道士,開壇做法,裝神弄鬼,十項全能。 別說,許青竹道長還真給算對了幾回,喬太太大喜過望,回去以后就告訴了自己的幾位手帕交,一傳十,十傳百,專程來請許道長卜卦的太太們絡(luò)繹不絕,慧真觀的香火居然也旺盛起來了。 沒有了柳大娘,我們還有許道長。 第40章 定襄縣主 時光飛逝,轉(zhuǎn)眼便到了夏至,黑貓開始掉毛了,好不容易恢復(fù)的形像,再一次崩塌,它心情不好,整日窩在樹上不想下來。 明卉選了沉速香、檀香、丁香、藁本、蜘蛛香、樟腦,各取一兩;速香、山萘,各取六兩;甘松、白芷、大黃、金沙降、玄參,各取四兩;羌活、牡丹皮、官桂,各取二兩;再取良姜一兩,麝香三錢,研成粉末,加入焰硝七錢,用清水調(diào)和搗勻,制成線香,名字便喚做玉堂清靄香。 她把制好的線香,分成三份,汪真人和兩位江老夫人每人一份,用匣子裝了,她親自給大江氏小江氏送過去。 “這玉堂清靄香,夏天用最合適,兩位老夫人可以試一試?!?/br> 自從上次明卉施計轟走廣元伯府的一家子,大江氏對明卉的好感與日俱增,如果她的女兒還活著,外孫女也有這么大了。 “好,只要是你制的香,就沒有不好的,我們?nèi)枷矚g?!?/br> 小江氏也笑了:“自從卉兒住過來,咱們道觀里不但香了,而且還亮堂了?!?/br> 以前道觀里死氣沉沉,自從明卉來了以后,小道姑們有了朝氣,青竹、青風(fēng)她們,也像是年輕了一般,臉上有了笑容,以前烏云密布,現(xiàn)在晴朗一片,就連人的心里也亮堂起來了。 大江氏說道:“十日之后便是慧真仙君飛升的日子,每年這一天,宮里都會來人,上次你送過來的那瑤池清味香,不知可能再制?” 明卉心下了然,江貴妃的忌日,太后和皇后自是不會親自過來,但是會派在宮里有體面的內(nèi)侍或者嬤嬤前來,大江氏請她制香,想來是要送給這次來的人。 上元節(jié)和端午節(jié),宮里也派人送過賞賜,但是大江氏和小江氏,每次也只是送個封紅之類,從沒有和她提過送香的。 要知道,香這種東西,如同吃食一樣,是不能隨隨便便送進宮里的。 明卉面露難色:“老夫人,瑤池清味香中有白芷和麝香,若是恰好被宮里有孕的貴人恰好聞到,恐怕不妥?!?/br> 大江氏沒想以明卉小小年紀,心思這般細致:“每年來觀中給仙君祭拜的都是林太嬪身邊的肖嬤嬤,林太嬪去年春天便不在了,肖嬤嬤獲準孝滿后出宮養(yǎng)老,上個月除服了,從保定回去,她便要出宮了,你制的瑤池清味香,與她年輕時用來熏衣裳的香料很是相似,我便想送她一些,卉兒可以放心,這瑤池香,是不會送到貴人面前的?!?/br> 明卉心道,這位林太嬪又是哪一位?太后為何要讓她身邊的嬤嬤來給江貴妃上香? “老夫人,仙君在凡間之時,與林太嬪交好嗎?” 大江氏嘆了口氣:“林太嬪出自河間林氏,林家與江家是姻親,這一代林家家主的生母,便是姓江的。甲子案昭雪之后,我江氏嫡支只有江潮一個男丁,而女眷……先帝心念仙君,愛屋及烏,想起林家有個女兒在宮里做美人,于是便給林美人提到嬪位,林太嬪沒有兒女,先帝駕崩后,她便留在了宮里?!?/br> 聽到河間林家這幾個字,明卉心中一動,與明老太爺一起修仙的那位林老太爺,就是河間林家的。 林老太爺與明老太爺年輕時是同窗,后來又是同科,再后來又成了修仙的道友,二人是同一年致仕的。 沒想到林家還有一位太嬪。 宮里風(fēng)云變幻,這位林太嬪能夠逆風(fēng)翻盤,富貴終老,想來也是一個人物啊。 雖然大江氏確定肖嬤嬤不會把瑤池清味香呈給宮里的貴人,但是明卉思慮良久,還是決定修改香方。 瑤池清味香中,至少有四種香料不適合孕婦使用,除了麝香和白芷以外,丁香和蜘蛛香也是孕婦能不用就不用。 明卉嘗試了幾次,終于制出第一批瑤池清味香。 她燃起一支,請大江氏和小江氏品評,二人都很滿意,明卉這才說出改了香方的事,大江氏和小江氏先是一怔,很快便釋然了。 宮里那種地方,謹慎一些是應(yīng)該的。 又過了幾日,宮里來給慧真仙君祭祀的人到了,果然是肖嬤嬤。 明卉則在前一日便進城了,兩天后回來時,肖嬤嬤已經(jīng)走了。 不遲一直留在道觀里,她就是明卉的眼睛和耳朵。 “肖嬤嬤并非一個人來的?!辈贿t說道。 明卉笑了:“宮里自是不會只讓肖嬤嬤一人前來,還會有內(nèi)侍和小宮婢吧?!?/br> “奴婢是說,除了隨行的內(nèi)侍和宮婢,還有定襄縣主,奴婢打聽了,定襄縣主是太后娘娘的堂妹,除了這個身份,她還是長平侯夫人。” 前世,明卉對京城的情況并不了解,因為最終死得太過蹊蹺,因此這一世,明卉在與兩位江老夫人閑聊時,會有意無意地打聽京城的事,又有見多識廣的江海泉,明卉對于京城勛貴以及名門望族的事情多多少少也聽說了一些。 她知道長平侯,這是太祖親封的一等侯,世襲罔替。 第一代長平侯是太祖的表弟,太祖立朝后,追封其母為燕國夫人,皇恩浩蕩,長平侯府一門富貴。 長平侯府雖然一代不如一代,可也足足風(fēng)光了三代,一百多年。 可是自從上一位老長平侯去世之后,長平侯府便日落西山了。 這一代的長平侯名叫霍展鵬,也就是定襄縣主的儀賓,據(jù)說當(dāng)年定襄縣主一見鐘情,看上了英俊瀟灑的霍展鵬,不惜甘為續(xù)弦。 可惜這位霍侯爺除了一副好相貌,便再無可取之處,文不成武不就,倒是惹了一身的風(fēng)流債。 不過,霍侯爺有個優(yōu)點,就是懼內(nèi),因此,他的風(fēng)流債雖然多,可卻沒有一只母蚊子能夠飛進長平侯府的銅墻鐵壁。 霍侯爺?shù)娘L(fēng)流韻事,是京城里街頭巷尾議論的談資,但是長平侯府里卻只有定襄縣主這一位正妻,良妾賤妾一個也沒有, 明卉好奇極了,真沒想到,這位傳說中的定襄縣主居然會和肖嬤嬤一起過來。 “這位縣主三十多歲,生得很美,但是一看就是個厲害人?!辈贿t說道。 明卉心道,嫁了長平侯那樣的夫君,若是不厲害就要被活活氣死了。 去見大江氏時,大江氏感慨:“你制的瑤池清味香,肖嬤嬤很喜歡,唉,她這一去,以后怕是再難見到了。” “肖嬤嬤是回鄉(xiāng)嗎?她也是河間人嗎?”林太嬪是河間人,因此明卉才有此一問。 “她是鳳陽人氏,家中有個侄子,愿意奉她終老,現(xiàn)在已經(jīng)來京城接她了,她回京交了差事,便要跟隨侄兒一起回鳳陽了?!?/br> 既然說起了肖嬤嬤,話題便轉(zhuǎn)到了定襄縣主。 大江氏說道:“縣主只是順路,她是來保定府訪友的,得了懿旨,便跟著宮里的馬車一起來了?!?/br> “訪友?”明卉疑惑。 以定襄縣主的身份,是不能隨便離開京城的,超出京城百里,必須有旨方可。 即使太后是她的堂姐,定襄縣主想來也不會為了雞毛蒜皮的小事便去請旨,能讓她請懿旨出京的這位朋友,對她而言一定非常重要。 “定襄縣主與明家有些交情,聽聞卉兒在觀里,還想見你一見,可惜卉兒剛好不在?!贝蠼险f道。 第41章 了不得的長平侯 明卉非常意外,定襄縣主與明家有交情? 不可能啊,明家雖然出過兩位進士,但與世家旺族相比,也只是鄉(xiāng)紳而已。 無論定襄縣主,還是在走下坡路的長平侯府,對于明家而言都是踩著梯子也夠不到的。 明家若是有長平侯府這樣一門親戚,明卉不會不知道。 “咦,定襄縣主去過明府了?” 大江氏搖頭:“這倒是不知,縣主也只是問了一聲,聽聞你沒在觀中,便沒有再問?!?/br> 明卉心中狐疑,有很多問題想向大江氏打聽,可是又不知從何問起。 見她擰巴著小臉,一副想問又不敢問的模樣,大江氏笑了:“卉兒是想問定襄縣主和長平侯府的事吧?” 明卉眨巴著大眼睛:“我可以問嗎?” “當(dāng)然可以,長平侯府的事不是秘密,到了京城,隨隨便便找人打聽,恐怕比老身知曉的還要多些。”可能是剛剛見過故人,大江氏的興致很高,喝著茶,吃著明卉從城里帶來的點心果脯,大江氏打開了話匣子。 “你應(yīng)該也聽說了,太后娘娘是因為膝下無子,才被先帝選中做了太后的?!?/br> 明卉連連點頭,這事她知道,民間早就傳開了,先帝不想后宮之中出現(xiàn)第二個高淑妃,所以他才讓無兒無女的孫氏做了皇后。 不過,民間還有另外兩種說法,第一種說法是孫太后并非不能生育,而是她其貌不揚,宮里到處都是美人,她這個不美的,自是沒有圣寵,當(dāng)然也就沒有孩子。 而另一種說法卻截然相反,孫太后之所以沒有自己的孩子,是先帝擔(dān)心她會學(xué)高淑妃,為了自己的兒子而謀害太子,所以不讓她生。 不讓女人生孩子的方法有很多,前世明卉親身經(jīng)歷過,拜大太太所賜,前世她從十三歲,就絕了癸水。 明卉沒有在這個問題上糾結(jié),她知道,這是宮廷秘辛,大江氏不會細說。 果然,大江氏繼續(xù)說道:“太后娘娘自己沒有孩子,今上雖然由她撫養(yǎng)長大,但是今上身邊有幾位師傅,還有托孤大臣,還有宮里的內(nèi)侍和嬤嬤們,太后真正能和今上相處的時間并不多。 太后宮中孤清,便還讓娘家的兩個meimei到宮里陪著她,這兩位都是她的堂妹,一位是齊河縣主,另一位便是定襄縣主。 這兩個meimei當(dāng)中,太后尤其喜歡定襄縣主,因為定襄縣主不但容姿妍麗,而且性格明朗大方,一看就是能做世家宗婦的,可惜那些大世家都不愿與外戚聯(lián)姻,太后思來想去,千挑萬選,選中了平原郡王的嫡長子,定襄縣主嫁過去便是世子妃,也是下一任的郡王妃。